本文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蒙特卡羅模擬法,第二個部分是相關練習,第三個部分是相關資料和我思考。
蒙特卡羅模擬法
蒙特卡羅模擬法是一種使用隨機數和概率來解決問題的計算方法,它又稱隨機抽樣或統計試驗法,整體思路是(模擬——抽樣——估值),工作原理是不斷抽樣、逐漸逼近。通俗說就是建立一個模型用來模擬某事件,然後不斷隨機取樣,進行很多次實驗後,得出一個接近真實值的估值。
理解蒙特卡羅模擬法通常會用(π的是怎麼算來出的)舉例子
∵圓的面積=πR^2
∵正方形的面積=4R^2
∴圓的面積/正方形面積=4/π
然後採用蒙特卡羅模擬法在正方形裡面隨機撒點,等到點數足夠多時,比如至少幾百萬個點時,得到π的數值約為3.14159
很久之前,蒙特卡羅模擬法就是採用物理方法試驗,比如算擲硬幣的正反面的概率,那就得不停擲擲擲,投擲完後還得統計每個數值,比如我投擲5000次才能得出概率約為1/2,投擲記錄一次為20秒,得約28小時。由於它費時極長,而且難以重現該實驗。所以現在通常是在某軟體裡面建立一個模型模擬,通常在幾秒鐘內就能得出一個估值。(比如可用python軟體編程,crystal ball軟體等建模而得出估值。)
蒙特卡羅模擬法現在應用極廣,比如應用金融、工程、物理、遊戲等等。
比如說我要算整個身體的體積?其實具體我也不知道怎麼建模,怎麼計算,但是我覺得可用到這個方法。
再比如開一家店,如果要知道顧客等幾分鐘就不耐煩地離開,那麼先建立一個模型,然後隨機收集一定的數據,然後進行估算。比如統計數據後發現60%的客人平均3分鐘離開,比如30%的客人在5分鐘內離開,還有10%超過5分鐘才離開。那麼是不是可以相應地改進呢?
相關資料和我的思考
相關資料:
為啥信息再少也要勇敢做決定(後果模型),和這個其實是有關聯的。風險分析幾乎是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面臨不確定性、模糊性和變化無常。 此外,即使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信息獲取渠道,我們也不能準確預測未來。
我的思考:
最難的其實是建立模型模擬,至於抽樣和估值其實不難。
雖然有句話叫做「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用蒙特卡羅模擬法,應該是「我命由我更由天」,通俗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為啥再牛的人都無法預測股票明天會怎麼樣。因為數據夠大,影響的因素也夠多,所以用蒙特卡羅模擬法也難以預測。
後記:蒙特卡羅模擬法出於《史上最簡單的問題解決手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