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網絡互聯技術,英特爾走在前端

2021-01-17 電子發燒友
100G網絡互聯技術,英特爾走在前端

EETTAIWAN 發表於 2013-01-21 09:21:04

  英特爾公司(Intel)在「開放運算高峰會」(Open Compute Summit)上宣佈,該公司已開發出100Gbit/s矽光電模組,可望重新定義大型資料中心的伺服器設計。

  此外,以Facebbok為主導的「開放運算計劃」(Open Compute Summit)也展示專為新的共通插槽架構開發的首款板設計,用於搭配ARM或x86伺服器SoC。Applied Micro 公司並與英特爾共同展示x8 PCI Express 介面插槽。

  

  Applied Micro表示將支援 100G 乙太網路,並採用 FinFET 開發其下一代 X-Gene 系統。戴爾(Dell)則展示一款搭配 x86 伺服器的 X-Gene 開發系統。

  Calxeda展示採用其ARM Soc開發的儲存伺伺服器主板,可用於控制硬碟陣列。英特爾也展示一款利用其 Atom-based Centerton SoC 的類似板卡。

  此外,Mellanox公司展示一套全新系統,其中結合24個網路介面控制器和1個交換機於單一盒中,能以高達56Gbps的速度執行 Ethernet 或 Infiniband 。

  以下圖集展示在OCS高峰會上業界廠商對於英特爾資料中心用100G矽光模組的討論。

  英特爾100G矽光模組內部揭密

  兩年前,英特爾對於開發整合型矽光模組的工作還很低調,後來決定使該研發團隊成為自負盈虧的獨立事業單位,成為英特爾內部的一家合資公司。

  而今,該公司宣佈推出100G矽光模組工程樣品,以及一款與Corning公司共同開發的連接器。目前有關該元件的確切成本或功耗等細節還不得而知,但英特爾表示將在幾個月內正式對外發佈。

  同時,英特爾正開發用於CPU板、記憶體板和網卡上的互連規格。該公司還將為該模組應用開發設計規則。

  該晶片在英特爾的製造廠進行生產,並於其位於加州Santa Clara的廠房進行測試。英特爾技術長Justin Rattner表示,該元件功耗還不到目前40G最佳元件功耗的一半。

  「我們認為這種光學PHY在未來幾年內將有超過1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如果廣泛應用於大型資料中心的話,將會帶來更巨大的市場」。?Rattner說。

  此舉象徵英特爾首次建立一個由其研究團隊成立內部企業以支持公司業務的模式。在英特爾進行第二次的籌資審查中,該業務單位比起兩年前開始時的情況已有所改善,包括增加更多的客戶、降低產品的成本以及更好的可用性,Rattner補充說。

  該矽光模組支援標準100G乙太網路達100公尺距離。雖然有些客戶需要更長達幾公裡的版本, 但到目前為止,英特爾瞄準的市場在於因應資料中心內部機架間的連接需求。

  英特爾也有CPU整合方面的開發藍圖,但目前我們專注於機架間的應用,?英特爾資料中心部門總經理Jason Waxman表示。

  藉由這項技術,?將有機會簡化協議,?Rattner表示,?IP路由的設計穩健足以因應故障發生,但資料中心並不需要這種設計,?他補充說。

  Bechtolsheim看好英特爾矽光模組

  交換機製造商Arista Networks是測試該樣片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創辦人Andy Bechtolsheim在OCS大會上與英特爾技術長Justin Rattner共同討論該產品的發展潛力。

  在接受記者訪問時,Bechtolshei說這款模組較業界多款產品更具成本效益,包括像 Facebook 等大型資料中心所用的 100G乙太網路匯聚交換機。

  「100G乙太網絡的平均價格約十萬美元──這真是太瘋狂了──而且,即使這項標準幾年前就完成了,一年也只能賣出幾百個,」Bechtolsheim說。

  而英特爾的模組可望改變這一成本等式。此外,他強調,「對於伺服器機架內部與外部應用來說,這也相當重要;由於具有更高頻寬與更低延遲,你不必擔心資料配置的問題,以及它可能對於軟體層級帶來影響。」他說,乙太網路將能輕鬆地執行於新模組上。

  英特爾的光學模組還可用於實現100G速率的 PCI Express ,無需為機架中每個伺服器板設定乙太網路。然而,這種應用將會需要新的晶片和軟體,Bechtolsheim強調。

  「業界一直缺少的是實現這樣的速度,」他說,「英特爾光學模組則是我們看到首次能讓PCI Express達到這種速度、功耗與成本的技術──它和PCI Express本身同樣重要,」他補充說。

  


  英特爾介紹100G矽光技術

  英特爾正為其100G模組開發板級規格與設計指南(上圖),同時介紹如何在其Xeon與Atom處理器主板上執行的概念(下圖)。


  

  Facebook展示SoC的通用插槽

  Facebook的Frank Frankovsky展示一款針對ARM、x86或其它CPU主機板開發的x8 PCI Express介面通用插槽。他說,目前晶片廠商所使用的專有插座並不具備加值功能。

  ARM、x86的通用匯流排

  Frankovsky展示一款混合使用ARM主機板以及英特爾與Aoolied Micro x86主機板的通用插槽。

  Applied Micro採用ARM架構

  Facebook展示一款基於Applied 64位元X-Gene ARM伺服器SoC的通用插槽CPU板。但目前還不確定這款晶片究竟是該公司長久以來承諾的ASIC還是採用FPGA建置。

  戴爾將ARM與英特爾架構置於同一網路

  戴爾首席架構師Jimmy Pike展示一款Appled Micro開發系統以及英特爾伺服器可執行於同一網絡上。


  Dell的ARM系統建置

  戴爾展示一款採用Applied X-Gene的開發系統(上圖),以及其採用Marvell Armada XP的銅纜測試系統(下圖)。


  ARM、英特爾為儲存伺服器準備就緒

  Frankovsky展示一款採用Calxeda 32位元ARM Soc的儲存伺服器板(上圖),以用於Facebook Open Vault,以及一款採用英特爾Atom-bsed Centerton的類似設計(下圖)。

  Mellanox主機板

  Mellanox公司在其Cppbox原型系統中內建了24個乙太網路控制器以及一款56Gbps的交換器,打算取代伺服器主板中的I/O。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前端網絡通常採用TCP協議、IP/乙太網絡技術,成為前端網絡主流技術
    前端網絡通常採用TCP協議、IP/乙太網絡技術,成為前端網絡主流技術 郭亮 何寶宏 發表於 2020-07-30 14:10:20 1.背景 2013
  • 騰訊耿競一:100G非相干彩光方案在城域互聯的應用
    註:本文根據2018年5月ODCC數據中心光網絡技術大會耿競一(騰訊高級網絡架構師)演講內容整理。   ICCSZ訊 IPOC(IP Optical Convergence,IP與光融合)是騰訊城域互聯的重要技術路線,100G非相干彩光方案也是基於此進行的設計。
  • 英特爾告訴我們:雲終端還是「胖」點、「壯」點好
    最優秀的工程師可以在千裡之外對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支撐。近日,英特爾推出了全新英特爾超能雲終端解決方案(以下簡稱「超能雲終端」),這是英特爾在深耕智能邊緣領域的又一產品線落地。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業務總經理王稚聰表示:「如何將中央決策管理和前端執行很好地融為一體,一直是困擾企業IT管理的難題。經過多年實踐,英特爾推出了結合IDV和TCI技術的超能雲終端解決方案,能夠有效整合企業雲戰略和前端邊緣系統,充分落實企業對頂層設計的戰略貫徹,又能高效支撐前端的靈活部署和計算,為企業級計算帶來了革命化基礎。」
  • 宋繼強透露英特爾神經擬態和量子晶片進展
    也就是說這些不同的區域學習完之後,實際上還可以通過之間的互聯產生相應的關聯效應,也就是模仿了人的自然學習的模式。同時,英特爾現在給的神經擬態晶片最大的特點,因為我們知道其他的公司包括大學也做神經擬態晶片,也有相應的產品級的東西或者是實驗晶片出來。
  • 英特爾與世界自然基金會攜手 用人工智慧技術保護東北虎
    此舉是英特爾公司作為一家數據公司,和合作夥伴一起共推人工智慧應用落地、解決科研保護人員面臨的重大挑戰的重要舉措,也是英特爾「用技術造福社會」系列項目的延續。 一方面,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全球野生虎分布地區均開展保護工作具備著豐富的野生動物保護經驗,尤其是東北虎監測與保護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另一方面,英特爾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擁有領先技術,能夠提供端到端的技術解決方案,將把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東北虎棲息地的物種識別和保護,希望未來可以運用到更多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中,為保護生態系統研究作出貢獻。
  • 英特爾很嚇人AI技術:神經網絡處理器及VPU性能飆升3-4倍
    Gayle Sheppard,英特爾新技術事業部副總裁兼Saffron人工智慧事業部總經理Remi El-Ouazzane,英特爾新技術事業部副總裁兼Moviduis總經理Jonathon Ballon,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副總裁Naveen Rao,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人工智慧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儘管這陣容堪比漫威「復仇者聯盟」,但依舊有「大神」在畫框外
  • 圖解英特爾矽光通訊技術
    利用混合矽雷射器技術,英特爾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集成雷射器的矽基光電數據聯結系統,並在實驗室內完成了每秒500億比特(50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基於該技術的低成本、高速光纖通訊技術未來可以徹底改變從上網本到超級計算機等各種系統的數據傳輸方式。
  • 智能邊緣成為轉折性關鍵技術,英特爾聯合各界揭示機遇與挑戰
    」,來自英特爾的多位高管和技術專家,產業界專業人士以及科研大咖發表精彩觀點,探討了有關智能邊緣計算技術進展、前沿趨勢、產業應用,揭示智能邊緣所帶來的重大機遇及挑戰,為推動智能邊緣的進一步發展、產業的智能變革開啟了大門。
  • 100G DWDM優化OSNR的技術
    首先,在不增加額外速率開銷的情況下,通過本振提升技術使得B2BOSNR與複雜算法SD-FEC性能接近。其次,基於100G技術天生對DGD和色度色散不敏感,可將Q 裕量從40G的3-3.5db 下降到2-2.5db,優化後的100G ONSR門限完全與40G相同。
  • XPU願景下的全能公司,「技術流」英特爾火力全開
    眾所周知,基辛格是一位在全球頂尖科技企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技術大佬,其先後帶領了英特爾、EMC、VMware取得非凡成績,例如使威睿轉型為雲基礎設施、企業移動和網絡安全領域公認的全球領導者,在任期間公司的年營收幾乎翻了3倍。他也曾是英特爾首屆首席技術官,推動了USB和Wi-Fi等關鍵行業技術的開發,並在酷睿和至強產品系列的成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 關於矽光晶片,英特爾跨出重要一步
    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數據中心網絡方面的性能提升必然會到達一個天花板,屆時摩爾定律將失效。為了規避這個問題,很多研發工作正在進行中。例如在交換機和路由器ASIC碰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利用矽光子技術來幫助提高網絡設備的密度和能效,以便我們繼續建立網絡。
  • 英特爾「用技術造福社會」世界地圖 :這一次來到了中國
    從晶片巨頭到如今的數據公司,英特爾可謂是如今人工智慧球場上的頭號玩家。英特爾正在把AI能力釋放到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推動應用落地,致力於「用技術造福社會」。英特爾創新的人工智慧技術跨界應用也正在一處處打卡世界地圖,在世界上人類難以涉足的地區大展拳腳,用人工智慧解決大問題。
  • 100G線路傳輸技術方案有哪些 100GE接口技術方案介紹【詳解】
    與40Gbps WDM系統相比,100G傳輸的商用化需要解決四大關鍵技術:100G線路傳輸技術、100GE接口技術、100GE封裝映射技術和100G關鍵器件技術,下面分別概述其最新進展。  100G線路傳輸技術  現有100G線路傳輸技術主要有兩種方案:多波傳輸方案和單波傳輸方案。
  • 亮亮視野出席英特爾AI技術研討會 「雲邊端計算」助萬物智聯
    4月2日,亮亮視野受邀出席2019春季英特爾人工智慧技術研討會,圍繞雲、邊、端計算體系與行業內諸多人工智慧專家共同展開討論。5G時代降臨 加速「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 AI的市場需求已逐漸變化,現代企業在布局物聯網時已經由「萬物互聯」轉向於「萬物智聯」。但如果仍依照舊方向發展,萬物智能化勢必將給核心網絡帶來巨大的數據量,從而影響核心網絡穩定性。因此,在雲端邊緣具有計算能力的智能感知終端,即是萬物智能的必要要素。
  • 堆疊矽片互聯技術問題解答
    被稱之為「堆疊矽片互聯技術」的3D封裝方法採用無源晶片中介層、微凸塊和矽通孔 (TSV)技術,實現了多晶片可編程平臺。  答:這種簡單連接的方法有三大缺點:一是可用 I/O 數量有限,不足以連接用以供分區設計中不同 FPGA 間信號傳輸的複雜網絡,同時也難以連接 FPGA 到系統其它器件;二是 FPGA 間傳輸信號的時延限制了性能;三是在多個 FPGA 之間用標準器件 I/O 創建邏輯連接會引起不必要的功耗。  3.使用堆疊矽片互聯技術時有沒有特殊的熱管理要求?
  • 數據中心的40G/100G 前景分析
    OFweek光通訊網2012年8月9日,隨著各類伺服器、開關、布線和收發器最終進行相互整合,我們預測數據中心40Gb/s互聯產品將得到騰飛。  推遲了約6個月,英特爾終於發布了新一代"Romley"體系結構,每個微處理器能提供10個內核,PCI Express 3.0總線支持更快速的I/O。
  • 英特爾AI如何幫助修繕殘垣斷壁的長城,背後的奧秘找到了
    如今,「人工智慧助力修繕箭扣長城」的項目已經在英特爾中國研究院、英特爾數據中心事業部,以及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合作下開展。 新的方法可以數位化還原長城修繕前後的狀態,有利於修繕保護以及進一步研究。有了英特爾的人工智慧技術的參與,箭扣長城以及更多長城的保護工作將跨越到新的高度。
  • 英特爾「造路」:不僅邊緣計算、自動駕駛,標準化問題我也包了
    在「新基建」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產業支撐下如何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與交通領域深度融合?如何要標準化?英特爾率先給出了答案。11月24日,英特爾與南京溧水經濟開發區和新境智能共同宣布成立「新境智能交通技術(南京)研究院。
  • 英特爾Gregory Bryant:創造改變世界的技術正是英特爾的使命
    >、軟體在內的六大技術支柱,這也是英特爾這家公司最為核心的業務。但在大眾用戶眼裡,這似乎是英特爾不再專注於處理器技術的一個信號。優秀的處理器封裝技術、架構和IP、軟體、安全性、內存、互連缺一不可,這是英特爾創造出最佳產品的必要組成部分。就整合而言,重要的不僅僅是某一個支柱領先,而是全部六大技術支柱都要齊頭並進。這對於英特爾,以及未來與廠商、消費者的合作上來說,才是真正的優勢。」
  • 慧智微李陽:5G大連接時代需要化繁為簡,與時俱進的智能射頻前端
    李陽強調,「隨著通信技術推動應用升級,我們的目標已經從解決手機通話的問題,轉變至實現各種事物之間的廣泛互聯。」射頻前端的機遇李陽指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一定是基於無線連接的,而射頻前端則是無線連接的構建者。射頻前端(RF Front-end, RFFE)是天線之後、收發機之前的模塊,一般包含功率放大器、濾波器、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