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新衛星」名稱來自網投

2020-11-22 人民網

  據新華社洛杉磯2月26日電 (記者郭爽)在美國「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2月25日結束的為冥王星第四和第五顆衛星舉行的正式命名活動中,「伏爾甘」和「瑟伯勒斯」兩個名字最終在這一網站投票活動中勝出。

  自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2月11日啟動這項通過新媒體進行的徵名活動以來,全球共有超過45萬人通過該所建立的網站投票,為冥王星的這兩顆「新衛星」選名字。其中,與電影《星際迷航》相關的「伏爾甘」得票數超過17.4萬,是唯一超過10萬票的名字。「瑟伯勒斯」得到了9.9萬張電子選票。此後,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將把投票結果以及相關命名建議提交給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2011年和2012年,這一研究所的天文學家馬克·肖沃爾特等人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分別觀測到冥王星的第四和第五顆衛星,研究所也因此獲得「新衛星」的命名權。兩顆衛星目前暫被命名為P4和P5。研究所建立的投票網站列出了12個命名選項,包括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的名字。根據規定,公眾投票時可直接提交自己心儀但不在網站候選名單中的新名字。由於支持者眾多,「伏爾甘」隨後被列為備選名稱。

  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發現於1978年,直徑約1200公裡,第二顆衛星「尼克斯」和第三顆衛星「許德拉」均發現於2005年,直徑估計不超過100公裡。冥王星曾被視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降格」為矮行星。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網絡投票選出冥王星「新衛星」名稱
    新華網洛杉磯2月26日電(記者 郭爽)在美國「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25日結束的為冥王星第四和第五顆衛星舉行的正式命名活動中,「伏爾甘」和「瑟伯勒斯」兩個名字最終在這一網站投票活動中勝出。
  • 冥王星名稱被數字取代 正式編號134340(圖)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投票部分通過新的行星定義,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新華社發  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剝奪行星身份後,為了配合其矮行星的地位,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名稱。
  • 揭秘被喻為「地獄邊緣」的冥王星神秘衛星群
    冥王星龐大的衛星群圖示,新發現的P5衛星軌道更小,而新地平線號飛掠軌道更是隱藏著撞擊風險據國外媒體報導,雖然冥王星近幾年來一再被天文學家們降級,但這顆矮行星卻擁有龐大的「衛星家族」,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最新確認了兩顆新衛星P4和P5,使得冥王星的衛星數量增加至5顆。
  • 冥王星3顆衛星同步「起舞」
    原標題:冥王星3顆衛星同步「起舞」——為新視野號探測器提供重要信息      位於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一張合成圖像中的冥王星及其衛星圖片來源:NASA   行星科學家日前發現,冥王星的3顆小衛星被鎖定在一條共同的軌道上起舞、旋轉。這一發現為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提供了重要信息——隨著7月14日飛速低空掠過這顆矮行星,探測器將對其未被發現的衛星進行搜索。   這一新發現也朝著理解至少擁有5顆衛星的冥王星的獨特系統邁出了重要一步。
  • 這是一組最新的冥王星照片
    在新視野號取得的新發現中,還包括流動的冰和大範圍的薄霧,這些都表明冥王星是一個充滿奇觀的冰雪世界。這些3D圖片還顯示了冥王星表面不同位置的年齡跨度。冥王星的衛星很小,自轉速度很快,如距離最遠的冥衛三在環繞冥王星一圈時會旋轉89次。科學家認為,這些衛星的旋轉速率可能會有變動,因為冥衛一(Charon,卡戎)會產生強大的扭矩,使每顆衛星都無法進入與冥王星同步的旋轉狀態。
  • 行星新定義,冥王星的迷弟迷妹看過來
    卡比·魯尼恩(Kirby Runyon)希望澄清一件事:冥王星是一顆行星,儘管這與權威科學組織所的說法相悖。他認為,眾所周知的木星衛星——木衛二歐羅巴,是一顆行星,月球也應該是行星,除此之外,太陽系中還有超過100顆天體同樣是行星,而這些天體在主流「行星」定義中未獲得相應地位。
  • 冥王星的月亮Charon面對來自新柯伊伯帶天體的競爭
    近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爭論他們是否應該將小冥王星從完全成熟的行星狀態降級為僅僅是「跨性別對象」。它的命運還有待觀察。但是現在冥王星唯一的衛星Charon面臨著自己的挑戰: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太空巖石可能會將衛星作為我們太陽系外圍第二大物體的地方,這個地區被稱為柯伊伯帶。
  • 冥王星最小衛星第一張「清晰照」:囧-新視野號,冥王星,冥衛五,Styx...
    新視野號近日傳回了一張照片,首次展示了冥王星最小衛星冥衛五Styx(冥河)的大小和形狀。儘管照片依然很模糊,Styx看著只是個大號的像素點,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該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3日,當時新視野號距離飛掠冥王星只有12.5個小時,而與Styx的距離有63.1萬公裡,這個小衛星又實在太小,即使是強大的LORRI觀測儀也只能做到這一步。哦對了,該照片10月5日才剛剛傳回地球,因為數據量實在太大了,而星際網絡連結又實在太慢。
  • 冥王星兩顆衛星被正式定名
    冥王星兩顆衛星被正式定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2日 12:3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華盛頓6月21日電(記者 張忠霞)冥王星的兩顆衛星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近日被正式定名為「尼克斯」和「許德拉」。
  • 冥王星發現「外星動物」,美國衛星放大後,令人毛骨悚然
    冥王星發現「外星動物」,美國衛星放大後,令人毛骨悚然!在宇宙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行星,不少國家都去外太空進行過探索,之前就有這樣一則消息稱,冥王星發現外星動物,美國衛星放大後,令人毛骨悚然,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冥王星衛星卡戎發現40年,其名字來自於一個美麗的意外
    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湯博(Clyde Tombaugh)於亞利桑那州的羅威爾天文臺首次發現的。1978年,克裡斯蒂在美國海軍天文臺服役時,檢視拍攝到的冥王星的放大影像時,發現冥王星一邊側面有一個極輕微的凸起。
  • 在天宇間「跳交際舞」的冥王星和卡戎星以及其衛星家族
    這張合成圖顯示了一小段冥王星的大衛星:Charon,和它所有的四個小衛星,這是因為有了在New Horizon飛船上的LORRI才完成的。圖片來自:NASA/JHUAPL/SwRI令人好奇的是,這樣小的星球怎麼會有如此複雜的衛星系統?
  • 新地平線號冥王星探測器發回最新圖像 包括冥王星和衛星卡戎 7月...
    2月4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最新拍攝的冥王星及其衛星圖像。2006年1月19日,肩負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人類探測器使命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機上載有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的骨灰,正是他在1930年代首次發現冥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14年12月6日,新地平線探測器的主要系統從休眠中甦醒。
  • 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這裡有30個關於它的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1、 在冥王星系統中,四顆衛星尼克斯(Nix),海德拉(Hydra),刻耳柏洛斯(Kerberos),和斯提克斯(Styx)分別環繞著由冥王星(Pluto)及它最大的衛星卡戎(Charon)組成的雙星系統進行軌道運動。
  • 冥王星:冥王星系統
    New Horizons的一個主要科學目標是製作冥王星和Charon的地圖,揭示我們根本無法從地球上看到的細節。事實上,即使在地面和太空中使用最好的望遠鏡和技術,冥王星及其衛星看起來像天空中的微小光點,幾乎沒有任何可見的細節。以下是冥王星系統的地基和空基望遠鏡圖像的樣本。
  • 冥王星衛星「卡戎」或擁有巨大地下海洋
    而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研究顯示,衛星「卡戎」可能存在表面冰層且有巨大的裂縫——這意味著,「卡戎」或擁有一個巨大的、曾經溫度適宜的地下海洋,即是說其曾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這一發現激起了科學家們在此尋找地外生命的熱情,但在「新地平線」探測器到達之前,謎底還需「冰封」海底。  冥王星是一個極其遙遠的世界。
  • 冥王星被除名背後的故事
    過去9年來, 這個探測器已經穿行了48億千米的路程, 最終於7月14日飛掠冥王星。 它搭載紅外及紫外相機、 高能的顆粒收集器等設備。 它以接近每小時5萬千米的速度航行, 抓拍了冥王星及其衛星卡戎的照片, 這些照片含有冥王星更多的細節, 刷新了所有人對冥王星的認知。
  • 冥王星:冥王星的發現
    厄爾是幾個人中的一員(威廉·H·皮克林是另一個人),他通過計算軌道來搜尋行星X,並仔細搜索他們得出新行星的天空。洛厄爾建立了一個天文臺,為X行星提供了三次獨立搜查。他在1916年去世時沒有發現它,但在天文臺繼續搜索。1929年,專門為此搜索建造了配備13英寸物鏡的配備專用攝像機的望遠鏡。
  • 冥王星:134340號小行星?
    直到1930年,年僅24歲的農家少年、羅威爾天文臺新招聘的觀測助理湯博,在寒冷的亞利桑那州高原上經過8個月艱苦的巡天式觀測和仔細比對後(搜索會運動的天體是發現新行星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需要大量比對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以發現運動的天體,但變星和彗星經常幹擾這種比對工作。),首次發現了冥王星。
  • 冥王星的軌道。冥王星的一年有多長?
    在1930年被克萊德·湯博發現的冥王星曾經被認為是第九顆也是最遠的太陽系行星。然而,根據在2006年第二十六屆國際天文聯合會的大會採取的正式定義中,冥王星不再是太陽系第九顆行星,並且被稱為矮行星,「類冥矮行星」,外海王星天體(TNO)以及克卜勒帶對象(KBO)。儘管名稱有了變化,冥王星依舊是最具吸引天文學家的天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