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學大咖帶你走近奇妙的微觀世界

2020-11-04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作為材料研究不可或缺的利器

透射電子顯微學

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發展過程中

有過哪些重要的「第一次」?

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動上

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學術委員會主任馬秀良研究員

以透射電子顯微學的發明、發展為主線

結合透射電子顯微學領域的

若干經典故事以及自身

在透射電子顯微學領域30年的科研經歷

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講座

10月15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Café」第四期開講。實驗室邀請了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馬秀良研究員,為大家分享了以「電子顯微學與物質結構解析」為主題的科譜講座。活動開始,主任助理、首席科學家趙金奎為其贈送紀念品。

馬秀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材料基礎科學問題的電子顯微學研究,並取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在《科學》和《自然》子刊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250餘篇,曾獲中國電子顯微學會「錢臨照獎」以及郭可信傑出學者獎。

馬秀良研究員首先以自然界中的五次對稱開題,通過向聽眾們展示自然界中的對稱結構影像,再逐步過渡到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關於準晶的電子顯微學研究,進而引出電子顯微的主題內容。

報告中,以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發明、發展為主線,生動地為大家講述了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之初,電鏡的發明人與專利人之爭的歷史故事,「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電鏡的實際發明人Ruska雖不是電鏡的專利人,但最終得到科學界的認可,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馬秀良講述了困擾海峽兩岸的中國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的來歷以及中科院物理所與第一臺電鏡的淵源。通過位錯的電鏡觀察等經典案例講述材料透射電子顯微學的興起和發展,同時還講述了以色列學者發現準晶的始末以及中國科學家在準晶方面開展原創性研究的精彩歷史故事。

最後,馬老師以給透射電子顯微鏡戴上「眼鏡」的精妙比喻,介紹了在三代德國科學家的傳承和不懈努力下,像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及發展,在人類探知原子尺度的微觀領域,為其更加清晰地觀察奇妙的微觀世界所帶來空前的變革。

在交流環節,現場嘉賓積極圍繞電子顯微鏡的相關知識和電鏡的未來發展趨向向馬老師發問。馬老師幽默地回答聽眾們提出的精彩問題,並藉此為聽眾普及更多專業知識,分享自己在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所獲得的啟示。

作為廣東省首批建設的省實驗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立兩年多來,匯聚了一大批海內外高層次專家人才,在此過程中也產生了廣泛開展學術交流的需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科研Café」活動目前已開展四期,每期通過邀請優秀的科學家分享不同領域專業知識,讓人們可以在輕鬆氛圍中開拓見識,共同探討嚴肅的科學話題。

相關焦點

  • 走進令人「大開眼界」的電子顯微學,「科研Café」第四期開講
    作為材料研究不可或缺的利器透射電子顯微學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動上中國電子顯微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馬秀良以透射電子顯微學的發明、發展為主線結合透射電子顯微學(鏡)領域的若干經典故事以及自身在透射電子顯微學領域30年的科研經歷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講座馬秀良在進行主題分享
  • 熱點分會場之「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精彩分享
    延續往屆會議大家對第2分會場「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的關注熱度,該會場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分會場之一。  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原子尺度上實時動態觀察物質在熱、電、氣、壓力、磁、液體及化學反應等外部條件作用下的微結構演化成為可能,實現了在電鏡內部對物理和化學反應的動態、實時原位觀測。
  • 奇妙微觀世界
    科學與藝術,從來就是人類精神生活中,對於世界的探究和體驗的最高尚的最美好的部分。(編譯/青檸)(來源: 鳳凰科技 2014年03月21日)微笑細菌心形細胞採用彩色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拍攝的捕食性蟎蟲。蟎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最為多樣和成功的類別之一。
  • 掌心大小的「顯微相機」如何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還記得去年超火的那款TipScope小貼顯微鏡嗎,往手機攝像頭上一貼,就打通微觀世界"任督二脈"的那個(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時隔半年多,TipScope家終於出新品了!就是這個掌心大小、方方正正的顯微相機,重量只有65g,裝進衣服口袋毫無壓力,可以隨身攜帶。
  • 2008年最佳顯微照片出爐 帶你遊覽微觀世界(圖)-搜狐IT
    【搜狐科學訊】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最近,2008微觀世界攝影大賽揭曉。憑藉放大了200倍的彩虹狀斜紋藻照片,麥可·斯特林格(Michael Stringer)獲得第一名。提供作品的既有科研院所,也有專業的照相單位。
  • 2011年度北京電子顯微學年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為推動北京及周邊省市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2011年12月21日,一年一度新老朋友相互聚會的「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 在國家圖書館隆重召開。
  • 電鏡新應用、國產進口新技術年終探討——2018北京電子顯微學年會...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2018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以下簡稱「年會」)在北京天文館4D科普劇場如期召開,200餘位北京及周邊電子顯微學相關技術及應用專家學者、廠商代表再次相聚,共同探討2018這一年電子顯微學領域產生的最新技術及應用
  • 需求很火熱,發展正當時——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側記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其中的「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更是火爆異常!  原位電子顯微分析方法是實時觀測和記錄位於電鏡內部的樣品對於不同外部激勵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的方法,該方法在繼承常規電鏡高空間解析度和高能量解析度優點的同時,在電子顯微鏡內部引入力、熱、電、磁以及化學反應等外部激勵,實現了物質在外部激勵下的微結構響應行為的動態、原位實時觀測。
  • 顯微攝影——帶你走進光怪陸離的小世界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顯微攝影(photomicrography)是在顯微技術基礎上增加拍攝功能,藉助顯微鏡或者類似的設備捕捉肉眼看不到的複雜細節部分。螞蟻頭部 © Dr.
  • 微觀世界神秘難測?超清顯微相機上線,自由探索無壓力
    網際網路帶來的神仙便利忽略不計,智能產品鱗次櫛比不斷上線,給生活帶了了無盡的新鮮體驗感。智能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年輕人可以通過相機,通過鏡頭輕鬆的將生活記錄下來,充滿儀式感的把記憶永存。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領域是我們沒有涉及的,但不可忽略的是它的神奇和美麗。微觀世界以其肉眼不能輕易看到的獨特性始終游離在我們的生活之外。
  • 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報告(下)
    儀器信息網、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聯合報導:2017年10月18日,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朱溢眉表示,電子顯微技術的未來將主要體現在原位操作顯微鏡、多維立體顯微鏡以及超快電子顯微鏡這三個方面。
  • 微觀世界大冒險:一場穿越身體內臟的奇妙之旅
    用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微觀世界是否讓你感到好奇,這將會是一場只有用顯微鏡才能觀察的到的冒險之旅,開發商Madpxl帶來的這款《微觀世界大冒險( Microtrip)》會為你帶來一場穿越身體內臟的奇妙之旅。
  • 掃描電鏡,探索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利用電子進行成像的顯微鏡,由英文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直譯得名,簡稱為掃描電鏡。
  • 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材料表徵分會場集錦_資訊中心_儀器...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儀器信息網聯合報導:2020年11月22日,「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成都市新希望皇冠假日酒店盛大開幕。為期三天的大會吸引了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電子顯微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千餘人參會。
  • 植物解剖——帶你走進植物內部的精彩微觀世界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 打 開 植 物 研 究 的 另 一 扇 大 門 + 17世紀,英國博物學家、物理學家Robert Hooke(羅伯特·胡克,1635-1703)開拓性地改進了複合顯微鏡,並用它觀察樹木切片,結果發現它們的形狀類似一格一格的小房間,所以他就使用「cell」一詞命名植物細胞,並一直沿用至今。
  • 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及分會報告搶先看!
    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將於10月15-19日(20日離會)在合肥市豐大國際酒店召開。  本屆年會的主題是「中國電子顯微學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本屆年會將設立材料科學與生命科學分會場,材料科學分會場包含:1.顯微學理論、技術與儀器發展;2.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3.能源、環境和信息等功能材料的微結構表徵;4.結構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變與擴散;5.先進顯微分析技術在工業材料中的應用;6.掃描探針顯微學分會場(STM/AFM等);7.掃描電子顯微學(EBSD)。
  • 周末大偵探活動來了 四川科技館帶你了解微觀世界
    10月17日,四川科技館聯合電子科技大學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神秘的偵探活動,解鎖合成生物學。在四川科技館裡,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帶領小小偵探一起來探察神奇的微觀世界,了解細胞結構的秘密,觀看紙張脫墨的過程,運用積木拼接蛋白質。
  • 新式顯微相機,尋找微觀下的美
    宇宙在我們的世界裡,一直都是帶有絕對神秘感的,就像黑色,滿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吸引力。但宇宙也是神奇的,它孕育著無數的生命,甚至有些生命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我們能看到的生命都是非常顯而易見的,比如自然裡的花花草草,動物和人。
  • 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周末大偵探帶你了解神奇的微觀世界
    2020年10月17日由美科新未來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周末大偵探——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活動在四川科技館開展,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神秘的偵探活動,解鎖合成生物學,在四川科技館裡,由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為小小偵探們一起來探察神奇的微觀世界,了解
  • 2012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12月17日,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的「2012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會議旨在提高北京及周邊省市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應用、發展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