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微觀世界

2021-01-19 癌圖騰

科學與藝術,從來就是人類精神生活中,對於世界的探究和體驗的最高尚的最美好的部分。在這個肉眼看不到的細微世界中,存在著許多令人驚奇的現象,而技術的進步使我們有了一睹為快的機會,顯微攝影向我們展示了微觀世界中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細節。


雄株芥末類植物擬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生殖器官




放大了40倍。


(來源:南京春雨培訓中心2015-05-27)


生物體內的結構


下面的圖片由通用電氣醫療生命科學(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年度大賽編輯整理,向普通大眾展示了科學家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畫面。圖片中既有老鼠、果蠅這些小型生物體內的複雜結構,也有人體內不同部分的生物結構。不光視覺效果令人驚豔,這些圖片還幫助全世界的細胞生物學家,探尋到了許多疾病的治療手段。


海馬區的彩虹(Brainbow in Hippocampus)



神經花環(Neuroscience Blossoms)



大腦的神經纖維束(Mossy Fiber Fans)



視網膜的盛宴(Retinal Fireworks)



皮膚下的毛囊1(To Be Hairy is to Be Mammal)


皮膚下的毛囊2(Hair Raising)



細胞有絲分裂末期驚現的蘑菇雲(Telophase in Cell Cycle)



巨噬細胞與包柔氏螺旋體菌的約會(Dangerous Rendezvous)



超分辨顯微鏡的傑作(Colocalization Comes Clean)


果蠅的視葉(Flying through the Visual System)


細胞的穿牆術(Walking Through Walls)



張牙舞爪的絲狀偽足(Firethe Filopodia)



耳蝸的毛細胞(Quiet as a Mouse)


小腸絨毛也瘋狂(Gutsy)



心臟的另類視野(Mice Got heart)


舌頭的另類視野(Cat Got Your Tongue)


(來源:解螺旋 2015-07-27)




  加拿大的Vanessa Auld用顯微鏡拍攝的果蠅神經肌肉系統。


  肺癌細胞圖,藍色標記部分顯示的是DNA。肺癌是最常見且最嚴重的癌症之一。肺癌早期,通常沒有任何徵兆或病症。


  近距離觀察果蠅幼蟲。果蠅完全長大後,通常會經歷淡黃色、紅棕色到黑色,眼鏡為紅色。許多品種有獨特的黑色翅膀,長約2-4毫米。


  此圖為人類支氣管上皮細胞圖,藍色部分為DNA。


美麗而殘忍的布氏錐蟲。它是一種唾液寄生蟲,引發了非洲錐蟲病,即昏睡病。


  肺腺癌,肺癌的一種。


  老鼠的大腦神經元。此類圖片可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發病條件。


  小鼠精母細胞。這些細胞將演化為精子細胞。Auld)。Graham Wright拍攝。


  果蠅的眼柄。細長的莖是一對胚胎結構,最後發育成為眼睛中的視神經。



脊柱神經節。脊柱細胞的背根結節,包含了神經細胞(神經元)的細胞軀體,可傳遞機體器官信號。(編譯/青檸)

(來源: 鳳凰科技 2014年03月21日)



微笑細菌心形細胞



  從「微笑」的細菌,到兇猛的微小捕食者,顯微攝影向我們展示了微觀世界中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細節。透射電子顯微鏡拍攝的藍細菌圖像。科學家在義大利羅馬的聖女多米蒂拉地下墳墓中採集了生物膜樣品,圖中的藍細菌便是在這些樣品中發現的。


  在這個肉眼看不到的細微世界中,存在著許多令人驚奇的現象。技術的進步使我們有了一睹為快的機會。一個血紅細胞(又稱為紅血球)在毛細血管裡組成了心形的愛情符號。


  這組圖片選自2015年科學成像大賽的獲獎作品和一些入圍決賽的作品。該比賽由英國皇家顯微鏡學會主辦,每兩年舉行一次。採用彩色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拍攝的捕食性蟎蟲。蟎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最為多樣和成功的類別之一。


  大賽評委說:「看到如此多的參選作品感覺很棒,不僅是顯微鏡的倍數範圍跨度很廣,而且作品也來自世界各地。能把這些圖片選為今年的獲獎作品,我們感到十分激動。」假彩色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的鱗殼蟲。這種動物的外殼由自身分泌的矽質板和棘刺組成。


  本月,皇家顯微鏡學會在英國曼徹斯特舉行了旗艦活動——微觀科學顯微鏡大會。2015年科學成像大賽的獲獎作品也在這次大會上正式公布。這是一隻被偏振光照亮的活體幽蚊幼蟲。該圖片是由54張圖片通過電腦軟體「縫接」而成的。


  色彩加強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拍攝的是連翹屬植物的花粉。


  碳酸鈣具有許多晶體形式。在顯微鏡下,球霰石的多層六邊形板狀結構組成了玫瑰花的形狀。


  採用掃描探針顯微鏡拍攝的膠原質細纖維圖像,這些膠原質採集自人類皮膚。


  利用改進的萊因伯格照明法拍攝的柄翅卵蜂圖像。在光學顯微鏡技術中,萊因伯格照明法常被用來進行光學著色。


  這張圖片很好地展現了家幽靈蛛(Pholcus phalangioides)的形態細節,可以清晰地看到類似骷髏的頭部。


  一堆已經孵化的盾蝽卵,看起來就像是遊戲「憤怒的小鳥」裡面的角色。圖片採用假彩色掃描電子顯微鏡拍攝。


  碳酸鈣晶體的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了其內部塊狀連接的形成。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花葯,即花的雄蕊上裝著花粉的部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貓的舌頭那麼粗糙?這張圖片會告訴你原因,注意舌頭的肌肉組織和一根向後的倒刺。


  一張不可思議的輪蟲圖片,由6張焦點不同的圖片利用計算機軟體疊加而成。


  單個硫化銀晶體的顯微圖像,接近完美。


  海洋細菌Simiduia agarivorans SA1T似乎想要與臺灣的科學家進行交流。


  鈣板金藻又稱為顆石藻,是一種單細胞的海洋植物,大量分布在海洋表層。


  一種著名的義大利酒精飲料液滴在結晶過程中,形成了蔗糖的輻射狀晶體。


  這張果蠅頭部的顯微圖像源自一張已經有30年歷史的病理切片。


(來源:儀器信息網 2015/07/23)

相關焦點

  • 微觀世界大冒險:一場穿越身體內臟的奇妙之旅
    用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微觀世界是否讓你感到好奇,這將會是一場只有用顯微鏡才能觀察的到的冒險之旅,開發商Madpxl帶來的這款《微觀世界大冒險( Microtrip)》會為你帶來一場穿越身體內臟的奇妙之旅。
  • 量子物理學有多麼奇妙?這部科幻片展現了一個絕美的微觀世界!
    量子物理學鏡頭下的世界十分美妙,它讓我們認識了世界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它讓我們從宏觀關注到微觀;它告訴我們,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是一樣的!從哲學角度講,微觀世界就是宏觀世界的縮影,這也和量子物理十分相似。
  • 夢見進入微觀世界,探索微觀文明的秘密
    我們已知的客觀世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宏觀世界,一部分是微觀世界;從我們所在的宇宙三維環境進行判定,宏觀世界是無限大的空間集合體,而微觀世界是無限小的空間集合體;如何進入微觀世界去探索那裡的神奇奧秘?我們藉助夢境為媒介,讓意識穿過層層空間物質粒子的阻隔,我們會發現在一些比夸克還要小的粒子裡面,存在著來自不同維度的微觀世界體系
  • 《微觀世界大冒險》評測:人體世界的奇妙旅行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款風格相當精緻可愛的的重力闖關遊戲,它就是由開發商Madpxl 出品的《微觀世界大冒險》(Microtrip),遊戲描述了一隻飢餓的細菌為了填飽肚子,進行的一場隻身穿越生物內臟的奇妙旅程。這是一款垂直降下型的動作遊戲,玩家必須傾斜手機來控制主角閃避障礙物來進行遊戲。
  • 電子顯微學大咖帶你走近奇妙的微觀世界
    最後,馬老師以給透射電子顯微鏡戴上「眼鏡」的精妙比喻,介紹了在三代德國科學家的傳承和不懈努力下,像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及發展,在人類探知原子尺度的微觀領域,為其更加清晰地觀察奇妙的微觀世界所帶來空前的變革。
  • 納米機器人:微觀世界裡的奇兵
    裡面描述了科學家駕駛小潛水艇在人體內的奇妙旅程。而如今,中國的科學家正在把宏觀的機器人技術應用到微觀。近日,記者來到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微納米研究實驗室,探秘這支微觀世界裡的奇兵。新華記者 高銘 王瑩視頻編輯:冷靜編輯:姜賽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 (原標題:納米機器人:微觀世界裡的奇兵)
  • 真菌的世界真奇妙
    跑野外也算是多年了一直都沒注意到微觀世界裡還有這些奇妙的真菌,近一年才對真菌有了一些留意,在野外經常能看到一些大型蘑菇,但是在一些陰暗潮溼的環境中同樣生長著各種微小的菌物
  • 微小世界,奇妙之旅
    二是觀察微觀,即用顯微鏡來審視我們身邊的事物。然後你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微觀世界,開啟奇妙之旅吧!我們人體是由各種細胞所構成,這些功能不同,形態不同的細胞相互聯繫,共同維持著人體生命活動。神經細胞是一個真正的內分泌細胞。神經系統有大量神經元,典型的神經元樹突多而短,多分支;軸突則往往很長。小小的神經細胞,貫穿人體的各個部位,進行著信息的接受和傳導。
  • 人的意識是如何影響微觀世界的?
    上一期我談到了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三大差別,其中有一個關鍵點是「人的觀察會直接作用於微觀世界」,這似乎暗示著人的意識可以直接改變微觀世界,這與馬克思哲學中的物質意識論相違背,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你要明白一個道理,量子力學發展到現在,主流科學家唯一承認的是「人類的觀察會改變微觀世界的演化進程」,請注意這是說的是「人的觀察」,並非說「人的意識」。
  • 極地科普 微觀世界中的海洋生物
    有句話說「一花一世界「,在大海裡,哪怕一滴水也可能有無數的微型生命。看著這些渾身晶瑩剔透,像一幅精美工藝品的海洋微生物,海博士只想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朋友們要是認出了裡面的小生靈,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它的故事吧,海博士在這裡等著大家,我們下期見~ (探索神秘極地,感受歡樂海洋,更多歡樂盡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圖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教你3個步驟,打開微觀奇妙世界!
    例如:脈絡清晰的樹葉、雨露均沾的花朵、四肢纖細清晰的昆蟲等等,這些照片都能給人帶來奇妙的視覺體驗,讓大家能夠見識平時看不到的微觀景象。微距一直是一個比較有吸引力的拍攝題材,它讓人們驚嘆於事物的奇妙,也讓人明白再細枝末節的事物也內有乾坤、自有天地(單反攝影控:smmapp)。
  •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
  • 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有啥不同?看完才知道真相
    上一期我簡單談到了微觀世界的一些特性,其中介紹了微觀粒子具有的一個運動狀態「疊加態」,今天我將進一步講解微觀和宏觀世界到底有啥不同。第一個不同在於:可預測性。但是微觀世界則不是這樣,因為你壓根無法獲取到初始參數,微觀世界有很多物理量是相互矛盾
  •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記者徐海濤、董瑞豐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記者徐海濤、董瑞豐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  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
  • 周末大偵探活動來了 四川科技館帶你了解微觀世界
    在四川科技館裡,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帶領小小偵探一起來探察神奇的微觀世界,了解細胞結構的秘密,觀看紙張脫墨的過程,運用積木拼接蛋白質。活動一:手工課堂大冒險《我眼中的微觀世界活動主辦方鼓勵小朋友們,開發想像力,動手畫出自己眼中的微觀世界,形成紙刮畫作品,開拓小朋友們對微觀世界的認知,增強朋輩間的合作能力及動手能力。
  • 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我們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
  • 認識微觀世界及微粒間那些事
    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大都是宏觀物體,對微觀領域感受沒有那麼深刻。今天我們來了解下奇妙的微觀世界。一、物質的組成①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所以可以理解為物質大都是直接或間接由原子組成)
  • 微觀世界一切都是概率?今天我要對它說:不
    上一期我談過描述微觀世界必須用概率,不能用肯定性語句,因為微觀世界本身就是不確定的,這個不確定性並非我們人類的物理學發展的不夠好,也不是我們的觀察儀器不夠先進,而是微觀世界的本質屬性,但是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用非常肯定的語氣來表達一個微觀粒子將來必然發生某事呢。其實是有的,這個方法要利用我前面文章提到的拉比振蕩。
  • 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周末大偵探帶你了解神奇的微觀世界
    2020年10月17日由美科新未來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周末大偵探——開啟合成生物學之旅活動在四川科技館開展,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神秘的偵探活動,解鎖合成生物學,在四川科技館裡,由電子科技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為小小偵探們一起來探察神奇的微觀世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