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有啥不同?看完才知道真相

2020-10-10 小彭來給您解惑

上一期我簡單談到了微觀世界的一些特性,其中介紹了微觀粒子具有的一個運動狀態「疊加態」,今天我將進一步講解微觀和宏觀世界到底有啥不同。

第一個不同在於:可預測性。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說宏觀世界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準確預測的,比如上一期談到的踢足球問題,當你踢球的一瞬間,所有初始參數就會生成(力、角度、風阻、球的質量等),只需根據這些初始參數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就可以準確預言出將來這個足球的運動軌跡。

但是微觀世界則不是這樣,因為你壓根無法獲取到初始參數,微觀世界有很多物理量是相互矛盾,比如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你就不能同時獲取,微觀粒子產生某運動的時間和能量也不能同時獲取。所以無法獲取基本參數就意味著你無法根據已經發現的規律來預言微觀粒子的將來,你只能給出一個概率值而不是確定值。

第二個不同之處在於:確定性。其實這個特性和上面一點有很大關聯,因為宏觀世界有很多東西都是確定的,比如小明此時在上海,那麼此時小明就絕對不可能在北京。但是微觀世界的粒子則不同,微觀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怎麼去理解這種疊加態呢?這裡有個誤區大家要注意,說微觀粒子同時處於多個位置並不等於說微觀粒子此時就一定同時處於多個位置,而是說微觀粒子每個位置都會分到一定出現的概率值。而當你去觀察微觀粒子的一瞬間,微觀粒子會老實從多個位置變成一個位置。也就是說我們永遠只會觀察到微觀粒子處於1個位置的狀態,不可能看到微觀粒子同時處於多個位置。

也許有人會質疑:你都沒看微觀粒子,你如何知道微觀粒子是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其實這個問題要驗證很簡單,我們只需把觀察行為做多次,然後統計每次觀察後微觀粒子到底出現在哪?實驗重複多次,每個位置出現的次數統計出來,再除以實驗總次數,就可以得出微觀粒子每個位置出現的概率值了。最後我們把實驗得出的概率值,和薛丁格方程預言出的概率值一對比就會發現,理論和實驗高度相似,所以微觀粒子的疊加態是真實存在的,儘管我們不能直接看到疊加態,因為我們一觀察微觀粒子會馬上從疊加態老實變成一個所謂「本徵態」,也就是固定在某一個位置。

最後一個最大不同在於:因果性。在宏觀世界我們的觀察對客觀世界的演化進程基本沒啥影響,比如小明剛剛踢了一腳足球,你在觀眾席是否看到這個踢球過程和足球後面的運動軌跡沒有啥關係,換句話說你看或者不看,對物體運動狀態基本沒啥影響。我們的主觀意識並不能直接作用於客觀世界產生影響。

但是微觀世界則不同,一旦你對微觀粒子進行觀察,會使得微觀粒子從原來的疊加態強制變為本徵態,也就是說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會因為你的觀察而改變,你的觀察和微觀粒子的運動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因果關係。似乎人的觀察會直接幹擾微觀世界的演化進程,人的主觀能動性好像發揮了比我們宏觀世界更強大的作用。

所以以上三點就是微觀和宏觀世界最大的差別,我們的物理世界真的非常奇妙,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宏觀世界遵循的規律在微觀世界似乎並不適用,當然微觀世界總結出的規律也未必適用宏觀世界。為啥微觀世界和宏觀有這麼大的不同,微觀和宏觀世界的分界線在哪?微觀世界是如何過渡到宏觀世界的?等等這些問題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文章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微觀的盡頭是宏觀嗎?一口氣讀懂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差別
    目前,這些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都集中在「微觀世界」中,也就是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部分——基本粒子在運動時發生的事情,我們口中常常提到的「量子力學」就是描述微觀世界中物理規律的一門學科。大部分的科學家都認同愛因斯坦對於宇宙的理解,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科學家認為量子力學才是宇宙的真理,可以說宏觀和微觀之間似乎存在一個無法解釋的界限,導致了兩者遵循不同的規律,那麼宏觀和微觀之間又應該怎麼去區分呢?
  • 微觀世界的隨機和宏觀世界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
    「疊加態」,微觀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同時擁有多個速度,就好像微觀粒子有很多分身一樣,每個分身霸佔著一個空間位置,每個分身都擁有一個不同的速度。所以面對具有疊加態的微觀粒子,我們就很難像宏觀世界這樣去100%精準預測將來微觀粒子一定會如何如何。
  • 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界限在哪裡?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原因其實很簡單,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存在矛盾」,有一些特殊的物理現象,我們目前還沒辦法解釋,一旦想要衡量的物理量達到了一個「十分大」或者「十分小」的程度時,我們的物理知識就會出現偏差,例如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但是宇宙本身膨脹的速度,就是超過光速的,這是因為宇宙本身太過龐大,膨脹一秒鐘製造出來的空間遠比,光速飛行一秒的時間要長
  • 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之間的界限在哪裡?科學家給出肯定的答案
    在物理學的長期發展中人們將所研究的客觀物質世界按其大小分成兩個範圍,一個是宏觀世界,一個是微觀世界01我們在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為什麼物理學界兩大基石之一的量子力學,會被很多人如此調侃,量子究竟是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區別又在哪裡?
  • 穩定的情緒來自對宏觀世界的透徹看法,對微觀世界的澄澈看法
    《我們都是宇宙的微塵》 | 李銀河 全文約642字,閱讀需要2分鐘 穩定的情緒來自對宏觀世界的透徹看法,對微觀世界的澄澈看法,如果人已將生死看透,就沒有了恐懼、驚慌和不安的任何理由,如釜底抽薪。
  • 宏觀世界是各種確定性,微觀世界卻是隨機性,如何定義這一切?
    雖然現在無法定義量子力學,正是因為有了它才更好了解到原子,如果沒有發現量子力學,或許人類科技要倒退100年之久。這樣我們可能用宏觀的世界進行了解,如果我們用微觀世界對它進行解釋,那麼它們一定是沒有規律的在運動。
  • 「觀察」是如何影響到微觀世界的?真相其實並不難
    這一期我打算談談「觀察」對微觀世界的影響到底是如何發生。首先還是回歸到以前的知識,我們都知道進行物理學探索,必然要進行觀察。因為通過觀察我們就能知道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也能知道一切我們想要知道的參數。可以說觀察就是研究物理學的基礎,沒有它我們根本沒辦法研究物理規律。
  • 產品思維:產品的宏觀與微觀世界(下)
    本文介紹了在產品的微觀世界中,如何針對常見的用戶、設計、交易決策三個層面來構建基本的微觀思維框架。希望內容對你有所啟發與幫助。提示必須要提前,不然用戶看不懂;這個按鈕的位置能不能放最上?到底按鈕要放在什麼位置才最合理?用戶體驗到底怎麼才是好?所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上一篇,西特寫了關於產品宏觀思維上的一些基礎,產品的宏觀思維取決於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但產品除了要有遠大的理想,意識。更多時候是實打實的處理產品中每一個細節需求的。
  • 微觀世界的量子態,是宏觀世界變化之源
    量子世界神奇不可思議的各種現象,妙不可言,已被諸多實驗證實,不僅如此,宏觀世界的自然現象變化,也能從微觀世界的量子態行為找到生變的根源。從不確定量子態的微觀世界,到整體受規律法則約束的宏觀世界,用機率描述的量子態行為,證明了「色空不二」,如《心經》所說,虛空是「真實不虛」,空性中觀,在微觀的量子行為有諸多可能的路徑,得到生動形象的證實。
  • 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究竟有哪些不同?科學家為何說它們如此相似?
    微觀世界的意思就是,通過對物體的放大所呈現出的極其微小的物質世界,而宏觀宇宙指的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這兩者一個無限小一個無限大,看似不相關,但是它們之間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通過科學家對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對比發現,這兩者之間竟然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科學家發現,宇宙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非常的有規律,整個宇宙都處在一種粘乎乎的狀態之中。而在微觀世界裡,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把一片樹葉不斷放大,在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個像極了宇宙的宇宙模型就此出現。
  • 微觀和宏觀的邊界在哪裡
    量子力學是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是微觀世界的法則,而一旦尺度大於原子,奇異的量子力學規律立刻結束,而熟悉的經典力學物理規律由此開始。似乎存在一個明顯的邊界,微觀世界的規律結束,宏觀世界的規律開始。
  • 為啥牛頓力學和狹義相對論都不適用於微觀世界?
    首先牛頓力學的適用範圍不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因為牛頓力學必須是在宏觀低速情況下才是正確的,一旦運動物體速度超過0.1倍的光速後,必須用狹義相對論來計算才正確,所以狹義相對論更加接近事實真相,但是這兩個理論的適用範圍都是「宏觀世界」,一旦到了微觀世界,兩個理論都馬上歇菜了。
  • 高維看世界:視野決定思維,鳥類知道地球是圓的嗎?
    如果有一種鳥,它飛得足夠遠,就會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有一種鳥,能夠飛得足夠高,就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有一種UFO,能夠飛越黑洞,就知道宇宙不是三維的。視野決定思路,人們認為世界是三維的,只是因為視野太局限。人類世界是三維的嗎?可以肯定的說,不是。林深時見鹿,一個住著精靈和巫婆的森林,你能夠說它只是三維世界嗎?
  • 宏觀世界內或早已註定,外觀世界又是不確定性,那世界如何定義?
    宏觀世界是各種確定性,微觀世界卻是隨機性,如何定義這一切?正是因為有科學的存在,我們才得知問題背後的答案,在科學界陸陸續續出現許多擁有輝煌成就的偉人,他們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質的飛躍,他們提出一個理論都讓人類對這個世界有重新的了解。
  •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二者的區別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   (1)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 【科學攝影】微觀世界
    微觀世界也可以很美看到這樣一張圖片你會想到什麼?相同的化學反應之間,不同的化學反應之間都有著不一樣的美。 科學的美也不僅是視覺的滿足和享受。曾有人問我:「你是學設計的,你怎麼知道該做什麼實驗以及如何做實驗?」拍攝重現化學這樣的項目不是一個人在努力。美麗科學的很多成員都在提供著知識,才保證拍攝的順利進行。所以,科學的美,離不開知識。
  • 無論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曲線運動更普遍,直線運動不待見
    在我們學習的經典物理中,運動形式有直線運動,和曲線線運動。但是從宏觀看還是從微觀看,曲線運動更普遍。自然界中大多數物體的運動都是曲線運動。什麼叫做曲線運動運動是需要速度的,速度本身是一個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2)
    但是,關於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界限問題,還遠沒有定論,科學家們使越來越多的「宏觀物體」顯示出了量子態,而量子世界的本質卻還沒有顯現出來。只有當量子態與周圍的環境發生「糾纏」,這個「子系統」的量子信息「洩露」到了周圍的環境中,才使微觀系統顯現出它在宏觀世界的性質,這個過程,就被稱為「退相干」過程。從熱力學的角度講,這個「子系統」的熵值增大了。雖然整個宇宙可能開始於一次量子現象,但是很明顯的是,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宇宙呈現的是「經典」的宏觀狀態,只有在極微小的尺度下才會顯示出量子現象。
  • 物理世界的三大真相
    宏觀世界以物質形態呈現,物質不但具有實體結構且十分穩定;微觀世界由量子構成,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沒有實在結構又很不穩定!量子可以瞬息萬變(時有時無),由量子組成的物體為何固定不變?真相一:宇宙本態是「能量海」,宏觀物質是能量的「聚合態」。
  •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
    微觀與宏觀的界限 2013-08-14 11:05 作者:苗千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