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器人:微觀世界裡的奇兵

2021-01-15 網易旅遊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微納米機器人:裝在瓶子裡的機器人大軍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423/4ab50b3171e3447383ee92d39f982c92.mp3 微納米機器人:裝在瓶子裡的機器人大軍
  • 納米機器人,真有傳說的那麼神嗎?
    通過飛秒投影雙光子光刻技術製造的複雜三維微觀結構 | 參考文獻 [ 3 ]無論是化學法或光刻法,製造出來的是納米零件,這些零件需要進一步組裝成機器人。如何實現微觀尺度的組裝,是 " 納米機器人 " 研究的另一難關。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人們就實現了對單原子的控制。2005 年,中國科學院成功將一個 4 微米長、100 納米粗的碳納米管,準確地移動到了一個刻好的溝槽裡 [ 4 ] 。然而,如何大規模進行納米組裝仍是問題。
  • 中國開發納米微操作機器人 未來電器可無限縮小
    在一個演示中,瀋陽自動化所的研究人員操縱「納米微操作機器人」,在一塊矽基片上1×2 μm的區域上清晰刻出「SIA」三個英文字母(瀋陽自動化所的縮寫);另一個演示顯示,在一個5×5μm的矽基片上,操作者將一個4μm 長、100 nm(納米)粗細的碳納米管準確移動到一個刻好的溝槽裡。
  • 扮演納米機器人到人體內殺癌細胞是一種什麼樣的遊戲?
    想和你分享更多關於遊戲的所見所聞所思,《生命之旅》:渾身都是獨立味道的獨立遊戲推薦人群:剛剛看完頭號玩家的、想了解(或很熟悉)醫學知識的朋友、喜歡多人聯機的不推薦人群:準備玩成無雙破壞球的人、容易上頭砸鍵盤的、找不到人聯機的孤家寡人+遊戲設定的優秀創意+音樂貼合遊戲氛圍且曲目豐富+可以反覆腦補的劇本+低多邊形美術帶來的微觀世界
  • 遊動微納機器人的醫療開發,搭建基於納米機器人的免疫系統
    1966 年的電影《奇幻旅程》,講述了醫療工作者被縮小到微納米尺寸,然後再被注射到一位科學家體內,直接遊到病患區進行治療的故事。吳志光說:「人們一直幻想能不能做出主動的遊動納米機器人,裝載藥物在人體內遊走,將藥物遞送給病患區域內。」 他對遊動微納機器人的研發便致力於此。研發微納尺寸機器人首先要解決的是驅動問題,許多宏觀世界的驅動方法在微觀世界裡卻難以實現。
  • 神奇的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設想,是在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尺度上,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細胞機器人」或「DNA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教授於1959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把分子甚至單個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裡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在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
  • 機器人不一定像人,你知道納米機器人嗎?如果能解決新冠病毒…
    ,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納米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與納米相關的很多新興學科。有納米醫學、納米化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等。 「納米機器人」的研製屬於分子仿生學的範疇, 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製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納米生物學的近期設想,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納米機器人。
  • 納米機器人
    ,還不需要考慮安全問題,納米機器人是人類史詩級別的創新,人類要繼續勇敢的向這個偉大的領域進軍。 納米機器人介紹   「納米機器人」的研製屬於分子仿生學的範疇,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
  • 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的應用,重塑我們周圍的世界
    世界正在縮小,在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範圍之外,還有一個相對未被探索過的世界。微觀世界是真的很陌生,真的很迷人。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一個比微觀世界更深入,在納米尺度下工作的可能性。事實上,在比較的尺度上,如果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納米,那麼地球上的人類都能裝進一輛小轎車裡,現在你該明白納米是超級超級小的了吧。我們所說亞原子,這就是納米的大小,但它為什麼那麼重要?為什麼我們要研究這些非常小的東西?
  • 納米機器人在不久的未來,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嗎?
    早在2001年1月,美國國家納米研究機構成立,現在,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將這些幻想變成現實。在未來的世界裡,納米機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為我們製造鑽石、艦艇、鞋子、牛排,甚至在我們的血液中穿梭,為我們醫治疾病。
  • 不再是科幻,科學家研發納米機器人可鑽入眼球來運送藥物!
    納米機器人注入眼球示意圖 圖源/is.mpg.de 位於斯圖加特的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的「微觀、納米和分子系統」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包括中國的科學家)一起研製出了螺旋槳狀的納米機器人,這種機器人第一次能夠鑽入眼睛中普遍存在的緻密組織。
  • 「納米機器人」真造出來了?一次製造100萬個,未來可探索大腦
    相信大家在看恐怖片的時候,都會對裡面的各種機器人設計非常感興趣吧,畢竟那些千變萬化的機器人讓人感覺十分震撼,尤其是納米機器人這種概念,簡直就像是新時代的魔法一樣,但是想也知道這種技術目前暫時是沒辦法實現的。
  • 谷歌工程總監:人類在2029年可看到永生,納米機器人顯神威
    而到2029年左右,我們將可利用納米機器人通過毛細血管以無任何損傷的方式進入人體大腦,並將我們的大腦皮層與數據云端聯繫起來,到時我們將創造出比今天更快捷、更深刻、更有趣的溝通方式。」2020年左右,我們將開始使用納米機器人接管免疫系統,2030年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可摧毀病原體,清除雜物,糾正DNA錯誤,逆轉衰老過程。
  • 頂刊綜述:精準醫學中的醫用微型/納米機器人
    接下來,介紹了微型機器人製造、引擎相關的知識。從製造的角度來看,在微觀範圍內的運動受低雷諾數和布朗運動的支配,因此設計製造微型/納米機器人的主要考慮因素是開發能夠連續「開啟」並產生足夠的推力以克服環境阻力的發動機。因此,小型化機器人的設計和製造都是基於對活性材料的需求,這種材料能夠不斷地將各種能源轉化為運動。
  • 美國突然宣布:納米機器人智能微手術
    不是我不努力,是這世界變化太快。剛剛美國科學家又宣布一項重大科技突破:藉助光聲斷層成像技術,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讓它們準確抵達人體某個部位(比如腸癌病人的腸道腫瘤處),進而讓納米機器人實現藥物遞送,或進行智能微手術。
  • 【納米】強二色性的偏光微納米機器人
    由於在精確的靶向藥物傳輸、微創手術、顯微操作製造及環境檢測修復等方面的巨大應用潛力,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微納米機器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熱情和研究
  • 微型手術機器人如何在血管裡「乘風破浪」?
    那麼我們來看看微型機器人是否具備這三個要素。動起來!才能成為機器人首先,我們就從最重要的,怎麼能讓微型機器人動起來討論。其實,這並不容易,因為在微觀世界裡,很多物理定律與在宏觀世界裡不一樣。諾貝爾物理學家Purcell在1976年提出了所謂「扇貝定律」,即像扇貝一樣的往復運動,在微觀世界裡無法造成有效位移的。什麼意思呢?就是扇貝把它的貝殼迅速的打開,再慢慢的關上。
  • 對納米技術你了解多少?
    說起納米機器人(nanorobot),我們可能會想到科幻電影中用於修復星際戰艦船體的納米機器人。這些納米機器人能把船體破損的結構拆除、分解、修復,從而減少人們的工作量。也許我們也會想到在血管中穿梭的小小機器人,它們有幾個尖利的爪子,能巧妙躲避著紅細胞、白細胞,然後噴出藥物或切割鑽削消滅病菌,為人類的健康而奔波在血液之中。愛因斯坦曾預言:「未來科學的發展無非是繼續向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軍。」但洞察微觀世界的秘密,需要藉助儀器來開拓視野、延伸雙手。納米科技以空前的解析度為人類揭示了一個可見的原子、分子世界。如今的21世紀是個生命科學的時代。
  • 放個機器人到我們的血管裡治病?納米機器人讓科幻照進現實
    以色列科學家目前正在研製一種微型納米機器人,它可以在人體內「巡邏」,在鎖定病灶後自動釋放所攜帶的藥物。這種技術的原理是:在編程過程中將某種特定疾病定義為「是」狀態。「巡邏」過程中,機器人可執行一系列計算,檢查所在位置處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疾病指標。如果某種特定疾病的所有指標都滿足,機器人這時會做出應該釋放藥物的判斷。如果檢測到的指標並不充分,它最後會位於「否」的狀態。
  • 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