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器人,真有傳說的那麼神嗎?

2021-01-10 砍柴網

作者:圓的方塊 來源:果殼 

" 納米機器人 " 是電影和科幻小說中的常客,一次又一次閃耀登場施展絕技。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它們就是縮小無數倍的變形金剛。

以 " 納米機器人 " 為關鍵詞,出現的搜索結果,畫風都是醬嬸的:

" 史詩級 "" 劃時代 "" 科技革命 ",加持在 " 納米機器人 " 上的這麼多名號,到底幾分真實,幾分噱頭?現實與科幻到底有多少差距?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今天我們就聊聊納米級機器人的 " 真身 "!

納米機器人是啥?要怎麼造?

關於納米機器人,最初是從 " 尺寸 " 的角度進行定義:" 在0.1-10 微米之內的微型機器 "。

後來,科學家們將這個概念進行了延伸,從 " 功能性 " 上將納米機器人定義為 " 對納米級物體進行操作的機器 "。

無論如何定義,製造納米機器人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首先,我們需要一些小零件——相當小,可能只有髮絲直徑的千分之一。

2016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從事 " 設計分子機器 " 的學者。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使用化學合成法,做出了很多分子級零件,比如開關、泵和軸 [ 1 ] 。

化學方法可以合成一系列分子級別零件:一個典型的納米開關示意圖,通過改變 pH 可以控制特定的分子進行移動 | 參考文獻 [ 1 ]

還有一些硬科技,可以用來造納米零件,比如光刻技術

光刻技術主要用於製造晶片,是人類掌握的少數幾種可以實現納米級精度的加工技術。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們採用光刻技術可以造出解析度為 25-100 納米的複雜三維金屬幾何圖形 [ 2 ] 。2019 年,美國勞倫斯 • 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 " 飛秒投影雙光子光刻 " 技術,可以將傳統技術的加工速度提升 1000 倍,只需要 8 分 20 秒就可以列印出一個芝麻大小的微納結構,加工精度保持在納米級別 [ 3 ] 。

通過飛秒投影雙光子光刻技術製造的複雜三維微觀結構 | 參考文獻 [ 3 ]

無論是化學法或光刻法,製造出來的是納米零件,這些零件需要進一步組裝成機器人。如何實現微觀尺度的組裝,是 " 納米機器人 " 研究的另一難關。

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人們就實現了對單原子的控制。2005 年,中國科學院成功將一個 4 微米長、100 納米粗的碳納米管,準確地移動到了一個刻好的溝槽裡 [ 4 ] 。然而,如何大規模進行納米組裝仍是問題。

2015 年,法國國家科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成功合成了一種長長的聚合鏈,通過超分子鍵把成千上萬的納米機器結合在一起,每個納米機器都能產生約 1 納米的線性伸縮運動。積少成多,這數萬個小納米機器的運動整合起來,可以使聚合鏈產生 10 微米的收縮舒張,就像肌肉組織中那樣 [ 5 ] 。

積少成多:上萬個納米零件的協同運動,可以產生大尺度的變化 | 參考文獻 [ 5 ]

即便如此,這些研究也只是實現了 " 納米零件 " 的簡單聚合,真想要裝配出電影中那種微如針尖的萬能機器,人類還有很多路要走。

如何讓納米機器人動起來?

除了怎麼 " 做出來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讓納米機器人 " 動起來 "?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裝個發動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們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小、最快的微型發動機。這個發動機比一粒鹽要小 500 倍,能把電能轉化為機械運動,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 18000 轉,相當於噴氣式飛機上發動機的轉速,而且能連續旋轉 15 小時 [ 8 ] 。

納米發動機示意圖 | 參考文獻 [ 8 ]

不過,別被這種高大上的宣傳圖騙到。實際上,這種納米發動機只不過是一種成分為金、鎳的納米線,可以在電場作用下旋轉。指望它能帶動機器人,為時尚早。

納米發動機的真身不過是一個納米線 | 參考文獻 [ 8 ]

除了用電場,還能用磁場。來自 MIT 的科學家們借鑑了細菌鞭毛的模樣,用 3D 列印技術造出了只有細胞大小螺旋狀機器人,並稱其為 "人造細菌鞭毛"。這種螺旋形狀可以幫助機器人更好地在血液中移動。之後他們在機器人的表面塗上了鎳鈦雙塗層,使其具有磁性。他們能夠通過外部磁場控制,人造細菌鞭毛的行動路線,使其在如同血管的通道中旋轉和移動 [ 9 ] 。

也有學者腦洞大開,想到從能運動的細胞那裡 " 借力 "。德國的一個研究團隊使用鈦 - 鐵納米薄膜做出了一種空心管,之後他們控制精子鑽到管子裡,從而做出了一種精子驅動的納米機器。因為納米空心管的獨特機構,精子的頭會卡在裡面,而尾巴仍然暴漏在外面。通過改變溫度等條件,可以控制精子的移動路線和速度,從而控制這個 " 精子機器人 " [ 10 ] 。

精子鑽進納米小管裡,作為動力源 | 參考文獻 [ 10 ]

研究者用的是牛精子。在宏觀世界裡,牛就可以用於拉車。萬萬沒想到,微觀世界裡,它們的精子還要做 " 納米界的牛車 "。

目前的納米機器人能幹什麼?

納米機器人最終目的,就是改善我們人類自身。

在 2014 年的影片《超驗駭客》(Transcendence)中,男主角利用納米機器人修復了自己重病的身體。2015 年,谷歌技術總監雷 · 庫茲韋爾(Ray Kurzweil)也曾提出一個觀點:"2020 年,人類的免疫系統將由納米機器人進行接管;2030 年,納米機器人可以修正病原體,腫瘤等一系列免疫系統問題 "。

不過,2020 年近在眼前,目前來看這個時間表並不準確。電影中 " 一針靈治百病 " 式的納米機器人也沒有出現。

從血液到胃酸,如何讓納米機器人適應複雜的體液環境?在錯綜複雜的血管中,怎麼定位或驅動如塵埃般大小的納米機器人?在數百萬的細胞中,怎樣讓納米機器人識別出患病的那個?誠然,疾病治療是納米機器人最重要、也是投入最多的研究方向,但實際中的重重困難讓這個領域步履蹣跚。

當然,技術的進步給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2019 年,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把納米機器人放在一個膠囊裡並注射進生物體內。這層膠囊可以防止納米機器人被胃酸等體液破壞。

隨後,他們利用一種名為 "光聲斷層掃描技術" 在體外對這些納米機器人進行了實時定位。當機器人膠囊抵達病患區域時,可以用外源近紅外光穿過人體組織,引發膠囊破裂從而釋放納米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在病患區域的停留並釋放藥物。此外,也可以把能識別癌細胞的特定蛋白質修飾在納米機器人上。注入體內之後,這些蛋白質可以作為 " 眼睛 ",讓納米機器人分辨出癌細胞,以進行精確打擊。

不過,這些研究都是在動物身上進行的。截至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真正成熟的納米機器人醫療產品

雖然還不能指望納米機器人 " 治病救人 ",不過,人們還是從納米機器人身上找點樂子

2017 年,來自三大洲的 6 支隊伍在法國南部進行了一場納米車大賽 [ 12 ] [ 14 ] 。賽道由黃金製成的,全長 100nm。參賽者將駕駛單個分子進行比賽。全程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等特殊設備產生電流," 推動 " 納米小車前進。最後美國 - 奧地利聯隊以每小時 35 納米取得了冠軍

首屆納米車大賽參賽的 " 納米車 " 示意圖 | foresight.org

當然,這些到底是不是 " 車 ",你也可以持保留意見的,但這場賽事背後的意義遠不只 " 找樂子 " 這麼簡單。納米車大賽實際上是挑戰了人類對單分子的極限操控能力。科學家們也想藉此引起人們對納米機器的關注,他們甚至和國際汽聯籤署了合作協議來推動納米車大賽的發展。

對於 " 納米機器人 ",雖然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成品十分簡單,有些甚至只能算是一些 " 納米的小零件 "。也許,將來的一天,生病的你來到醫院,醫生開出的方子上會寫著:" 注射 5 毫升納米機器人,多喝熱水 "。

未來並不遙遠,但也沒那麼近。希望技術的快速迭代,能早日讓納米機器人造福人類。

作者:圓的方塊

編輯:Yuki

排版:Yao

題圖來源:The Nanorobotics Laboratory polytechnique Montreal

參考文獻:

[ 1 ] Peplow, M. ( 2015 ) . The tiniest Lego: a tale of nanoscale motors, rotors, switches and pumps. Nature News, 525 ( 7567 ) , 18.

[ 2 ] Vyatskikh, A., Delalande, S., Kudo, A., Zhang, X., Portela, C. M., & Greer, J. R. ( 2018 ) .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3D nano-architected met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 1 ) , 593.

[ 3 ] Saha, S. K., Wang, D., Nguyen, V. H., Chang, Y., Oakdale, J. S., & Chen, S. C. ( 2019 ) . Scalable submicromet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cience, 366 ( 6461 ) , 105-109.

[ 4 ] http://www.cas.cn/ky/kyjz/200504/t20050410_1032191.shtml

[ 5 ] Du, G., Moulin, E., Jouault, N., Buhler, E., & Giuseppone, N. ( 2012 ) . Muscle ‐ like supramolecular polymers: Integrated motion from thousands of molecular machin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1 ( 50 ) , 12504-12508.

[ 6 ] Castro, C. E., Kilchherr, F., Kim, D. N., Shiao, E. L., Wauer, T., Wortmann, P., ... & Dietz, H. ( 2011 ) . A primer to scaffolded DNA origami. Nature methods, 8 ( 3 ) , 221.

[ 7 ] Li, S., Jiang, Q., Liu, S., Zhang, Y., Tian, Y., Song, C., ... & Chang, Y. ( 2018 ) . 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r therapeutic in response to a molecular trigger in vivo. Nature biotechnology, 36 ( 3 ) , 258.

[ 8 ] Kim, K., Xu, X., Guo, J., & Fan, D. L. ( 2014 ) . Ultrahigh-speed rotating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devices assembled from nanoscale building blocks. Nature communications, 5, 3632.

[ 9 ] https://new.qq.com/omn/20190504/20190504A06FRH.html

[ 10 ] Magdanz, V., Sanchez, S., & Schmidt, O. G. ( 2013 ) . Development of a sperm ‐ flagella driven micro ‐ bio ‐ robot. Advanced Materials, 25 ( 45 ) , 6581-6588.

[ 11 ] Wu, Z., Li, L., Yang, Y., Hu, P., Li, Y., Yang, S. Y., ... & Gao, W. ( 2019 ) . A microrobotic system guided by photoacoustic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argeted navigation in intestines in vivo. Science Robotics, 4 ( 32 ) , eaax0613.

[ 12 ] Castelvecchi, D. ( 2017 ) . Drivers gear up for world 』 s first nanocar race. Nature News, 544 ( 7650 ) , 278.

相關焦點

  •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我們已經聽說過,那麼納米器官你聽過嗎?
    它是由電動機驅動身子下的輪子進行移動的,它身上有微電腦,由電腦計算出最短的路徑。電動機和傳感器向電腦提供行走了要多少路程,電腦根據這些數據和程序產生控制信號,控制輪子前進和轉彎,使小老鼠以最快速度走到終點。這一例子,說明了機器人正在不斷向智能化發展,微型機器也是這樣。科學家設計了一種由納米電子材料製成的微型商務智能機器只有一張名片大小。
  • 聽說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症?是真的嗎?
    你看過電影《超驗駭客》嗎?這是一部極具科技感的電影,至今依舊有許多的科幻片以這部電影科幻片為藍本。在這部電影裡,出現了的很多的高科技目前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比如人工智慧和納米技術。關於人工智慧想必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本篇著重和大家探討一下納米技術。
  • 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維生素C 真有那麼「神」嗎?
    有關維生素C的說法也非常多,感冒了吃維生素C,口腔潰瘍吃維生素C……可是,維生素C真的有那麼「神」嗎?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介紹,維生素C又叫L-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食物中的維生素C主要被人體小腸上段吸收。一旦吸收,就分布到體內所有的水溶性結構中。維生素C對人體非常重要,作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之一,短期缺乏將導致疾病,長期缺乏甚至導致死亡。
  • 豬鼠年真有災難嗎,劉伯溫碑記裡的預言,十愁難過豬鼠年真那麼神
    那麼,豬鼠年當真會災難頻發嗎?據說這劉伯溫預言「十愁難過豬鼠年」的碑文是在一次地震後被挖出來的,這樣充滿了天意的安排更增添了預言的戲劇性。劉伯溫的事跡家喻戶曉,那句「一統江山劉伯溫」的民間傳頌讓世人將劉伯溫拔高到了神人的地位。他有一本書叫《燒餅歌》,也是神乎其神,其預言了各個王朝的興衰。民間傳說他知陰陽、懂五行、會佔卜星象,所以出自他的一切預言都令當時的人們深信不疑。
  • 煙醯胺原液真有那麼神?比煙醯胺精華液好用嗎?
    港道理,煙醯胺原液真有網傳的那麼神?比煙醯胺精華液還好用嗎?那就請聽小編慢慢道來。首先得分清煙醯胺原液和煙醯胺精華的區別。煙醯胺原液只添加了單一高濃度的煙醯胺成分,配方極簡;而煙醯胺精華除添加煙醯胺以外,還加入了其他功效性成分加以輔助。所以像追求多效的小編當然優先pick煙醯胺精華了。在小編心中,Olay光感小白瓶就是煙醯胺精華的代表哇!
  • 神秘的科學技術,納米機器人或重塑未來!
    機器人是幹嘛的?相信大家對於機器人的定義還是比較陌生,其實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比機器人更強大,沒錯,就是納米機器人!
  • 納米機器人也分很多種
    納米機器人也分很多種,是一定機會用百到人工智慧的技術,但是也有其他技術多種技術的綜合。就如同做度一輛汽車,你只用輪胎能造出汽車嗎,或者只用發動機能造出汽車嗎?機器人、語言識別問、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都是人工智答能的技術之一,而且不僅僅局限於此。展開全屬於納米機器人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來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
  • 當外星人來過地球,人類的神話傳說中就有了具有超能力的神
    世界各個民族的記憶裡,有600多則關於史前大洪水的傳說。那麼,我要往哪裡去?歷史的荒原上,宗教和科學惶恐的邁出前進的腳步。歷經5000年,人類終於創造出當下的文明。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終於讓這神的傳說、神的吟唱穿越了洪荒,貫通了古今。神話正是當下人類能夠觸及到的最久遠的記憶了。
  • 美國突然宣布:納米機器人智能微手術
    現在好了,有了這個技術,納米機器人就可以在進入人體深層組織後,仍然被人盯得清清楚楚、管得嚴嚴實實,人類可以實時控制它們給病變的細胞送藥,或對癌變的細胞進行微手術。如果納米機器人在未來能夠修復並維護人類的免疫系統,那麼我們很可能再也不會得病。因為它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在體內進行監測工作、先行評估疾病等級以及採取諸如輸送藥物等必要措施。
  • 納米機器人在不久的未來,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嗎?
    幸運的是,有一位驢友想起自己帶了一枚納米機器人儲存膠囊,於是他解開行李,將膠囊中細粉一樣的納米機器人撒到腳下的枯枝落葉中。接下來,他用手機對納米機器人發出指令,使其進行自我複製和食物分子組裝。小半天過後,他們眼前的地面上便長出了一層細軟如雪、又甜又香的食物,名叫「嗎哪」。
  • 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恆河,真有傳說中那麼髒嗎?看完漲知識了
    印度也有自己的礦泉水品牌,但很多國外的遊客卻不敢喝,甚至還有人調侃「這真的不是奶茶嗎?」這些水大多來自恆河,然而恆河水真有那麼髒嗎?你敢和這裡的水嗎?我們都知道,恆河作為印度的母親河,在印度人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被稱為「聖河」。這裡流傳著許多的神話傳說。
  • 納米機器人
    ,還不需要考慮安全問題,納米機器人是人類史詩級別的創新,人類要繼續勇敢的向這個偉大的領域進軍。 關鍵字: 醫療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
  • 扒一扒傳說中的鳳凰,真有這種生物?
    無論哪裡的文化都有鳳凰的傳說,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鳳凰也都不約而同的象徵著死亡和重生——那麼世界上真有這種神奇的生物嗎?
  • 納米機器人你了解多少?它真的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
  • 神奇的納米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設想,是在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尺度上,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細胞機器人」或「DNA機器人」)。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教授於1959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把分子甚至單個原子作為建築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裡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在底層空間製造任何東西。
  • 微納米機器人:裝在瓶子裡的機器人大軍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423/4ab50b3171e3447383ee92d39f982c92.mp3 微納米機器人:裝在瓶子裡的機器人大軍
  • 中國的「女媧造人」傳說和基督教的「神造人」傳說,誰更靠譜?
    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傳說,而基督教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傳說。傳說往往由於年代久遠而難以找到證據或者蛛絲馬跡來證明是否真的發生過。女媧造人中國的女媧造人傳說由於證據太少,只能把它當作一個傳說了。那麼基督教所說的上帝用泥土造人,比女媧造人有更多的證據嗎?基督教的《聖經》記載了上帝用泥土造人,除此之外,還有證據嗎?還真有其他證據,證據就是倉頡所造的漢字。有人質疑說中國人造的漢字跟外國的上帝有什麼關係?挨不著。其實地球只有一個,並不分東西方的地球;人類有共同的祖先亞當夏娃;神只有一位,並不分中國的神和外國的神,萬有都是神的。
  • 防藍光眼鏡真有那麼「神」?醫生:三類人不適合佩戴
    據他們說,這防藍光眼鏡還挺神,戴上猶如「護身符」,就能把電子屏幕裡發出有害的藍光統統抵擋在外,這下怎麼玩手機都不怕眼睛壞了。商家推廣防藍光鏡片商家宣傳的標語裡,防藍光眼鏡好處多多,不僅能防輻射、防藍光,還能防近視、抗疲勞,「看遠清晰,看近舒適」。但防藍光眼鏡真有那麼神?它的存在是防止近視還是強徵智商稅?
  • 美國已可以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
    現在好了,有了這個技術,納米機器人就可以在進入人體深層組織後,仍然被人盯得清清楚楚、管得嚴嚴實實,人類可以實時控制它們給病變的細胞送藥,或對癌變的細胞進行微手術。這種納米科技,簡直完全顛覆了人類的思維:想想,以後有一天你持續發燒,但醫生既沒有給你開藥,也沒有打針,而是提供了一種特別的醫療方式——往血液裡植入一種微小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