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朋友圈,哪位媽媽給孩子買過防藍光眼鏡,求推薦。」
最近,深圳的李女士在微信上求助,希望好友們幫助推薦一款兒童防藍光眼鏡產品。
給孩子選購防藍光眼鏡,這樣的焦慮感,並非個案。
前段時間疫情期間,李女士的女兒一直在上網課,孩子長時間面對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現在雖然正常上課了,但電子產品的依賴症卻擺脫不了。
擔心電子產品產生的藍光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為了防止近視,買一副眼鏡來防護下。」
面對市場的需求,防藍光眼鏡的商家行動不可謂不敏銳。他們最近頻頻開始炒作電子產品的「藍光危害」,宣傳推銷能「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的防藍光眼鏡、防藍光貼膜等產品。
商家售賣防藍光眼鏡
於是乎,不僅是小朋友,就連晶報記者身邊一些不近視的大朋友們,出於「防患於未然」的目的,也紛紛購買了防藍光眼鏡。
據他們說,這防藍光眼鏡還挺神,戴上猶如「護身符」,就能把電子屏幕裡發出有害的藍光統統抵擋在外,這下怎麼玩手機都不怕眼睛壞了。
商家推廣防藍光鏡片
商家宣傳的標語裡,防藍光眼鏡好處多多,不僅能防輻射、防藍光,還能防近視、抗疲勞,「看遠清晰,看近舒適」。
但防藍光眼鏡真有那麼神?它的存在是防止近視還是強徵智商稅?
#01
藍光究竟是什麼東東?
弄清楚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白「防藍光眼鏡」中的藍光指的是什麼,有何危害。
有商家就渲染說,各種電子設備屏幕最容易產生有害藍光,就是這些有害藍光讓你眼睛乾澀、酸脹、模糊、黑眼圈、加深近視,並且,藍光還非常容易傷害視網膜,讓眼睛產生各種各樣的病變。
這時候商家告訴你,不用999,只要花幾十塊幾百塊配上一副眼鏡,就能幫你直接抵禦藍光,放鬆眼球,還你明亮雙眼。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很想馬上剁手下單。
然而商家沒有告訴你的真相是:
藍光是指波長範圍400~500納米的可見光,藍光最大的來源不是屏幕,而是太陽光。
並且,屏幕上的藍光強度比太陽光中的藍光強度弱了好幾百倍,不會比來自太陽的藍光更具破壞性。
換句話說,如果藍光危害真的這麼大,那最好的抵禦辦法是:
拉起窗簾在家宅。(ps:別想以這個理由宅!)
#02
藍光怎麼成為洪水猛獸的?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院長詹行楷告訴晶報記者,藍光有可能引起對視網膜的光化學損傷,其實是一個科學上的假說,主要的數據來自於動物和體外研究。
由這個假說延伸出了一系列說法:
比如藍光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萎縮甚至死亡;
由於藍光的波長短,容易聚焦在視網膜更靠前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就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
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響睡眠,這也是為什麼在睡前玩手機會造成睡眠質量不高甚至難以入睡的原因。
而商家有時候會刻意忽略的一點是,也有研究表明,要是徹底屏蔽藍光,同樣會對人產生副作用。
比如上述的假說表明,波長在400~470納米之間的是有害藍光,而波長在480~500納米間的藍光則傷害沒有那麼大,反而是有益的藍光,可以調節生物節律、情緒和記憶力,並且保證我們正常的視覺功能。
如果缺乏這一部分藍光,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
也就是說,藍光並不是洪水猛獸,相反,在某種程度上,它還是有益處的。
#03
醫生建議
詹行楷表示,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防藍光眼鏡,對藍光的過濾能力各有說法,有些對藍光阻斷率高的眼鏡戴上之後,還很明顯會降低屏幕的亮度。
如果選擇戴這樣的眼鏡,很可能比藍光本身更有害,會導致視覺色偏,加重眼球疲勞。
詹行楷不建議三種人佩戴藍光眼鏡:
兒童、健康人和容易眼球疲勞的人群。
因為青少年和兒童正處在眼球正視化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刻意隔絕藍光,可能會導致眼睛屈光發育平衡受到破壞;
越感覺到眼球疲勞的人群,越不應該戴防藍光眼鏡。盲目使用防藍光眼鏡,還可能遭受傷害;
健康人也不應該長時間佩戴,更不應該把防藍光眼鏡當做護身符,佩戴後就不節制用眼。
反正要保護眼睛,最科學的辦法還是這一條:
注意休息,少過度用眼。
而使用電子產品要儘量遵循「20-20-20」口訣:
看屏幕20分鐘以後,要抬頭遠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
不管你是對防藍光眼鏡寧可信其有,還是寧可信其無,對於一個科學假說,我們都要以更嚴謹的態度去看待。
千萬不要為了追逐時尚,輕易拿自己的眼睛去做試驗哦!
***
有什麼想說的
留言區說說~
晶報記者 | 餘梓宏
晶報編輯 | 李一凡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