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不一定像人,你知道納米機器人嗎?如果能解決新冠病毒…

2020-12-01 騰訊網

攻克癌症有望

新冠警鐘長鳴

人類研究和開發納米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整個微觀世界的有效控制。

納米(nm),是nanometre的譯名,即為毫微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 1納米=10的負9次方米=0.000001毫米,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的多。

納米科學與技術,簡稱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範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納米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與納米相關的很多新興學科。有納米醫學、納米化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等。

「納米機器人」的研製屬於分子仿生學的範疇, 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製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納米生物學的近期設想,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納米機器人。

腫瘤是人體內的垃圾桶,沒有捅破的是良性腫瘤,目前的技術完全可以解決。癌症是破掉的垃圾桶,會讓病毒飛揚,全身腐爛,化療就像救火的水搶,見煙就噴,殺敵1000人自損一萬,雖然目前的納米機器人還處在實驗階段,但已讓人類看到了攻克癌症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活到150歲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人總是在不斷的創造驚喜中製造意外,新冠病毒是微觀世界的妖怪,它的大小只有10納米,卻是人類文明中的大事件,相信科技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但歷史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意外。

新冠病毒敲響了人類文明的警鐘,它不亞於一場外星文明的入侵,在大是大非面前 ,人類又該怎麼面對呢?中國人,美國人,義大利人,印度人,伊朗人都是人,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人作為地球的細胞,意識形態上的傷風感冒不可怕,就怕得癌症,垃圾桶捅破,病毒擴散,趁火打劫,才是人類毀滅性的災難。雖然納米機器人可以治療腫瘤,即便能應對類似新冠病毒的意外,但它卻解決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成見。

文明到底是什麼?如果意識形態跟不上科技發展的速度,科技又將扮演什麼角色?

軟文不軟,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聽說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症?是真的嗎?
    你看過電影《超驗駭客》嗎?這是一部極具科技感的電影,至今依舊有許多的科幻片以這部電影科幻片為藍本。在這部電影裡,出現了的很多的高科技目前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實現,比如人工智慧和納米技術。關於人工智慧想必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本篇著重和大家探討一下納米技術。
  • 最不像地球生物的噬菌體,是大自然的bug?還是史前納米機器人?
    我們這裡聚焦個體本身,而不去糾結這個問題。其實任何的「定義」都是人定義的。隨著人類對自然和科學認識研究的深入,不僅很多「定義」在不斷的擴展或顛覆,也有很多事物由於有了新的認知,被重新歸類。而且,畢竟我們對病毒的未知遠多於認知。
  • 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噬菌體病毒為何長得像納米機器人,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今年的新冠病毒讓我們談之色變。它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不僅僅是新冠病毒,其它的不少病毒也是非常危險的,例如狂犬病毒、HIV(愛滋病病毒)都是致命的病毒。細菌病毒又叫做噬菌體。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噬菌體病毒。噬菌體從名字上我們就知道這是一種專門感染細菌的病毒。並且科學家研究發現,噬菌體很專一,某種噬菌體只會感染一種細菌。這就很有意思了,我們有句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噬菌體專門感染細菌,而細菌中有一些是致病菌會讓我們生病,因而有時候噬菌體會幫助我們消滅一些致病菌。所以某些噬菌體病毒對我們人類是有益的。
  • 納米機器人你了解多少?它真的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
  • 控制川普大腦和控制新冠病毒的方法,原理相近
    2020年,地球人類社會有兩個極其引人注目的超級明星,一個是新冠病毒,一個是川普。這是兩個能夠影響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導火索。那麼,這兩個能夠影響人類命運的多米諾骨牌第一張牌,他們是完全為所欲為的嗎?難道就沒有某種力量可以控制他們嗎?難道地球人類對自己的命運就完全無能為力嗎?也許未必。先講幾個科學事實。新冠病毒,是一直蒙著神秘面紗,不斷露出恐怖面孔的詭異力量。
  •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 機器人成為骨幹勞動力
    打開APP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 機器人成為骨幹勞動力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16 09:20:45
  • 納米機器人在不久的未來,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嗎?
    乾糧早已耗盡,他們又餓又冷,感到支撐不了多久了。幸運的是,有一位驢友想起自己帶了一枚納米機器人儲存膠囊,於是他解開行李,將膠囊中細粉一樣的納米機器人撒到腳下的枯枝落葉中。接下來,他用手機對納米機器人發出指令,使其進行自我複製和食物分子組裝。小半天過後,他們眼前的地面上便長出了一層細軟如雪、又甜又香的食物,名叫「嗎哪」。
  • 美國突然宣布:納米機器人智能微手術
    普通人看來這可能只是一種不起眼的小突破,然而在真正的科學家眼裡,卻蘊含著納米機器人的一次巨大進步。要知道,以前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可控自主運動,一直是一個難題。納米機器人太小了,只有人類頭髮絲的幾十分之一,進入人體體內很難定位;如果進入血管,被血液等一裹挾和衝擊,往往失去控制,乃至無影無蹤。
  • Cortana已叛變 你說話根本不像機器人
    1語言合成需要基礎    在我們的印象中,機器人說話就應該有個機器人的樣子,目光呆滯、手足並用、金屬質感十足的遲鈍語調才是機器人的發音常態。但是Cortana卻叛變了,她說話根本不像機器人,反而像極了正常人類,那麼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 納米機器人也分很多種
    納米機器人也分很多種,是一定機會用百到人工智慧的技術,但是也有其他技術多種技術的綜合。就如同做度一輛汽車,你只用輪胎能造出汽車嗎,或者只用發動機能造出汽車嗎?機器人、語言識別問、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都是人工智答能的技術之一,而且不僅僅局限於此。展開全屬於納米機器人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來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
  • 貓爪靴、老鼠機器人、飛鼠探測器、吸盤手套、新冠病毒終結者....小小「仿生科學家」!
    魔法石板書告訴你(點擊連結可查看),那麼,孩子們的學習成果是怎麼樣的呢?最近,我們G3-6班的孩子們一起化身成小小「仿生科學家」,設計了貓爪靴、老鼠機器人、飛鼠探測器、吸盤手套、新冠病毒終結者等「創意發明」,這些發明創意就是課堂學習的成果,一起來看看。WondersG3級對應的是美國本土小學三年級的水平。
  • MIT研發自帶UVC光的機器人 可消滅物體表面90%新冠病毒顆粒
    當機器人在倉庫的通道上爬行時,它的四個垂直光束會釋放出UVC,在30分鐘內殺死90%的新冠病毒顆粒。由於UVC光對人類有害,機器人不得不獨自工作,並在人類工作結束後被派去做消毒工作。這個機器人可以繪製整個工廠的地圖——這裡是大波士頓食品銀行(GBFB),這是一家提供飢餓救濟的美國非盈利機構。
  • 美國已可以實時控制「納米機器人」
    普通人看來這可能只是一種不起眼的小突破,然而在真正的科學家眼裡,卻蘊含著納米機器人的一次巨大進步。要知道,以前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可控自主運動,一直是一個難題。納米機器人太小了,只有人類頭髮絲的幾十分之一,進入人體體內很難定位;如果進入血管,被血液等一裹挾和衝擊,往往失去控制,乃至無影無蹤。
  • 力戰「新冠」從海龜Turtle機器人底盤開始
    響應倡議,機器人行業迅速組織消毒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問診機器人、運輸機器人等一大批機器人衝上防疫前線,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各機器人公司推出的消毒、遞送機器人一大波需求正在撲來災難來臨,沒有哪一個是孤島。此次疫情,最可怕的是人傳人!用機器人替代人工作,可以有效阻斷疫情傳播。
  • 納米機器人的概念我們已經聽說過,那麼納米器官你聽過嗎?
    神奇的納米技術,你知道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977年,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舉辦了機器小老鼠走迷官競賽。迷官由許多圍牆構成走道,有不少死胡同。小老鼠從進口向裡走,開始找路。它身上帶有傳感器,能感覺出是否碰上圍牆。
  • 微軟聊天機器人可指導用戶自我檢測新冠病毒
    打開APP 微軟聊天機器人可指導用戶自我檢測新冠病毒 汐元 發表於 2020-03-21 09:46:28 「 這個聊天機器人的工具主要是為了響應在前線的公共衛生組織、醫院和其他組織,滿足他們向公眾提供最新的疫情爆發信息,病例軌跡情況,快速判斷新病例,並幫助人們指引下一步行動,」 微軟表示,「微軟的醫療保健機器人服務使用了一種人工智慧(AI)解決方案,基於微軟的Azure公共雲服務構建,可幫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其他一線組織響應這些查詢,從而解放了醫生、護士、管理人員和其他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 科學家治療癌症新方法:納米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人類對微型機器人的認知和研發,一些你不知道的事!
    如果將大量的飛行微型機器人部署在其他星球上,機器人則可以發回各種所需的信息。每天晚上可以放出微型機器人在商店和倉庫附近放哨,防止盜竊者進人。微型機器人還可以在住房隱蔽處除塵,進入家用電器內部檢查和維護。
  • 納米機器人在醫學上前景簡析
    納米生物學的近期設想,是在納米尺度上應用生物學原理,發現新現象,研製可編程的分子機器人,也稱納米機器人。合成生物學對細胞信號傳導與基因調控網絡重新設計,開發「在體」(invivo)或「溼」的生物計算機或細胞機器人,從而產生了另種方式的納米機器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