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讀 | 強子物理與強相互作用專題

2021-01-20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本文選自《物理》2020年第8期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許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趙政國 供稿)


浩瀚宇宙中,我們都曾仰望過那片星空,或凝思,或佇立,也許曾經會和王勃一樣感慨「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也會如蘇軾一般吟唱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莊子也曾在浩瀚的星空下苦思冥想「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答案。一邊是宇宙的「無窮與極大」,一邊是物質無窮無盡分割的「極小」。李政道先生用一首詩形象地描述了二者的關係:


Large things are made of small, and even smaller.To know the smallest, we need also the largest.All lie in vacuum, everywhen and everywhere.How can the micro, be separate from the macro?Let vacuum be a condensate, violating harmony.We can then penetrate, through asymmetry into symmetry.


對宇宙萬物的好奇心促使人們不停探索,其中,對於物質深層次結構及其相互作用本質的理解是人們在「極小」尺度上的不懈追求。粒子物理與核物理正是在微觀領域對此進行深入研究的前沿基礎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開展,科學家在微觀領域的研究尺度深入到了10-18m,並且成功地構建了粒子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標準模型:費米子包含三代夸克與三代輕子;費米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引力除外)由相應玻色子(傳播子)來傳遞,其中帶色荷的膠子傳遞強相互作用力,W/Z玻色子傳遞弱相互作用力,光子傳遞電磁力;基本粒子(夸克、輕子與傳播子)的質量由Higgs場通過自發破缺機制獲得。自建立以來,標準模型經過了幾十年的實驗檢驗,被認為是當今描述微觀世界最成功的理論模型,特別是2012年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ATLAS和CMS實驗發現了Higgs粒子,使得標準模型得到了更完美的實驗驗證,從而揭開了人類對微觀物質世界研究的新篇章。雖然如此,物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標準模型不是粒子物理的終極理論,比如,它解釋不了暗物質及暗能量、對稱性自發破缺的根源,等等。甚至,當我們試圖理解宇宙中佔比很小的可見物質結構及其性質時,仍有一系列基本問題得不到合理的理論解釋,例如:夸克禁閉效應,正—反物質不對稱,核子(質子和中子)自旋與質量起源,奇特強子態的性質,等等。這些重大科學前沿問題的回答,需要在新一代高亮度、高精度的裝置上進行研究,尋找其答案。我國第一個高能加速器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的對撞質心能量為2—5GeV的陶粲能區,是量子色動力學(QCD)微擾與非微擾的過渡能區,物理研究內容獨特且豐富。該裝置建成以來的30多年裡,北京譜儀(BES)由第一代發展到了第三代(BESⅢ),產出了豐碩的且備受國際關注的物理成果,在加速器、探測器、先進電子學、大數據以及計算機和網絡領域培養並凝聚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也為我國其他的高能物理實驗,如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為止,BESⅢ實驗已經運行了12年,由於加速器儲存環隧道周長和空間的限制,制約了對撞亮度和能量的進一步升級,相關物理研究受到來自日本BelleⅡ和歐洲核子中心LHCb實驗的強有力挑戰。而且陶粲能區的一些重大物理問題仍無法得到解決,如探索宇宙中正反物質的不對稱性(CP破缺),深入研究強子內部結構及非微擾強相互作用本質,尋找奇異物質和超越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現象等,需要更高的對撞亮度和能量。BESⅢ實驗預期將於幾年後完成其歷史使命,因此提出建造一個對撞亮度比現有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高兩個量級,對撞質心系能量覆蓋範圍更寬的超級陶粲裝置(STCF),將繼續保持我國在陶粲能區物理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正負電子對撞使得人們在強子尺度上能夠系統地開展強子譜學研究,如何在更深層次結構上理解強子的特性,以及強子尺度以下的世界是怎樣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輕子—核子散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人們對於核子內部結構的研究,如核子自旋及質量的起源,仍然知之甚少。目前普遍認為核子由夸克和膠子組成,且其具有相當複雜的內部動力學結構。如何在夸克、膠子尺度深入理解核子內部結構,全球核物理領域已經達成共識:需要建設新一代雙極化的電子—離子對撞機。中國電子—離子對撞機計劃(EicC)提出,在已開建的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的基礎上,升級質子束流為20GeV的極化束流,並建造2.8—5GeV極化電子束流,從而實現質心系能量為15—20GeV的雙極化電子—離子對撞。EicC和STCF兩大未來科學裝置都運行在微擾和非微擾QCD的過渡區域,是研究強子內部結構和強相互作用的獨特場所。EicC利用電子—離子對撞的「類空散射」著重開展核子內部結構研究,而STCF通過正負電子對撞的「類時散射」側重於強子譜學、產生和衰變性質的研究。相同的能區,不同的反應機制,在強子物理前沿科學問題的探索中,兩大裝置將從不同視角、沿著不同分支深入強子物理的研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同時,兩大裝置在強子化、碎裂函數等重要課題中互有交叉,使得兩大裝置又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我們期望以正在廣東惠州建設的HIAF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基礎,把EicC和STCF兩個裝置合併且進行更優化的設計,建成一個由電子、質子和重離子儲存環構成的加速器集群,實現正負電子對撞,電子與離子或質子對撞,電子或離子打靶等核與粒子物理實驗,在國際上形成一個獨特的全方位的研究強子結構和低能強相互作用本質的一流大科學研究中心。本專題的三篇文章分別針對北京譜儀實驗、超級陶粲裝置和中國極化電子—離子對撞機進行介紹。



《物理》在淘寶店和微店上線,掃碼即可購買過刊和現刊。

相關焦點

  • 大型強子對撞機揭示強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丨《自然》(2020121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對撞機揭示強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實驗中通過強子彼此散射對強相互作用的動力學進行研究。對於不穩定的強子來說,這樣的散射實驗很困難,甚至不可能,因此高質量的測量僅存在於包含上下夸克的強子中。研究組演示了如何使用質子-ω重子相關性的精確測量結果,用類似於晶格計算預測的精度對強子-強子對強相互作用的影響進行研究與比較。
  • 高中物理專題「相互作用」,高考經典題分析
    相互作用"是針對三種不同性質的力而展開研究的一門知識,研究的主要方向為力的性質、合成,以及分解問題。從整體來看,"相互作用"貫穿整個物理學科,與後面的一些知識點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該章節的知識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有哪些相見恨晚的高中物理資料?18個專題練習大合集,題型很全
    導讀:本期跟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物理資料——18個專題練習大合集】,一共198頁,帶詳解答案。另外,還有【高中物理答題技巧視頻課程】免費分享。高中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高中物理實驗多,公式多,各種計算讓人頭大。但是想要考出一個好成績,並不難。首先要把書上的概念、公式、實驗過程理解記憶,再大量刷題總結答題技巧。舉一反三,是終極目標。接下來就進入正題,就得會做題,做好題。
  • 精密測量物理:精度起決定作用的物理學|NSR專題
    >」專題。以下為專題特邀編輯詹明生、謝心澄撰寫的特邀編者按(中文翻譯版),及專題文章目錄。 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現代科學是在「假設-檢驗-模型-理論」的循環過程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物理和測量密不可分。精密測量是指在現有的物理框架下,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追求高精度。
  • ATLAS國際合作組專題報導交大學者主導重質量雙玻色子共振態尋找的...
    2018年5月8日,歐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LHC)的ATLAS國際合作組(約3000人)專題報導了在W/Z/H+光子末態所獲得的 新物理重質量共振態尋找的最新結果 (arXiv: 1805.01908):http://atlas.cern/updates/physics-briefing/searching-forces-beyond-standard-model
  • 中考物理:電磁作圖想「通吃」,這套專題一定要看!
    物理考試中,作圖題是逢考必出的題型,就算是中考也不例外,本節小隴整理了電磁作圖專題,如果想「通吃」電磁作圖題,那這套專題一定要看!電磁作圖主要包括磁場的作圖、電流磁場的作圖及電磁繼電器電路的連接,是各地中考的命題熱點之一 。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電與磁知識專題總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電與磁知識專題總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磁體和磁極   1.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吸鐵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 一口氣搞懂強相互作用
    話說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四種作用力,分別是引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引力其實我們都很熟悉,它可以使地球繞著太陽轉。而電磁相互作用也很常見,最直觀的就是磁鐵的磁力。由5位科學家通過對楊米爾斯理論進行推導就發現,楊米爾斯理論在解釋強相互作用的機制時,可以得出一個和「引力」完全相反的結果,那就是隨著距離的增大,強相互作用反而會增大。後來,這5位科學家都拿到了諾貝爾獎。
  • 中考物理熱學部分(含物態變化)專題總結
    熱學部分(包括物態變化)雖然在中考理科綜合試卷物理部分中不出計算題,但在選擇題、填空題中仍然佔一定比例,因此,熱學部分仍然屬於中考物理的重點內容,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學好了熱學部分,不僅有利於自己的中考,也為高中階段的物理熱力學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 備戰2020高考物理專題:正弦交變電流產生的五種方式
    【博揚原創系列】「備戰2020高考物理」第十一篇:正弦交變電流產生的五種方式+「交變電流」題型強化正弦式交變電流是正弦交變電動勢通過閉合迴路形成的,正弦式交變電動勢分為兩類:一類是動生電勢,現舉例說明產生正弦式交變電流的五種方式 :一、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當閉合線圈繞垂直於勻強磁場的轉軸做勻速轉動時,線圈中會產生正弦式交變電流。
  • 物理電磁感應專題,線框穿過磁場,這樣討論電勢差
    線框穿磁場求電勢差專題電磁感應中,有一類專題,理解得越紮實,後期越不踩坑,我們看這個例題:如圖所示:虛線區域內有垂直於紙面向下的勻強磁場,磁場區域寬度為d,大小為B。cd邊從磁場右邊出磁場時等效電路圖物理高考考點:解決電磁感應問題,首要確定的是電動勢公式高中物理磁場題,在圓形磁場裡找最大角,其實只是一個簡單數學題
  • 2021年鄭州中考集訓班物理專題課程設置
    產品單價 面議 發貨城市 國內 計量單位 - 有效期限 長期有效 中招物理三大模塊
  • 初二物理下冊專題複習:均勻柱體的壓強
    此類題涉及的物理量有柱形固體的高度、底面積、密度、壓力、壓強等。解題的主要思路是公式結合推理。常用公式有根據已知條件先判斷涉及的物理量的大小關係,然後代入公式或表達式進行分析判斷【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3固體壓強-均勻柱體的壓強如圖所示,a、b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 高中物理:電學重點實驗專題匯總(經典),考試會考,提前吃透
    電學在初中高中物理學習裡都相當重要,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尤其是電學和力學,都是老師要求必須掌握的專題,主要就是為了幫助高中階段物理的學習打好堅實基礎。物理這門學科類似於數學的一個地方就是知識點聯繫比較緊密,一旦一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則會影響到物理整體的一個學習,尤其是電學這個重點專題。那麼,為了幫助同學們吃透電學實驗專題,今天小編老師給同學們整理了一套高中物理經典電學實驗專題,都是重點且基礎的實驗,吃透後對於同學們掌握電學試題和知識點是有一定幫助的。
  • 初二物理下冊重難點專題複習:利用浮力測密度
    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6浮力(下)-利用浮力測密度(1)小林利用鐵盒、量筒和適量的水測量一個小西紅柿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利用圖中測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計算小西紅柿的密度,寫出小西紅柿密度的表達式:ρ西=______________。例3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6浮力(下)-利用浮力測密度(1)小芳想測量一隻小瓷杯陶瓷的密度。
  • 量子信息專題 |《中國科學:信息科學》英文版
    量子信息科學的研究不只限於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這些具體目標的實現上, 事實上它為物理學、材料科學、精密測量物理等科學領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同時對推動相關高新技術的發展具有意義深遠的影響.順應國內外量子信息領域蓬勃發展的趨勢,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在 2020 年 63 卷第 8 期組織出版了"量子信息專題" (Special Focus on Quantum Information) ,重點介紹該領域的最新進展,涵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量子計算、超導探測器、量子網絡、量子密鑰分發、固態量子存儲
  • 初中物理電學六大專題練習!附解題思路和例題詳解,暑假提升必備
    初中物理電學六大專題練習!附解題思路和例題詳解,暑假提升必備初中物理這門學科一直以來都是以知識點多,涉及到的考點廣而呈現在同學們面前的,而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會有一些物理實驗的涉及,因此想要輕易考出好成績肯定不會太容易的。特別是進入初三後,會接觸學習到電學這部分內容,而電學又是中考物理的重要考點,所以同學們必須要對這門學科足夠的重視。
  • 專題講授強理論 情景教學增樂趣
    專題講授強理論 情景教學增樂趣 志丹縣「萬名黨員進黨校」集中培訓 發布時間:2019-07-13 04
  • 第十七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生物磁共振專題會議順利召開
    第十七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生物磁共振專題會議順利召開 2019-08-08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大科學裝置理論物理研究中心CSR強子物理工作月成功舉辦
    為配合在蘭州冷卻儲存環(CSR)上開展強子物理研究,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理論物理研究中心於9月14日至10月14日相繼在蘭州和北京舉辦了CSR強子物理工作月。工作月的活動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參加由蘭州近代物理所主辦的第七屆國際儲存環核物理會議(STORI08,蘭州,9月14日-19日),與國內外同行交流在該領域研究工作的進展,探討今後的前沿工作;第二,總結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北京,9月19日-10月14日),討論在CSR上可能開展的強子物理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