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志:擔當奉獻讓每一段人生經歷都散發光熱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南京11月24日消息(通訊員棲宣 記者景明)作為一名軍人,他把忠誠和勇敢奉獻給了祖國,出色完成任務使命,多次獲嘉獎和三等功;作為一名稅務幹部,他把責任和擔當奉獻給了事業,刻苦鑽研敬業工作,在新的崗位再次榮獲三等功;作為一名市民,他把熱血和愛心奉獻給了社會,在那麼多榮譽中,他最看重的是「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因為獎盃的背後曾挽救了眾多鮮活的生命。他就是國家稅務總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人事教育科副科長——王遠志。 獻血:涓涓熱血挽救229條生命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但王遠志克服困難堅持獻血,依然與往常一樣,一直沒有間斷過。2月19日、3月5日、3月20日……江蘇省無償獻血電子證顯示,王遠志自2006年至今,堅持義務獻血14年,累計獻血132次,共計45800cc,是全身血量的10倍,共挽救229條生命。

2006年,時任江蘇省武警總隊警勤中隊政治指導員的王遠志偶然看到了無償獻血的公益廣告。看著鏡頭裡那雙渴望救助的眼睛,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幫助他們。那個周六,王遠志到獻血車,捲起袖子,獻上了他生平第一個「400cc」,從此,他成了一位定期無償獻血者。當他得知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月可捐獻一個單位的血小板後,王遠志又開始定期捐獻血小板,成了血液中心的「常客」。每兩個星期去一次血液中心奉獻愛心,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王遠志給自己定下規矩,「只要身體健康,只要符合獻血標準,就將獻血行動一直堅持下去。」在他看來,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比挽救人的生命更偉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當王遠志得知災區嚴重血荒消息後,心裡特別著急。他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如果能藉助政治指導員的職業優勢,動員更多的戰士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該多好。」他想到就做,除了自己立即去獻血外,在他的倡議和感召下,幾十名戰士也跟著王遠志到血液中心獻血。隨後,越來越多的戰士在王遠志的帶動下,加入了獻血者、宣傳者的行列。現在,每年的「八一」建軍節,血液中心都到江蘇省武警總隊直屬分隊集中採血。

王遠志到稅務系統工作後,獻血善舉一直保持下去,在他的倡導和帶領下,稅務戰線越來越多的同志們從點讚者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支持者,也紛紛加入到獻血者的隊伍之中。

助學: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讀書上學

從2016年開始,王遠志加入新華報業集團旗下的水滴公益組織,成為一名公益志願者,踏上了一條無私奉獻的愛心助學之路。

2016年9月,王遠志為幫助淮安市張圩小學的孩子能夠及時用上新課桌,同其他8名志願者一起將200多張課桌,連夜搬運上車。當時,二十九中放課桌的倉庫在一個小坡子上,需要爬臺階才能運上去。雙人課桌木質面板下面的桌腿、桌架都是鑄鐵的,每一張課桌都非常沉重。王遠志他們乾脆把課桌直接扛在肩上,才把課桌穩妥地運送到位。為了帶給留守兒童和貧困地區的兒童一個快樂的兒童節,水滴公益組織每年接受委託給孩子們送「一個新書包」。這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王遠志他們卻覺得特別有意義,每次都認真準備。一個小小的書包,傳遞的是對遠方那個素不相識的孩子的愛。一件小小的兒童節禮物,讓孩子小小的心靈感受到這個社會大家庭的溫情。

王遠志自2016年開始陸續資助新疆、拉薩、甘肅的貧困兒童上學。2017年5月,為了看望其資助的拉薩小朋友,王遠志從成都騎行至拉薩,行程2250公裡,用時19天,只為見到其牽掛的孩子,當王遠志到達學校時,他體重驟減了7公斤,臉曬成了紅黑色。在《拉薩晚報》記者的幫助下,王遠志終於見到了受助者,他親手送上書本和一塊手錶,同時給當地8名接受南京市民資助的孩子,也送上了「六一」禮物。當王遠志看到孩子們拿到禮物時開心的樣子,所有的不適和疲憊都一掃而光。對王遠志來說,雖然每年拿出數千元的助學費,對他來說可能有點多,但他深知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能夠快樂的讀書是多麼有意義的事。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讀書上學,他還定期轉發朋友圈,讓有能力的人來幫助孩子們圓夢,在他的帶動下,陸續的有朋友同事加入愛心助學團隊,加入水滴公益,共獻愛心。

抗疫:連續堅守南京高鐵站50多天

為了更好的助力疫情防控,王遠志想盡辦法報名參加南京南站的疫情防控工作,衝鋒在一線。這位當了18年兵的硬漢坦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也有點兒慌,但是我必須做點什麼。」

2020年2月6日,王遠志正式成為南京高鐵南站的一名防疫志願者。那天,他在日記本上寫道:「若有戰,召必回。今天如願加入抗疫青年志願者隊伍,奮戰疫線保平安,哪怕倒下,我的人生也是精彩和光榮的。」

與往常不同,這次當志願者,王遠志是重裝上陣。他身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雙手捂在橡膠手套裡,常常被汗水浸得發白。就這樣,他仍然堅持疏導旅客、防控登記、疫情處置、運送物資……一天忙碌8小時,連水都不敢多喝一口。

隨著春節後企業的陸續復工,社會上參與執勤的志願者紛紛離隊,哨位人員緊缺。面對嚴重的疫情和每日驟增的過往旅客,王遠志顯得格外擔心,他決定再分別向所在單位的黨組織和救援隊遞交《請戰書》,表示非常時期,單位工作、外出執勤兩副擔子一肩挑,請求繼續留在戰疫一線。當天,王遠志的《請戰書》得到組織的批准,救援隊還專門舉辦儀式,見證他遞交《請戰書》的那一刻。

雖然疫情發生後,人們都減少出行,但是在火車站,每天依舊有兩三萬人的客流。在這樣人來人往的環境裡當志願者,還是有一定風險的。然而,王遠志在南京南站和戰友們一直堅守了50多天,成為堅守時間最長的抗疫「哨兵」。

王遠志,1974出生,1993年12月應徵入伍,199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0年1月從軍隊副營職轉業至原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國稅局工作。參加工作以來,他憑藉一名稅務人的愛心與情懷——獻血、助學、抗疫,盡己所能的奉獻社會。這些被王遠志認為平凡而有意義的小事,閃爍著不平凡的奉獻之光:2012年榮獲市國稅系統「2010-2012年度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獲得「南京好市民」「江蘇好人」「江蘇好青年」百人榜、國稅系統個人三等功,2014年獲第三屆「南京市十佳文明職工」,2010-2011年度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銅獎,2015年獲2012-201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第五屆南京市道德模範提名獎,2016年獲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十佳文明職工、省國稅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獲2014-2015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19年獲2016-201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020年獲南京市「最美防疫先鋒」。

相關焦點

  • 經歷鑄就人生,奉獻體現價值——記中國科大研究生支教團
    一批批有知識、肯擔當、能奉獻的青年志願者奔赴中西部貧困地區支教,不僅傳授知識,為那裡的孩子開啟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照亮了他們的希望和夢想,而且自己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歷練成長,很有意義。經歷鑄就人生,奉獻體現價值,希望你們把支教生活作為加油站,更加勤奮地學習工作,在報效社會中創造美好生活。」
  • 未來網評:第一個警察節——致敬奉獻、銘記擔當
    將1月10日設為警察節,一方面有利於銘記和推廣,更重要的是向勇於擔當、默默奉獻的警察們致敬。  戰嚴寒、鬥酷暑,「白加黑」「五加二」,在危難時挺身而出,在靜好外負重前行,用忘我兌現無悔承諾,用熱血鑄就金色盾牌。2020年,無論是疫情防控、鐵騎護航,還是社會維穩、安全保障,每一條抗疫戰線都躍動著人民警察不懼風險、堅守崗位的身影。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是和平時期的英雄。
  • 莊子的一段至理名言,通俗易懂,卻蘊含人生的大道理
    俗話說,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其實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比如及時行樂,誰不願意整天快樂無憂,誰又願意沒日沒夜地拼命工作。有人因為處於困境,不得不奮鬥;有人因為擔當重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人心中都有難言之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 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奉獻自我,電影《秀美人生》有著濃濃的廣西味
    這樣的山路,在我們扶貧的隆林就很多用紀實的風格塑造時代楷模,以情懷和擔當譜寫青春之歌 圖文:劉國雄前陣子,單位安排職工到廣影國際影城新夢店看電影《秀美人生》,這部電影拍的是扶貧幹部黃文秀的事跡黃文秀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原副科長,電影《秀美人生》以黃文秀為人物原型,真情講述了黃文秀派駐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後,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的動人故事。電影用紀實的風格塑造時代楷模,以情懷和擔當譜寫青春之歌。
  • 為何有那麼多科學家為了科學探索奉獻一生?聊聊科學與人生
    在物質欲望急速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很難相信有人會為了某些事情去奉獻自己的一生,這裡所說的奉獻指的是不摻雜任何雜質的純粹的奉獻,這種奉獻並不是為了功成名就,也不是為了財富和地位且並不期望藉此而名垂千古。當這樣的一個人存在的時候,那麼我們一定會為其冠以「英雄」的名號,這不僅是因為其偉大,也是因為其稀有。
  • ...警察節·宜春公安忠誠足跡】宜豐公安:擔當奉獻 跑出公安加速度
    擔當奉獻 跑出公安加速度 宜豐縣公安局深化模範引領,鍛造鐵軍隊伍 1月 民之所需、警之所為,每一次群眾需要的時刻,他們的擔當奉獻,便是這支隊伍的真實寫照。
  •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
    世界很大,風景很美,人生有很多可能,困境的時候,不需要傾訴,不需要安慰,不需要抱怨,只需要自己靜靜的思考,慢慢的前行,給自己勇氣,給自己力量,放下憂懼和懷疑,一點一點向前走,每堅持走一步,人生路就會更明確一點,不要被憂傷和恐懼破壞了生活的心情,如果人生處於低谷,就大膽走,無論從哪個方向走都是在向上。
  • 不懈淬鍊勇於擔當的政治品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不斷增強擔當意識、強化擔當精神、提升擔當本領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黨員幹部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勇於擔當系列重要論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不斷增強擔當意識、強化擔當精神、提升擔當本領。
  • 畢淑敏:人生有三件事不可儉省,尤其是第一件!每一件都是大事!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明的話題。在這千姿百態的人生中,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而我們這一生,「窮」和「累」似乎是大部分人必須要走過的階段。有人說:沒有在窮困潦倒時低聲下氣找人借錢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在深夜裡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經歷過大苦大難、大喜大悲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是啊,人生有很多的難題,也有很多次我們感覺走不下去的時候。但是我們我們也不能因為苦難就止步不前。換句話說,如果被苦難打倒,那未免有點「丟人現眼」!
  • 光熱發電:效率和穩定性都遠勝光伏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首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名單中,常州產投集團參股企業——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個光熱發電項目入選。  這3個項目分別為常州龍騰太陽能熱電設備有限公司玉門東鎮導熱油槽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內蒙古中核龍騰新能源有限公司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和中節能甘肅武威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古浪導熱油槽式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  據了解,我國首批確定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僅20個,總計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分布在青海、甘肅、河北、內蒙古和新疆。
  • 奉獻便是生命的永恆,奉獻便是生命的價值
    天道酬勤,日新月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生活中,我們不可能日日都是月圓花好,天天都是風淡雲輕,那當我們遇到窮山惡水狂風暴雨時,不妨,讓我們在心底默默的暗暗的來鼓勵一下自己,輕聲的告訴自己,這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 以光熱照亮命運共同體 用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
    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電建三公司)秉持「打造投建營一體化企業集團,領跑國際電站EPC」的企業願景,積極投身全球光熱市場競爭,從海外到國內,從阿特拉斯山巔到青藏高原腹地,用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用中國方案締造中國工程,逐步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能源合作的先行者、踐行者,全球清潔低碳能源的引領者、擔當者。
  • 人生的意義,每段話都十分讓人喜歡!
    1、十幾歲時,覺得自己運氣糟透了,我所感興趣我所擅長的一切,都是別人眼裡毫無意義沒有用處的部分。於是覺得這個世界不會好了,苦悶和灰敗。直到多年後我發現,當年所有的機緣巧合,其實統統都是指向我當下有的人生。如果你覺得生活吃力處處碰壁,那是因為命運在指一條嶄新的道路給你。
  • 「履職盡責我先行 敬業愛崗勇擔當」 敦化林區基層法院開展「愛崗...
    ,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一如既往地堅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依法、公正、高效、文明地審理好每一起案件,堅定做好法治林區建設新徵程中的踐行者、奮進者。《愛崗敬業 書寫人生篇章》二等獎(崔文龍) 我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
  • 戈15|無悔人生,攜手同行
    每一秒鐘的堅持,都包含著無法想像的辛勤苦練,都包含著血淚與汗水。他們臉上淡淡的微笑、競賽中默默的擔當、挫折時靜靜的忍耐,無疑是對交大安泰戈15隊伍真誠堅韌、責任擔當基因的加持。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偉大的團體。
  • 光熱發電為何熱不起來?
    優勢明顯、潛力巨大,且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光熱發電,為何總是不溫不火?(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董梓童)項目建設進度緩慢 併網時間兩度延後「2016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名單,但項目建設過程十分不順,後來沉寂了一段時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分布式供能與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副主任郝勇說。
  • 為何「光熱發電」很陌生?
    其實,太陽能還有另一種利用方式,太陽能光熱發電。 Part.1 了解光熱,記住光熱 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都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差別在於,利用的原理不同。
  • 【央視快評】讓愛國奉獻精神成為新時代的價值追求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 小康生活離不開奉獻和奮鬥
    陸善華、鄭文龍、欒振華和嚴雪蓮四位市民代表分享自己的小康故事:小康生活離不開奉獻和奮鬥。  本次活動由南京市社科聯、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建鄴區委宣傳部、建鄴區社科聯協辦,龍虎網承辦,旨在展現和總結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經驗。  活動現場,來自洲島家園的陸善華,以她的經歷展現江心洲街道發展騰飛的變遷史。
  • 很現實的人生感悟說說,短小精闢,每句都值得閱讀
    拋開自我思想的限制,這樣,生活中就能處處順意,討人喜歡,得到他人的尊重,成為社會的上等人,才能創造出人生的價值!7、年少時,因為沒被傷害過,所以不懂得仁慈;因為沒有畏懼,所以不懂得退讓。我們任性肆意,毫不在乎傷害他人。當有一日,我們經歷了被傷害,懂得了傷痛和畏懼,才會明白仁慈和退讓。可這時,屬於青春的飛揚和放肆也正距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