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飛1.22萬公裡,橫穿太平洋,一隻350克飛鳥打破耐力極限

2020-11-27 騰訊網

相信不少人做過同樣的夢,夢見自己長出一雙翅膀,能自由飛行在高空中,望著下方的房屋和樹木,令人無比興奮,就怕夢醒之後發現這只是一個美夢,在現實世界裡,即便人類進化成全球最智慧物種,但卻沒有進化出可飛行翅膀,然而很多物種卻成功進化出了翅膀,能在藍天上自由翱翔,令我們羨慕不已。

說起能飛的物種,相信人們很快會想到飛鳥,據了解,在全球範圍內,已知鳥類多達9000多種,而我國已記錄鳥類有1300種,由於生存環境的差異和進化方向的差異,飛鳥形狀和飛行能力也是千差萬別,例如,被視為飛行速度最快飛鳥的尖尾雨燕以每小時352.5公裡速度飛行,打破了物種速度極限,比大多數動車組還要快。

而在2020年10月,來自英國《衛報》一篇科學報導稱,一隻350克飛鳥再次刷新了一次性飛行距離紀錄,一口氣飛行了12200公裡,橫跨太平洋,中途沒發現停留,要知道地球直徑只有12742公裡,也就是說這種飛鳥一次性飛行距離跟地球直徑差不多,很多飛機都不一定能一次性飛這麼遠,打破了肉身耐力極限。

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樣一種飛鳥,為何耐力如此之強?該報導表示,這是一名叫Limosa lapponica的飛鳥,中文學名「斑尾塍鷸」,來自美國奧杜邦協會研究人員說,一隻斑尾塍鷸從北美大陸西北端阿拉斯加,一口氣飛到了紐西蘭,連續飛行了11天,飛行距離達到12200公裡,打破了科學家對鳥類的認知。

斑尾塍鷸屬於扁尾長嘴鷸科的一種大型涉禽,最大體重可達350克,長37-41釐米,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但每年冬季來到非洲和大洋洲越冬,因為它一直沿海灘或河流飛行,以硬毛蠕蟲和貝類為食,所以被稱之為「涉禽」,從外形上看,它大部分羽毛呈棕綠色,有一個獨特的長喙,比一般鳥類長得多,並微微向上翹起。

斑尾塍鷸是鳥類中比較擅長於飛行的物種,儘管不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飛鳥,但卻是世界上耐力最強的飛鳥,比大家所熟知的老鷹還要強得多,從飛行姿勢上看,斑尾塍鷸飛行起來就像一架噴氣式戰鬥機,又長又尖的機翼和非常光滑的設計,使它們具有很大的空氣動力學潛力,飛行起來非常節省能量。

斑尾塍鷸每年9月天氣變冷前開始遷徙,往返遷徙行程超過29000公裡,在徙旅途前,為了節省更多能量,它會收縮內部器官,減輕體重,以便輕裝出行,要知道它們遷徙的旅途不是在陸地上,而是廣闊的太平洋,幾乎沒有可供休息的陸地,也沒有食物和淡水的供應,意味著在長達1萬多公裡的遷徙旅途中一直飛行。

2019年,美國奧杜邦協會為了更好地追蹤和研究飛鳥,他們特意來到紐西蘭奧克蘭,並在奧克蘭東南泰晤士灣捕捉了19隻斑尾塍鷸,並在它們大腿上安裝了一個彩色識別環「4BBRW」,4BBRW由藍色、藍色、紅色疊加到白色上,因此很容易被機載衛星追蹤到,研究人員將它們放回大自然,對它們進行了跟蹤。

在2020年裡,研究人員發現一隻斑尾塍鷸從阿拉斯加出發,向南飛過阿留申群島,飛行速度達到89公裡每小時,11天後降落在紐西蘭奧克蘭附近的一個海灣,飛行距離達到12200公裡,打破了2007年創下的紀錄。2007年,一隻雌性斑尾塍鷸在9天時間內飛行了11500公裡,不得不說該物種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高效能量。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一次性飛1.22萬公裡,橫穿太平洋,一隻飛鳥打破肉身耐力極限
    ,相信人們很快會想到飛鳥,據了解,在全球範圍內,已知鳥類多達9000多種,而我國已記錄鳥類有1300種,由於生存環境的差異和進化方向的差異,飛鳥形狀和飛行能力也是千差萬別,例如,被視為飛行速度最快飛鳥的尖尾雨燕以每小時352.5公裡速度飛行,打破了物種速度極限,比大多數動車組還要快。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橫穿太平洋直接抵達,而是繞北極一圈?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橫穿太平洋直接抵達,而是繞北極一圈?相信不少朋友坐過飛機,不知你們有沒有坐過去美國的航班?如今飛機發明是人類交通工具的一大進步,國內每天都有各種航班從中國開往美國,但是令人有些疑惑的是,製造飛機不就是為了讓人們到達目的地更加快速嗎?
  • 超越「閃電俠」,人類有史以來,極限奔跑速度究竟有多快
    人類100米短跑的世界紀錄,由牙買加短跑名將尤賽恩·博爾特((Usain Bolt)在2009年所創下的記錄,約時速37.58公裡。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一隻健康的貓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裡的速度,一百米約7.2秒。如果人類先跑個50米,貓大約5秒左右就可以追上。
  • 為何從中國飛美國,寧願繞北極圈也不橫穿太平洋?主要有三個原因
    為何從中國飛美國,寧願繞北極圈也不橫穿太平洋?不少朋友坐過飛機去美國,那麼應該有過這樣的體驗,飛機飛往美國基本上都要在北京上繞一圈,而不是直接去橫穿太平洋,那麼為何飛機不選擇直接橫穿太平洋?這樣距離不是更短嗎?
  • 為什麼從中國飛往美國的客機,都要繞過太平洋,而不直接飛過去?
    為什麼要繞圈又飛呢?看地圖的時候,我們發現對中國飛往美國,飛最近的距離就是直接橫渡太平洋,那樣可以很快到達,為什麼不這樣飛?接下來一起看吧。事實上,直飛太平洋的這一點出現了問題,我們的飛機為什麼不選擇直接橫渡太平洋飛往美國呢?
  • 中國飛美國的飛機,寧繞地球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原因你知道嗎
    一般人們坐飛機的時候,也不會去想著航線是怎樣的,坐上飛機就剩睡覺了,但是其實飛機都會有自己固定的航線,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寧繞地球一圈,但是也不橫穿太平洋,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點:穿越太平洋並不是最短路徑可能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來看,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時候就會覺得這樣直接飛一條直線,就會非常的節省時間,人們也可以快速地到達目的地,工作人員也不會太辛苦,這樣繞了一圈,就會讓大家都累。
  • 上海飛往美國的飛機,為什麼寧可繞道北極圈,也不願橫穿太平洋?
    有去美國旅遊、求學或者出差的網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從上海飛往美國的航班,大多會在臨近北極的上空繞一圈,而從平面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從上海飛往美國的飛機,最短的航線是橫穿太平洋,這些航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航空公司難道不怕浪費成本麼?
  • 以55英裡時速鳥兒不間斷飛行1.2萬公裡
    以55英裡時速鳥兒不間斷飛行1.2萬公裡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15 星期四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英媒稱,研究人員發現一隻據說擁有類似於「噴氣式戰鬥機」的空氣動力學構造的鳥兒,從阿拉斯加一口氣飛到了紐西蘭,飛行距離超過1.2萬公裡 (約合7500英裡),創造了鳥類不間斷飛行的新世界紀錄。
  • 從國內飛往美國的飛機,為什麼寧願往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去美國留學深造,學習別人先進的技術,還有些國人去美國旅遊,感受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然而讓人們感到疑惑的是,從國內飛往美國的飛機,為什麼寧願往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呢?這樣不是大大的縮短距離嗎?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原因。
  • 為什麼飛鳥站在高壓線上沒事?
    因為飛鳥站在高壓線上時,流經飛鳥身體的電力極小,在安全範圍內,不會造成傷害,所以飛鳥會沒事。高壓輸電鐵塔上都有醒目的警示牌:高壓危險!切勿靠近!人們在見到這些高壓塔時,往往都會離它們遠遠地,以免觸碰到,發生觸電事故。更不用說站在高壓線上,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自我毀滅。
  • 世界上最大的飛鳥有多大,和飛機一樣大?
    哇,一種新發現的會飛的鳥類的翼展長達24英尺,與某些飛機一樣大。那幾乎是空中的巨人,是今天能飛的東西的兩倍。實際上,這隻鳥Pelagornis sandersi是如此巨大,以至於超出了「關於動力飛行的極限」的估計。
  • 為啥飛機一定要飛到1萬米高空呢?原因很簡單!
    有時候要比戰機都飛得要高,那麼它為啥要飛這麼高呢?很多人都不知道!原因很簡單,其實別看空中雖然沒有路線,但他是有航線的。世界上地面的汽車一樣,它是需要受到空中系統的管制的。不可能自己想怎麼飛就怎麼飛,亂飛是極為不安全的。按照普遍的情況來看的話,在1萬米左右的高空不管從安全層面,還是經濟角度的方面來看都是非常好的!
  • 為何我們飛往美國的飛機不橫穿太平洋?寧可繞一圈,原因有三
    隨著交通系統的逐步完善,近些年來,相信大家也都有感受到,我們旅行的方式比以前多得多,也快得多,然而飛機仍然是目前最快的一種交通方式,雖然高鐵這幾年發展很快,相較於火車的快速與舒適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與追捧,但是在速度上,還是飛機要更快,為何我們飛往美國的飛機不橫穿太平洋?
  • 這種鳥能一次性飛行1.2萬公裡,是波音737最大航程的2倍
    這架最大載油量26020升的飛機,它的最大航程為6200多公裡。也就是說,它在加滿油的情況下,最多也只能飛出6200多公裡。同樣是在空中飛行的鳥類,科學家發現了一隻塍鷸,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一次性飛行了1.2萬公裡,幾乎是波音737的兩倍。
  • 喜歡運動的你,知道人類耐力極限是多少嗎?| 一周科技
    撰文 | 陸  飛    黃宇翔    楊  梟責編 | 嶺  桐 ●     ●    >●1. 人類耐力的極限在哪裡?圖片來源:pixabay我們相信堅強意志力可以克服勞累,增強耐力。可是,人類的耐力即使再強大,也會有極限嗎?
  • 為什麼國內飛往美國的飛機,寧願往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為什麼國內飛往美國的飛機,寧願往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很多人可能都不記得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誕生的時間了,但是這對於普通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飛機不斷更新。現在的飛機不但速度快,其舒適度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所以,如果遠行的話,多數人都喜歡乘飛機。
  • 從極限運動員身上找尋人類耐力的奧秘
    而當我們做到這一點,我們或許便能洞悉真正想要的答案: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極限推到多遠。但如果極限運動員們是最不合格的「智慧之源」,而那正是他們吸引人的地方呢?按尤雷克的話說,迫使自己達到極限可以淨化自身並促進轉變。「儘管人的靈魂從自然之美中找到慰藉,但只有在痛苦的火焰中,靈魂才得以鍛造而成。」尤雷克寫道。
  • 面積3700萬平方公裡,太平洋中心存在一處「沙漠」,極少有生物
    太平洋是地球最大海洋,在南太平洋中心,有一個遠離陸地的地方,不管是亞洲,北美洲,還是澳洲,都有數千公裡之距,該地方是人類很少企及的地方,因為那裡海洋不一樣,是南太平洋環流中心。同時,南太平洋環流中心也是飛船公墓,數架太空飛行器葬身於此。除了這些,在洶湧波濤下還隱藏著什麼?
  • 面積3700萬平方公裡,太平洋中心存在一處「沙漠」,極少有生物
    太平洋是地球最大海洋,在南太平洋中心,有一個遠離陸地的地方,不管是亞洲,北美洲,還是澳洲,都有數千公裡之距,該地方是人類很少企及的地方,因為那裡海洋不一樣,是南太平洋環流中心。同時,南太平洋環流中心也是飛船公墓,數架太空飛行器葬身於此。除了這些,在洶湧波濤下還隱藏著什麼?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飛機,寧願在北極繞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在我們國內每天都會有飛機飛往美國,但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中國的飛機飛往美國時卻不橫穿太平洋直接到達,反而是從北極繞一圈,這樣捨近求遠究竟是何原因呢?第1點因為海上的情況變幻莫測,如果一旦發生不好的天氣的話,在海上飛行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