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是地球最大海洋,在南太平洋中心,有一個遠離陸地的地方,不管是亞洲,北美洲,還是澳洲,都有數千公裡之距,該地方是人類很少企及的地方,因為那裡海洋不一樣,是南太平洋環流中心。同時,南太平洋環流中心也是飛船公墓,數架太空飛行器葬身於此。
除了這些,在洶湧波濤下還隱藏著什麼?科學家發現,這裡存在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迴旋系統,科學家將它稱為南太平洋迴旋帶(SPG),甚至有人將它稱為海洋上的「沙漠」。正是洋流太過猛烈,這片水域中很少有什麼有機生物,但並不是指沒有生物。
SPG規模很大,約佔地面積約為3700萬平方公裡,然而實際上我們並不了解SPG生活形式,因為為研究起這片海洋「沙漠」非常困難,不光是面積大和洋流劇烈,該部分還含有較高紫外線含量。儘管面臨挑戰,但最近一項科學研究對該水域微生物進行一次絕無僅有的瞥見。
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間,德國一艘研究船在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科學家的帶領下,橫穿了從智利到紐西蘭,橫穿SPG。在橫穿過程中,使用新開發分析系統對20至5000米深水域的微生物種群進行採樣,並對有機樣本進行測序和鑑定小時。
2019年7月,微生物生態學家伯恩哈德·福克斯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令我們驚訝的是,與大西洋中的海洋渦旋相比,我們在南太平洋地表水中發現的細胞減少了三分之一,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在海洋地表水中測得最低細胞數。
研究小組在迴旋系統中發現了多種微生物,有20種主要細菌進化支配細菌,比如,SAR11,SAR116,SAR86,原球菌等,這些微生物群落分布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水深度,它們的數量圍繞溫度,養分濃度和光的利用率等因素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SPG表層水域中,其中一個種群被稱為AEGEAN-169,數量特別多,而先前的研究僅在500米深度發現了它們。微生物學家Greta Reintjes認為,AEGEAN-169對超低營養水和高太陽輻照度有潛在適應性。AEGEAN-169將是科學家進一步調查的事情。
總體而言之,抽樣結果顯示,其實SPG是一個既營養又獨特的水域,只能適應特殊貧營養生物和適應極端物理化學條件生物,所以SPG尚不能擺脫其海洋「沙漠」聲譽,這裡仍是世界上最清澈海洋,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 環境微生物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