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義大利熱那亞的法拉利廣場,一名男子在噴泉處衝水降溫 新華社 發
今年入夏以來,世界各地都持續「火爆」,伴隨而來的洪水、山火也另人類應對不暇。有專家稱高溫天氣或將成為人類需要面臨的「新常態」,但人類目前可以採取的應對措施卻十分有限。
各國都喊熱
25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了今年6月全球氣候報告。這份報告稱,今年6月是有記錄以來排名第五的「史上最熱6月」,比20世紀的6月平均水平高出1.06℃。
然而,這樣的高溫天氣在7月繼續。在過去兩周裡,地球「發高燒」,世界各地都遭遇了氣溫飆升。
截至7月15日,加拿大魁北克省已有至少70人死於高溫誘發的心血管疾病。美國西南部一些地區24日氣溫逼近49℃,加利福尼亞州「死谷」國家公園7月24日的最高氣溫達到52.7℃,打破這一地區1916年同一天52℃的最高紀錄。加州瑟默爾和棕櫚泉的最高溫也分別飈升到50℃和49.4℃,亞利桑那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和加州等部分地區保持高溫預警狀態。
英國部分地區今夏以來持續高溫乾旱,英格蘭部分地區已經連續54天沒有明顯降雨,創下了半個世紀以來最乾旱夏天的紀錄。希臘雅典23日由於高溫突發山林大火。甚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地區也在7月9日至16日間,出現了連續數日30℃以上的高溫天氣。
日本持續酷暑天氣,7月16日至22日的一周之內,全國因出現中暑症狀而被送醫的人數達到2.2萬,其中65人死亡,日本還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水和山體滑坡。
成為「新常態」
儘管氣象學家預計,今年6月至9月將持續高溫,但2018年仍不太可能超過2016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物理學家亞希拉·桑切斯-盧戈說,不幸的是,這般的炎熱天氣正在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新常態」。
加拿大環境部高級氣候學家戴維斯·菲利普斯說,加拿大近年來的夏季平均氣溫比1961年-1990年的夏季平均氣溫高出1.5℃,到了冬季氣溫上升更加明顯,達到3.4℃。「這不是一場戲劇性的升溫,而是慢動作,正因為如此,很容易被人們忽視。」而統計數據顯示,自188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約0.8℃,隨之而來的是乾旱、熱浪和洪水等極端氣候災害。
「氣候變化導致極端高溫和降水等事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雷爾·紐李斯說,「我們必須開始習慣它。」
應對是難題
然而,面對這樣的「新常態」,人類的應對措施卻十分有限。如何應對高溫天氣,對許多國家和地區來說依然是個難題。
聯合國「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倡議組織近日發布報告稱,目前全球11億人缺乏製冷條件,其中包括4.7億農村貧困人口和6.3億城市貧民。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製冷條件欠缺對經濟和社會的不利影響將會加重。然而高能耗的製冷設備又將推高全球能源需求,加劇氣候變化。本報記者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