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國家隊、大財閥紛紛進場(尾)

2021-01-09 投中網

文 | Ellie 排日扎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提到,在PropTech研習社的視角裡,所有的地產載體不過是大大小小的空間,對於任何形式的空間而言,運營是最重要的,不同的運營方式誕生了不同的空間新物種。

聯合辦公、長租公寓這兩種空間新物種,因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廣為人知。

而WeWork和Airbnb兩家行業小巨頭,不僅從市場拿走了大量資金,也創下了共享經濟領域的融資記錄。

同軟銀、高盛、紅杉等知名機構重金押碼PropTech賽道一樣,各國國家隊基金也緊隨其後。

比如,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投資了美國聯合辦公品牌Breather和民宿短租巨頭Airbnb。

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和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都投資了聯合辦公品牌Knotel。

管理全加拿大第一大養老基金的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和美國富國銀行投資了聯合辦公品牌Industrious。

在前3期的PropTech公司全盤點中,我們聚焦找房、建造、估價、資管領域,本期我們將盤點資產利用(Asset Utilization)板塊,涉及34家PropTech初創企業。這34家公司分布在聯合辦公、長租公寓、短租民宿、智能倉儲等細分領域,其中不少是明星項目。

本篇是PropTech公司盤點第四篇:

第一篇傳送門: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高盛、軟銀都投了誰?(上)》

第二篇傳送門: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科比旗下基金、人人網、家族辦公室聞風而入(中)》

第三篇傳送門: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2018是併購元年,川普女婿也看好》

從融資輪次來看,WeWork、Airbnb、Industrious、breather四家企業走到了D輪及以後,Knotel、LiquidSpace、Common Living三家企業走在C輪,Terminal、WhyHotel、2nd address、lyric、PoorSpace、Flexe、Apper here七家企業完成B融資。

在本領域,截至目前還沒有創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曾經的超級獨角獸WeWork因估值暴跌倒在了IPO前夕,民宿短租巨頭Airbnb計劃在2020年進行IPO。

5家初創公司最終以被收購收場。其中,WeWork收購共享辦公創企Spacious,但收購還不到半年時間,Spacious就慘遭關閉,雷格斯母公司IWG收購了聯合辦公品牌Spaces以補充自己的聯合辦公業務線。

以下是這34家美國PropTech公司詳情:

01

聯合辦公

1、WeWork——聯合辦公行業鼻祖

WeWork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WeWork奉行「空間即服務」理念,為會員提供辦公空間、互動社區以及增值服務。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末,WeWork在全球140個城市和37個國家擁有739家分支機構,會員總數超過66.2萬人。

2、Industrious——獲得加拿大養老金、富國銀行投資的聯合辦公企業

Industrious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公司為不同規模的團隊提供靈活的工作場所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Industrious一共收購了Assemble和TechSpace兩家聯合辦公品牌。

Industrious曾獲得Fifth Wall、Riverwood Capital、加拿大養老金計劃投資委員會、富國銀行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3、Spaces——IWG旗下的聯合辦公品牌

Spaces 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一家創意辦公空間品牌。

2015年,Spaces被IWG 集團(前身是 Regus 雷格斯集團)收購。目前Spaces已在全球設立了387個辦公中心。

4、breather——解決用戶短租需求的聯合辦公

Breather成立於2012年,公司成立之初主要解決用戶短租需求,允許用戶按小時、按天以及按月租賃工作空間。2019年,Breather轉型為靈活辦公空間提供商。

Breather目前在全球運營著500多個空間,其客戶包括Lyft、Candid和Airbnb等美國科技巨頭。

Breather曾獲得淡馬錫控股公司的投資。

5、Knotel——獲得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的聯合辦公

Knotel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Knotel在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等200多個地點運營超過50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

Knotel的股東包括Bloomberg Beta、500 Startup、Wolfson Group、西北創投Norwest Venture Partners、科威特主權財富基金Wafra 、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ITOCHU等。

6、Croissant——獲得500 Startups投資的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

Croissant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Croissant已經與紐約、舊金山、倫敦等地的500多個工作場所建立了合作關係。

Croissant曾獲得矽谷著名創投機構500 Startups的投資。

7、LiquidSpace——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

LiquidSpace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

LiquidSpace的股東包括 Greylock Partners、羅仕證券(ROTH Capital Partners)、盧卡斯風險集團(Lucas Venture Group)、世邦魏理仕等。

8、Terminal——遠程辦公解決方案

Terminal 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建立並管理世界一流的遠程團隊以解決技術人才短缺的公司。

Terminal曾獲得凱鵬華盈、光速創投、心元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9、PivotDesk——被SquareFoot收購的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

PivotDesk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PivotDesk將擁有多餘空間的公司與需要空間的公司連接起來,提供的服務範圍從共用辦公室的單張辦公桌到轉租和共用空間。

2019年2月19日,PivotDesk被SquareFoot收購,收購金額未透露。SquareFoot 成立於2011年,是一個幫助公司找到辦公室的線上平臺。

10、werqwise——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

Werqwise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聯合辦公空間提供商。

11、 Cambridge Innovation Center (CIC)

劍橋創新中心(CIC)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市。劍橋創新中心是面向成長中的小型公司的辦公場所,也可以作為一個共同工作的社區,此外,中心還提供功能齊全的生命科學實驗室以及會議室設施。

12、Spacious——餐廳聯合辦公空間

Spacious成立於2016年, Spacious以重新利用餐廳等空間並將其改造成聯合辦公空間而聞名。Spacious可以幫助高端餐廳將白天的空閒空間轉變為共享辦公空間。

2019年8月27日,Spacious被WeWork收購。對Spacious的收購將補充WeWork的按需會員服務,該服務允許用戶按分鐘、小時或天預訂工作空間或會議室。

2019年底,WeWork宣布Spacious已關門。

02

共享租房平臺

1、Airbnb——短租平臺鼻祖

Airbnb 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線上民宿預訂平臺。目前Airbnb的業務遍及191 個國家,房源數超過 700 萬,用戶超過5 億,平均每晚入住人數超過 200 萬。

Airbnb曾獲得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高瓴資本、老虎全球基金、凱鵬華盈、維港投資、淡馬錫控股、摩根大通、花旗、紅杉資本、德太投資、a16z、GGV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2、WhyHotel——靈活住宿服務公司

WhyHotel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另類的住宿服務公司。WhyHotel在新建的豪華公寓樓裡經營快閃酒店,以滿足租戶的需求。WhyHotel允許多戶家庭開發商降低租賃階段的風險,並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同時為居民提供便利。

3、2nd address——商旅住宿預訂平臺

2nd Address成立於2014年,在美國各地的主要商業中心,擁有超過9100套帶家具的房源,主要為商務旅客提供高質量、長期的住宿服務。

2nd Address的主要用戶是Google、Facebook、Microsoft、SAP、KLM、德勤等企業高管及高校教研人員。

4、lyric——小型豪華公寓租賃公司

Lyric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科技和大數據驅動的房地產和生活方式服務公司,主要面向現代商務旅行者。

Lyric已經與20家美國頂級房地產公司建立合作關係,曾獲得Airbnb、Fifth Wall、Tusk Ventures等機構的投資。

5、bungolow——會員制的酒店服務公司

Bungolow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會員制的酒店服務公司,專門為南美的酒店提供優惠的服務。

6、HubHaus——長租公寓運營平臺

HubHaus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長租公寓運營平臺,為在職人士提供合住解決方案。

7、ollie——微型住房和居住平臺

Ollie成立於2012年,是一個微型住房和居住平臺,為居民提供酒店式服務、社區活動和豐富的便利設施。

8、WeLive——WeWork旗下長租公寓品牌

聯合辦公品牌WeWork於2016年4月正式推出了面向年輕人的長租公寓品牌WeLive。

9、Nishpad——線上租房平臺

Nishpad 成立於2017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是一個線上租房平臺。

10、Common Living——長租公寓運營平臺

Common Living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紐約,是一個長租公寓運營平臺。

11、Starcity——共享住房創業公司

Starcity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房地產建築商,致力於建造一種介於酒店與住房之間的居住空間。Starcity針對空置的商業建築進行住房改造,建造帶共用廚房和客廳的小公寓。

03

空間預定平臺

1、Convene——會議室預定平臺

Convene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從事會議室和活動空間預定的創業公司,曾獲得Brookfield、Arrowmark Partners、Conversion Ventures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2、PoorSpace——空間預定平臺

Peerspace成立於2014年,是一個空間預定平臺。Peerspace平臺可以提供各式各樣的空間,包括公司和私人活動空間、會議室、照相館、藝術家空間、工業時尚活動空間、視頻舞臺、製作室、庭院等13000多個空間。

Peerspace的股東包括Google Ventures、Foundation Capital、Structure Capital、Carthona Capital和31VENTURES。

3、Joymode——產品出租平臺

Joymode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洛杉磯。Joymode提供上千種產品供出租,迎合了越來越多重視體驗的消費者群體。用戶在Joymode可以一次租借數件物品,為期7天,物品包括電動工具、家用電器、用於聚會和派對的娛樂產品等。

Joymode曾獲得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的投資。

4、Splacer——活動場地短租平臺

Splacer成立於2014年,是以色列的一家場地租用O2O平臺。Splacer主要經營活動場地的短租業務,包括生日派對、產品發布、晚餐派對、部門會議等。

5、EVENTup——在線場地預訂平臺

EVENTup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在線場地預訂平臺。EVENTup幫助用戶通過其在線平臺找到並預訂各種各樣的活動空間,包括宴會廳、藝術畫廊、倉庫、閣樓、莊園等。EVENTup覆蓋了全國300個城市的7500多個場館。

2018年6月28日,EVENTup被活動管理平臺Gather Technologies收購,收購金額未透露。

6、Bizly——小型會議預定平臺

Bizly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注於小型會議預定的在線平臺。Bizly平臺涵蓋全美數以千計的酒店、餐廳和酒店的活動場所。

04

智能零售、倉儲管理平臺

1、Flowspace——最大的按需倉儲平臺

Flowspace成立於2017年,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倉庫存儲解決方案。Flowspace在美國每一個大城市都設有1000多個倉庫。

Flowspace曾獲得Canvas Ventures、Y Combinator、Monment Ventures、1984 Ventures等機構的投資。

2、Flexe——倉儲管理平臺

Flexe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Flexe是一家倉儲公司,它將需要額外空間的組織與擁有額外空間的組織聯繫起來。Flexe基於雲的平臺支持統一的倉庫採購和設置,同時還簡化了物料搬運操作。

Flexe的客戶包括沃爾瑪、史泰博(Staples)、ACEHardware等。

Flexe曾獲得老虎基金、紅點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

3、STORD——數位化倉儲和配送平臺

STORD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面向現代託運人的網絡化倉儲和配送平臺。

Stord採用倉儲和運輸的網絡化分銷模式,將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定製技術相結合,為零售、消費品包裝、製造、食品飲料、醫療、工業和電信等領域的託運人提供統一、精簡的貨物運輸方式。

4、Storefront——全球最大的短期零售空間線上租賃平臺

Storefront成立於2013年,是一個短期零售空間線上租賃平臺。自2014年推出以來,Storefront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短期零售空間線上租賃平臺。Storefront將品牌、零售商、設計師與空間所有者聯繫起來,進行短期租賃,在全球各地搭建快閃店形式的線下體驗。

2016年9月7日,Storefront被法國的Popup Immo公司收購。

5、Apper here——短期空間租賃公司

Apper here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英國商鋪短租預定平臺。

Appear Here在官網披露,目前平臺匯集了超過57000個全球品牌,以及約1000萬英尺的空間。

相關焦點

  • 150家PropTech公司全盤點:全面了解「地產+科技」全球發展趨勢
    國家隊、大財閥紛紛進場 聯合辦公、長租公寓這兩種空間新物種,因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廣為人知。 而WeWork和Airbnb兩家行業小巨頭,不僅從市場拿走了大量資金,也創下了共享經濟領域的融資記錄。
  • 被綁架的韓國經濟:幹不掉財閥,也離不開的三星
    由於信息不對等和暗箱操作,韓國政府出售的企業和設備全部落到了完成原始積累的韓國資本家手裡。 在這次收購中,三星、現代、LG等公司瓜分了這些佔韓國經濟總量80%以上的工商企業和生產設備。三星等公司在國內市場上用低價搶佔市場份額,韓國中小企業根本無法與財大氣粗的大公司競爭。
  • 「國家隊」進場!任正非到訪中科院再談基礎研究
    「國家隊」進場,對華為來說將是一大利好。座談會上,任正非說,華為非常重視與中科院的合作,希望雙方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針對新時期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新格局,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各個層面的科技交流,向基礎性科學技術前沿領域拓展,共同把握創新機遇,推動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 韓國財閥並不遙遠 大財團婚姻傳言翻拍成韓劇【3】
    樸周永的父親樸成寬所經營的樂山集團擁有年銷售額達130億韓元的樂山建築公司,還有總管唱片和電影進口及影視製作、藝人經紀等的樂山娛樂公司。這兩家公司都由樸周永的哥哥樸度永經營。   姜棟元父親是韓國 SPP重工業的副總經理   憑藉《狼的誘惑》、《義兄弟》被觀眾熟知的姜棟元也家世顯赫。
  • 一組圖看懂韓國第三財閥SK集團發展史
    ,然而其實韓國不僅僅只有三星,還有很多其他的財閥也舉足輕重,今天就讓我們用一組圖的方式去了解下韓國第三財閥SK集團的發展史吧。 -- 1953年4月8日,創業小有成就的崔鍾建從韓國政府手上買下了原來的日企鮮京織物,當時只有幾臺紡織機。 -- 1963年,經過10年的發展,鮮京織物已經擁有了幾千臺紡織機,成為當時韓國的紡織業巨頭。
  • 大財閥的隱婚甜妻 / 隱婚甜寵:大財閥的小嬌妻+很多人看
    -大財閥的隱婚甜妻顧薇薇大財閥的隱婚甜妻 顧薇薇完本 大財閥的隱婚甜妻 顧薇薇全篇連載
  • 韓國四大財閥的子女普遍價值觀較高 韓劇《繼承者們》真的不騙人嗎?
    原標題:韓國四大財閥的子女普遍價值觀較高。韓劇《繼承者們》真的不騙人嗎? 一提到韓國,人們就會想到『財閥』,說起『韓國其實是被財閥控制的』。什麼是『財閥』?所謂財閥,就是以家族總公司為中心的大型家族企業集團,集團的持股關係是『家族總公司-直屬公司-部門公司』。
  • 昔日被李嘉誠趕走英資財閥,如今李超人赴英國,他卻來上海投千億
    昔日英美財閥在港澳橫行無忌之時,在港華人頗受英美人士瞧不起更別提被從洋行融資做生意。這其中就有數位站在塔尖的華人富商就做到,甚至把許多曾經不可能的變成現實。如今那被趕走的英資洋行重返中國上海投資千億,但戲劇性的是那位攆走英美大佬的華人首富,卻撤資內地孤注一擲押寶英國。
  • 沒用——韓劇裡的財閥妝?有用
    繼在逃公主後,財閥千金又成了一個形容詞。很巧,它同樣是形容妝感的。對於很多人來講,我們想在逃公主都跑了之後,佔據城堡,成為財閥本閥。,可是她的臉很好地詮釋了財閥妝的感覺: 接下來我們可以仔細來感受一下財閥妝。
  • 韓國四大財閥子女普遍顏值高,韓劇《繼承者們》果真沒有騙人?
    提到韓國,人們就會想到"財閥",還會說上一嘴"韓國實際被財閥控制"。那"財閥"又是什麼呢?所謂財閥,就是以家族總公司為中心的大型家族企業集團,且集團的持股關係為"家族總公司-直系公司-系公司"。而韓國較大的財閥,據不完全統計有30個,它們在韓國國民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
  • 改革韓國「財閥政治」,是文在寅內政重點
    ■ 觀察家  在大選期間,文在寅表示,若不改革財閥和大企業,就無法帶來經濟民主化和增長。限制財閥,預計將是文在寅政府內政的一個重點。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10日凌晨發布的計票數據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確認在第19屆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新一任總統。
  • 富三代頂級名媛林心兒,出生於香港十大財閥之家,現實版「顧裡」
    出生於香港十大財閥家族之一,林心兒是一位標準的富三代了,她的爺爺林百欣就是香港知名的超級富豪,林百欣去世以後,選中了林心兒的父親林建嶽繼承家業,林家在名聲和財產等等方面,都已經積攢的非常深厚了
  • 韓國財閥是高壓鍋,《寄生蟲》是洩壓閥
    這是奉俊昊的成功離不開背後發行公司Neon的「專業運作」,我查了一下軌跡線,為了拿獎,奉俊昊其實在美國媒體上精心「表演」了很久。 Neon是一家美國的獨立電影發行公司,非常有資源和經驗,不只是寄生蟲,他還有另一部拿獎到手軟的片子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從150家數字醫療公司中脫穎而出,它是怎麼做到的?
    2019年10月2號,CB Insights發布了全球150家最有前景的數字醫療公司。CB Insights是一個聞名世界的獨立智庫,是矽谷幾乎所有VC進行決策都依賴的數據智庫。在投資者眼裡,即使是《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這樣的頂級媒體在報導時,CB Insights也是他們最可信的一個數據來源。
  • 盤點國內5家基因療法初創公司
    隨著美國幾款基因療法的上市,全球基因療法不斷取得突破,國內也正在湧現一批聚焦基因療法的創新公司。有不完全統計數據稱,目前中國涉及病毒轉載和基因編輯的企業有20多家,但大多數以技術支持和服務為主,真正開發基因療法的創業者還很少。本文僅盤點幾家頗受關注的基因療法初創公司。1.博雅輯因博雅輯因成立於2015年,目前總部設在北京,並在廣州及美國劍橋擁有分公司。
  • 遊出水母公司,投奔前輩蘇志燮,又一枚愛豆上岸演富三代
    財閥媳婦能不能演得出彩很重要,畢竟前面還橫著一個演過類似角色的金瑞亨。一向演慣惡人的金瑞亨,這次飾演的大嫂是來自於另一家財閥集團的大小姐。她這回很可能還是要演惡人,起碼是外惡內好的。有些俗氣的劇本,能演出新意來嗎?這兩位女演員,都上了年紀,也不是流量明星,人們對它的關注度是總是稍微低一點。
  • 機械錶入門品牌大盤點
    大家好,我是二表叔,昨天盤點了世界十大經典女表,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有所了解,今天我們再來盤點一下機械錶入門的八大品牌。俗話說,男人喜歡手錶就像女人喜歡包包一樣,雖然不是必需品,但是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對於初入表圈的新手小白來說,一上來就買高端品牌確實也有點兒過(土豪忽略),還是從入門品牌開始比較好,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機械錶的入門品牌(排名不分先後)。
  • 韓劇中的財閥劇,就是要把錢花在配置上!
    一直覺得韓國拍的財閥劇裡的富豪家族都非常「豪氣」,很最近看了《優雅的家》和《秘密精品店》,更覺如此。尤其對比中國電視劇裡的一些所謂富豪,那種氣派和格局,更叫人望而生畏。不得不說,韓國拍起這樣夾雜著愛恨情仇的財閥劇來,真是讓錢都花在刀刃上啊!
  • 排行榜大盤點:INS交通帳號TOP10,全球最壕航空公司你見過幾家?
    其中國際航空公司更是面臨兩難,一邊是在社交媒體上大呼一票難求的旅客,一邊是各國嚴格把控防疫事項。下面我們根據OneSight最新月度榜單數據來盤點出INS交通行業帳號TOP10:10 AirAsia(@airasia)
  • 上海有機所在萜類天然產物wickerols和propindilactone G合成研究...
    在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發展簡潔、高效的合成策略以實現多個家族天然產物及其類似物的快速合成,對於滿足新藥研發對化合物種類和量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受到合成化學家的廣泛關注。 2020, 142, 4690)和降三萜天然產物propindilactone G(J. Am. Chem. 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