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海動物為啥都那麼醜--中國數字科技館
深海動物為啥都那麼醜2020-11-22 20:23:00
-
動物們的神奇「耳朵」--中國數字科技館
可以聽到人類聽不到的聲音科學家研究發現,動物們使用的聲音,人類能聽到的還不到10%。最有趣的是猞猁,兩隻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長著聳立的黑色筆毛,約有4釐米長,其中還夾雜著幾根白毛,很像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
-
這些劇毒植物就在你身邊--中國數字科技館
鉤吻中的致命成分是一系列的鉤吻素生物鹼,鉤吻素能麻痺動物的呼吸系統,最終導致中毒者呼吸停止。 傳說神農氏遍嘗百草之時,一日遇72毒皆能化險為夷,卻仍然無法抵禦鉤吻犀利無比的毒性,最終肝腸寸斷而死,鉤吻就此成為我國歷史上聲名最顯赫的毒草,從此有了斷腸草的惡名。
-
中國古代的金屬冶煉--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發展金屬冶煉技術上,中國古人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生鐵 人類從很早就開始煉鐵了。早期冶煉出的鐵叫作塊煉鐵,它呈固體,夾雜著很多非金屬雜質。當冶煉技術提高後,人類冶煉出了生鐵。與塊煉鐵相比,生鐵呈液態,可以澆鑄成型,非金屬雜質比較少,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提高。從塊煉鐵到生鐵的冶煉是煉鐵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
-
一個國家的道德進步程度,可從對待動物的方式來判斷--中國數字科技館
動物權利、動物保護、動物福利不是動物表達出來的需求,而是人類代替動物說出的主張和要求,是人類社會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上,對人提出的要求:人們應該了解動物享有的權利,人們應該懂得如何對待動物。
-
穿山甲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它--中國數字科技館
所有種類的穿山甲身上除了面部和身體腹面之外的部分,其餘都覆蓋著一層大而堅硬的鱗片,這些鱗片由角蛋白構成,成分與人類的毛髮和指甲差不多,這是穿山甲賴以防身的「秘密武器」。當遭遇天敵攻擊時,行動遲緩且缺乏攻擊性武器的穿山甲便會就地縮成一團,變成一個巨大鱗片包裹的大硬球,讓敵害無從下口。如果這樣還不夠的話,穿山甲還能突然張開鱗片,利用鋒利的鱗片邊緣割傷敵害,或像黃鼠狼一樣從肛腺釋放帶有惡臭味的液體。
-
盤點最聰明的10種動物:人類被列為首位 黑猩猩第二名
張金國說,我們對動物的了解還非常少,非常用淺。所以,它們的行為我們還無法理解和判斷。通常,人們認為動物的行為都是表層的,通過嗅覺、味覺的潛意識的條件反射,但實際上,動物的思維很複雜,有些思維,我們人也可能達不到。 在非洲的多次考查中,我們都會發現,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中,食草動物都很悠閒自在。當它們發現前面有一片灌木叢時,會突然地警覺起來。
-
地動儀--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馮銳又將地動儀中最關鍵的部件——都柱,由「立棍式」改成了「懸垂擺式」。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導電的奧秘--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中國數字科技館
>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開博時間:2017-03-16 18:01:00 引領小讀者全面了解航空航天知識
-
粉紅噪音--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家們發現在人們深度睡眠時,聲音的起伏頻率只要與人類腦電波一樣,便可以增強記憶。而重要的是,這種聲音刺激僅僅在深度睡眠時才是有效的。實驗中,科學家會在人們睡覺時,播放一種粉紅噪音,類似嘶嘶聲,並讓它的頻率與腦電波一樣,第二天,被測試者的記憶力有明顯的改善。
-
生物鐘紊亂會致命麼--中國數字科技館
雖然電燈的發明,或許讓現代人類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這種大自然的束縛,但人體的生理活動仍然呈現極強的24小時晝夜節律性。這正是單細胞微生物、真菌、植物、動物包括人類等幾乎所有生命體都存在的生物鐘現象。 生物鐘既是生命體內在的晝夜節律,受到一系列生物鐘基因及其蛋白質構成的複雜網絡的調控,也會隨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調整。
-
植物和昆蟲的博弈--中國數字科技館
植物的足跡遍布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各個角落,為動物和人類提供食物,是整個食物鏈中最主要的生產者。植物固著生長,無法主動躲避昆蟲的襲擊。於是,在漫長的自然選擇和協同進化的過程中,植物進化出一套複雜的防禦系統。 一些植物在外表進化出厚厚的蠟質、尖銳的表皮毛等,從物理上減少昆蟲的取食和附著。
-
《科學養生》 - 生命彈力--中國數字科技館
所以蟑螂在世界上形成一個繁盛的家族,無論人類怎樣撲殺,還是綿延不絕。生命力強大和生命彈力是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的,生命彈力指生命的韌性。按《易經》的觀點,「強大」是陽,「彈力」是陰,陰陽結合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在自然界這種結合卻非常難。生命的強大往往無視生命的彈力,這就使生命的強大蛻變成一種表象。強大不能久遠,韌性才能恆久。
-
--中國數字科技館
目前可獲得的數據表明,2019-nCoV病毒源自蝙蝠病毒庫,但尚不清楚哪種動物充當了蝙蝠與人類之間的中間宿主。 蝙蝠有些「委屈」了,為什麼總是讓我背鍋呢?我並沒有襲擊人類。疫情的首次報告是在2019年12月下旬,此時武漢的大多數蝙蝠都在冬眠。 無論蝙蝠是否在冬眠,人們都不應該讓蝙蝠來背鍋,因為不少疫情都是人類自戕。
-
「奇點」何時到來--中國數字科技館
第一臺超智能機器會不會是人類的最後一項發明,進而導致人類命運的激進變化? 見證科幻變成科學的瞬間,是喜是憂?有人認為,或許到了那時,解決這些倫理性問題最實際、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限制我們追求某些類型的知識,來限制過於危險的技術的研發,甚至完全停止這類研究。
-
比人類還聰明的動物,擁有兩個大腦!如此聰明為何無法統治地球?
提到目前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我想大家都會認為是人類。但是答案卻跟我們想的並不相同,有這麼一種動物,從出現到進化發育,如今已經過去了1000萬年的時間,並且這種動物擁有兩個大腦,腦容量極大!比起人類來說,這種動物的腦容量也要大上不少,所以它甚至比人類更聰明。
-
細角瞪羚:動物界的「馬拉松選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獵豹基因缺失,恰是進化所為--中國數字科技館
他在聖地牙哥動物園主管獵豹的繁殖和研究規劃的工作過程中發現,獵豹雖然存在基因多樣性缺失的問題,但與實驗鼠和狗等動物截然不同的是,這並沒有影響它們旺盛的繁殖力,以及幼崽的強健與活力。不管是自然界還是動物園的獵豹繁殖情況,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獵豹是非常強健而富有活力的,與近親繁殖的動物沒有絲毫相似之處。換句話說,人類至今還從未發現存在生理缺陷的小獵豹。
-
中國流動數字科技館來巨鹿啦
這些小型化互動科技展品可以讓巨鹿孩子們近距離體驗科技的魅力走進中國流動數字科技館,孩子們可以學習科學知識,討論科學問題、發表科學見解、查閱最新的科學新聞、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同時,還可以通過虛擬科技館,對中國科技館、各省市科技館設置的展品、科普劇、科普活動進行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