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基因缺失,恰是進化所為--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2-06 中國科學技術館

./t20180515_769338_taonews.html

《科學24小時》

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旨在向全國廣大群眾,特別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廣大青年,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繁榮科普創作,啟迪思想,開拓視野。

文章數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獵豹基因缺失,恰是進化所為

2018-05-15 22:43:00

  沒有人會不相信非洲獵豹是哺乳動物中最優秀的物種。它身材修長,快如閃電,能以每小時113千米左右的速度飛奔,堪稱大型哺乳動物中的短跑冠軍。但是,它們的整體數量已從一個多世紀前的10萬隻,銳減至目前的不足8000隻。雖然獵豹早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對於它們數量銳減的原因,生物學界一直眾說紛紜,概括起來主要有環境惡劣說、基因缺失說和人為因素說三種。

  惡劣的生存環境

  獵豹的生存環境的確十分惡劣。為了避免和獅子、鬣狗等強悍的傢伙相互爭奪獵物,它們不得不選擇在獅子和鬣狗休憩的中午捕獵。即便如此,到手的獵物不幸被搶奪的概率仍高達60%。不僅是獅子、花豹和鬣狗等大型動物,就連蜜獾、豺狼,甚至禿鷲都敢向獵豹發出挑戰,無所顧忌地爭搶它業已到手的勞動果實。膽小怯懦的獵豹,不得不自認倒黴,悻悻而去。

  有90%的獵豹不得不與獅子、鬣狗和狒狒等兇險的食肉動物為鄰,而超過一半的獵豹幼崽都是被它們殘忍殺死的。獵豹是獨居動物。母獵豹去獵食前,不得不把孱弱的小獵豹隱藏在並不濃密的草叢中,如此簡陋的防護措施,致使80%的獵豹幼崽活不過兩歲。

  缺乏基因多樣性

  20世紀70年代,有生物學家片面地認為,缺乏基因的多樣性才是獵豹的數量不斷下降,甚至是獵豹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

  確實,生物學家通過野外採集血樣發現,非洲獵豹不是一般地缺乏基因多樣性。染色體檢測結果顯示,大多數獵豹都是近親繁殖,這種近親繁殖對物種的危害包含兩種情況:一是在通常基因背景下,會讓危險的返祖現象佔上風,結果造成生理缺陷、死胎或不育的情況;二是導致種群的基因千篇一律,會失去抵禦流行病的能力,失去適應環境變化的多樣性基因。從理論上說,種群的單一性可能會導致流行病,進而置整個族群於死地。所以有人斷定,基因缺失把獵豹送上了不歸路。

  但是美國生物學家史蒂芬·奧布萊恩博士卻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在聖地牙哥動物園主管獵豹的繁殖和研究規劃的工作過程中發現,獵豹雖然存在基因多樣性缺失的問題,但與實驗鼠和狗等動物截然不同的是,這並沒有影響它們旺盛的繁殖力,以及幼崽的強健與活力。不管是自然界還是動物園的獵豹繁殖情況,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獵豹是非常強健而富有活力的,與近親繁殖的動物沒有絲毫相似之處。換句話說,人類至今還從未發現存在生理缺陷的小獵豹。再看看那些近親繁殖的實驗鼠,不僅數量下降,而且相貌畸形、發育遲緩或日漸喪失活力等先天缺陷也比比皆是。

  神奇的逆襲生長

  通過對全球範圍內獵豹化石和DNA的海量分析,美國的林達·曼森博士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距今最近的一個地球冰期前,獵豹的分布非常廣泛。那時的獵豹雖然體型壯碩強悍,但行動速度相對遲緩,和今天的獅子一樣,主要靠偷襲技巧捕獵。

  在距今一萬年前的冰河期末期,因為食物鏈的斷裂和人類的崛起,獵豹險遭滅頂之災。它們被壓縮在非洲的一小片區域內,從而失去了近90%的基因變化能力。憑藉自身DNA的逐漸突變,獵豹才得以恢復了一小部分的基因多樣性。從傳統觀點來看,這種情況一定是發生在數量銳減到近乎災難性的時候。其實不然,遭遇瓶頸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突擊式進化引起的。因為它們的生存地被壓縮在了非洲某地後,面臨的食物不一樣了,獵豹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哺乳動物短跑冠軍稱號——只有這樣才能捕獲高速奔跑的瞪羚等。

  獵豹是最具貓科動物特徵的一種動物。從鼻部到脊柱,再到四肢,每一樣器官都是為快速奔跑而生的,只需3秒它們就能從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千米,就速度而言,沒有一種哺乳動物能與之相提並論。當然,獵豹也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由於獵豹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化出閃電般的奔跑技能,藉以追捕速度更快的獵物。在進化過程中它們必須拋棄許多與奔跑無關的基因。換句話說,作為獵豹這一種群可能就要求基因同種,而短暫的生命跨度與捨棄部分基因多樣性,都成為這種進化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有得必有失,得失相濟的道理,在獵豹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為了追捕瞪羚,它們需要儘可能多地吸進氧氣,因此不得不放棄了利刃般的犬齒,給鼻道留下廣闊的空間。全力撲倒獵物後,由於獵豹因全速奔跑而使自己的體溫達到臨界狀態,它能做的唯有不停地喘息,需要等15至20分鐘後才能享用獵物。

  呼喚人類的珍惜

  林達·曼森博士認為,長遠威脅獵豹的不是基因多樣性的減少,而是人類難以與之和平相處。我們不要因為家畜受到了獵豹的威脅,就拼命追殺它們。事實證明,獵豹捕殺家畜的概率是極低的。拿出我們的善心,放獵豹一馬吧!

  還有,阿拉伯世界的王孫貴族們有豢養獵豹的古老習俗,把它們作為自己的時髦寵物。一隻幼豹的價格曾被抬高到1萬美元,這等於對珍貴的獵豹發出屠戮令。

  失去了獵豹,大自然將會失去一抹鮮亮的色彩。

本文來自《科學24小時》

loading

恭喜您完成註冊!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註冊失敗!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沒有人會不相信非洲獵豹是哺乳動物中最優秀的物種。它身材修長,快如閃電,能以每小時113千米左右的速度飛奔,堪稱大型哺乳動物中的短跑冠軍。但是,它們的整體數量已從一個多世紀前的10萬隻,銳減至目前的不足8000隻。

相關焦點

  • 植物和昆蟲的博弈--中國數字科技館
    植物的足跡遍布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各個角落,為動物和人類提供食物,是整個食物鏈中最主要的生產者。植物固著生長,無法主動躲避昆蟲的襲擊。於是,在漫長的自然選擇和協同進化的過程中,植物進化出一套複雜的防禦系統。  一些植物在外表進化出厚厚的蠟質、尖銳的表皮毛等,從物理上減少昆蟲的取食和附著。
  • 《科學養生》 - 生命彈力--中國數字科技館
    生命彈力2013-12-02 16:12:31 文/魯灣任何生命都有彈力,這是生命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
  • 生物鐘紊亂會致命麼--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中國,抑鬱症發病率約為6%,目前已確診的抑鬱症患者為3000萬人左右。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二大病症。研究表明,經常改變光照條件或生活方式,容易使人產生一系列異常情緒,包括衝動、躁狂和抑鬱。抑鬱患者一般會出現嚴重的生物鐘紊亂,主要表現為睡眠-覺醒紊亂;反之,嚴重的生物鐘紊亂,也會加重抑鬱患者的病情。
  • 「長生不老」的動植物--中國數字科技館
    70多年來,雜誌秉承「科學大眾化、大眾科學化」的宗旨,矢志不渝地為提高中華民族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導電的奧秘--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例析二分法的應用--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學生數理化》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一貫堅持以為素質教育服務、幫助中學生打好數理化基礎為宗旨
  • 例析烴的燃燒規律--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學生數理化》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一貫堅持以為素質教育服務、幫助中學生打好數理化基礎為宗旨
  • 粉紅噪音--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深海夢魘——八目鰓--中國數字科技館
    70多年來,雜誌秉承「科學大眾化、大眾科學化」的宗旨,矢志不渝地為提高中華民族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地動儀--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太空人新套裝--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註冊失敗!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 新發現的九個物種--中國數字科技館
    新的發現還顯示,納萊迪人很可能是有意將死者屍體藏於洞穴深處的,而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存放屍體的行為是人類進化到距今較近的某個時期才形成的習俗。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個「狠角色」,雌蜂在構建巢穴時,會用土牆隔出一個個小空格,把所產的卵和捕獲到的蜘蛛一同密封在一個空格內,讓蜘蛛為它的後代提供營養物質。最外面的空格則會填進螞蟻的屍體,其所釋放的化學物質氣味能掩蓋幼蟲的氣味,從而保護幼蟲免遭捕食者的攻擊。
  • 拍個片,輻射究竟有多大--中國數字科技館
    另外,乘坐飛機20小時的劑量為0.1mSv;每天吸20支煙,一年劑量為0.5~2mSv;地鐵安檢乘客每年可能接受劑量<0.01mSv。  再次,輻射的危害是什麼呢?  我們所講的輻射危害,通常指的是電離輻射危害,可以分為隨機化效應和確定性效應。
  • 聞玉梅院士:免疫治療的展望與思考--中國數字科技館
    快速發展的人類微生物基因組學、基因工程學、免疫學、臨床醫學及現代診斷學等是催生免疫治療的科學基礎,而患者的迫切需求則是促進免疫治療發展的動力。目前,免疫治療中發展最快的是對腫瘤與自身免疫病的治療。  聞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六屆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衛生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微生物學會名譽理事長、歐盟項目評審委員、《新發微生物與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雜誌共同主編等。
  • 張潔 科學大眾 的簡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神秘的「致幻師」--中國數字科技館
    它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傳遞健康向上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培養少年兒童讀書求知的愛好和習慣、探究未知、自主尋求解答的愛好和習慣為宗旨,將趣味性、知識性、權威性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辦刊特色,深受少年讀者及其家長、教育工作者喜愛和好評。一些欄目已成為刊物的品牌,多次獲得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集團期刊獎,獲中國少兒報刊協會第二屆報刊金獎。
  • 例談均值定理的「湊」與「配」--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學生數理化》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一貫堅持以為素質教育服務、幫助中學生打好數理化基礎為宗旨
  • 燦爛繽紛的寶石---蝴蝶的卵--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