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帝企鵝寶寶一塊奮鬥和成長
對於帝企鵝的第一印象和概念,來源於法國導演呂克·雅蓋在2005年拍攝的紀錄片《帝企鵝日記》。這是一部真實反映帝企鵝生活的紀錄片。南極大陸的南部氣候寒冷,食物缺乏,但也有其好處,那就是這裡生態穩定;更是因為寒冷,所以沒有天敵的威脅。為了讓培育企鵝寶寶並讓它健康成長,帝企鵝們每年都會從北部來到南部孵化小企鵝蛋。
-
大連:帝企鵝家族新添了4隻小寶寶(圖)
小帝企鵝寶寶和媽媽。圖首席記者李傳報 記者從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極地館獲悉,今年極地館已有4隻帝企鵝寶寶破殼而出。 據了解,四隻小傢伙兒在帝企鵝媽媽的孵化囊中呆了近兩個月,一告別「溫暖的小屋」,它們就亮出清脆的啼叫,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9月中旬,小帝企鵝們就能離開育兒袋自由活動了。11月,它們可以開始學習遊泳、獨自覓食。屆時,大家就能看到小帝企鵝換上了紅白黃相間的美麗羽毛。
-
帝企鵝綁架天敵賊鷗寶寶當親生孩子撫育(圖)
帝企鵝要養育賊鷗的孩子這隻企鵝竭盡全力保護小鷗5月15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一隻成年帝企鵝在亞南極區的馬裡恩島「綁架」了一隻小賊鷗,顯然想撫育它。這隻企鵝竭盡全力保護小鷗,試著把小鳥放在自己的腳上。這一事件被刊登在《極地生物》雜誌上。
-
企鵝家族中的王者——帝企鵝
南極企鵝喜歡群棲,一群有幾百隻、幾千隻,甚至上萬隻,最多者甚至達10萬~ 20 多萬隻。帝企鵝同樣喜歡群居,在南極大陸的冰架上,或在南極周圍海面的海冰和浮冰上,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帝企鵝聚集的盛況。帝企鵝的名稱由來在亞南極島嶼,有一種企鵝以前被認為是最大的企鵝,英語名稱是「KingPenguin」,「King」意即國王,譯成中文,名為王企鵝。
-
十隻新生帝企鵝「寶寶」排隊做「體檢」
(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央廣網珠海11月8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官文清)近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再度傳來好消息——帝企鵝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這是繼2017年海洋王國一舉成功孵化9隻小帝企鵝,出殼率100%後,又一新記錄。記者今日在現場看到十隻帝企鵝寶寶有的剛開始換毛,有的已經換完了開始換毛,並採食整條鯡魚。
-
帝企鵝寶寶走過奶萌童年,進入尷尬青春期,這巨型獼猴桃你想吃嗎
如果你們喜歡這個調調呢,就趕緊關注我,跟緊我的節奏喲~2005年奧斯卡最佳生態紀錄長片,《帝企鵝日記》上映之後,帝企鵝呆萌可愛的形象,和堅毅不拔的行走精神深入廣大人心。2018年該影片第2部上映,專門講述脫離了父母庇護的帝企鵝寶寶,如何獨自對抗南極風寒,在處處天敵環伺的惡劣環境中頑強成長。其中毛絨絨的帝企鵝寶寶,瞬間收穫不計其數姨母粉的尖叫聲。
-
護犢子的帝企鵝
小孩子打架這種事在哪裡都很常見,起先是相互聲音問候,相互甩頭以示尊重,感情升溫後就開始用嘴巴問候對方,接著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很快就演變成一場大戰,在我們的社會裡,孩子們大戰的最後,通常以雙方家長的插手而告終,企鵝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
-
珠海長隆今年成功繁育10隻帝企鵝寶寶
當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今年繁育的10隻帝企鵝寶寶首次與遊客見面,這10隻帝企鵝寶寶成功孵化於今年6月至8月。據介紹,近5年來,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共成功繁育36隻帝企鵝。新華社記者 黃國保 攝11月8日,保育員給今年繁育的帝企鵝寶寶餵食。
-
帝企鵝抱團取暖的溫度
海聞 看過電影《帝企鵝日記》的人,再去看德國攝影師鞏特爾·裡爾最近拍攝的一組帝企鵝在南極暴風雪中抱團取暖的片子,會覺得很親切很熟悉。照片裡,裡爾拍攝到一組罕見的企鵝抱團取暖畫面。約300隻大大小小的帝企鵝在暴風雪中抱在一起,或趴在地上,來抵抗極寒。
-
帝企鵝寶寶遇險,「流氓」阿德利企鵝來拯救,感人故事卻還有反轉
大家都知道帝企鵝是群棲動物,企鵝寶寶出生後也是有成年企鵝帶領覓食的。然而這群帝企鵝寶寶不知為什麼孤零零地被巨海燕盯上了。 沒想到千尋一發之際,一隻成年阿德利企鵝氣勢洶洶地趕來了,擋在了比自己還要高大的帝企鵝寶寶身前,直面巨海燕
-
法國巨作《帝企鵝日記2:召喚》:一部超萌企鵝寶寶紀錄片!
《帝企鵝日記2》雖然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那群身處南極,憨態可掬的精靈,但電影在敘事上相較前作卻顯得尤為散亂,這所直接導致的問題便是電影前篇節奏掌控的不力與趣味性的欠缺,但好在其後段透過對小企鵝的聚焦,仍舊令人得見於了一份源於成長的感動。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看完後我也想變成萌萌噠企鵝!
大家有沒有覺得夏天的炎熱讓人十分的躁動不安,都和大顛一樣盼望著炎炎的夏日早點離開啊?哈哈哈大家還是不要痴心妄想了,覺得熱就座下來看看大顛今天給你推薦的片子吧!看完保證你會覺得身處寒冬,還有一種讓你想變成企鵝的衝動,哈哈廢話不多說,快來一起看這部《帝企鵝日記》吧!
-
探訪「十全十美」帝企鵝,在這個地方有了新紀錄
大洋網訊 近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再度傳來好消息—帝企鵝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
-
帝企鵝才沒有那麼「宅」
但是根據衛星影像數據做出的新研究發現,帝企鵝對築巢地的選址並沒有那麼在意。在三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至少六次帝企鵝們沒有回到原有繁育地的案例。而其中最為典型的事件是在南極半島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帝企鵝群落。
-
11隻鱷魚寶寶集體出生,重慶鱷魚中心了解一下
今年6月底重慶市鱷魚中心收集了兩窩30枚揚子鱷卵經過近2個月的照料11隻揚子鱷寶寶被成功孵化出來這也是近幾年來重慶市成功孵化數量最多的一批揚子鱷因當天正逢重慶智能博覽會召開首隻出生的鱷魚寶寶取名「智博」
-
跟隨《帝企鵝日記》導演視角,探秘深海攝影
2005年,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獲獎無數;2017年,導演呂克·雅克時隔12年再次深入帝企鵝生活圈,帶來《帝企鵝日記》續篇。讓我們也跟上導演的腳步,一睹最真實、有趣的帝企鵝日常與南極生態——▲ 好奇心旺盛的帝企鵝幼崽。
-
紀錄片推薦之《帝企鵝日記》
《帝企鵝日記》是由呂克·雅克執導的一部生態紀錄片,於2005年1月26日在法國上映。影片以紀實並輔之以旁白的手法,描繪了帝企鵝在南極氣候條件極度惡劣的條件下,靠著強大的意志力,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行的艱苦旅程。帝企鵝日記》記錄的是在南極大陸上生活的帝企鵝的生存和繁衍的故事。
-
帝企鵝爸爸它們已經進化成為一種行走的「暖水袋」
帝企鵝毛茸茸的樣子和蹣跚的步態深受人們喜愛,它們也成為許多自然紀錄片和卡通片的主角。然而當談到繁殖後代的問題時,你或許會認為帝企鵝的進化遇到了瓶頸。似乎老天還嫌它們生活在寒冷的南極還不夠艱難,因此讓它們在冬天進行繁殖。它們不得不為自己的企鵝蛋遮蔽風雪,唯恐自己的後代變成冰塊。最近BBC的一段紀錄片就描述了棲息地的帝企鵝如何與惡劣的氣候抗爭,來保護它們脆弱的企鵝蛋存活下來。
-
為什麼帝企鵝的孵化期需要2個多月?淺談帝企鵝的生存繁殖
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帝企鵝的生活和繁殖習性。帝企鵝帝企鵝又稱皇帝企鵝,光從名字上看,這種企鵝就相當的霸氣了,起碼在我國的古代,除了皇帝外,還沒有人敢叫「帝XX」的。在帝企鵝被正式命名之前,生物學家一直以為這是王企鵝中的一種,直到這種企鵝被大量的發現後,這種平均身高高出王企鵝約20公分企鵝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皇帝企鵝。在我看來,西方人過早地將王企鵝定位為最大的企鵝,命名了國王企鵝的名字,當發現比王企鵝更大的企鵝後,只能用我國古代象徵著最高權力的皇帝來給它命名了。
-
珠海10隻帝企鵝寶寶首亮相
珠海10隻帝企鵝寶寶首亮相】11月8日,廣東珠海,長隆海洋王國2020年成功繁育的10隻帝企鵝寶寶首次與遊客見面。保育師為帝企鵝寶寶投餵鯡魚、測量身高。網友:好想抱回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