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近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再度傳來好消息—帝企鵝本年度成功繁殖首次突破兩位數!這是繼2017年海洋王國一舉成功孵化9隻小帝企鵝,出殼率100%後,又一新記錄!
活動現場,記者和遊客看到十隻帝企鵝寶寶有的剛開始換毛,有的已經換完了開始換毛,並採食整條鯡魚。活動當天,保育員帶著一眾新生企鵝「寶寶」做「體檢」,逐一稱重,測量身高,十隻新生企鵝,最矮的是30公分,最高有80公分。有趣的是,在企鵝館展示窗前,科普教育講師還安排現場遊客和館內的企鵝比身高。
據了解,帝企鵝人工繁育一直是業內難題,一隻雛鳥的成活要經歷多重的困難。100%的存活率標誌著企鵝飼養技術的成熟。資料顯示,世界上現存企鵝共有18種,長隆引進了7種,已有5種成功取得繁殖,而且繁殖數量每一年都在遞增。企鵝對空氣、水質、食物要求非常高,因為它們在野外生活的環境本身就是非常乾淨的,因此要實現人工保育環境的繁育需要超高的硬體和技術水平。企鵝很容易受到空氣中黴菌的感染,因此進入館內的空氣都要經過循環過濾和消毒,確保企鵝館內的空氣品質保持在最佳的狀態。由於南極環境溼度較低,場館採用空氣除溼和平衡水池面積等措施以達到最適溼度。來自澳門的何女士說,很開心能參與這類科普活動,對海洋動物了解多點,就會更加愛護海洋,愛護地球!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將開展企鵝繁育科普現場講解,通過每年開展不同海洋生物的科普講解以及科普趣味講堂,讓遊客認識海洋,了解海洋生物,喚起遊客的環保意識。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陳薇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王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