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經濟論壇:精準醫學的當下、局限、與未來

2021-01-21 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報導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落下帷幕。年會上,一場關於「精準醫學」的專題討論是諸多醫藥人關注的焦點。



說它是焦點,原因之一在於這場討論星光璀璨的嘉賓陣容:美國FDA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Illumina執行總裁Jay Flatley先生、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執行長Nancy Brown女士、新加坡衛生部醫療轉化辦公室新任執行主任陳祝全博士、以及諾華(Novartis)的新任執行長Vas Narasimhan博士都是討論的嘉賓,而主持人則是《波士頓環球報》的知名媒體人Linda Pizzuti Henry女士。


這場討論之所以吸引人的第二個原因,則在於其話題。關於精準醫學,我們已經有了無數的討論。它目前究竟對醫療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將來的發展道路上又會遭遇怎樣的瓶頸和局限?這些問題極具話題性,而具有豐富經驗的嘉賓們,則能進一步為這些問題提供自己的洞見。



從數據上看,精準醫學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據統計,生物醫藥公司過去5年在精準醫學上的研發投入實現了翻倍,這讓目前處於研發中的靶向療法比例達到了42%。而在腫瘤藥物裡,靶向療法的比例更是高達73%。未來5年,我們預計將看到研發投入繼續增長33%,而精準療法數量增長69%


▲精準醫學在過去幾年有著迅猛的發展


諾華新任執行長Vas Narasimhan博士認為,三大趨勢帶來了精準療法的迅猛發展。首先,隨著計算能力的增長,我們能對包括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表型、生物標誌物等多種數據進行處理;其次,我們將以上這些數據進行整合的能力也有所增長;第三,愈發強大的分析能力讓我們能分析這些已經整合聯繫的資料庫,深度挖掘和了解疾病背後的機理。


這讓困擾行業的兩大問題逐漸看到了解決的跡象。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找到新的藥物靶點?在臨床試驗中,通過對蛋白質組學數據的挖掘,我們已經能找到一些過去沒能找到的新靶點;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找到對藥物有高度響應的患者群體?在癌症治療裡,通過對特定生物標誌物的測定,我們已經可以找到最有可能從治療中獲益的患者。此外,通過基因測序的方法,我們也能找到可以從基因療法的治療中改善病情的患者群體。


在討論中,許多嘉賓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通過精準醫學在各個方面上的進展,我們能找到合適的靶點,在臨床試驗中招募到合適的患者,從而推進臨床試驗的進行,讓新藥分子儘快上市,造福這些患者。



美國FDA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認為,精準醫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能影響到疾病的根源,傳統的靶向療法及其藥物組合就屬於這一範疇。理想狀況下,我們應能尋找到合適的患者群體,並在這些人群中彰顯新藥的效果。而為了尋找到這些患者,我們也同樣需要配套的診斷技術。目前,醫療器械監管體系與最新的精準醫學診斷技術之間,還有著一些距離。在這方面,監管政策需要做到與時俱進。


▲Gottlieb博士探討了精準醫學產品要如何監管


精準醫學的第二大類,則能改變疾病的根源。CRISPR/Cas9為代表的基因編輯技術就屬於此類。這類療法本身非常強大,也能在小型試驗中讓我們很快地看到積極的結果。但Gottlieb博士指出,此類精準醫學面臨的監管難題不是短期內是否能產生療效,而是這種療法長期是否具有持續性,以及在長期使用下是否會出現脫靶效應。Gottlieb博士說,今年早些時候,FDA將會出臺一些指南,探討如何監管這些最新技術。按設想,這些指南很有可能允許精準療法基於早期數據獲得加速批准,並對它進行長期而嚴格的後期隨訪調查。



精準醫學的基礎是數據,而數據則來自於患者。新加坡衛生部的陳祝全博士從亞洲國家的角度,指出了在患者多樣性上的局限。他說,一項2016年的報告表明,在2500多項GWAS研究中,只有19%的參與者不是歐洲裔。而在這19%中,絕大多數又是亞洲人。這表明在精準醫學上,許多種族和群體的患者參與度很低,這會讓我們「將一些生物標誌物錯誤地與疾病聯繫起來」。我們開發的精準藥物和療法,可能只對部分人群有效。對於其他人群,它甚至可能算是「不精準的藥物」。


▲陳祝全博士指出,患者多樣性令人擔憂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執行長Nancy Brown女士同意這一觀點。她說,經過高度選擇的患者群體,的確能產生出色的數據,也能找到對於他們來說具有極好效果的精準藥物。但我們同樣需要將這樣的好療效擴大到整個人群中。如果精準醫學只能幫助部分人群,那麼它的潛力就不算是實現。


▲Flatley先生認為我們需要更多基於整個人群的基因組計劃,並共享這些數據


在Illumina出任執行長多年,近年轉為執行總裁的Jay Flatley先生補充說,在「我們應當知道的信息」裡,「我們已經知道的信息」所佔比例很低,許多人認為這比例還不到10%。為了獲取更多信息,我們唯有依靠大型的科學項目,依靠基於整個人群的基因組計劃。Genomics England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此外,Flatley先生也提到,光是進行這些項目,依舊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共享這些項目的數據,這樣才能讓數據的威力呈指數上升,從根本上改善基因組信息的臨床應用。



既然我們都同意數據的多樣性對精準醫學有利,有助於幫助醫生理解不同藥物的效果,那麼為何我們沒有盡我們所能,讓數據自由分享呢?


陳祝全博士認為,這其中存在「信任」問題。精準醫學時代,我們的諸多工具有著強大的能力,能協助我們獲得臨床數據、基因組數據、研究數據、甚至是針對個體的環境數據。換句話說,針對每一名患者,我們都能產生大量的數據。可是問題隨之而來。患者當然會擔心自己的隱私和數據的安全性,以及誰能訪問這些數據,這是人之常情。如何解決患者的擔憂,以及基因組數據可能帶來的歧視?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些問題,這將是整個行業前進的方向。


▲Brown女士認為共享數據,患者需要「信任感」


Brown女士認為「信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我們要建立起公眾的信任感。毫無疑問,患者想要的就是健康滿意的生活。從這個角度出發,患者或許願意分享自己從可穿戴設備或是其他新的監測設備中獲取的數據,而他們又能從集體的數據分享中受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目前,美國心臟協會正在嘗試這樣的工作。


Flatley先生則從地域角度考慮了數據分享的問題。他說,目前許多數據都局限於各個地方,無法聯通並產生學術價值。一些類似於區塊鏈的新興技術有望能消解人們對安全性的擔心,讓數據互聯。但在這個設想成為現實前,首先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全球化的標準。



本場討論中,Narasimhan博士也探討了目前火熱的數字診斷與液體活檢技術。這些技術能幫助患者儘早發現癌症嗎?目前,我們還無法精準地確定所有的疾病相關生物標誌物。在理想情況下,我們期望能從許多生物標誌物中找到一個與疾病掛鈎的,然後通過臨床試驗對它進行驗證,並將相關新藥推進至上市。


▲Narasimhan博士指出了生物標誌物的重要性


然而在液體活檢中,在尋找腫瘤循環DNA,診斷早期癌症上,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依舊能監控患者體內的生物標誌物,但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追蹤的是隨著藥物逐漸起效,應該減少的生物標誌物?要知道,我們的身體一直處於一個穩態中,確立生物標誌物背後的因果關係,並且基於這些信息來改善健康,生物標誌物的信息才會有價值。


在癌症之外,一些生物標誌物已經對醫療做出了積極影響。譬如在阿茲海默病領域,我們知道APOE4位點純合的患者,罹患疾病的風險會變高,我們應當在早期對這些患者進行幹預。同樣,在哮喘兒童中,我們能找到一些生物標誌物,讓我們儘早對這些兒童進行治療。目前看來,早期治療能有效改善過敏體質的產生,讓這些兒童出現嚴重哮喘的風險降低。這都是一些可喜的進步。



說到精準醫學的未來,各位嘉賓都從自己的角度進行了展望。


Gottlieb博士提到,隨著精準醫學的推廣,我們有望降低新藥開發的成本。在過去,要對疾病進行預防,或是預測藥物的長期作用,並不是容易的事,成本也會很高。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往往需要大規模的長期隨機試驗,並設置安慰劑對照。在精準醫學的幫助下,我們能更好設計臨床試驗,提前劃分出對應人群,進行高效研發。


▲測序成本正不斷下降


Flatley先生說,基因組測序成本下降幅度遠超摩爾定律的經典圖表是他的最愛之一。在過去10年,測序成本出現了明顯下降。而Illumina期待,測序成本會再下降一個數量級。這有望成為精準醫學時代的有力工具。


陳祝全博士指出,目前我們的「無效治療」比例還太高。一篇報告裡說道,目前全球最暢銷的10大藥物裡,每成功治療1名患者,對應的就是3-24名患者沒有出現療效,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但同樣是未來的機遇。使用精準醫學工具,我們有望可以降低醫療保健的成本。


Brown女士表示,合作將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美國心臟協會正與科學家們一道合作,通過世界上計算力最為強大的計算機之一,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對藥物進行模擬,解決藥物分子結合錯誤蛋白而帶來的副作用問題。目前,這一項目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但前景看好。


▲個體化治療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Narasimhan博士同意合作的價值。在諾華,許多關於癌症的合作將數據整合到了一起,而人工智慧在整理和管理數據上能帶來很多幫助。對於圖像處理,我們有很好的的資料庫用於訓練,因此人工智慧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在新藥研發上,我們過去的資料庫並不是那麼理想。我們是否能像業界所期待的一樣,通過人工智慧加速新藥研發,加速臨床試驗?我們沒有答案,但我們需要讓研發人員與人工智慧緊密合作的環境。



毫無疑問,精準醫學在過去幾年裡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就,但也在前進道路上面臨了不少瓶頸。我們期待,通過對患者更為廣泛的招募、通過獲取和分享更多數據,通過對數據更多的整合和更為深入的挖掘,我們的新藥研發體系能取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最終轉化為一款款新藥,為患者帶來福音。


相關焦點

  • 川普前往達沃斯論壇:我們現在是宇宙第一,遙遙領先!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正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當地時間1月20日晚,美國總統川普透露自己將前往達沃斯出席相關活動,他寫道:「出發前往瑞士達沃斯,與世界與商界領袖會面,給美國帶來好的政策以及額外數千億美元!我們現在是宇宙第一,遙遙領先!!」
  • 川普會否出席達沃斯論壇成謎 歐洲評論家稱「愛來不來」
    1月23-26日,2018年度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2018)將在瑞士東部滑雪勝地達沃斯舉行,本屆論壇的口號是「在分裂的世界裡建立共同的未來」,有70多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3000多名與會者將出席論壇,其中不乏英國首相梅(Theresa May)、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
  • 基因測序助益精準醫學高峰論壇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概念的普及,基因測序在生育健康,腫瘤防控,病原分析及移植配型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第三屆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記者 蘇怡蓮 文/攝)27日,第三屆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與第四屆華福醫院管理論壇在福州數字中國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政府部門、高校院所和醫療機構等近400人共赴這一場學術盛宴。據悉,在復旦大學主導下,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兩屆,已打造出福州精準醫學學術品牌,成為在中國舉辦的精準醫學領域中極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壇。而「華福醫院管理論壇」也已成功舉辦三屆,為福建省各醫院提供了學習先進醫院管理經驗和分享交流的平臺,促進醫院管理同仁之間的相互交流、開拓視野,為福建省內各級各類醫院加強醫院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及醫院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鑑。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高峰論壇在滬舉辦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1月24日報導:精準醫學作為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方向,備受全球關注,多個發達國家正緊密布局這一重大戰略領域。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精準醫學在這場防控阻擊戰和生命搶救戰中更是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今天,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行。
  • 精準醫療 是當下生物醫藥的流行發展趨勢
    未來將計劃部署40多個項目。  「2016百家匯·精準醫療未來論壇」4日舉行,匯集中美兩國科學家、醫藥界人士以及多家知名醫院的院長等,就精準醫療話題展開討論。  代濤表示,精準醫療研究是新鮮事物,全球都在布局、探索。中國的布局針對中國的需求,問題,根據中國的基礎提出。
  • 2014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舉行議題頭腦風暴會
    2014年3月20日,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議題頭腦風暴會在梅江會展中心召開。天津市副市長任學鋒、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李·豪威爾(Lee Howell)、世界經濟論壇中國區執行董事施力偉(Olivier Schwab),以及多位經濟學界知名專家學者,天津市企業協會代表出席本次會議。會議由南開大學副校長佟家棟主持。
  • 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落幕 天合光能用經驗詮釋會議關鍵詞
    天津2018年9月21日電-- 9月20日,第十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落下帷幕。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高紀凡度過了忙碌而高效的三天。三場論壇發言、多輪會見和多家媒體採訪,天合光能在這一年一度的全球經濟盛會上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用天合經驗詮釋「能源革命」、「創新」和「走出去」三大關鍵詞。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即將在上海開幕
    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我們計劃於2020年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隆重舉行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本屆論壇以「疫情防控常態化,醫療策略精準化"為主題,旨在推進精準醫學在新冠疫情防控和醫療策略方向上的應用與創新,討論疫情之下精準醫療的創新和研發機遇,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精準醫學創新體系。
  • 聚鯊環球精選應邀出席達沃斯論壇
    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於7月1日-3日在中國大連舉行, 3天時間裡,這場以「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為主題的思想盛宴,吸引了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餘名政商領袖、專家學者,針對全球經濟現狀和發展進行討論和觀點碰撞。聚鯊環球精選作為一家國際化企業受到邀請,董事長孔炯先生出席盛會。
  • 達沃斯精英的基因秘密
    EARNE$T宣布即將舉行的「 達沃斯收藏品 」(The Davos Collection)拍賣,這是一組在2018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the 2018 WEF at Davos)期間秘密收穫的藝術品。該收藏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以獲得對一個最有影響力的群體和一個傳統上對數據收集有彈性的階層的遺傳見解。
  • 看看達沃斯上的大咖怎麼說
    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分論壇 「戰略動態:數字經濟」央廣網大連消息(記者 王明月) 6月27日,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開幕,分論壇 「戰略動態:數字經濟」 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演播室舉行,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惠普戰略與風險投資高級副總裁Vishal Lall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
  • 「可持續性」成達沃斯熱詞
    在年會前舉行的記者吹風會上,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強調,年會期間會推出眾多可持續發展倡議,其中一項就是倡議在未來十年裡種植一萬億棵樹。  從年會分會場的議題設置來看,「可持續性」也被擺在突出的位置。其中,僅涉及生態議題的會議就有50多場。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在即!
    素有生物醫藥領域「達沃斯論壇」之稱的 官洲國際生物論壇 將於11月16日至18 日 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 官洲國際生物論壇 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是我國生物科學領域的重要學術盛會之一,於2017年永久落戶生物島,已成功舉辦3屆,將成為立足珠三角、服務全國、影響世界,聚焦全球生物產業發展的「達沃斯論壇」。
  • 2012夏季達沃斯議題研究頭腦風暴會在天津舉行
    2012夏季達沃斯議題研究頭腦風暴會在天津舉行   人民網天津4於25日電(記者 靳博)4月25日下午,2012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議題研究第二次頭腦風暴會於天津舉行。
  • 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行 助力福建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央廣網福州12月30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林寶珍)「第三屆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與第四屆華福醫院管理論壇」27日在福州舉行。據了解,「福州精準醫學高峰論壇」是福州市一年一屆的精準醫學 領域學術會議,由復旦大學為主的精準醫學領域院士、學者、專家發起。
  • 習近平達沃斯論壇演講引發強烈反響 各國政要學者紛紛點讚
    習近平達沃斯論壇演講引發強烈反響 各國政要學者紛紛點讚 原標題: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長克勞斯·施瓦布說,這是在一個重要場合進行的一場非常重要的演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馬凱碩教授在聽完習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演講後,稱習主席不僅關注中國,而且放眼全球;習主席在演講裡透露的令人鼓舞的遠見與現在一些試圖推行封閉政策的國家領導人形成強烈反差。
  • 美國總統川普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
    1月21日,在瑞士達沃斯,美國總統川普(左)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當日,在瑞士小鎮達沃斯,美國總統川普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並發表特别致辭。
  • 中國消費力量崛起 伊利在達沃斯主張品質引領消費新時代
    正在瑞士小鎮達沃斯召開的2018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伊利集團作為世界經濟論壇消費品行業成員,正與全球消費者行業巨頭探討這一趨勢。伊利以品質定義消費新時代,並提出「以卓越品質贏得消費新未來"的主張。 未來是品質消費新時代「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消費潛力的有效激發。而在全球市場,消費升級成為主要的特點,在中國表現的尤為突出。」1月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以《卓越品質定義消費新時代》為題做了主旨發言。
  • 最新日程丨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即將在上海開幕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諸多行業遭受重創,而精準醫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疫情防控和治療戰爭中發揮尤為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我們計劃於2020年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隆重舉行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