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資源現狀

2020-12-06 中國水產養殖網

鱘魚資源現狀

出處: 作者:王玉堂 水產養殖網 2006-10-27 15:12:00


&nbsp&nbsp&nbsp&nbsp鱘魚類為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輻鰭魚類。近20年來,因環境汙染及沿江、沿河修建引水工程及築壩而阻斷了其洄遊通道,使其生態系統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致使有些種類已瀕臨滅絕。為挽救這些瀕危物種,世界各國紛紛開展研究,並人工繁殖魚苗進行大規模人工放流。隨著科研工作的步步深入,近年來許多國家又先後開展其人工養殖。

&nbsp&nbsp&nbsp&nbsp據業內人士預測,在未來的若干年中,特別是下個世紀前期,鱘魚將是極具開發潛力的養殖種類。因為鱘魚的肉可食用,而且營養價值較高;皮可製革,而且是優質特種皮革;魚卵可製作魚子醬,且國際售價達幾萬美元一噸。

鱘魚的種類及國內外科研概況&nbsp
鱘魚的種類

&nbsp&nbsp&nbsp&nbsp據報導,全世界現存鱘魚有28種。按其生活習性可分為淡水、鹹淡水和海水生活三種類型。其中我國產的有史氏鱘、長江鱘、達氏鰉、少量的庫頁島鱘由前蘇聯遊入我國和中華鱘、白鱘等。分布於歐洲的有2屬9種,有歐洲鰉、俄羅斯鱘、裸腹鱘、小體鱘、波斯鱘、大西洋鱘、義大利鱘、西伯利亞鱘和絲尾擬鏟鱘。分布於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還有湖鱘、高首鱘、中吻鱘、匙吻鱘、尖吻鱘、亞得裡亞鱘、黑海鱘、閃光鱘等。此外還有各種雜交品種10餘種。

國內外鱘魚科研概況

國外&nbsp
對於鱘魚的資源及其增殖研究,在國外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869年前蘇聯學者即已開始研究小體鱘的生物學及其繁殖。1891年開始,美國在俄亥俄州研究湖鱘的繁殖,到本世紀70年代擴大到高首鱘、中吻鱘、尖吻鱘、匙吻鱘。其後,義大利、德國、法國以及比利時等國也相繼開展歐洲鰉、雜交鱘類等遺傳工程研究及實行現代化養殖生產。目前世界各國對鱘魚繁殖增殖及養殖技術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小體鱘、閃光鱘、高首鱘、匙吻鱘、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亞利裡亞鱘、義大利鱘、歐洲鰉、黑海鱘方面。其中的歐洲鰉、匙吻鱘、西伯利亞鱘等已能進行大規模的人工繁殖和養殖。

國內&nbsp
&nbsp&nbsp&nbsp&nbsp我國的鱘魚研究也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由於長江沿江的建閘築壩,阻礙了中華鱘的洄遊和產卵,使這一種類瀕臨滅絕。為對其進行保護,從50年代開始即已對其生態及生物學方面展開研究,70年代又開始人工繁殖及放流增殖,目前已建立起大規模的繁殖站2處,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放流增殖量。此外,在史氏鱘的繁殖及養殖技術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其繁殖及養殖技術基本解決,可進行一定規模的生產。

鱘魚類的資源狀況&nbsp
很久以來,世界各國都以採捕天然鱘魚資源用於消費,自然資源量的消長完全靠自然調節。70年代後,由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對環境的汙染日益嚴重,其天然產量銳減。特別是近10多年來,環境的汙染已嚴重威脅鱘類的生存。據報導,1990年全世界鱘魚的產量約2萬噸,到1993年,下降到1萬噸左右。

因此,開展大規模鱘魚人工繁殖和放流增殖,保護天然資源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及有關人士的共識。

幾種鱘科魚類的生物學概述&nbsp
達氏鰉

&nbsp&nbsp&nbsp&nbsp達氏鰉主要分布在黑龍江與其較大支流及相連的湖泊中。夏季,幼魚在鄂霍次克海,韃靼海峽北部水域及自日本海至北海道北部的水域中生活。近年在韃靼海峽北部及庫頁島西南部水域的幼魚數量顯著增加。

&nbsp&nbsp&nbsp&nbsp達氏鰉可分為3個種群:一是黑龍江河口種群,二是黑龍江河道種群,三是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沿岸淡水水域種群。河口種群有淡水和半鹹水兩種生態型:淡水種類佔75%~80%,在淡水或淡鹹水中攝食;半鹹水種類在淡水和淡化水域越冬,於每年的6月後半月至7月初洄遊至河口半鹹水水域以及韃靼海峽和庫頁島西南部半鹹水水域攝食,水體的鹽度為12‰~16‰。秋季河口被鹹化時,半鹹水種類又遷移到淡化水域越冬。

&nbsp&nbsp&nbsp&nbsp河口種群雄性成熟年齡為14~21齡,成熟間期3~4年;雌性17~23齡,產卵間期4~5年。16~30齡的雌性個體懷卵量為186萬~2032萬粒,平均819萬粒;相對懷卵量033萬~151萬粒,平均07萬粒。

史氏鱘

&nbsp&nbsp&nbsp&nbsp在黑龍江流域的史氏鱘有褐色和灰色2種類型。褐色種類比灰色種類生長慢,12齡的雌性個體長96~117cm,尾重35~56kg,主要生長於黑龍江的中下遊,資源量和產量都較低。灰色種類的12齡雌性個體長125~142cm,尾重83~164kg,多棲息於河口半鹹水水域,以底棲生物為食。群體內成熟個體多在10~14齡,體長105~125cm,尾重6~185kg,產卵間期4年以上。8~45齡雌性個體懷卵量在041萬~1057萬粒,平均286萬粒;相對懷卵量0.46萬~1.73萬粒,平均1.19萬粒。

&nbsp&nbsp&nbsp&nbsp灰色種類的產卵群體,越冬期80%的個體性腺處於Ⅳ期,秋季開始產卵洄遊。部分未達性成熟的個體也自河口向黑龍江河道洄遊,待成熟產卵後再降河至河口地區。由於過度捕撈,其資源已急劇減少。

裸腹鱘

&nbsp&nbsp&nbsp&nbsp裸腹鱘是鹹海鱘屬的唯一代表種。其體長可達160cm,體重45kg。此魚的產卵洄遊群體年齡在7~30齡。裸腹鱘以底棲生物為食,但胃含物中偶爾能發現小魚。

&nbsp&nbsp&nbsp&nbsp裸腹鱘產卵場主要在錫爾河。產卵洄遊自河口上溯1800多km。其產卵場在克孜扎河,距河口103km至法扎巴德卡拉距河口1500km的河段。在阿姆河,性成熟群體產卵洄遊自5月初至9月,偶爾延續到10月。其在河道中越冬,於翌年春天產卵,產卵後降河育肥。阿姆河中的主要產卵場位於中遊的查爾周至土爾特庫爾河段,也有在努特庫斯河段產卵的。此魚主要分布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水域,在裏海和亞速海流域均有棲息。

絲尾擬鏟鱘

&nbsp&nbsp&nbsp&nbsp分布於鹹海流域,主要在阿姆河的中上遊。1989年和1991年捕獲的個體多為1~6齡,體長93~28cm,平均236cm,體重32~270g,平均1002g。此魚具有耐鹽性,可生活於鹹海沿河口水域,此水域鹽度為85‰。

&nbsp&nbsp&nbsp&nbsp絲尾擬鏟鱘多為3~4齡,以底棲生物為食。其食物主要由魚苗佔366%和搖蚊幼蟲組成,年均胃充滿指數741%200%—2075%。喜棲息於砂或礫石底質的淺水區。因其群體補充率低,目前已瀕臨滅絕。

歐洲鰉

&nbsp&nbsp&nbsp&nbsp歐洲鰉分布於裏海、亞速海、黑海和亞得裡亞海水域。在裏海水域,主要分布於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及其支流;在黑海水域主要分布於東海岸河流的河口地區,如多瑙河、第聶伯河和德涅斯特河。

&nbsp&nbsp&nbsp&nbsp歐洲鰉在鱘類中溯河洄遊時間最早,分為兩個種群:春季洄遊型在1~5月溯河,水溫帶4~5℃,當年產卵;秋季洄遊型5月開始溯河,10~11月達高峰,翌年產卵。歐洲鰉洄遊距離因河流而異,一般在940~1810km之間。

&nbsp&nbsp&nbsp&nbsp此魚的生長較快,在裏海的1齡個體體長達51cm,體重達571g。在黑海和亞速海的1齡個體體長為40cm左右,體重250~500g。

&nbsp&nbsp&nbsp&nbsp雌性性成熟年齡為14~28齡,體長230~270cm,體重90~120kg;雄性個體性成熟年齡為11~16齡,體長180~220cm,體重20~90kg。每年產卵洄遊的群體性比約為1∶1。產卵水溫6~7℃,產卵盛期水溫21℃,適宜溫度範圍為6~17℃。

&nbsp&nbsp&nbsp&nbsp卵徑大小為333~384mm,重295g,成熟係數39%~177%。個體懷卵量為40萬~80萬粒,最高達270萬粒。

俄羅斯鱘

&nbsp&nbsp&nbsp&nbsp俄羅斯鱘又稱俄國鱘,主要分布在裏海、亞速海、黑海以及與這些水域相通的河流。俄國鱘除部分是洄遊性種類外,還有部分為定棲種類,在伏爾加河棲息的大多為定棲種類。

&nbsp&nbsp&nbsp&nbsp俄國鱘於春季開始洄遊,在夏季及夏末達到高峰,結束於秋季。在伏爾加河,春季洄遊型群體較大,3~4月份溯河,水溫為1~4℃,6~7月時產卵群體達到高峰。當水溫下降到6~8℃時,溯河群體會減少,到11月份基本停止。春季洄遊型群體當年產卵,秋季洄遊型群體第二年產卵。

&nbsp&nbsp&nbsp&nbsp初次性成熟年齡:雄性7~9齡,體長100~110cm,產卵間期2~3年;雌性11~13齡,體長110~160cm,成熟係數141%。

&nbsp&nbsp&nbsp&nbsp此魚的生長較快,在亞速海,1齡魚體長294cm;2齡魚體長462cm,體重2kg;3齡魚體長556cm,體重17--《中國水產》1999年9期4kg;4齡魚體長613cm,體重55kg。

小體鱘

&nbsp&nbsp&nbsp&nbsp小體鱘廣泛分布於歐洲,主要分布於裏海、黑海、亞速海、波羅的海、白海等海域的河流河口地區,如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和鄂比河等,在湖泊中也有棲息,分為洄遊型和定棲型兩種類型。

&nbsp&nbsp&nbsp&nbsp小體鱘洄遊型種類在春季汛期開始上溯洄遊產卵,汛水越大溯河洄遊的距離越遠,一般洄遊時間為4~5周。河流水位下降時溯河群體減少,此時小體鱘遊至產卵場產卵。產後的親魚漸次降河至港灣、河汊、河道等餌料豐富的水域覓食育肥。

&nbsp&nbsp&nbsp&nbsp多瑙河水系的小體鱘生長較快,1齡魚體長261cm,體重142g;2齡魚體長35cm,體重236g;3齡魚體長403cm,體重370g。目前已知的最大年齡為26齡,最長84cm,最大體重為43kg。

&nbsp&nbsp&nbsp&nbsp多瑙河水系小體鱘初次性成熟年齡:雌性4~7齡,體長40cm;雄性3~5齡,體長28cm。伏爾加河水系的個體性成熟年齡:雄性4齡,體長38cm;雌性7齡,體長34cm。個體懷卵量最大為10萬粒,卵重8~9mg。伏爾加河水系的小體鱘6~10天的體長可達6~7mm,一個月左右可達3~4cm,當年可達25cm。

閃光鱘

&nbsp&nbsp&nbsp&nbsp閃光鱘主要分布於裏海、亞速海、黑海和愛琴海以及與其相通的河流。其最大群體棲息於裏海,主要分布的河流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和蘇拉克河。在黑海南部的一些河流中也有棲息,棲息的其它河流還有頓河、庫班河及其支流。

&nbsp&nbsp&nbsp&nbsp閃光鱘在伏爾加河約4月中旬,水溫6~9℃時開始溯河洄遊,洄遊盛期在5月份水溫10~15℃,6月以後溯河活動減少,但8~10月溯河活動又增加,於11月份結束。而在烏拉爾河的洄遊時間為4~5月份,水溫54~72℃,<
(本文已被瀏覽 8867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中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機遇與對策建議
    中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機遇與對策建議出處:《湖南農業科學》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10-05 11:41:00 1、我國鱘魚產業發展現狀我國自然水域分布的鱘魚有8&nbsp種,分別是分布於黑龍江流域的施氏鱘和達氏鰉,長江和珠江流域的中華鱘、達氏鱘和白鱘,新疆境內流域的西伯利亞鱘、小體鱘和裸腹鱘。
  • 養殖鱘魚和尋找鱘魚,成為了現在最難解決的問題
    遊到河流中產卵親魚的複雜的多齡種群結構——所有這些特點保障鱘魚在生存競爭中的成功。知道鱘科魚類的大量生物學優點,便能夠提出今後增加該種魚類資源的問題。 在我國,尤其是對於裏海和亞速海,已制訂出了旨在擴大魚增殖的措施之間有機聯繫的綜合體。養魚場人工繁殖幼鱘魚是綜合體的最重要部分。多虧蘇聯漁業科學工作者和生產實踐工作者探索出了養殖魚的生物學原理和技術原理。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眾所周知,中華鱘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它們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在天然水域更是難覓蹤影。其實,瀕臨滅絕的鱘魚遠遠不止中華鱘一種,關於它們,你又了解多少呢?圖片來自@新浪江蘇一、鱘魚概覽鱘魚是已知的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也是最原始的魚類之一,因此「活化石」之稱絕非浪得虛名。鱘魚隸屬於硬骨魚綱,全世界僅存1目2科7屬27種,而且全部分布於北半球。
  • 鱘魚味道鮮美,養殖鱘魚,要注意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鱘魚,鱘魚是一種可以吃,而且味道特別鮮美的魚。一說到鱘魚,大家可能覺得是中華鱘,但它其實和中華鱘是完全不一樣的魚的品種。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養殖鱘魚要注意的方法。養鱘魚之前,首先要先挑選一個要鱘魚的場地。
  • 蔥油鱘魚
    其實,鱘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鱘魚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魚類,不僅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富含胺基酸和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及腦黃金。而且,鱘魚全身都是軟骨,尤其是魚身中間的那條筋更被稱為「龍筋」。  下面,特級廚師謝寶樹就手把手教您做一道——蔥油鱘魚。做成後色澤鮮豔、蔥香四溢、口感鹹鮮、魚肉鮮嫩。
  • 鱘魚登上了餐桌,鱘魚三吃你聽過嗎?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鱘魚,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是否有所了解,不清楚也沒關係,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吧!比較特殊的鱘魚西伯利亞鱘魚對西伯利亞鱘。鱘魚很多人都不陌生,我們常見的鱘魚品種有俄羅斯鱘達氏鱘匙吻鱘等,這西伯利亞鱘魚到底有什麼不尋常呢?
  • 如何在黑坑釣場釣鱘魚?釣鱘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黑坑釣鱘魚技巧
    鱘魚的名氣非常大,鱘魚的歷史非常悠久,是最原始的魚類之一。今天,我們要講的鱘魚,不是指野生的鱘魚,而是人工養殖的,由鰉魚和鱘魚雜交而成的鱘魚。垂釣園裡放釣的就是這種鱘魚,在黑坑釣場裡釣大鱘魚是非常過癮的釣魚活動之一。那麼,如何在黑坑釣場釣鱘魚?釣鱘魚用什麼味型的餌料?
  • 黎平茅貢鎮:特色鱘魚養殖 「鱘」出致富新路
    養殖工人石蓉芳正在飼養鱘魚,「自從加入鱘魚養殖,生活在一天天的向好發展。」黔東南州黎平縣茅貢鎮樟洞村「以前在家務農,靠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偶爾在工地打些臨工,不僅累還不穩定,家裡經濟條件一直沒有改善。」
  • 鱘魚養殖的條件,鱘魚養殖這幾點是需要我們知道的
    中華鱘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中華鱘現在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所以我們今天養殖的魚並不是中華鱘,而是鱘魚,鱘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鮮美,並且還沒有刺,所以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吃,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鱘魚也成為了大家最喜歡的食物,為了市場的需求,養殖鱘魚也成為了一個比熱門的項目,但是養殖鱘魚還是有一定條件的
  • 鱘魚應該怎麼養殖?養殖鱘魚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鱘魚是一種很珍貴的魚類,其屬於鱘形目,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鱘魚分布最豐富的國家了。在所有的鱘魚中,有一種很普通的鱘魚,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用魚類了。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養殖鱘魚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了。那麼,在養殖鱘魚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簡單的介紹一下釣鱘魚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鱘魚(xún yú)(Sturgeon),古稱鱏魚(xún yú),體長0.5-7米。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系現存的古老生物種群。
  • 我國冷水性魚類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
    雖然各類水域開展了增殖或養殖開發利用,但是實際上僅開發利用了全國2%的冷水資源,絕大部分還沒有被利用。在充分保護資源的情況下,生產能力可達5×105t,有效開發利用的潛能巨大。鱘魚主產區:山東、四川、湖北、河北、廣東、浙江等省份。1.5.2&nbsp增殖產量在種質資源保護方面,部分地區開展了裂腹魚類、鱘鰉魚類、鮭鱒魚類等魚類的增殖放流,年捕獲量在1×104t&nbsp以上。鱘鰉魚類、鮭鱒魚類、白鮭魚類、裂腹魚類,產區分布在黑龍江、四川、貴州、吉林、遼寧、陝西等省及新疆、西藏自治區。
  • 鱘魚的養殖優勢,只要是飼養方法正確,鱘魚的成活率可以達到96%
    所以說魚的市場價格一直是在上漲的狀態,鱘魚的年產量是不高的,但是它的需求量卻是在逐漸的增大,主要就是由於鱘魚它的肉質很鮮嫩,在市場上面很受消費者的追捧。那麼鱘魚的養殖前景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塊來瞧瞧吧!
  • 鱘魚—— 龍江之寶
    鱘魚古稱鱣,屬鱘科魚類,起源於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白堊紀,曾與恐龍共生存而稱為「活化石」,是當今存活在世的稀有古生物之一。鱘魚中的史氏鱘,是我省的特產魚類,僅分布於黑龍江及松花江、烏蘇里江下遊水域。其中,墾區所屬的勤得利農場,不僅是鱘魚盛產區,而且是全國率先實現鱘魚人工孵化、馴化飼養的單位,可稱鱘魚的故鄉。
  • 科學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建議儘快解除養殖鱘魚銷售禁令
    在突破鱘魚人工繁殖技術的基礎上,加強了鱘魚自然資源的增殖和保護,尤其是大力開展了人工養殖,世界鱘魚產量才有所回升。前蘇聯是最早開展鱘魚人工繁殖的國家。1896年首次嘗試將性腺自然成熟的小體鱘人工授精獲得了受精卵。在90年代中期,前蘇聯鱘魚人工繁殖技術不斷進步,形成較強的人工繁殖獲得苗種能力,供給人工養殖和向天然水域放流。
  • 關於鱘魚的養殖方法
    鱘魚屬於鱘科類的魚,還有其它名字分別叫鱣和苦臘子,還有鰉魚和中華鱘,我們只能購買養殖的鱘魚食用,捕抓野生的鱘魚食用屬於犯法。鱘魚的肉質鮮美細嫩,只有一條大魚刺,還是脆骨,可以直接食用。那麼如何養殖鱘魚呢?小編整理幾天關於養殖鱘魚的介紹,下面一起了解吧!
  • 鱘魚的做法 紅燒 鱘魚的做法 紅燒要幾分鐘燒得好?
    鱘魚的做法 紅燒要幾分鐘燒得好?鱘魚的肉有補慮益氣,強身健體的作用,煮出的汁飲,可以治療血淋,鼻肉能夠補慮下氣,魚籽也很好,可以殺死腹內小蟲。鱘魚的肌肉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脂肪含量也非常的高,對軟化心腦血管,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智商,預防中老年人痴呆有較好的功效。
  • 我國鱘魚品種很多,養殖鱘魚需要一定的條件,這5點是最基本的!
    我國鱘魚品種很多,養殖鱘魚需要一定的條件,這5點是最基本的!說句鱘魚,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鱘魚是一種現存的最早起源於脊椎魚類的動物之一,我國鱘魚品種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華鱘,他是我國的一個保護動物,是不可以吃的。
  • 我國人工養殖鱘魚的疾病防治方法
    隨著其野生資源的減少,人工增殖及人工養殖相繼出現了。據報導,我國已開展人工繁殖和養殖的品種有中華鱘、史氏鱘,還有從國外引進的匙吻鱘、北美短吻鱘、俄羅斯鱘、美國高昂鱘以及雜交鱘等,水產業者普遍看好鱘魚的養殖前景,通過不同的渠道投入資金,進入人工繁殖和養殖的行列。隨著鱘魚在池塘、網箱、湖泊和水庫中的成功養殖,我國正形成一個人工繁殖和養殖鱘魚的熱點,疾病防治的研究是當務之急。
  • 鱘魚的養殖雖然簡單,但我們還是要注意這些事情
    鱘魚屬於一種鱘形目的魚類,我國是鱘魚分布最廣、品種最多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小編在這裡說的鱘魚可不是國家保護動物中華鱘,說的就是平常普通的鱘魚而已,鱘魚在成年之後體型是非常大的,通常體重都可以達到60到250kg,現在鱘魚的人工養殖面積也是越來越廣了,那麼養殖鱘魚的時候該注意什麼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