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考研人數激增?「逃避就業式考研」很難上岸,備考者要想清楚

2020-12-05 石老師聊教育

文/石老師聊教育

高校畢業生大致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直接就業,第二是考研,還有一種是考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現如今選擇考研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眾多,而且每年都在上漲。為何這些高校畢業生這麼熱衷於考研呢?

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通過考研改變自己命運,在將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也很好。但是對於備考者來說,一定要理性對待考研這件事情。不能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成功的概率很低。

高校畢業生熱衷於考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強烈的名校情結

考研大軍中有很多人之所以報名考研,是因為他們內心有著強烈的名校情結。這些考生的本科學校並不好,當時就讀於這樣的本科,其實有點不甘心。

在他們心中,一直想有個名校的學歷,於是在考研大軍中,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沒讀名校的本科,就讀名校的研究生」,這樣一想,內心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可是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

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是一定要付出努力,不然大概率會失敗的。當然每年都有本科不夠好,但是通過考研最終被名校錄取的學生,但是前提是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相信很多的同學都有一個強烈的名校情結,感覺自己只要考上了名校都能夠有不錯的成就,事實並非如此。

2.本科專業不滿意

在就業的時候,很多畢業生所讀的專業並不好找工作,所以就想通過考研,然後換專業。其實研究生招生的時候,很多專業是不限制本科專業的,因此對於專業不好的學生來說,這也是換專業的一個方式。

但是跨專業考研的難度比較大,畢竟對於新專業,在大學的時候並沒有接觸,所以學起來比較吃力。跨專業考研雖然可以這麼做,而且很多人都在跨專業考研,但是這樣做的話,考研的難度就加大了,能夠考上的概率也比較低。

如果你對本科專業不滿意,不妨考慮一下,考研究生可以改變自己的專業,而且也可以讓自己有一次重生。

3.就業壓力太大

如今本科生的數量很多,好的企業以及好的工作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對於大多數的備考者來說,既然工作難找,不如趁著這段時間複習考研,讀研之後工作應該就好找了,畢竟學歷有競爭力。

而且本科學歷不好的話,能夠進入大企業的概率很低,能夠選擇的企業和工作是有限的,因此就業很大。面對這樣的就業壓力,不少學生選擇讀研來改變自己的。

現在在社會當中就業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年輕人都感覺到自己想要把這條路走好特別的不容易,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努力一下,讓自己有不錯的成就。

建議大家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畢竟就業這件事情也不能夠急得來。未來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調整一下就業壓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4.逃避就業

還有很多備考者主要原因是想逃避就業,沒有做好應對社會的準備。這些學生還想繼續在學校讀書,所以會選擇考研。

對於這些學生來說,考研是躲避就業的有效方式,而大多數家長,只要家庭條件還可以,都會支持孩子繼續讀書。

這樣一來這些學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躲避就業了,家庭在生活上也會支持,因此他們沒有生活壓力,備考的時候也比較輕鬆。

其實很多考研的學生往往就是逃避就業,感覺就業壓力太大,自己不想為此而付出,所以就選擇做這件事情。

逃避就業式考研,這樣的備考者其實很難成功,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逃避就業選擇考研究竟為什麼失敗的概率很大呢?

1.動力不足

逃避選擇考研的人對於考研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動力。尤其在複習的時候,經常抵制不住多方面的誘惑,複習的狀態也不好。在考研複習的大半年時間內,他們時刻想要放棄,心中的動力不足。

這些學生會慢慢的覺得考研只是逃避工作,內心也會有所反省,越是這樣想,成功的概率越低。這樣的考生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最後甚至非常厭倦考研。

因為備好只是應付一下家人,自己並不想讀研,所以這些為了躲避工作而考研的考生很難成功。這是因為自己動力不足, 所以才導致考研失敗了。

2.備考十分鬆懈

為了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這樣的學生在備考的時候,很容易放鬆自己。此時已經畢業了,學校不會提供住宿,所以這些學生需要自己租房子。

也許房租和平時的生活費家裡面會解決,但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尤其是在出租屋中學習,根本靜不下心。

考研雖然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但是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複習的時候很容易鬆懈,畢竟大家的自控力並不強,尤其是大學生。總之,考研人數激增,背後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值得深思。

對於備考者而言,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科研,是不是有強烈的讀研意願,如果不是的話,需要好好想清楚究竟該不該考研。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這樣的成功率是極低的,一定要理性對待。

結語

對每個人來說,其實學習這件事情真的挺重要的,考研也要認真對待,不要有所鬆懈,如果你一旦鬆懈了,可能考研的時候取得不了好的成績。在很多人心目中,其實備考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大家要好好的鑽研一番。

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考研挺難的,大家一定要認真仔細,而且在考研的道路上想要走的更遠,也要付出的更多。考研這件事大概要拿得起放得下,只有堅持了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不要在你心目中,你覺得考研是不是很重要呢?你認為需要注意哪些東西呢?

相關焦點

  • 考研才升值的3個專業,不考研難就業,考研上岸後薪酬就不一樣了
    有不少畢業生為了在就業的時候,贏得更多的機會,擁有更多的籌碼,就會選擇考研,加入考研大軍,這也是導致考研人數不能增加的主要原因 考研的整體難度也是偏大的,需要備考的東西有很多,每位畢業生考研的初衷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看身邊的同學都考了,覺得考了肯定對自己有好處,就盲目跟風地報考了,完全沒有想清楚,有的考生真的是出於提升自己專業技能的目的才報考的。
  • 考研成功上岸後,這些專業發展有利,就業前景廣闊
    每年報考研究生的學生非常多,尤其在今年可謂是報考人數最多的一次,在這些學生裡有想提高自己的學歷的,有想要提升就業機會的,也有部分專業必須考研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的,在每年都會有近三分之二的考生落榜。上岸後才能有更多就業機會的專業,含金量更「翻倍」專業一:法學專業眾所周知法學在本科時期就很有難度,更別提考研了,但與難度大相比,這個專業在提升學歷後很吃香,含金量翻倍,身價也跟本科生不一樣,更能受到重視。
  • 考研or就業,為什麼選擇考研
    同學們好呀,前一段時間有很多的小夥伴再問我們,立馬要畢業了,是選擇考研呢還是面向社會提早就業呢。其實每一個考研人在決定考研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考研,也有很多人會疑惑考研有沒有用?再花費幾年的時間在學校裡到底值不值得?上岸君今天我想換個角度,用大數據來告訴你們一些事實。
  • 明知故問 | 2020考研前景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考研?
    無論是想轉換本科專業,還是想繼續求學深造,亦或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防止陷入「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在求職過程中有更大的競爭力,考研已成為無數學子改變命運的選擇。縱觀「考研熱」背後的原因,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編制的《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主要與畢業生就業壓力、非全日制納入統考、研究生招生擴張等因素刺激有關。
  • 考研競爭日趨激烈,但考研報考不可盲目!這4個專業博士也很難就業
    自從2018年以後,考研報考人數增幅就一直呈井噴之勢,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290萬人,而在2020考研中,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340萬人,而隨著今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環境的變化,因此預計2021考研報考人數要超過往年。
  • 參試人數或再創新高 自習室已擠不下考研族
    但考研並不容易。 對於考研報名人數屢創新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這其實是就業以及社會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對此,他建議大學生一定要理性報考,要整體權衡自己要不要考研,而不是隨大流、被裹挾。
  • 學長:「如果能重來,一定不會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匆匆準備考研」
    近年來,考研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有些人說是因為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考研是為了逃避;也有人說是因為國家鼓勵高層次教育,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資教育;還有人說是因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於「打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 為何死磕985名校的二戰考生換了考研目標?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
    所以那些二戰考研的同學,有很多人在二戰考研的時候都更換了考研院校。他們換學校的初衷也是為了二戰不失敗。但更多的人覺得,考了一次研究生,有了經驗,再考一次機會更大。那麼,考研二戰時能換學校嗎?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呢?想去985名校讀研,考生別死磕一個目標,二戰時應酌情更換學校!
  • 考研「排行榜」出爐,每年「上岸率」都很高,畢業後碩士身價翻倍
    文/美美教育 現如今,高等階段的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各大高校都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擴招,本科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導致就業的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加。
  • 考研四大冷門專業,過線就能「上岸」,最後一個前景不錯!
    各地的考研初試成績也已經出爐了,不知道各位同學的學長學姐們是否成功上岸了麼?現在由於我國的教育水平提升,本科生的數量大大增加,所以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很多本科生都會選擇考研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同樣也有很多高考沒有發揮好的學生,也希望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第二學歷,實現自己的名校夢,也為後面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
  • 4個適合「數學學渣」考研的專業,考研優勢大,就業前景好薪資高
    我們根據數據上來看,我國參加考研的人數一直都是上漲的狀態,而且今年參加考研的學生人數已經達到了340萬人,現在2021年的考研報名已經結束了,據統計,2021年參加考研的人數已經達到400萬人以上,但是具體的數據還未公布,所以說學生們之間的競爭依舊還是很大的。
  • 為啥很多人已經努力備考,考研上岸率還是不高?這些因素不容忽視
    文|小玉說 距離今年的考研「初試」,滿打滿算還有10天的時間,考研的小夥伴們也在備考線上做最後的衝刺,但並不是所有的「考研人」都能上岸,隨著近年來考研人數的激增,上岸卻是難上加難。
  • 考研是否要報班,有些問題需要弄清楚,別亂花錢
    基於就業難度、城市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的原因,近些年來,考研人數逐漸上升,而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的工作受到了較為嚴峻的考驗,雖然現在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慢慢減弱,但也讓部分高校畢業生、職場人士走上考研之路,等拿到更高的學歷,再做打算。但是,有些人很困惑,考研的話,要不要報班呢?
  • 這5大專業本科畢業,很難找到工作,考研後就業競爭力才會提升
    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一般要看求職者的學歷,和所學的專業,以及專業技能的高低,面對這一情況,為了能贏得更多的機會,增加自身就業時的競爭力,不少的畢業生都紛紛加入了考研的隊伍,繼續提升自身的技能,就為了增加自身在就業時候的成功可能。 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本科階段畢業很難找到工作的5大專業,考研後機會和就業競爭力才會提升和增加。
  • 考研「屢敗屢戰」的日子
    在知乎、豆瓣、虎撲上,將「考研」與「逃避」掛鈎的論調早已有之,早在幾年前就有媒體報導過「考研老兵」的現象,還成功引發人們驚呼:哇,他居然為了考研連工作都辭了。 但到2020年底,整個問題似乎已經來到了另一個層面。
  • 那些成功上岸的考研er,寒假都是怎麼過的?
    2020年,被稱為「史上考研的最難年份」。今年報名有341萬人,與去年相比,2020年考生人數再增51萬人,我們清晰地看到,考研人數屢創新高,考研er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增加。 這都在說明一點:考研,越來越難。這樣的增長趨勢,到2021年你憑什麼上岸?
  • 考研上岸不易,為什麼身邊已經畢業的人不急工作?畢業論文是關鍵
    就業一直都是大學畢業生的難題,尤其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下,很多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眾多的學生都選擇了考研與考公,這也是今年報考人數非常多的原因,但在考公與考研之間,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考研。今年考研人數高達422萬人比去年多了80萬人不止,增多的原因是什麼?
  • 這些專業建議儘早準備考研,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天差地別」!
    那麼,考研到底值不值?什麼專業適合考研?今天就要來說幾個本科生和研究生含金量「天差地別」的專業,建議就讀這些專業的學生儘早將考研納入自己的計劃之內,早早準備,才能有更大的上岸把握!【法學專業——成為「精英」,才有出路】作為一個相對熱門的專業方向,法學專業的報考人數可謂是源源不斷。作為一個文理兼收的專業類,擁有廣泛生源的法學專業同時也擁有看似理想的職業方向:成為律師、法官、司法工作者……無一不是體面而高薪的工作。然而,法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卻沒有想像中那樣美好。
  • 這5大專業需要考研,本科畢業沒啥出路,過來人:真的很難就業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本身本科階段就比別的專業多一年,醫學類專業起步就是5年,專業度是很高的,臨床醫學也是最鍛鍊人,那個方面都需要懂,臨床醫學專業如果只是本科畢業的話,真的很難找到工作,縣級以上的醫院最低都需要研究生的學歷,不少城市的三甲醫院,都需要博士這樣的高精尖人才,不少臨床醫學都是直接本碩連讀的,這樣就省去了考研這一環節。
  • 377萬人考研,北大畢業7成進體制,考研考公成大學生宿命?
    當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或許為了逃避市場競爭的社畜生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言必談985/211、內卷生存,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考研的大軍,挺進體制內,「上岸」喘息。  當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或許為了逃避這些即將到來的社畜生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言必談985/211、內卷生存,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考研的大軍,開始挺進體制內。  考研或者畢業後進入體制內,被稱為「上岸」,這個詞代表了當代大學生最美好的期盼。萬般皆下品,唯有「上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