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努力就成天才活到老學到老,門捷列夫亦是如此發現化學周期表

2021-01-11 博科睿達

門捷列夫有一句格言就是:什麼是天才,終身努力,就成天才。每次讀到門捷列夫的故事,都被他這種忘我工作、積極探索的精神所打動。

門捷列夫的一生正如他所說的,用一生的時間去努力去追求,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要活著就堅持不懈。

門捷列夫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裡,家裡有多達14個子女。雖然他的父親是中學校長,但是在他出生的時候,父親眼睛失明了,家裡也因此失去了主要的經濟支柱。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父母親都相繼去世,對他這種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門捷列夫沒有放棄他的學業,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

雖然剛讀大學時,門捷列夫的成績並不是名列前茅,但是在畢業的時候,他已經是班裡的佼佼者,排名第一。23歲的時候,門捷列夫就已經成為副教授,31歲的時候,就榮升為教授。

在19世紀中期,門捷列夫就把自己所學及研究成果寫成《有機化學》一書,寫作期間,門捷列夫為了儘快成稿也是通宵達旦。

在當時人們已經發現了很多的元素,但對於這些元素之間的關係並不清楚,很多科學家都在探索這些元素之間潛在的規律。門捷列夫也是忘我的投入其中。他把當時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的原子量及化學性質等都寫作撲克牌上,不停的變換撲克牌的位置。終於在1869年,他發現化學元素的性質是隨著原子量的變化而有規律變化的,繪製出了元素周期表,還預測了一些沒有被發現的化學元素。

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周期律後,引起很大轟動,有些認為是他用撲克隨便擺擺,用筆隨便劃劃就做出來了的,而他卻說,這個問題,他考慮了有20年。

這是怎樣的一種堅持。

發現化學周期律之後,門捷列夫因其突出成就而聞名於世,他也被很多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的科學院聘請為榮譽院士。但是卻由於他不擁護當時的沙俄政府,而遭到冷遇,還由於他支持學生運動,受到沙俄政府迫害,離開了他心愛的工作了33年的聖彼得堡大學,去擔任沙俄政府所認為的閒職「度量衡總局局長」。

然而,他依然沒有因為失意而荒度時日,而是積極置身於度量衡的研究,統一俄國的度量衡。

晚年時期的門捷列夫,依然是忘我工作,雖然眼睛已經半盲,還是每天起床之後就堅持學習、研究、創作。

1907年2月2日,清晨5時,門捷列夫坐在椅子上握著筆創作時於世長辭……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努力,即使處於困境,也會努力給自己創造條件。

現在多少人正經歷中年危機,生活中又有多少不如意之事。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己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趕不上時代發展,也不要放棄,只要堅持,總會有柳暗花明之時。

門捷列夫所處的時代,科學發展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日新月異,而門捷列夫都能如此要求自己,作為處在社會高速發展時代的我們,又如何不能活到老學到老呢。

相關焦點

  • 為何門捷列夫的周期表「火了」?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除各類研討會、交流會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組織中學生化學元素周期表網上競賽、科學實驗進課堂等活動,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化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為何門捷列夫的這張元素周期表「火了」?
  • 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是19世紀俄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
    19世紀後半期,俄國自然科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湧現出一批傑出的科學家,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是這些科學家的傑出代表門捷列夫在大學裡,門捷列夫選擇化學作為終身事業。門捷列夫非常興奮,他堅信自己發現了自然界中最偉大的規律,並很快把這個發現發表在《化學年鑑》上。1875年9月,法國化學家勒科克·德·布瓦博德蘭宣布發現了一種原子量為5922,比重為4.7的新元素—鎵。門捷列夫得知後,立刻給他寫了封信說:「鎵就是我原先預言的類鋁,它的原子量約為68,比重約為59-60,請你們再研究研究。」
  • 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是19世紀俄國科學家的傑出代表
    19世紀後半期,俄國自然科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湧現出一批傑出的科學家,提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就是這些科學家的傑出代表。1834年2月8日,門捷列夫出生在西伯利亞託博爾斯克市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
  • 勇於探索的人--門捷列夫創建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之一,他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當時,化學家一共知道63種元素。每一種元素都可以與其他物質和元素化合成幾十、幾百、甚至幾千種化合物。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連續講幾個月都講不完。這也讓化學的研究陷入了迷茫。在這種情境下,門捷列夫開始思考:這些化學物質就沒有規律可循嗎?門捷列夫不相信元素間沒有規律,於是他下決心尋找。
  • 勇於探索的人——門捷列夫創建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之一,他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當時,化學家一共知道63種元素。每一種元素都可以與其他物質和元素化合成幾十、幾百、甚至幾千種化合物。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連續講幾個月都講不完。這也讓化學的研究陷入了迷茫。
  • 門捷列夫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這得從打牌說起!
    門捷列夫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誕生的?門捷列夫是周期表的創始人,但為何之前無人發現這一規律呢?他當時又是怎麼找到周期律的呢?1867年,經歷了整整六年的農奴制改革,沙俄帝國百廢待興,期待進步,聖彼得堡大學請來了一名年輕的傑出「海龜」,擔任普通化學教授。
  • 溯源化學元素周期表
    它們的性質與門捷列夫的預言準確得令人驚奇。通過實踐,門捷列夫的理論受到了越來越普遍的重視。後來,人們根據周期律理論,把已經發現的100多種元素排列、分類,列出了今天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張貼於實驗室牆壁上,編排於辭書後面。它是我們每一位學生在學化學的時候,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課。
  • 「化學教父」朱元璋。對中國元素周期表的貢獻僅次於門捷列夫
    說到元素周期表,不知在座的相信各位是不是頭很大,反正小編高中時候翻來覆去記元素周期表的場景歷歷在目。眾所周知,元素周期表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總結發表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
  • 科學發明小故事,化學之父——門捷列夫
    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努力,便成天才。—— 門捷列夫化學家門捷列夫,一生致力於化學研究工作。他是自然科學基本定律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發現者。由於門捷列夫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所以獲得了「化學之父」的美譽。從小,門捷列夫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著,父母親先後離他而去。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它的創建要歸功於俄國化學家迪米特裡·門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方方正正,排列井然有序,世間所有元素之間的規律是如此簡單明了。但繪出這樣一份簡單的表格,背後是多少科學家數十年夜以繼日的心血。門捷列夫在先前多位科學家對各類化學元素不斷研究發現的基礎上,1869年3月份,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寫在卡片上,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將它們進行排列。
  • 誰發明了元素周期表?並非門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的真正發明者在化學書籍中很少提及,他就是亞歷山大·埃米爾·貝古耶·德·尚古圖斯(Alexandre-EmileBéguyerde Chancourtois)。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發現歷程大多數人認為門捷列夫發明了現代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
    門捷列夫的偉大貢獻,其一即是並未完全以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同時期有很多人在思考如何排布已發現的元素,幾乎都是按照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當時所發現的元素,而是大膽地預測某些原子量的測算是錯誤的!認為現在的元素周期表是門捷列夫一個人的功勞是不妥的,至少有10+位化學家的貢獻。see 作者發表在《化學教育(中英文)》微信公眾號上的微課【微課賞析】探秘元素周期表+精彩PPT
  • 門捷列夫周期律,鎵的發現,以及中國公使的感悟│左圖右史
    今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重頭戲是紀念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 (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 1834-1907) 發現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世界各地的化學家都組織了相應的紀念活動。
  • 發現元素周期律卻無緣諾獎:是諾獎的損失還是門捷列夫的損失
    說起化學,你想到的可能是發現元素周期律並製作出來元素周期表的門捷列夫。門捷列夫成就巨大,有人稱他為最偉大的化學家。說起屬於化學家的榮譽,你可能想到的是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化學獎的地位很高,許多人認為這是化學界的最高榮譽。
  • 從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到佛教《金剛經》都在說什麼?
    1869年3月6日,門捷列夫公布元素周期表。於是我就,鈉鎂鋁矽磷,硫氯氬鉀鈣。行不行,能背出來。這要感謝我的初中化學老師,欽老師。她沒少掐我腮幫子。所以我在這裡澄清一個問題,不要看我是個文科生,其實我的理科除了數學,都很不錯,改天我還可以和大家聊聊力學和電的事。
  • 門捷列夫發明元素周期表,可惜未能拿到諾貝爾獎!
    在門捷列夫看來,元素有著清楚的系統性和周期性,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量的改變而改變。這樣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就誕生了。它這張周期表裡面還有大量的空缺,結果他就在發表的有關元素周期表的文章中,詳細地描述了並預言了當時科學界還不知道的三種元素!第一種類似於硼,第二種類似於鋁,第三種類似於矽。這三種元素都給描述了,它的原子量是多少?然後應該有什麼樣的性質?
  •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啟示
    元素周期表,這張看上去很簡單的圖表,歷經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最終完成。元素周期並不是由門捷列夫一人獨創的,它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德國化學家德貝賴納的「三素組」、紐蘭茲的「八音律」、德國人邁爾的周期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合成的第117號化學元素,並申請將其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目前,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已申請將第117號元素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據外國媒體近日報導,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通過反覆實驗,終於成功驗證了他們兩年前合成的第117號化學元素,並申請將其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150歲|門捷列夫做夢之前的35年硬核人生
    他發覺這種循環往復的變化與三角函數的跌宕起伏很相像,於是借用了函數周期的概念,將這張表格命名為——元素周期表。位於斯洛伐克首都的門捷列夫雕像這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夢境之一,瑰麗程度或許不如同時代的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夢見一條首尾相接的蛇,由此破解了苯的六角環形結構,但重要性卻更甚之。
  •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門捷列夫做夢想到的?其實苯結構式也是做夢而來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的過程就與做夢相關。1869年,科學家們一共發現了63種化學元素,但是元素之間究竟有何規律?科學家們卻百思不得其解,門捷列夫對此也是整日苦思冥想。一日,門捷列夫因思索元素問題而感到極度疲倦,不知不覺便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