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努力,便成天才。
—— 門捷列夫
化學家門捷列夫,一生致力於化學研究工作。他是自然科學基本定律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主要發現者。由於門捷列夫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律,所以獲得了「化學之父」的美譽。
從小,門捷列夫在艱難的環境中生活著,父母親先後離他而去。由於經濟貧困,他最後只好進了免費的師範學院。門捷列夫之前接受的教育水平很差,加上中學畢業後又輟學一年,所以,在進入師範學院不久的第一學期考試中,全班28名學生中,門捷列夫名列第25名。但是,門捷列夫並沒有因此氣餒,而是決心奮起直追,刻苦努力。
有一天清晨,門捷列夫起床後用冷水擦擦臉,只覺得腦袋沉重渾身無力,接著乾咳起來,憋的臉頰通紅。經過同學和醫生的不斷勸告,門捷列夫才答應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他依舊在病床上堅持學習。終於,門捷列夫經過一年的努力,成為了班上的優等生。在大學畢業時,他的成績躍居第一名。
後來,門捷列夫被授予一級教師稱號,還獲得了學院的獎狀。23歲時,門捷列夫成為副教授。31歲時,門捷列夫成為正教授。
據人們回憶,門捷列夫在寫作有機化學時,幾乎整整兩個月沒離開書桌。他經常晝夜工作,休息不到幾小時。終於有一天,他微笑著走出了辦公室,手裡拿著厚厚的一大疊稿子,沒多久,門捷列夫的有機化學出版了,並榮獲俄羅斯學院的獎勵。接著,門捷列夫繼續奮戰,花了很多精力尋找化學間的規律。終於,在1869年,門捷列夫發現了化學元素周期率,他的這一發現,讓許多人為之傾倒。
有很多人向門捷列夫打聽成功的奧義,一個彼得堡小報的記者,這樣問過:「您是怎樣想到您的周期系統的?」門捷列夫聽後哈哈大笑起來,他答道:「這個問題我想了將近二十年,而您卻認為坐著不動,突然就成了,事情並不是這樣!」記者又問:「您是否承認您是一位天才呢?」,門捷列夫不假思索的回答說:「什麼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
門捷列夫他的一輩子都在工作,到死時,還坐在書桌旁,手裡握著筆。
知識小貼士
科學不但能「給青年人以知識,給老年人以快樂」,還能使人慣於勞動和追求真理,能為人民創造真正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能創造出沒有它就不能獲得的東西。
—— 門捷列夫
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不管它多麼漂亮,都會失去分量,不會為人所承認;沒有以有分量的理論作基礎的實踐,一定會遭到失敗。
—— 門捷列夫
科學的種子,是為了人民的收穫而生長的。
—— 門捷列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