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D類功放LC濾波器設計(一)

2021-01-09 電子工程專輯

LC串聯諧振的意義

有了上一節的基礎,這一節我們來看看D類音頻功放的LC濾波器如何設計,思路是怎麼樣的,可以看作是一個案例。

考慮到有些同學沒接觸過D類音頻功放,我會先簡單介紹下D類功放的工作原理,然後D類功放為什麼要用LC濾波器,再到LC濾波器設計具體過程。

TI公司也有介紹D類放大器LC濾波器的設計文檔,文末會分享出來。我寫的與TI的區別,TI的主要介紹具體如何設計,我主要想說明思路過程,並指出裡面的一些細節,為什麼是這樣。我希望的是,有了思路,即使沒有任何文檔,遇到類似的問題,也能自己去分析。

 

D類功放工作原理

D類功放相對於A,B,C類來說更不好理解,因為它是需要調製的,看起來就是佔空比不同的PWM波,波形看著與我們的音頻模擬波形一點都不像。

下面來看一看它的原理。

                           

簡單理解就是:音頻信號與三角波高頻載波經過比較器進行比較,得到佔空比不同的PWM波,然後將得到PWM信號通過MOS管對管,經過濾波器輸入到喇叭。調製後得到的PWM裡面含有音頻分量,然後通過LC濾波器濾掉高頻載波還原成原始信號。

原理確實非常簡單,但是我們可能會有如下問題,僅僅理解以上內容還是遠遠不夠的。

為什麼有的電路喇叭兩端用示波器量就是PWM波,但是卻能正常發出聲音?

LC濾波器該如何設計,L,C如何取值?

有的D類放大器要LC濾波,有的用磁珠就可以了,為什麼?

還有的廠家的宣稱它們的放大器不需要濾波,用了什麼技術?

下面來看看這些問題是怎麼分析的。

 

典型的D類放大器電路

D類放大器,我們常用的方式是差分的方式,即兩個MOS對管中間接喇叭。下面就只分析這種差分方式,單端的分析方法也差不多。

首先,D類放大器是一個大類,主要區別在於有不同的調製方式,下面先介紹兩種,AD類,和BD類。

AD類是經過三角波調製後再反相,用了一個比較器。BD類是先將音頻信號反相,再將原信號和反相後的信號分別通過調製,用了兩個比較器,從圖中看不出來差別,下面來看看波形的區別。

紅色的為音頻信號,三角波是調製信號,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得到濾波之前的差分輸出信號。從波形上看到,AD與BD的差分輸出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二者的電平都是高低變化,我們沒法從上面直接得到有用的信息,比如看不出來哪種效率更高,哪種輻射會小一些等等。

這時候,我之前的文章「信號在腦子裡面應該是什麼樣的」就要派上用場了,我們需要把輸出信號進行傅立葉變換,得到它們的頻譜,有了頻譜,就很容易看出差別。為此,我藉助了Matlab軟體,分別畫出它們的頻譜。

註:為了減小Matlab軟體的計算量(計算量大了電腦會卡),我設定的音頻信號為1Hz,調製三角波為20Hz,雖然實際音頻信號頻率肯定是比1Hz要高的,但是分析結果應是一樣的。

下圖是用幅度為1,頻率為20Hz的三角波,來調製幅度為0.9,頻率為 1Hz的正弦波。

從上圖看出,調製之後的有用信號1Hz被保留,幅度都是0.9,兩種方式都是一樣的,這說明都能達到目的,包含了完整的音頻信號。

AD調製方式,除了有用信號1Hz在,還有調製三角波頻率20Hz的幅度也很大。而BD調製方式,20Hz頻率消失了,只存在更高的諧波。從這個角度說, BD的方式是要更好的,損耗降低了。

在音頻輸入為0的時候,也就是說放大器空閒,更能看出AD與BD的區別,如下圖:

在輸入為0的時候,AD方式的差分輸出為方波,而BD方式輸出為0,毫無疑問,BD方式功耗更低。

事實上,我們拿到了頻譜,就能知道很多事情了。

首先,這些開關信號實在看起來不像是模擬音頻信號,但是其確實包含了完整的音頻頻率信號在其中,所以直接通到喇叭也是可以正常響的,雖然額外多了高頻載波,但是頻率太高,超過人耳範圍,高頻分量是聽不見的。

其次,這些開關信號除了包含有用信號,還有豐富的高頻頻率,這些高頻頻率從調製頻率開始往上。這些高頻分量通到喇叭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反而會額外帶來功率損耗,還有會造成EMI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濾波器來濾掉高頻分量。並且,因為驅動喇叭需要的功率較大,而RC濾波器會有額外損耗,所以,LC低通濾波器就自然而然被選中了。

最後,我們知道頻譜裡面的高頻的頻譜分布,那麼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自然就出來了。截止頻率必須高於音頻頻率上限20Khz,而要小於三角波的調製頻率,在這個範圍內,截止頻率越低,去除高頻分量越好。

下面分享下上面波形的Matlab源碼,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試試。

f_audio=1; %被調製信號(音頻信號)頻率為1Hz f_sanjiao=20; %三角波調製頻率為20Hz
%%%%%%%%%%%%%%%%%%%%%%%% fft採樣設置Fs=10000; %採樣率為Fs L=(Fs/f_audio)*100; %信號長度(採樣總點數):100個周期的信號,長度越長,fft精度越高,但是執行時間越長T=1/Fs; %採樣周期t=(0:L)*T; %時間長度
A_audio = 0.9; %音頻信號的幅度為 0.9----可以修改為不同的值嘗試S1=A_audio*sin(2*pi*f_audio*t); %被調製信號(音頻信號)為幅度A_audio的正弦波S2=sawtooth(2*pi*f_sanjiao*t,0.5); %調製信號(三角波)為幅度為1的三角波
N=length(t);PWM1=zeros(1,N); %定義PWM1的長度 AD調製後差分波形PWM2=zeros(1,N); %定義PWM2的長度 BD調製後差分波形tmp=zeros(1,N); %定義tmp的長度 計算用(中間變量)for i=1:N if S1(i)>S2(i) PWM1(i) = 1; tmp(i) = 1; else PWM1(i) = -1; tmp(i) = 0; endend
for i=1:N if -S1(i)>S2(i) PWM2(i) = tmp(i)-1; else PWM2(i) = tmp(i); endend
%%%%%%%%%%%%%%%%%%%%%%%% AD調製subplot(3,2,1);plot(t,S1,t,S2,'k');set(gca,'XLim',[0 2/f_audio]);%x軸的數據顯示基頻2個周期set(gca,'YLim',[-1.1 1.1]);title('AD調製');xlabel('t (s)');ylabel('幅度');
subplot(3,2,3);plot(t,PWM1);set(gca,'XLim',[0 2/f_audio]);%x軸的數據顯示範圍set(gca,'YLim',[-1.1 1.1]);title('AD方式調製之後的-差分-信號');xlabel('t (s)');ylabel('幅度');
X1=abs(fft(PWM1));subplot(3,2,5);semilogx(Fs*(0:(L/2))/L,X1(1:L/2+1)*2/L); set(gca,'XLim',[0.1 10000]);%x軸的數據顯示範圍set(gca, 'XTickLabel' ,{'0.1','1','10','100','10K','100K'}); %x軸頻率數據title('AD方式調製之後的-差分-頻譜');set(gca,'YLim',[-0.1 1.5]);xlabel('f (Hz)');ylabel('幅度');
%%%%%%%%%%%%%%%%% BD調製差分信號subplot(3,2,2);plot(t,S1,t,-S1,'--r',t,S2,'k');set(gca,'XLim',[0 2/f_audio]);%x軸的數據顯示基頻2個周期set(gca,'YLim',[-1.1 1.1]);title('BD調製');xlabel('t (s)');ylabel('幅度');
subplot(3,2,4);plot(t,PWM2);set(gca,'XLim',[0 2/f_audio]);%x軸的數據顯示範圍set(gca,'YLim',[-1.1 1.1]);title('BD方式調製之後的-差分-信號');xlabel('t (s)');ylabel('幅度');
X2=abs(fft(PWM2));subplot(3,2,6);semilogx(Fs*(0:(L/2))/L,X2(1:L/2+1)*2/L); set(gca,'XLim',[0.1 10000]); %x軸的數據顯示範圍title('BD方式調製之後的-差分-頻譜');set(gca, 'XTickLabel' ,{'0.1','1','10','100','10K','100K'}); %x軸頻率數據set(gca,'YLim',[-0.1 1.5]);xlabel('f (Hz)');ylabel('幅度');

 

這一節我們看了Class D的輸出信號波形,並分析了其頻譜,我們要學會看頻譜。本節就先寫到這裡吧,下一節會具體看看LC濾波器的設計過程。

-- END --

長按關注微信公眾號『8號線攻城獅』,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的老鐵可以幫點右下角在看,支持下我們!

相關焦點

  • 技術文章:音頻D類功放LC濾波器設計(一)
    LC串聯諧振的意義有了上一節的基礎,這一節我們來看看D類音頻功放的LC濾波器如何設計,思路是怎麼樣的,可以看作是一個案例。考慮到有些同學沒接觸過D類音頻功放,我會先簡單介紹下D類功放的工作原理,然後D類功放為什麼要用LC濾波器,再到LC濾波器設計具體過程。
  • D類音頻功放的LC濾波器設計案例
    簡單理解就是:音頻信號與三角波高頻載波經過比較器進行比較,得到佔空比不同的PWM波,然後將得到PWM信號通過MOS管對管,經過濾波器輸入到喇叭。調製後得到的PWM裡面含有音頻分量,然後通過LC濾波器濾掉高頻載波還原成原始信號。
  • 基於SG3525A的D類數字功放設計與實現
    打開APP 基於SG3525A的D類數字功放設計與實現 發表於 2017-12-23 14:11:12 D類功放的突出優點是效率特別高,這是因為它的輸出電路工作在開關狀態;而要開關工作又必須進行調製,常用的調製方式是正弦脈寬調製(SPWM)。
  • 關於PWM型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關於PWM型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09 14:41:00 中心議題: D 類音頻功放的系統設計
  • 三相不控整流器輸入LC濾波器的研究
    對三相供電的交直交變頻器,目前已經出現了大量不同的無源濾波技術,如單級lc濾波器、多級lc濾波器、多種3次諧波注入的濾波器、變壓器耦合濾波器、電感耦合濾波器等。本文旨在針對性價比高的單級lc濾波器-整流橋-電阻負載系統進行理論分析、仿真分析和實驗測試,確定最佳lc濾波器設計方法,同時解決單級lc濾波器的幾個關鍵問題,如直流電壓提升原理、整流橋最佳輸入線電壓波型等,為單級lc濾波器在整流橋這類非線性負載中的應用打下基礎。
  • 10-20W中功率D類音頻功放IC應用設計時怎樣降低底噪聲?
    內置升壓以及純D類中功率音頻功放底噪聲相對鋰電直供小功率音頻功放突出明顯。其原因是升壓部分電路電流大,大電流的開關信號在電感上產生噪聲。通過地線或者輻射影響音頻功放的信噪比。純D類中功率音頻功放由於輸出功率大,放大倍數相應調大才能滿足靈敏度的要求,放大倍數增大直接影響音頻功放的輸出底噪聲。
  • 一文看懂功放的工作原理與作用
    在理想情況下,D類功放的效率為100%,B類功放的效率為78.5%,A類功放的效率才50%或25%(按負載方式而定)。   D類功放實際上只具有開關功能,早期僅用於繼電器和電機等執行元件的開關控制電路中。然而,開關功能(也就是產生數位訊號的功能)隨著數字音頻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用與Hi-Fi音頻放大的道路卻日益暢通。
  • A類、B類、AB類、C類、D類5類功放介紹及比較
    利用PWM能將音頻輸入信號轉換為高頻開關信號,通過一個比較器將音頻信號與高頻三角波進行比較,當反相端電壓高於同相端電壓時,輸出為低電平;當反相端電壓低於同相端電壓時,輸出為高電平。   在D類放大器中,比較器的輸出與功率放大電路相連,功放電路採用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MOSFET)替代雙極型電晶體(BJT),這是由於前者具有更快的響應時間,因而適用於高頻工作模式。
  • 各類功放原理圖及原理介紹
    在理想情況下,D類功放的效率為100%,B類功放的效率為78.5%,A類功放的效率才50%或25%(按負載方式而定)。   D類功放實際上只具有開關功能,早期僅用於繼電器和電機等執行元件的開關控制電路中。然而,開關功能(也就是產生數位訊號的功能)隨著數字音頻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用與Hi-Fi音頻放大的道路卻日益暢通。
  • 硬體工程師應該知道的音頻功放電路
    根據放大電路的導電方式不同,音頻功放電路按照模擬和數字兩種類型進行分類,模擬音頻功放通常有A類,B類,AB類, G類,H類 TD功放,數字電路功放分為D類,T類。下文對以上的功放電路做詳細的介紹和分析。  1.
  • D類音頻前置運算放大器的噪聲分析與設計
    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中,前置運算放大器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模塊,它位於整個拓撲結構中的前面,完成輸入信號源的加工處理,或者實現放大增益的設置,或者實現阻抗變換的目的,使其和後面功率放大級的輸入靈敏度相匹配
  • 內置升壓音頻功放IC選型
    終端市場渴望音頻功放能夠突破電源的限制,為藍牙音箱提供足夠的輸出功率。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系列內置升壓的D類功放IC系列,提供極致的音質體驗。升壓、恆定7.0W輸出功率、AB類/D類切換單聲道音頻功放ICCS4230 恆定4.8W/2.5V-5.5V(內置自適應Charge Pump模塊)/4ΩESOP-162.7-5.5V CS4230E是一款採用 CMOS工藝 ,無電感升壓單聲道音頻功放,可以為4Ω的負載O供最高4.8W的連續功 率CS8323S
  • NE555與LM393實現脈寬調製的D類功放
    D類數字功放的基本原理是正弦脈寬調製(SPWM),要實現D類功放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要有一個三角波或鋸齒波發生器,通常稱為載波;   (2)要有一個電壓比較器,並將音頻信號(通常稱為調製波)和三角波信號在比較器中進行比較,這一過程也稱為脈。
  • IR推出最新IRAUDAMP4音頻功放參考設計
    IR推出最新IRAUDAMP4音頻功放參考設計 2007-07-06 10:48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CarCAV編輯
  • lc濾波器原理介紹及簡單設計
    lc濾波器   LC濾波器,又稱無源濾波器,是利用電感、電容和電阻的組合設計構成的濾波電路,可濾除某一次或多次諧波,最普通易於採用的無源濾波器結構是將電感與電容串聯,可對主要次諧波(3、5、7)構成低阻抗旁路;單調諧濾波器、雙調諧濾波器、高通濾波器都屬於無源濾波器。
  • CS83785 單節鋰電池3.7V供電內置升壓2×10W立體聲D類音頻功放解決...
    在有限的電池電壓前提下為了把輸出功率做大,功放晶片內置升壓模塊把升壓值再提高。此時,要考慮到效率問題,理論上升壓越高,壓差越大,效率越低。CS83785是一款內置升壓音頻功放IC,3.7V鋰電池供電內置升壓到8.5V,能提供2×10W持續功率輸出。效率最高達85%,這就保證了輸出功率恆定以及整機溫升在正常範圍之內,以及鋰電池的續航時間。
  • 應用可攜式設備中的D類音頻放大器介紹
    /回放等任務,管理MP3數位音樂流,並提供基本的警報聲,有時設計需要升級到更強大的音頻性能,這可以通過數字音頻架構實現採用D類放大器。 那些早期的固態立體聲系統具有AB類輸出級。可以通過簡單的LC濾波器將一個脈衝寬度調製(PWM)信號推入揚聲器的D類能真正為您提供高質量的音頻嗎?令人驚訝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 如何降低D類音頻應用中的電磁幹擾
    如今,大部分D類系統的工作效率都在80%以上,以往開發人員必須犧牲音頻性能和增加電路板的空間和系統成本,才能提高效率。所幸,最新的D類技術已克服了這些架構的缺點,同時簡化了系統設計,降低了解決方案的成本。
  • 音頻功放失真?別急!這裡有常見改善方法
    目前,Hi-Fi功放的諧波失真一般控制在0.05%以下,許多優質功放的諧波失真已小於0.01%,而專業級音頻功放的諧波失真度一般控制在0.03%以下。事實上,當總諧波失真度小於0.1%時,人耳就很難分辨了。
  • 採用新的調製技術和濾波器結構減小D類放大器的EMI
    然而,長久以來,這一效率上的優勢並未使其獲得設計人員的廣泛青睞,因為D類放大器也有明顯的缺點:器件成本高、較差的音頻性能(與AB類放大器相比),並且需要輸出濾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8981.htm  近年來,受以下兩個主要因素的影響,這樣的局面正逐漸扭轉,使D類放大器在很多應用領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