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D類音頻應用中的電磁幹擾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可攜式電池供電設備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D類放大器憑藉先天的效率優勢,受到重視的程度與日俱增。如今,大部分D類系統的工作效率都在80%以上,以往開發人員必須犧牲音頻性能和增加電路板的空間和系統成本,才能提高效率。所幸,最新的D類技術已克服了這些架構的缺點,同時簡化了系統設計,降低了解決方案的成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6962.htm

對於D類放大器來說,常見的問題包括:濾波器的大小、電磁幹擾(EMI)、射頻幹擾(RFI)和不良的總諧波失真+噪聲(THD+N)。新架構採用揚聲器本身的電感特性,從PWM方波輸出中抽取音頻成份,從而省去了用於音頻的輸出濾波器,但移除濾波器後的拓撲又會導致更多的電磁幹擾。最新開發出的器件在不犧牲效率的前提下,可將EMI降至最低並改善THD+N的性能。


EMI對於設計人員來說很重要,它可幹擾系統內的IC器件和其他的電子設備。此外,工程人員還需面對一項艱巨的挑戰,即要符合有關EMI限制標準,例如FCC、CE、Mil-Std-461和汽車系統專用標準等。第一個由半導體供應商推行的EMI抑制功能是擴展頻譜調製。擴展頻譜調製與傳統的脈衝寬度調製(PWM)不同,其輸出橋路的開關頻率只會在中心頻率附近的頻帶內變化。雖然每個器件有不同的中心頻率、頻率擴展和頻率變化方法,但只要頻率的變化是隨機的,則峰值輻射能量便可被降低。這是由於電磁能量傾向散布在較寬闊的頻帶內,所以總高頻能量會如同一個固定頻率器件一樣保持不變,但在頻帶內任何一點頻率上的噪聲均可被降低。圖1比較了一個固定頻率器件和一個擴展頻譜器件的近場EMI測量結果。正如圖中的紅色線表示,峰值能量被減少。如果實現的方法正確,那擴展頻譜可以作為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案,因為它不會對效率和THD造成任何不良的影響。這種技術現已應用在例如LM4675、LM48410和LM48520之類的器件上。


圖1. D類系統的 近場EMI測量結果。從紅色的虛線可看出左邊的固定頻率時鐘方案和右邊的擴展頻譜調製之間的分別。


為了進一步降低器件的EMI輻射,半導體製造商推行了邊沿速率控制(ERC)。D類輸出的高頻能量被包含在方波輸出的邊沿。輸出的上升和下降時間越快,則邊沿所包含的高頻能量就越多。因此,假如輸出過渡時間可以被減少,那麼便可繼而削減由系統發出來的高頻能量。


不過,減少過渡時間也可能對D類放大器的性能帶來不好的影響。隨著花在狀態之間有效區域的時間越長,輸出器件便會耗散更多的功率,從而使效率下降。此外,更短的上升和下降時間也會使PWM信號偏離完美的方波,導致在重生的音頻信號中產生誤差並增加THD+N。


圖2. LM48310的EMI測試結果符合FCC B級限制水平。


雖然邊沿速率控制有可能對D類放大器的性能構成威脅,但它在降低EMI上的表現卻使設計人員欲罷不能,從而令ERC技術不斷改進。只要實現的方法正確,那便可將效率損失和增加THD+N的不良作用減到最低。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美國國家半導體(NSC,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的LM48310(單聲道)和LM48411(多聲道)D類放大器


以上兩款器件均採用了美國國家半導體專利的增強型放射抑制(E2S)系統。該E2S系統可通過減緩部分邊沿輸出過渡時間來改善效率。通過此方法,不單EMI可被降至最低,甚至連功耗都可降低至非ERC的D類放大器水平。至於由ERC引致的PWM音頻信號誤差則可通過內部反饋環路進行修正,以減少THD+N並改善音頻品質。


圖3. 沒有邊沿速率控制的擴展頻譜D類放大器。器件在EMI測試中,在沒有使用任何濾波器的情況下驅動20英寸長的揚聲器電纜,其結果符合FCC B級的EMI限制。


相關焦點

  • 應用可攜式設備中的D類音頻放大器介紹
    應用可攜式設備中的D類音頻放大器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26 09:10:00 雖然許多MCU的功能和複雜性可以支持基本的音頻處理功能,並允許它們執行音頻記錄
  • 10-20W中功率D類音頻功放IC應用設計時怎樣降低底噪聲?
    內置升壓以及純D類中功率音頻功放底噪聲相對鋰電直供小功率音頻功放突出明顯。其原因是升壓部分電路電流大,大電流的開關信號在電感上產生噪聲。通過地線或者輻射影響音頻功放的信噪比。純D類中功率音頻功放由於輸出功率大,放大倍數相應調大才能滿足靈敏度的要求,放大倍數增大直接影響音頻功放的輸出底噪聲。
  • 如何利用電感技術來降低電磁幹擾
    如何利用電感技術來降低電磁幹擾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5 16:26:51 LT8650S器件 我們來看一下ADI公司最近推出的LT8650S器件:雙通道4A 42V同步降壓靜音電源開關
  • 應用副邊諧振技術的單端反激式變換器,可有效降低電磁幹擾
    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與安全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陳強、陳章勇、陳勇,在2019年第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副邊諧振技術的單端反激式變換器EMI分析」),針對傳統單端變換器中電壓和電流變化率大、電磁幹擾嚴重的問題,研究一種基於副邊諧振技術的單端反激式變換器
  • 如何消除電子設備電路中的電磁幹擾
    電子產品中,印製電路板的密度不斷提高,半導體元件和集成電路的工作電壓不斷降低,生產商就運用表面貼裝技術、片式多層陶瓷技術、陣列技術等新技術開發小尺寸、滿足小電壓大電流電路保護需求的產品;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電力技術不斷發展,國內外電路保護元器件生產商將繼續大力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為各個應用領域提供合適的、安全的電路保護元器件。
  • 電磁幹擾原理
    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電磁幹擾是如何產生的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278.htm  電磁幹擾,英文名稱為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是指任何在傳導或者在有電磁場伴隨著電壓、電流的作用下而產生會降低某個裝置、設備或系統的性能,還有可能對生物或者物質產生不良影響的電磁現象
  • 如何搞定開關電源EMC設計中難纏的電磁幹擾?
    打開APP 如何搞定開關電源EMC設計中難纏的電磁幹擾? 佚名 發表於 2016-12-22 09:29:41   在開關電源的EMC設計中,工程師需要解決的電磁幹擾問題來自多個方面,電源的主電路系統、變壓器、分布電容等都是引起電磁幹擾的「幕後主導」
  • 電磁幹擾很嚴重,如何提高CAN總線電磁兼容性
    隨著CAN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已經不局限於汽車製造,而在工業設備、工業自動化等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工業現場環境惡劣,電磁幹擾較為嚴重,如何保證CAN總線通訊的可靠性尤為重要。
  • 電磁幹擾在電磁波頻譜中的劃分介紹
    這些電磁信號,可以對人類的身體直接產生影響,產生所謂電磁波生物效應。也可以對各種電器、電子設備的工作產生影響,使其工作性能降低,甚至破壞其正常工作。我國的衛星電視廣播幾次受到幹擾、插播,就是屬於IEMI。 四、IEMI的一般特性 從信號類型來看,電磁環境的電磁幹擾可以分為有兩大類,一是寬頻帶的,一是窄頻帶的。從能量傳輸的方式來看,也有兩種方式,一是輻射式的,另外一種是傳導型的。窄頻帶攻擊信號波形差不多是單一頻率(一般相對於中心頻率的頻帶寬度小於1%),在一定的時間(一般是微秒的量級)間隔內輻射。
  • 如何減少電路在樣機中發生電磁幹擾
    如何減少電路在樣機中發生電磁幹擾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6:02:39 電磁幹擾的三要素是幹擾源、幹擾傳輸途徑、幹擾接收器。EMC就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 在設計使用變頻器控制系統時,如何解決電磁幹擾問題?
    隔離變壓器(傳輸噪聲降低10比1)或輸入線路電抗器可減輕電源線幹擾,減少交流驅動器引起的電力線諧波,從而影響在同一電源上運行的其他設備。輸入EMI濾波器可降低交流變頻器輸入側的電磁幹擾或噪聲。它們符合CE標準,建議用於易受電磁幹擾影響的設備。當安裝在VFD的輸入和/或輸出側時,RF濾波器可降低射頻幹擾或噪聲。解決EMI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應用推薦的安裝實踐。
  • 汽車內電磁幹擾現象與減小汽車對無線電幹擾的措施
    汽車中應用的各種電子控制單元,要求有一個穩定的電源電壓供電,才能正常工作。當供電系統中出現電壓波動(如△V),會對電子模塊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然而,伴隨電子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數字電路、移動通信和開關電源的普及應用,又多了一種憑感官無法感覺到的無形汙染,這就是電磁幹擾(EMI),或叫電磁噪聲。  電子設備輻射、洩漏的電磁波不僅對電子設備本身造成嚴重幹擾,而且也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安全。  現代汽車上的各個電器工作方式不同,它們之間會以不同的方式彼此侵擾。
  • EMC設計電路中消滅電磁幹擾的三大利器
    濾波電容器、共模電感、磁珠在EMC設計電路中是常見的身影,也是消滅電磁幹擾的三大利器。 在實際工程中,要濾除的電磁噪聲頻率往往高達數百MHz,甚至超過1GHz。對這樣高頻的電磁噪聲必須使用穿心電容才能有效地濾除。普通電容之所以不能有效地濾除高頻噪聲,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電容引線電感造成電容諧振,對高頻信號呈現較大的阻抗,削弱了對高頻信號的旁路作用;另一個原因是導線之間的寄生電容使高頻信號發生耦合,降低了濾波效果。
  • 如何將天線對音頻電路的幹擾影響減到最小
    在很多可攜式無線設計中,發射器可能離音頻電路僅僅數英寸。這樣,如果設計人員未考慮天線的位置,設計就可能產生很多問題。常規的附加物,如增加屏蔽,對現今極其緊湊的電子產品來說可能不合適。在微型可攜式無線產品中使射頻幹擾(RFI)最小化,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就是天線與設計的音頻電路的相對位置。
  • 磁珠在開關電源電磁兼容設計中的應用
    電磁兼容問題已經成為當今電子設計製造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實際應用中的電磁兼容問題十分複雜,絕不是依靠理論知識就能夠解決的,它更依賴於廣大電子工程師的實際經驗。為了更好地解決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這一問題,主要要考慮接地、電路與PCB板設計、電纜設計、屏蔽設計等問題。
  • 電磁兼容技術及應用
    :接地、屏蔽、濾波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電磁兼容相關的各項技術,通過對接地、屏蔽、濾波等技術的分析,說明產品如何實現良好的電磁兼容性,如何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單端接地是為了降低電場對設備的影響,兩端接地是降低磁場對設備的影響,兩端接地形成磁場環路,外界磁場在原來信號與地線構成的迴路中產生感應電流的同時,也在屏蔽層與地線構成的迴路中產生感應電流Is,Is也會感應出磁場,但是這個磁場與原來的磁場磁場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導致總磁場減小,減小了幹擾。
  • 終端匹配電阻是否可以降低電磁輻射的幹擾?
    終端匹配電阻是否可以降低電磁輻射的幹擾?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8 12:33:00 為使產品達到EMI輻射標準,往往需要給系統增添一些複雜的濾波器、屏蔽密封材料和其他一些昂貴的元器件。
  • 2.5W D類音頻放大器AAT5101的功能特點及應用範圍
    打開APP 2.5W D類音頻放大器AAT5101的功能特點及應用範圍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3 10:13:00
  • D類放大器:低功耗高效率推動大規模普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7340.htm  D類放大器技術是三四年前被業內熱議的新技術,目前它已進入大規模普及階段。業界正在積極解決應用普及過程中的問題,如EMI(電磁幹擾)、成本和效率等。與此同時,集成技術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
  • 消費類音頻應用的解決方案
    最重要的是優點,這類解決方案可以提供以下的功能:  ⊙單處理器架構的高度集成的SOC解決方案  ⊙減少整個SOC設計和製造過程的成本  ⊙可編程音頻處理器可以延長SOC設計的生命周期  ⊙快速投放市場的優勢  ⊙MIPS的軟音頻接口有利於應用軟體的開發和集成  多內核SOC音頻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