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不單單是「禍害」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科研人員在武漢P4實驗室做實驗 肖宇宙攝

  武漢P4實驗室外景 肖宇宙攝

  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他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的奠基人和基因工程藥物的開創者之一。病毒,這個人類與之爭鬥又共存的小東西,究竟有什麼特性?防治病毒為什麼這麼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否利用病毒為我所用?日前,我國首個P4實驗室——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完全具備開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活動資質,這讓我們又增添了駕馭病毒的利器。

  小個頭的寄生物

  人類認識病毒的歷史並不長,僅有120餘年。「個頭小」是人類對病毒的第一個直觀認識。1892年,俄國生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基發現:造成菸草花葉病的病原能夠透過細菌濾器。1898年,荷蘭生物學家拜耶林克驗證了伊凡諾夫斯基的發現,並首次明確了病毒的存在:一類比細菌個頭小,能使植物得病(如菸草花葉病)的傳染病原。同一年,德國生物學家萊夫勒發現病毒也可以引起動物發病。此後,科學家們又鑑定出感染人類、昆蟲甚至細菌的病毒,而這些病毒都是「小個頭」。現在,藉助電子顯微鏡,科學家早已能夠直接觀察形形色色的病毒:它們絕大多數的大小只有20納米~200納米,相當於雞蛋的一百萬分之一,細菌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病毒不僅個頭小,結構也相對簡單,一般由蛋白質衣殼包裹核酸遺傳物質(DNA或RNA)組成,有的在衣殼外還會套上「一件脂蛋白面料的囊膜外套」。

  雖然病毒可以感染幾乎所有的細菌和動植物,但它們卻算不上完整的生命體——它們自己沒有獨立的代謝和能量轉化系統,必須靠感染寄生在其他生命體的活細胞中,藉助細胞的結構、「原料」、能量與酶系統生活。

  基於病毒具有徹底的寄生性,科學家們判斷病毒的起源要晚於細胞;又由於病毒和細胞的遺傳物質在表達調控和序列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科學家們推測病毒可能是由細胞或細胞組分演化而來。

  經過億萬年的進化,自然界產生了林林總總的病毒。雖然它們看上去形態各異,但是科學家們還是給它們排了個隊。最經典的分類方法由諾貝爾獎得主、美國著名科學家戴維·巴爾的摩建立,其分類依據是不同病毒遺傳物質不同、產生信使RNA(mRNA)的方式不同。這種分類方法既找準了病毒生命周期中必經的關鍵環節,而且也非常簡潔,數千種病毒被分為7類:雙鏈DNA病毒、單鏈DNA病毒、雙鏈RNA病毒、正義單鏈RNA病毒、反義單鏈RNA病毒、單鏈RNA反轉錄病毒和雙鏈DNA反轉錄病毒。

  防治病毒難在哪裡

  防治病毒難,首先難在病毒的差異性很強,即便同一類病毒也有很大差異、致病能力也大相逕庭。雙鏈DNA病毒中的成員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痘病毒科病毒屬於雙鏈DNA病毒,這一科的病毒中有個大名鼎鼎的成員——天花病毒。天花病毒能導致烈性疾病、甚至致死,歷史上曾有數億人死於天花病毒感染。值得慶幸的是,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世界衛生組織已於1979年宣布全世界已經消滅了天花病毒。

  腺病毒科的病毒也屬於雙鏈DNA病毒,但是這一科病毒的致病力就要比天花病毒差多了。冬春季節易爆發的腺病毒會造成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部位的感染,一般出現急性發熱、咽喉疼痛、結膜炎、腹瀉等症狀,體質較好的患者症狀則非常輕微,能夠自愈。

  同屬雙鏈DNA病毒的還有乳多空病毒科和皰疹病毒科的病毒,這其中的人乳頭瘤病毒、EB病毒、卡波西肉瘤病毒分別是導致人類宮頸癌、鼻咽癌和卡波西肉瘤的重要病因。不過,這些病毒感染人體後一般具有自限性或處於靜止狀態,不引起明顯的臨床症狀,僅有少數感染者可能由於免疫力下降等原因造成持續感染而發病。

  其次,病毒又特別容易變異,疫苗和藥物需要不斷更新換代。病毒結構簡單,基因組複製時缺少嚴格的校對機制,某些病毒在傳播過程中還有可能發生重組,所以變異比較常見。變異導致了基因組序列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同一類病毒表現出不同特點,甚至可以使同一種病毒分出高致病力的病毒株和低致病力的病毒株。

  正義單鏈RNA病毒就是一類容易變異的病毒,其中的許多成員與人類的疾病密切相關,例如我國強制免疫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和人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就屬此類。此外,多種近年來關注度比較高的病毒也屬於正義單鏈RNA病毒,比如手足口病的傳染病原腸道病毒71型、寨卡病毒、非典型肺炎症候群病毒等。這些病毒近年來致病力變強、出現從動物到人類的跨宿主傳播風險,也是因為其基因組中影響致病能力和感染宿主能力的關鍵位點發生了變異。

  病毒學家們一直致力於發現病毒基因組中與病毒致病能力有關的變異位點,掌握影響病毒致病能力強弱的機制,並密切監視自然界中病毒的變異及進化情況,研發有針對性的疫苗或藥物。

  改造和利用病毒的嘗試

  病毒危害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首先,有些病毒促成了生命科學中很多重要規律的發現,歷年諾貝爾獎中至少有14項頒給了與病毒有關的研究。由於病毒的組成和結構相對簡單、容易操作,科學家們常常先從病毒學的研究中受到啟發,進而管窺到自然界的奧秘。比如,霍華德·特明、戴維·巴爾的摩從病毒中發現反轉錄現象,完善了生命的「中心法則」。又比如,彼特·杜赫提、羅夫·辛格納吉在研究體內免疫細胞對病毒的識別時,發現了決定器官移植時是否排斥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為免疫遺傳學奠定了基礎。

  其次,我們也可以利用病毒以毒攻毒。比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引起小兒麻痺症的元兇,為了預防這種病毒,要給幼兒吃一種糖丸,而這種糖丸就是一類安全有效的減毒活疫苗——其有效成分就是基因組變異後毒力減弱的病毒株。糖丸疫苗自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科學家阿爾伯特·沙濱發明後廣泛應用,有效降低了全球小兒麻痺症的發病率。

  最後,我們也可以改造和利用病毒,攻克其他疾病。病毒基因組上有許多功能強大的遺傳元件,利用這些遺傳元件,科學家們設計了各式各樣的載體,成為實驗室裡不可或缺的分子生物學工具。我們將病毒基因組中的致病成分刪除、替換上外源基因,病毒就變成了運載基因的「小汽車」。今天,這些「小汽車」已經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某些遺傳性疾病和腫瘤。

  此外,病毒中有一些成員能選擇性地感染並殺死腫瘤細胞。正義單鏈RNA病毒中的塞尼卡病毒就是一種天然的溶瘤病毒,它們作為生物類抗腫瘤藥物在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小細胞肺癌等腫瘤方面潛力巨大。噬菌體是能夠感染、殺滅細菌的病毒,利用噬菌體進行細菌汙染或感染的防治,可減少抗生素、消毒劑的使用,避免細菌耐藥性的發生,也更加綠色環保。

  病毒在不斷進化,但人類認識、改造病毒的探索也不會止步。我們相信,在科學家、醫護工作者和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人類對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會越來越得力,改造病毒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將為人類帶來更多福祉。 (作者:姜韶東 單位:中國科學院感染與免疫重點實驗室)

相關焦點

  • 四大兇星之禍害,禍害磁場會到給你怎麼樣的磁場是好是壞?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再次和大家分享,上一篇文章我初步教大家一些拆號的技巧,不知道各位朋友學會了嗎?如果還沒學會那麼可以私信我,我可以手把手地教你拆號以及解析號碼。,那麼禍害的組合總共有八組分別為17/71、89/98、46/64、23/32。
  • 「土狗子」禍害農作物不簡單,但藥用價值極高
    螻蛄是一種常見的田間害蟲之一,莊稼要想有個好收成,治理病蟲害至關重要,而這種叫土狗子的昆蟲直接禍害莊稼,螻蛄喜歡挖洞,生活在土壤下面,到了產卵季節也會把 卵產到洞中,成蟲咬食剛出來農作物的根和莖,直接把幼苗枯死。螻蛄不光在白天禍害莊稼,到了晚上也不閒著,哪裡有光飛向哪裡,撞來撞去的,十分惹人生厭。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在海洋中這麼遼闊的處女地,誰也不敢保證不存在「南極冰川下面那樣的」史前病毒。更沒有保證這樣的史前病毒,不會隨著潮汐等,衝上海岸禍及人類社會。人們由於之前未接觸這樣的病毒,一旦這樣的病毒發難,人們往往不知道了它們來至海洋深處,不了解它們的本來面目。人們應對這樣的病毒肆虐,只會在陸地上下手,找原因,幹出緣木求魚的蠢事。
  • 當禍害磁場中有數字零的時候
    在數字能量中,禍害磁場的數碼有17/71,89/98,46/64,23/32.我們知道禍害磁場最凸出的特點是口才相當厲害,口懸河滔滔絕,舌吐蓮花,舉凡是能言善道都是禍害字磁場的專長,只要是靠嘴巴吃飯的,大概是離開禍害數字磁場的,是其他數字磁場望塵莫及的。
  • 想盡辦法禍害他國?英國人成眾矢之的,這就是詹森的「貢獻」?
    其實除了瑞士之外,很多國家都陸續出現了感染英國發現的這種變異病毒的病例,看來英國人還真是想盡辦法禍害他國,人們不禁發出疑問,難道這就是詹森的「貢獻」? 瑞士衛生部的官員表示,在這些病例中,有至少27個人的感染源都是同一個人,這個人來自於英國,在聖誕和新年假期的時候,他來到了滑雪度假村,結果沒想到他竟然是新冠病毒的攜帶者。
  • 新冠病毒或在南極被冰封,專家:應對企鵝做核酸檢測
    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因為南極氣溫低,病毒很可能生存下來,隨時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由於疫情影響,南極大陸2020年僅剩下各國科考站人員。公開資料顯示,世界上有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常年科學考察站共有50多個,一年四季都有工作人員。
  • 疫情抵達南極 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
    來源:環球網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應對附近企鵝做核酸檢測【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2020年歲末,新冠疫情抵達了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南極,自此新冠病毒已席捲世界7大洲。
  • 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或重啟,應對企鵝做核酸檢測
    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因為南極氣溫低,病毒很可能生存下來,隨時釋放出來禍害人類。 由於疫情影響,南極大陸 2020 年僅剩下各國科考站人員。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 22 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疫情出現在南極影響極大,南極氣溫低,病毒生存能力強,病毒被冰封在南極冰原下,過很多年後再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甚至可能隨著融化的冰山漂流到世界其他地區。
  • 《戰錘:混沌禍害》官方公布劇情宣傳片 混沌勢力死灰復燃_遊俠網...
    《戰錘:混沌禍害》設定在奇幻戰錘世界中,是一款支持四人合作暗黑風格ARPG遊戲。此前我們曾為大家帶來了國外網友參加測試透露的遊戲細節,遊戲支持1-4名玩家局域聯網或在線遊戲。角色的成長將非常重要,怪物的設定也相當優秀。
  • 寶寶健康的大敵:比諾如更可怕的病毒——輪狀病毒
    作為父母,一定要多多了解輪狀病毒,並做好預防。輪狀病毒是個什麼鬼?早在1973年,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電子顯微鏡,在嬰幼兒感染性腹瀉的十二指腸標本中發現了一種病毒,形狀類似車輪,後來就命名為輪狀病毒。什麼是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
  • 疫情抵達南極,專家:封在冰中的病毒多年後或「重啟」應對附近企鵝做核酸檢測
    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因為南極氣溫低,病毒很可能生存下來,隨時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由於疫情影響,南極大陸 2020 年僅剩下各國科考站人員。公開資料顯示,世界上有 30 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 150 多個科學考察基地,常年科學考察站共有 50 多個,一年四季都有工作人員。
  • 根治通貨膨脹的 唯一出路——讀米爾頓·弗裡德曼《貨幣的禍害》
    (原標題:根治通貨膨脹的 唯一出路——讀米爾頓·弗裡德曼《貨幣的禍害》)
  • 北極圈高溫怕釋放病毒?專家笑了,這4點原因拿去不謝
    壓根兒就不用擔心萬年病毒,會被釋放出來禍害人類。專家說,有以下幾個原因,完全可以確保這個問題不會發生。據《自然》雜誌報導,世界海洋中大約有近20萬種病毒(應該更多),這你都不害怕,照樣去海裡遊泳,你還擔心北極融化了的幾塊冰?別逗了好嗎?海洋裡的這些病毒,對人類沒有任何作用,你有聽說過吃海鮮吃死人的嗎?我聽說的大部分都是吃野生動物吃的。連三文魚都被證明無罪了。北極可不算大陸啊,雖然也有廣闊的凍土苔原,可沒有「北極洲」一說哦,在這個層面咱們還不到慌張的地步。
  • 蝙蝠被稱為移動「病毒庫」,帶有多種致命病毒,那該滅絕蝙蝠嗎
    蝙蝠被稱為是移動的「病毒庫」,現在蝙蝠體內已知的病毒種類已經超過了140種,其中更是有超過60種的病毒是可以傳播到人體上,其中不乏危險性極高的致命性病毒,比如伊波拉、馬爾堡病毒、SARS、MERS、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的宿主都是蝙蝠
  • 《羅織經》最暴露人性的三句話,看透人心,避離禍害與小人
    在八字命理上分析,犯小人多半是自身招惹的,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那麼我們如何避免小人?答案就要從自身找起,必要的時候就是要懂人性。尤其是現在很多老實人,由於不懂人性,明明有能力,卻總是犯小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學會在小人與禍害面前自保。
  • 禍害印度的「惡草」,在中國卻成美味,根本放肆不起來
    ,非常適應環境,而且還沒有了天敵,就會出現泛濫的情況,印度就曾經引入了一個物種,在當地出現了泛濫,當地人稱之為「惡草」,但是這種惡草來到了中國之後卻變成了一道美食,根本放肆不起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印度人所說的惡草就是野茼蒿,這種野草最初的產地是非洲,味道很好,生長能力也很強,印度在引入了野茼蒿之後,當地就出現了泛濫的情況,在短時間內就禍害了農田
  • 李遠哲「萊豬對健康影響小」網怒嗆:禍害遺千年
    對此說法,網友憤怒回應「練肖話他第一名,請你家的子孫多吃一點」、「禍害遺千年」。 據報導,李遠哲今天受訪表示,目前當局所做的萊豬管制措施,做到這樣相當不錯。而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若檢驗出無核廢料汙染,也是沒問題。李遠哲指出,不一定所有的萊豬都不好,只要在安全標準內,都可以吃。
  • 【頭條】「單單樂商城」相關運營公司因涉嫌傳銷被凍結8000萬元
    截圖來自: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社交財經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一則題為《醴陵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武漢單單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單單樂商貿有限公司、湖北單單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武漢單單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行政非訴案由一審行政裁定書》(簡稱:《行政裁定書》)。
  • 蝙蝠是巨大的病毒庫,身上病毒超1400種,我們能消滅蝙蝠嗎
    引言:蝙蝠身上攜帶超過1000種病毒,是移動的病毒庫,它們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病毒。蝙蝠如此可怕,人類是否應該徹底殺滅它們?萬萬不可!愛看以殭屍為主要題材的電影的朋友都知道,這類電影的情節安排都差不多,一般都有殭屍禍害百姓的情節。這時,便會有鋤奸扶弱的道士出現,天賦異稟且武功高強的他們總能想到多種方法對付殭屍。受影片角色設定的影響,殭屍被人們視作邪惡的象徵,它們的出現常伴隨著財產的丟失、人員的傷亡等。所以,對於殭屍,人們的態度都是處之而後快。
  • 核武器試驗場第一棵草,禍害了美國一個世紀,1874年意外入侵
    禍害美洲一個世紀的風滾草,到底有多厲害?植物都不會動,這一點是常識,但風滾草的出現讓大家有些措手不及,因為這種植物有一個超喪的技能,成熟後會隨著大風滾動,到處閒逛,種子則隨著滾動到處播撒,所以它被稱為沙漠中的流浪漢,當然喜歡西部片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