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神秘太空的探索從未有過間斷,從古至今,更有無數的天文愛好者們痴迷於此,他們總要仰望著星空,和這些遙遠的星星對話,於是就有了一個又一個無與倫比的想像。11月24日,恰逢全國公眾天文科普日,湖南益陽市圖書館的「親子課堂」迎來了一位神秘老師「益陽市天文協會會長」譚永鑫。
譚老師帶著「觸摸來自46億年前的星星」的課件,步履輕盈地走進多媒體教室,頓時,掌聲雷動,一場穿越時空的天文知識講座就此拉開序幕。譚老師並不是第一次到圖書館,曾在2018年在此開過講座,所以,他給「親子共讀」上課也算是舊地重遊,似乎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
「講臺上擺放的是什麼?」譚老師拿著話筒的手不由自主地擺動起來,他邀請小朋友們上臺,近距離的觸摸一塊黑乎乎的「石頭」。話音剛落,將近有三十個小朋友舉起手,他們走到臺前,小心翼翼地摸著老師口中的石頭。「什麼感覺?」「重、好重呀!」「還有凹槽呢。」
「這是一塊隕石,重1550克。」譚老師告訴大家這塊石頭的來歷,還有它準確的重量。他打開的話匣子一下子勾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對這塊稱為隕石的大石頭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為了滿足小朋友的好奇心,譚老師開始打開他精心準備的PPT,一張張色彩鮮豔的圖片慢慢為我們揭開隕石的奧秘。
隕石的故鄉在哪裡?什麼叫做流星?什麼是叫做火流星?什麼叫做流星雨......還有幾張流星隕落瞬間的圖片,譚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忍不住告訴我們:「剛才摸到的石頭是來自天上的星星,摸了它就等於摘到了星星。」譚老師隨後具體介紹了隕石的形成,告訴大家要想找到一顆隕石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隕石很珍貴。
整堂課最精彩的部分是譚老師與小朋友的互動環節。譚老師幽默風趣,洞悉小朋友的心理活動,所以,他一個接一個地提問題,小朋友跟上他的節奏,一個接一個回答問題,如此安排,非常巧妙。「太陽系中,隕石的故鄉來自哪裡?」「火星」、「不對」、「月球」「也不對」「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
「太陽系中有著最美麗光環的行星是哪個?」「土星」平時課上不喜歡吭聲的楊家恩小朋友也回答了問題,譚老師真是太厲害了。譚老師先後一共提了十多個問題,沒有一個問題是難得倒「親子共讀」的這些小朋友,因為,讀國學經典的小朋友是非常有智慧的。對於回答了問題的小朋友,譚老師自然是非常慷慨,不僅和老師親切合影,還得到了老師親手製作的小標本,這些小標本也成為了小朋友具有紀念意義的新作品,是有一定收藏價值的。
譚老師童心未泯,是一個只比親子課堂裡的小朋友大不了多少的大男孩。通過此次天文學講課,2019年11月24日,他帶領「親子共讀」的小朋友領略星際的神奇,悄悄地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尋找星星的種子,鼓勵他們帶著對外太空的嚮往,一路前行,探索一條通往星球、宇宙的希望之路。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是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跟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新聞糾錯:187117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