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小公主怎麼管?人民日報: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小時候,爸媽送我們去學校的時候,會對老師說:「孩子皮,你多包涵,犯了錯就打,嚴師出高徒。」
以前,我們跟同學有了矛盾會「告老師」打小報告,現在的某些小朋友,似乎學會了「告家長」,在學校受了一丁點批評,就會回家找家長告狀,甚至謊稱「老師罵人」。
在前段時間,就有兩個小朋友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因為這兩位小朋友堂而皇之的逃課,被老師抓回來後那書本敲了兩下。
就因為這兩下子,這位優秀老師的職業生涯也到此結束了。
孩子誣陷老師,家長肆意包容孩子,又去誣告老師。
近些年來,隨著體罰禁令的頒布,越來越多老師在管理學生的時候戰戰兢兢,害怕自己說錯了話,害怕自己招惹了「好事的家長」。
揚州家長教育局門口拉橫幅說老師多次辱罵學生,事實是學生把辦公室砸的一地細碎。
因為把學生成績公開發到家長群,被家長威脅「侵犯學生隱私,要告到教育局」。
類似事件,層出不窮
雖然這場鬧劇最終真相大白,但這件事情被很多人熱議,就連央視、人民日報跟新聞欄目主持人白巖松都紛紛發表了觀點。
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了文章:《善待基層教師,別動輒「追加處理」》,其中的幾句話振聾發聵:
如把正當懲戒扣上「體罰」的帽子,這樣會誘導教師不敢管、不想管學生,最終形成多輸局面。「國將興,必尊師而重傅」,依法保護基層教師合法權益,讓老師更有動力教書育人,在教書育人中更有尊嚴和獲得感,職能部門責無旁貸。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難免犯錯,在教育過程中,跟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老師應該有懲戒權,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懲罰的教育都只是嘴上功夫,簡單的安撫對於有「重大原則性錯誤」的學生來說毫無教育意義。
關於管理學生,網上曾經有一篇非常火的文章,其中這樣寫道「老師需要安全感,倘若教師無人撐腰,教育只會孤立無援」。
教師們需要學校撐腰、需要家長撐腰,也需要整個社會撐腰,因為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孩子是家裡的「小王子、小公主」,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國之棟梁。他們需要呵護,也需要經歷風水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