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清晰的小學生體能體測標準來咯!必須收藏!
體育是現在家校都非常重視的課程,所以體測標準家長們也一直很關心。
雖然網上能搜到對應的標準,但往往是按照科目劃分的,通常是一個科目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整個一個大表來表示,不僅看起來頭大,而且往往看了就忘。
現在小豆包的這個表,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按照男生女生單獨列出所有科目的體測標準,只需要找到對應年級對應性別的,就能方便地看到自家孩子的所有科目的評分標準了!
也可以在公眾號後臺輸入「年級+男生/女生體育」,例如「一年級男生體育」來直接獲取自家娃對應的體測標準哦!
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很值得收藏?
廢話少說,現在來看吧!
一年級男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一年級女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二年級男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二年級女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三年級男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三年級女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四年級男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四年級女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五年級男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五年級女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六年級男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六年級女生
BMI =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各個單項的權重
咱們再來看一下總分是怎麼算出來的~~~
總分是各個單項的分數加權相加的結果。那麼單項的權重是什麼呢?看下面的表吧!
可以看出來,一二年級權重最高的是坐位體前屈;
三四年級則是各項基本上平分秋色;
五六年級是50米跑和1分鐘仰臥起坐權重最高。
不過,對於小學生而言,最重要的項目卻不是權重最高的這些哦。猜猜看是哪個?
跳繩!
為什麼?因為跳繩的個數如果超過滿分的標準是有加分的哦!而且加分不是加權的,而是結結實實加在總分上的哦!
跳繩的加分標準
在達到跳繩滿分標準的基礎上,每分鐘多跳2個,就可以在總成績上加1分。封頂加20分。
總分怎麼算?
總分=標準分+附加分。
標準分最高100分。
附加分最高20分。
標準分 = 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
附加分 = 超出跳繩滿分標準,每多跳2個加1分,最多加20分。
例如:
一年級小男生
BMI=13.5,100分;
肺活量1400ml,85分;
50米跑11.4秒,72分;
坐位體前屈0釐米,60分;
一分鐘跳繩120次,100分,
那麼他的標準分=
100*15%
+85*15%
+72*20%
+60*30%
+100*20%
=15+12.75+14.4+18+20=80.15分
跳繩滿分是109次,他比滿分多跳了11次,因此附加分=5分,
總分=標準分+附加分=80.15+5=85.15分。
北京、西城、德勝、育翔……
孩子們的教育與生活,都在育翔小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