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寒潮丨風速每秒17米的仰天湖 他綁上沙袋出去測冰

2021-01-10 騰訊網

郜永功在最大風速可達每秒17米的山頂觀測供電線路冰清。

郜永功在對戶外模擬供電線路測量計算線路覆冰情況。

紅網時刻記者 李慧芳 通訊員 張愷姣 姚遠 郴州報導

穿上羽絨服,還要再加上衝鋒衣!

然後,又從工具包裡拿出兩幅總重量8公斤的沙袋,一副綁在腿上,另一副綁在胳膊上。

一切裝備好後,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仰天湖觀冰哨住哨人員郜永功,嘗試在原地跳了幾次,直到確定沙袋穩固才出行。

這已經是這個冬天郜永功第三次進哨了,趕在道路結冰前,1月7日一早,他就入駐了觀冰哨,他告訴記者:「在這種天氣下,綁上沙袋增加重量,可以讓我每一步走得更踏實。」

110千伏仰同線2020年融冰已達5次

郴州風電新能源在近幾年發展迅猛,但風電場基本都建在郴州市微地形、微氣候區,每年冬天,這裡都是嚴重覆冰區!

這其中,又以仰天湖風電場風電送出線路110千伏仰同線為最!該線路全長18.129公裡,共71基杆塔,全線大部分架設在海拔1400米的高寒山區,在多年寒潮中都是郴州電網覆冰時間最早、覆冰情況最嚴重的輸電線路,僅2020年融冰次數已達5次!

被呼嘯的寒風吹了一個踉蹌

郜永功打開門邁出去,呼嘯而來的寒風吹得他一個踉蹌:「好在綁了沙袋!」郜永功告訴記者,綁沙袋增加自重這已經成為該哨所工作人員多年的傳統。

待風稍緩一會,郜永功重新調整好重心,頭稍微壓低,身體向前傾,慢慢融進風雪裡——

仰天湖最大風速可達每秒17米,迎面吹來的寒風使體重60公斤的郜永功呼吸有些困難,步履維艱。沿著供電線路下,深一腳淺一腳,郜永功在雪地裡踩出了一條彎曲小徑。一路走來,他不時駐足停步,抬眼觀察空中的道道線纜。

腿上沙袋被雨雪滲透「膨脹」近一倍

1小時後,郜永功完成了重冰段的巡視。回到觀冰模擬線上,郜永功敲下冰樣,測算出來的覆冰厚度已達13毫米!當即,郜永功將情況報告給應急指揮中心,申請融冰!

然而,他的任務還並未結束,在送上融冰電流前,郜永功還需要繼續觀測覆冰增長情況。送上融冰電流後,他還需要記錄覆冰脫落情況,以防冰情持續惡化危及電網安全。

等郜永功再次回到觀冰哨時,我們發現,綁在他腿上的沙袋填充物已經在雨雪滲透下完全喪失了流動性,在冰層的包裹下「膨脹」了將近一倍。

待郜永功使勁拆下來後,記者在手裡掂了掂,重量加重了不少。郜永功接過去後告訴記者:「得趕緊烘乾,待會兒又得幹活了,少了它還真不行!」

相關焦點

  • -4℃,風速每秒17米,海拔1400米……手腳綁上8公斤沙袋走進風雪,觀...
    也有人很辛苦,他們頂著風雪前行,在海拔1400米的冰情觀測哨點,身綁沙袋在寒風中工作。本報記者黎棠通訊員張愷姣劉敏學長沙報導零下4攝氏度,風速每秒17米,海拔1400米。這不是紀錄片的場景,而是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仰天湖觀冰哨駐哨人員郜永功真實的工作環境。1月7日上午,郜永功趕在道路結冰前早早地進入了觀冰哨。
  • 觀冰哨裡住哨人:綁上沙袋再出發
    姚遠 攝中新網郴州1月7日電 (張愷姣 姚遠)1月7日上午,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仰天湖觀冰哨住哨人員郜永功趕在道路結冰前早早地入駐觀冰哨,這是他這個冬天第三次進哨了。近年來,郴州風電新能源發展迅猛,而風電場基本處在郴州市微地形、微氣候區,這些地方歷年來都是嚴重覆冰區,尤其是仰天湖風電場風電送出線路110千伏仰同線,全長18.129公裡,共71基杆塔,全線大部分架設在海拔1400米的高寒山區,在歷年寒潮中都是郴州電網覆冰時間最早、覆冰情況最嚴重的輸電線路,僅2020年融冰次數就達5次。
  • 手腳綁上8公斤沙袋走進風雪 觀冰哨駐哨人員全副武裝工作
    手腳綁上8公斤沙袋走進風雪 -4℃,風速每秒17米,海拔1400米……觀冰哨駐哨人員全副武裝工作 也有人很辛苦,他們頂著風雪前行,在海拔1400米的冰情觀測哨點,身綁沙袋在寒風中工作。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通訊員張愷姣劉敏學長沙報導 零下4攝氏度,風速每秒17米,海拔1400米。 這不是紀錄片的場景,而是國網郴州供電公司仰天湖觀冰哨駐哨人員郜永功真實的工作環境。 1月7日上午,郜永功趕在道路結冰前早早地進入了觀冰哨。
  • 比五級颶風還強三倍,風速高達每秒670米,地下熱源或是始作俑者
    《比五級颶風還強三倍,風速高達每秒670米,地下熱源或是始作俑者》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圖註:海王星上風暴消失的過程,從2015年持續到2017年670米每秒風速如何形成?風的形成是涉及到壓力差,再進一步說與行星內部熱源有關,當然還有和自轉有關。讀者們可能對670米每秒的風速不太理解,到底這個速度相當於多少?
  • 風速52米每秒!16級颱風玲玲在上海附近呼風喚雨,東北或最受傷
    而9月份的海洋更是躁動不停,可能比8月生出更多颱風,西北太平洋已經生成3個颱風,北大西洋生成了6個以上風暴,而且風暴多利安更是出現無語的風力,風速超80米每秒,成為大西洋歷史上第二大風暴。現在西太平洋上仍有兩個颱風在「唱雙簧」,一個是13號颱風玲玲,另一個是15號颱風法茜。
  • 這個操作太硬核,他用臉就可以測風速!
    它是空氣中的水平流動現象,用風向和風速來表示。或許,十二風級順口溜是許多非氣象人對風速的全面感知。一級輕煙隨風偏;二級清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五級小樹隨風搖;六級舉傘有困難;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二級少有見。
  • 最大瞬間風速每秒80米…這些地方要...
    最大瞬間風速每秒80米…這些地方要注意!福建在昨天(9月4日)12點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要求位於福建閩外漁場的作業漁船務必於9月5日17時前撤離至東經125°以西海域。根據最新消息,第10號颱風「海神」明早將以「超強颱風」級別逼近衝繩,最大瞬間風速可達80米每秒,隨後在7日將逼近九州地區並有可能登陸。日本氣象廳也極為罕見地表示,颱風「海神」必定將給日本帶來前所未有的狂風暴雨及巨浪等災害。隨後,日本氣象廳再次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將在明天中午前後發出最高級別的「特別警報」。
  • 天文學家首次測到棕矮星風速,發現還能測量系外行星的風
    4月發布於《Science》期刊的論文,天文學家首次通過紅外波段和無線電的自轉周期測得大氣風速。這顆棕矮星2MASS J10475385+2124234距離地球34光年,研究團隊測到大氣風向為西向東,平均風速為每秒660米。
  • 最大瞬間風速每秒80米……這些地方...
    颱風「海神」北上 將影響我國東部海域及東北地區△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受颱風「海神」影響,今晚8點至明晚8點時,福建閩外漁場最大將有10級陣風和5米巨浪。福建在昨天(9月4日)12點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要求位於福建閩外漁場的作業漁船務必於9月5日17時前撤離至東經125°以西海域。
  • 超強颱風「海神」將至 最大瞬間風速每秒80米
    颱風「海神」北上將影響我國東部海域及東北地區受颱風「海神」影響,今晚8點至明晚8點時,福建閩外漁場最大將有10級陣風和5米巨浪。福建在昨天(9月4日)12點啟動  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要求位於福建閩外漁場的作業漁船務必於9月5日17時前撤離至東經125°以西海域。
  • 每秒90米風速!比16級颱風強兩倍!這就是天問一號首選火星的原因
    其實原因很簡單,金星上的環境過於惡劣,目前在金星上發現的酸雨雲最大的一團可蔓延7500多公裡,風速可達到每秒90米,是16級颱風的兩倍!在酸雨、強風的包夾下,金星表面溫度高達華氏869度,相當於460攝氏度,這讓金星變成了一個煉獄。
  • 每秒90米風速!比16級颱風強兩倍!這就是天問一號首選火星的原因
    其實原因很簡單,金星上的環境過於惡劣,目前在金星上發現的酸雨雲最大的一團可蔓延7500多公裡,風速可達到每秒90米,是16級颱風的兩倍!在酸雨、強風的包夾下,金星表面溫度高達華氏869度,相當於460攝氏度,這讓金星變成了一個煉獄。
  • 利奇馬登陸風速達16級,卻並非風速最強颱風,這個颱風比它快得多
    颱風是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它的強大破壞力主要來自於它迅猛的風速,通常風力越強的颱風破壞力越大,如今正在我國東部沿海市內的颱風利奇馬登陸時風力高達16級,每秒風速約51~56米,這已經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據,但是利奇馬卻並非登陸時的風速之王,那麼歷史上哪個颱風的風力最強,風速最快呢
  • 眾星組網測寒潮
    海洋一號C衛星秦皇島市海岸遙感影像圖本報訊 近日,今冬最強寒潮來襲。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利用海洋衛星圖像產品與海面風場產品有效監測了此次寒潮影響。從海洋二號衛星、中法海洋衛星、Metop衛星等融合的海面風場產品圖像可以看到,1月7日,渤海、黃海、東海局部海域風速超過了16米/秒,風向東南吹,日本海處在高風速冷渦中。從海洋一號C/D衛星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儀獲取的雲圖動畫中可以看到雲的移動軌跡、夏季海風吹向陸地、冬季風吹向海面等過程。此次寒潮天氣過程,西北風強勁,渤海以及黃海上空出現細胞狀雲系,形成雲街象瀑布一樣移動。
  • 風王「利奇馬」帶來每秒40米強風,風速相當於颱風至強颱風級
    單邊擺幅超50釐米  上海中心大廈結構技術總監宋偉寧表示,阻尼器單邊擺幅的極限是1米。經測算發現,「利奇馬」影響期間,阻尼器單邊擺幅已經超過50釐米,瞬時峰值一度達到了70釐米。  宋偉寧說,阻尼器擺動主要受到風力、風向等因素綜合影響。這次擺幅創下啟用以來的最大紀錄,足可見「利奇馬」之威力。
  • 能「用臉測風速」的空軍大校
    近日播出的央視《開講啦》節目中,空降兵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振波現場演示了「用臉測風速」,他站在原地不藉助工具,用臉就能感知風速。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同時考驗李振波和一名年輕的氣象兵,不藉助工具如何測出風速。氣象兵表示「用手就可以感知風速的大小」,李振波笑著說,「我不用手,用臉就能感覺出來。」現場,兩人同時報出答案,是「1米風」。
  • 為什麼光速是299792458米每秒?
    為什麼光速是299792458米每秒而不取整3億米每秒?現在我們知道,光速是一個基本的物理常量,它的數值為299792458米每秒(不過平時都近似取3億米每秒)。但是在17世紀前,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認為光速是無限大的,因為宇宙中恆星的光都是瞬時到達地球的。
  • 最大風速50米每秒,風暴基亞爾路徑分歧大,或達15級巔峰影響多國
    最大風速50米每秒,風暴基亞爾路徑分歧大,或達15級巔峰影響多國說來也怪,一到秋冬季節,大陸冷空氣在不斷南下襲擊肆虐的時候,熱帶海洋上也是活躍一片,其中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甚至北印度洋也開始捲入了風暴的漩渦。
  • 龍捲風風力超17級 估算風速達73米/秒
    (原標題:龍捲風風力超17級 估算風速達73米/秒)
  • 冬季氣候來臨,如何做好風速風向傳感器的防凍處理
    打開APP 冬季氣候來臨,如何做好風速風向傳感器的防凍處理 建大仁科_ 發表於 2020-12-01 17:02:44 西北風南下會對南方地區帶來大幅度的降溫和雨雪等天氣,濟南冬季的寒潮就是冬季風造成的。寒潮過境時,常伴隨6-8級的偏北大風,使沿途氣溫驟降,發生霜凍。在北方,在經歷雨雪等降水之後,很可能引起大面積結冰,導致許多室外機械設備不能使用,例如氣象站上的機械式風速風向傳感器。 冬季風速風向傳感器冷凍預防 風的觀測主要包括風速觀測和風向觀測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