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癮,對身體沒有傷害?我們採訪了冰毒成癮者,聽他們講述被毒品...

2020-12-04 上觀

「他們說,冰毒和海洛因不一樣,對身體沒什麼損害,也不會上癮。」


回憶起10年前第一次接觸冰毒的場景,上海新收犯監獄服刑人員曹某記憶猶新,禁不住好奇,也是因為拉不下面子,他嘗試著吸了一口:「後來你也看到了,毒癮不只是指身體上的,心癮更難戒。」


2018年4月,曹某在購買毒品時被警方當場抓獲,並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


因為吸毒,他10年不敢見自己的兒子


至少在2014年之前,曹某一直是父母親友眼中的「乖孩子」。從學校畢業之後先是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隨後又成立了自己的婚慶公司,娶妻生子。所以,當2014年曹某因為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法院判處5個月有期徒刑時,他的父母怎麼都不敢相信。


只有曹某自己清楚,那時候他已經接觸毒品近10年,早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癮君子」。


2005年,還在廣告公司任職的曹某因為工作壓力大,迷上了和朋友一起泡酒吧。期間,他開始服用搖頭丸。「一開始,搖頭丸看起來確實沒對我造成什麼影響,還能幫助我發洩壓力。」隨著服用搖頭丸的次數不斷增加,曹某漸漸感到了不對勁。周一到周四他還能控制住自己,像普通人一樣工作,但一到周五,哪怕只是路過商場門口聽到裡面放的音樂,他的思緒就會飄到酒吧、飄到那些小藥丸上。


「我知道自己上癮了,但已經控制不住這種欲望。」到了2009年,隨著國家禁毒力度不斷加大,搖頭丸這類毒品越來越難獲取。心癮難耐的曹某,在一次和「毒友」打麻將時,聽說了「冰毒」:「這是新型毒品,對身體沒什麼危害,也不容易上癮。」


第一口吸完,曹某感覺自己「精神多了」。接下來幾天,他確實沒出現什麼毒品成癮反應,放下心來的曹某,從朋友那裡買了一些冰毒。


「現在想來,當時真的是太傻,也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了。」曹某說,冰毒確實不像海洛因等傳統毒品,會很快對人體造成明顯損傷。但是,吸食冰毒之後,大腦長期處於不正常的亢奮狀態,一旦停止,身體就會感到格外疲憊,無心工作,和人交往也提不起勁來。曾經有段時間,曹某買不到毒品,在家裡昏睡了三天三夜,除了拿外賣再未下過床。


這樣的精神狀態,工作自然是做不下去了,曹某經營的婚慶公司生意每況愈下,家庭關係也亮起了紅燈。因為曹某整日渾渾噩噩,他的妻子很快提出了離婚,年幼的兒子由妻子撫養。「從09年之後我就再也沒見過我兒子,我覺得我沒資格去看他。」曹某說,他就連兒子的照片都不敢看。


向合租室友「推銷」冰毒


2015年,曹某出獄後,第一時間到了父母家中,陪著兩位老人吃了頓飯。席間,他向父母保證,今後再也不碰毒品。但是,當晚離開父母家之後,曹某便和從前的「毒友」聯繫上,兩天後,他購買的冰毒就送到了手中。


「如果說海洛因多是身體上的依賴,冰毒則主要是心理上的依賴。至少在那時,被判刑對我沒有任何觸動,只是覺得今後要更小心一些。」曹某說,出獄之後他一直沒有找工作,靠接些廣告設計方面的私活賺錢,毒癮倒是越來越大,從每周一次,到幾乎每天一次,開銷也不斷增長。為了瞞住家人,曹某每個周末都會到父母家吃頓飯,並且格外注意儀容,偽裝成一幅正常人的樣子。


「我爸媽其實挺溺愛我,那幾年他們每個月給我6000多元生活費,這些錢基本都拿去買毒品了。」曹某說,他賣了車,以工作方便為由,把自己住的房子出租以收取房租,自己則和朋友一起合租,這樣每個月就能多出一筆錢。「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合租,把他也拖下水。」


曹某的朋友原本在一家4A廣告公司從事設計工作,曹某雖然每次吸毒時都關起房門,但時間長了,總歸有些異味飄出來,怪異的行為舉止也引起了朋友的懷疑。見瞞不下去,曹某便向朋友坦白,還說冰毒「可以提神,對工作有好處」。


曹某說,剛開始吸食冰毒時,朋友確實是想著提高工作效率。「他可以整夜整夜不睡覺,在那裡畫設計圖。」但時間稍長,朋友就出現了不想與人交流的現象,「他是要向別人推銷自己的設計的,現在話都懶得說,工作怎麼做得好?」


上個月,入監之後第一次接見,曹某的母親來看望他。從母親的口中得知,這位朋友已經於去年12月被送往戒毒所強制戒毒。「這件事我真的對不起他,他已經被公司開除,有了這個前科,之後再也沒機會進4A公司工作了。」


心癮難除,吸毒者陷入惡性循環


提神、不上癮、對身體沒危害,曹某和曹某的朋友,還有無數冰毒吸食者,在最開始都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


「吸毒久了,就會沉迷進那種感覺中,很亢奮,但又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曹某說,吸毒後,他的朋友就開始打掃房間,不停地打掃,而他則是上網購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直到家裡的快遞堆成了小山,「很難理解對吧?但這就是吸毒者。」


「我總以為自己可以拿得起,也可隨時放下。」因為販毒入獄的尹某說,冰毒的刺激,會讓吸食者在一開始獲得超乎常人的精力,即使整夜不睡也能精力充沛。但是,這違背了人的生理規律,一旦停止吸食,他會比往日更加疲憊,不想出門,不想與人說話,甚至討厭見到陽光。「我根本無法抗拒這樣的落差,只會更加渴望冰毒,陷入惡性循環。」因為無法負擔毒資,吸毒不到半年時間,尹某便走上了「以販養吸」的道路,被判處10多年有期徒刑。


曹某也曾嘗試過自救,他和朋友一起關在家中,結果僅僅兩三天,就以失敗告終。自從吸毒之後,正常的社交關係就所剩無幾,手機裡聯繫的大多是「毒友」,「拿起手機就能買到毒品,我根本忍不住。」


2018年4月,曹某在購買毒品時被警方當場抓獲。一年多時間沒有接觸毒品,他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有所好轉,已經能適應監獄內每日的正常勞動,「毒品就是毒品,一旦染上就難以戒除,我的人生已經被毒品毀了,希望大家都能以我為戒,千萬不要碰任何毒品。」


相關焦點

  • 搖頭丸沒有成癮性?那是您對合成毒品認識的誤區!
    在部分人群中流行的講法幾乎如出一轍  處於身心發育不穩定期的青少年  往往會被這些錯誤觀念所左右  走向吸毒—戒毒—復吸的路  毀滅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  誤區二  搖頭丸等興奮劑沒有成癮性,因此他們不是毒品
  • 如果一個人不小心服下毒品,會上癮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果一個人不小心服下毒品,會有什麼感覺?看完你就知道了關於抓毒販的電視劇我們肯定都有看到過,而在電視上我們看到的毒販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他們專門從一些不為人知的地方販毒去賣,因為毒品的利潤是很大的,為什麼會很大?
  • 毒品上癮的背後,是近乎瘋狂的性體驗
    效果強:吸毒者張兵說,他吸食冰毒後,曾經有半個月一直沒有睡覺,門都不出,天天在家上網,還可以幾天不吃東西。冰毒能產生其大他多數毒品所含的效果,如致幻、提神等,幾乎「以一當百」。能「助性」:這是冰毒快速傳播的根本,我們單獨說。
  • 毒品,上癮的背後是性的瘋狂!
    當然,既然是毒品,不上癮是不可能的。今日,重慶晚報報導,吸毒女子連孩子父親是誰都不知道,這在普通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但是據警方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吸毒女性是在酒吧等地開始染上毒癮的,吸毒後的性奮狀態導致吸毒者亂倫的現象常用有發生,這也是為什麼吸毒者總是男女相聚在一起的原因。近兩年很多媒體起底了冰毒流行的現狀,把「陪溜妹」這個行業給描繪了出來。
  • 毒品上癮的背後,是性的瘋狂
    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這樣一種東西,吃了可以提神,可以「助性」,還不會上癮,你會不會有興趣?這個東西被稱為冰毒,在最近十餘年間逐漸成為新的「毒王」。《監獄風雲》這齣大戲裡,好幾位明星吸食的也正是冰毒。當然,既然是毒品,不上癮是不可能的。近日,有本地媒體起底了冰毒流行的現狀,把「陪溜妹」這個行業給描繪了出來。冰毒,是如何「上位」的?
  •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國內知名編劇陳萬寧(寧財神)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機關查獲,讓許多喜歡他作品的觀眾感到痛心和不解。那麼,從科學層面上說,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又為什麼難以戒除? 據國家禁毒委員會專家李建華介紹,事實上對於這樣的問題,科學界也仍然在探索之中,並沒有統一確切的最終答案。不過,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吸毒成癮是一種腦疾病。
  • 老師請問毒品致使人上癮的生物學原理是怎樣的?_澎湃新聞-ThePaper
    X 老師請問毒品致使人上癮的生物學原理是怎樣的嗎啡(孩騾音等)屬於抑制劑和鎮痛劑,替代體內內啡肽,吸了後人體內啡肽分泌越來越少,不吸就會無法抑制輕微疼痛,戒斷反應就是渾身疼。課咖音,冰毒等屬於興奮劑,刺激產生多巴胺,不吸的話人體分泌多巴胺減少,沒了多巴胺人就沒快樂了,所以興奮劑類毒品戒斷反應和抑鬱症類似,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所以追求冰毒等就成了冰毒癮者的本能,這就是心癮。
  • 如何防範別人在香菸、酒水飲料中混入毒品,引誘自己吸食上癮?
    至於如何引誘,我其實在之前的文章已經寫過,但發現很多人總是相信,或是聽身邊人說,是抽一根了陌生人或狐朋狗友摻了毒品的香菸,從而上癮。這個說法,我之前也專門寫文章解釋過,在海洛因流行的年代,確實有毒販往香菸摻毒品,然後引誘別人吸食 ,但並不常見,更多的是出現在一些禁毒電視劇裡。
  • 並非只有毒品才會上癮,這種「合法的毒品」更可怕,趕快看看吧!
    只是如此,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只是偶爾吸上兩口,解除壓力沒什麼問題,畢竟笑氣不是什麼毒品,又不會上癮,少量吸食也不會對身體有很大影響。如果真的這麼想,那麼就大錯特錯了,雖然笑氣不是毒品,但它依舊會讓人上癮,而且比一般的毒品還要可怕。為了說明笑氣的恐怖之處,首先讓我們了解一個心理學概念。
  • 毒品上癮?是多巴胺在控制你!
    朋友圈微博刷得停不下來?多巴胺飆升。 …… 多巴胺在生活裡無處不在,我們的確需要它,它可以為生活增添樂趣,為身體注入活力。 但是與毒品上癮行為有關的多巴胺卻會導致吸食者走上不歸之路。
  • 為什麼對糖、性、遊戲、菸草、毒品、酒精上癮?快樂也會傷害自己
    而對某些東西上癮,會危害身體,比如說:糖、遊戲、菸草、毒品、酒精,它們讓人迷戀、陶醉,體驗一種「極致」的快樂。 最嚴重的吸毒,可能會讓人沒了人形,最後傾家蕩產,一旦對毒品上癮,可能完全失去理智和道德。
  • 毒品吸一點不會上癮嗎?
    很多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就是在吸毒前,簡單認為:「戒毒很容易」、「只有別人才會上癮」。但實際上,吸毒者會對毒品產生強烈的依賴性。據調查,86.7%的吸毒者在停止吸食、注射毒品36小時後戒斷症狀反映劇烈,吸毒者因依賴毒品而無法控制自己,即使被強制隔離戒毒後,成癮的心理也很難徹底去除,復吸率高達90%。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讓人產生迷幻,並上癮的音頻毒品(I-Doser)真的存在嗎?
    如果有人跟說,聽一段音頻,不僅能人非常興奮,還能產生類似於吸毒導致的迷幻感覺 ,聽久了還會上癮,你相不相信?我肯定不相信,因為現在耳朵還在受這種音頻的折磨,還不包括之前循環聽的幾十遍。你要問是什麼效果,我會告訴你,如果不是為了寫這樣的文章,打死也不會要耳朵受這種折磨。當然,據網上並不靠譜的數據調查顯示,這種音頻只對35%的人有效,想必我就是屬於無效群體。
  • 跟著張一山認識《餘罪》中毒性強、上癮快、戒毒難的毒品
    劇中介紹的這種METH升級版具有「毒性強、上癮快、戒毒難」,最為恐怖的是一次成癮,還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在這裡不得不說電視表演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METH編劇應該是指methamphetamine的縮寫,中文就是甲基苯丙胺或脫氧麻黃鹼(一種中樞興奮藥),通俗一點就是指冰毒醫學上的專業用詞。
  • 它被稱為當今世界最「可怕」的毒品之一——「鱷魚毒品」
    這種毒品也是目前最為可怕的毒品之一,效果類似毒品之王海洛因,但其效果卻是嗎啡的8到10倍,且一旦極易上癮。只要染上,身體組織會慢慢腐爛,輕者兩三年內死亡,重者不出一年就斃命!幾年前的俄羅斯,可待因還沒有被列入處方藥,很多癮君子可以隨便在藥店買到這種製備「鱷魚」的原料。僅僅需要三步簡單的化學反應,這些鎮痛藥就可以變為他們夢寐以求的毒品。
  • 吸毒幾次就會讓人上癮?
    這是很多吸毒患者不理解的地方,比較多的患者很關心這個方面的問題,常常會來詢問,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有關於吸毒成癮。毒品成癮的時間有人說,毒性強的成癮快,毒性弱的成癮慢。但是凡事是不能說的這麼絕對的,比如像嗎啡、海洛因這樣的毒品,如果是採用靜脈注射的方式,很有可能2、3天之間就能夠讓一個上癮,速率之快猝不及防。
  • 毒品是怎樣讓人上癮的?
    自從18世紀西方殖民國家將毒品當做武器對一些國家進行經濟侵略後,毒品便在全球蔓延泛濫。日趨嚴重的毒品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災難。毒品的危害不僅在於「毒性」,更在於生理和心理的重度依賴性」,即毒癮。那麼毒品是怎麼讓人上癮的?毒品上癮之源——多巴胺人類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以突觸的形式互聯,組成神經網絡。
  • 毒品:這些你必須知道之上癮成因
    如今的毒品大部分都是通過化學合成,能夠使人產生強烈的心理依賴,長期服用,必須要通過更大的攝入量來獲得滿足感。今天我們來看看毒品的致癮原理。如何走向不受控制的極樂我們的身體裡面有很多神經傳遞素,能夠將信息從大腦的一個部分轉移到另一個部分,他們共同作用控制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其中,我們的歡樂和愉悅與多巴胺有密切的關係。
  • 耽美網劇《上癮》下架 或因主角名字像毒品
    網易娛樂2月23日報導 昨晚,春節檔爆紅的「青春勵志季播網絡同性戀劇」《上癮在據網友@圈大哥 透露,下架理由為「主角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毒品」。網劇《上癮》根據作者柴雞蛋耽美小說《你丫上癮了》改編,講述了白洛因與顧海兩個美少年跨越性別之愛的青春勵志愛情故事。雖然網絡播放版本已經刪掉了包括床戲吻戲在內的敏感露骨鏡頭,但憑藉對同性戀情的直白描寫、小鮮肉主演、校園戀情等元素迅速引起了網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