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上癮?是多巴胺在控制你!

2020-11-22 騰訊網

導語

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會沉溺於吸食毒品的快樂中,又是為什麼造成許多人「戒毒難,難於上青天」呢?這一切是多巴胺在控制著你!

01

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是受多巴胺主宰的,讓你感覺幸福的事情,你的多巴胺就會升高。

街上到處是誘人的美食,想吃?多巴胺飆升。

熱戀時,整個人都興高採烈?多巴胺飆升。

慢跑到一定階段,越跑越帶勁?多巴胺飆升。

商場血拼時,渾身充滿力量?多巴胺飆升。

朋友圈微博刷得停不下來?多巴胺飆升。

……

多巴胺在生活裡無處不在,我們的確需要它,它可以為生活增添樂趣,為身體注入活力。

但是與毒品上癮行為有關的多巴胺卻會導致吸食者走上不歸之路。

02

吸食毒品會不斷刺激身體生成多巴胺。從而使人產生大量快感,毒品會打亂人體正常的多巴胺分泌,當毒品停止刺激多巴胺,人就失去了自己對多巴胺的掌控權。毒品得來的快樂是割讓多巴胺主權得來的。這樣換來的快樂並不長久,當多巴胺被毒品操縱後,會使吸毒者長期精神渙散,容易活在幻想和被害妄想裡,最終導致的是神經系統的損傷。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Arvid Carlsson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這使他贏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

03

毒品綁架人體的多巴胺,也綁架了人的思維和大腦,吸食毒品過多,就會成為它的傀儡,還會破壞身體的免疫力。

吸毒會破壞大腦的多巴胺分泌系統,導致多巴胺來源只能依靠毒品,而毒品並不是一種穩定的來源,它受到道德、法律、自身經濟狀況的約束,通常在吸毒後期耐受性越來越強,不良反應遠大於愉悅感,將會陷入連續不斷的巨大痛苦之中。

於此類似的還有賭博,由於不需要付出太多體力就可以完成,甚至還有意外驚喜,也會成為一個多巴胺來源,但賭博是需要物質條件做支撐的,一旦輸光,就會產生各種不良後果和連鎖反應,將會非常痛苦。

如何獲得穩定的多巴胺

01

飲食營養方面

人體必需的23種胺基酸中,有些可以自身合成,有些必須要從食物中獲取,因此攝入足量的蛋白質),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吃豬牛羊肉、雞肉、魚肉、雞蛋等,多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02

運動方面

鍛鍊能促使人體分泌內啡肽(內分泌激素,有鎮痛作用),改善心情。有氧鍛鍊後的10分鐘,就可以看到心情明顯的好轉,20分鐘後達到最高值。

研究顯示,小白鼠在跑步機上運動,能促使多巴胺的釋放,提升了大腦中多巴胺的接收器。

03

作息方面

沒有睡好的人,一天都開心不起來,睡眠質量高的人,起床的時候是面帶笑容的。

當大腦分泌多巴胺時,會讓人清醒和警覺,一般來說,多巴胺在早晨大量分泌,提醒你要醒了,在夜晚自動減少,告訴你要睡了。

然而,如果你長期缺乏睡眠,人體的自然節奏就會被打破,如果你熬夜,那麼第二天一早,多巴胺的分泌就會自動減少。

最後,不斷的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積極向上鍛鍊身體。成就感是一種穩定的多巴胺來源。歸根結底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才是快樂的來源。

相關焦點

  • 毒品是怎樣讓人上癮的?
    2020年6月26日第33個國際禁毒日圖源:iStock據《2019世界毒品報告》,全球每年約有2.7億人吸毒,近3500萬人成癮,近60萬人直接死於毒品濫用。《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18歲到35歲104.5萬名,18歲以下7151名。
  • 毒品:這些你必須知道之上癮成因
    我不怕犧牲,我怕的是犧牲之後,依然無法把你救出深淵2020年6月26日是第33個國際禁毒日。上個世紀以來,吸毒日趨泛濫,毒品危害問題日益嚴重。如今的毒品大部分都是通過化學合成,能夠使人產生強烈的心理依賴,長期服用,必須要通過更大的攝入量來獲得滿足感。今天我們來看看毒品的致癮原理。如何走向不受控制的極樂我們的身體裡面有很多神經傳遞素,能夠將信息從大腦的一個部分轉移到另一個部分,他們共同作用控制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其中,我們的歡樂和愉悅與多巴胺有密切的關係。
  • 多巴胺、毒品以及抑鬱症
    2018年2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神經遞質多巴胺對於大腦疾病的發生(例如藥物上癮以及抑鬱症等)具有重要的影響,其對於大腦的反饋調節系統也具有廣泛的作用。不過,目前我們對多巴胺的作用了解的並不全面。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者們最近重點研究了多巴胺對於大腦腹側被蓋區(VTA)的影響。
  •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2018年06月20日 10:51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 多巴胺:最好的網際網路產品就是上癮
    獎賞就是你做了一次後,你會想做第二次。一般來說,我們獲得獎賞都是有實質性的反饋的,比如一個蘋果,那麼這個蘋果的味道和觸感等等物理性質信息在轉換為神經信息後與獎賞系統相勾連,產生了突觸可塑性的變化,你就知道蘋果是好吃的而去吃蘋果。快感真是來自快樂的時刻嗎?更多研究發現,多巴胺的效用產生於期待獎賞,而不是獲得獎賞。多巴胺≈ want,所帶來的是渴望和幻想。」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多巴胺帶給人類的 遠不止性交的快感和上癮
    伏隔核中多巴胺的釋放量在性愛、毒品和搖滾樂的刺激下會出現劑量增加。該區域的多巴胺信號會受吸毒成癮的行為而發生改變。所有被濫用的藥物——無論是酒精、古柯鹼還是海洛因——都會以外來幹預增加該區域的多巴胺含量。
  • 為什麼對糖、性、遊戲、菸草、毒品、酒精上癮?快樂也會傷害自己
    而對某些東西上癮,會危害身體,比如說:糖、遊戲、菸草、毒品、酒精,它們讓人迷戀、陶醉,體驗一種「極致」的快樂。 最嚴重的吸毒,可能會讓人沒了人形,最後傾家蕩產,一旦對毒品上癮,可能完全失去理智和道德。
  • 多巴胺是如何讓我們對技術上癮的?
    他在去年11月在費城舉行的一次活動上說:「那種想法是這樣的,『'我們怎麼才能儘可能多地利用你的時間和有意識的注意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Facebook的架構師利用了「人類心理當中的脆弱性」,2005年辭職的Parker解釋說。當有人對你的帖子或照片點讚或發表評論時,他說:「我們就會……給你帶來一點多巴胺」。因此可以說,Facebook是一個建立在一種化學分子之上的帝國。
  • 解疑:愛上癮,始作俑者是多巴胺?
    「購物成癮只是上癮一族的一種,貪食、迷戀網遊、信息強迫症等都是愛上癮的表現。」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二科主任樊豐勢表示,是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人體產生了強大的控制力,讓人們變成了上癮一族。
  •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時間碎片化,這個網際網路新詞已經出現好幾年了。隨著APP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公司把讓用戶長時間活躍的目標降低為佔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計劃待會兒要做作業,但剛吃完飯有一點困,想著刷一會兒短視頻放鬆一下,這一刷就是半小時,再一刷,一晚上就這樣過去了。
  •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聽聽戒毒專家怎麼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這主要取決於食用毒品後,會使人產生一種興奮感或愉快感。這個和食用毒品的種類是有關係的,合成毒品能夠使人上癮,是因為它會刺激多巴胺神經遞質的增高,會使人產生愉悅,衝動,快感的感覺,所以說它會使人感覺到很興奮,很快樂。為了尋找這個感覺,而不斷地去食用,當食用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離不開這種所食用的這些毒品。當吸毒者不食用或停止食用的時候,會感到悶悶不樂,甚至會出現很多不愉快的感覺。
  • 麻醉藥是毒品,用了就會上癮?真相是……
    在麻醉門診和術前訪視時常有病人會擔心手術過程中用了麻醉藥會對自己有影響,會上癮大家擔心的就是負責鎮痛的麻醉藥--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最早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醫學文獻的藥方裡就出現了那時叫鴉片目前我們臨床手術的鎮痛藥用的最多的是芬太尼系列(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因為有過一段阿片類藥物濫用階段鴉片-阿片給人的感覺就是不管是合成的還是天然的、合法的還是非法的,都是「毒品「雖然有強大的止痛效果,但極容易讓人上癮。
  • 禁毒手抄報:毒品之害
    「毒品」二字,我們耳熟能詳,「毒品會上癮」也街知戶曉,但究竟毒品是怎麼樣影響我們人體,它又是如何讓我們的身體「上癮」卻幾乎沒幾個人知道,感興趣的您請繼續往下看:  科學家對古柯鹼、海洛因、酒精、安非他明(一種冰毒)怎樣作用人的神經細胞的研究揭露了吸毒者上癮、忍癮、戒毒、和復吸的生理學基礎。
  • 老師請問毒品致使人上癮的生物學原理是怎樣的?_澎湃新聞-ThePaper
    X 老師請問毒品致使人上癮的生物學原理是怎樣的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網路遊戲是如何控制你的大腦,為何有人迅速上癮有人卻能克制?
    文 | 葉佳琪 遊戲上癮,大概是這一屆家長最擔心的事了吧。不要說孩子,就是很多成年人,在網路遊戲面前也難以自控,嚴重的成癮者甚至會在日以繼夜的遊戲中發生猝死。
  • 多巴胺 能讓人「上癮」的藥
    早在1910年,英國惠康實驗室的兩位化學家就合成出了多巴胺,但直到半個世紀後的1957年,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維德·卡爾森才確定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幫助腦細胞傳送脈衝信號,這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再之後的60多年來,人們發現多巴胺與人類的運動、情感、欲望、興奮、上癮等許多方面有關。
  • 《大腦修復術》3:學習也能上癮嗎?
    上癮行為形成過程上癮行為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其中40%由基因決定。大量的多巴胺不會增加主觀感受的快樂,卻會讓人極度苛求上癮行為,並且剝奪人感受快樂的能力。以吸毒上癮為例:隨著吸毒次數的增多,大腦會逐漸適應大量多巴胺的存在,變得越來越不敏感,需要越來越多的多巴胺刺激才會有反應。
  • 科學現場調查:食物也會「上癮」
    控制食慾的激素會影響下丘腦中的攝食迴路(feeding circuit),也會作用於大腦中控制獎賞感、產生美妙感覺的系統。如果你已經很久沒有吃東西了,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獲取食物,並且食物吃起來也會更加美味!正如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說——飢餓是最好的調味品。飢餓時,激素會使大腦中與食物相關的獎賞迴路,尤其是紋狀體(striatum)的活躍程度增強。
  • 導致我們上癮的原理是什麼?
    生活中,大部分人會對一些事物格外上癮,並且很難通過自製停下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理導致我們一步步上癮的呢?我們又該如何逃離上癮的陷阱呢?本文將告訴你答案。為什麼無聊的時候我們會刷手機刷個不停?為什麼我總是忍不住氪金?為什麼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卻不再興奮了?為什麼網際網路色情危害比其他形式色情都要大?為什麼毒品成癮性這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