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上癮的?
多巴胺的作用作用於獎賞系統,讓我們產生做某事的欲望讓大腦預期獎賞,指導我們做出相應的行為多巴胺獎賞迴路被過度激發,會使人出現成癮症狀。
多巴胺跟快樂的關係很大嗎?多巴胺其實和欲望有關。
理想和欲望的區別,前者想到時候會快樂,後者想到時候會痛苦。
上癮行為形成過程
上癮行為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其中40%由基因決定。大量的多巴胺不會增加主觀感受的快樂,卻會讓人極度苛求上癮行為,並且剝奪人感受快樂的能力。
以吸毒上癮為例:隨著吸毒次數的增多,大腦會逐漸適應大量多巴胺的存在,變得越來越不敏感,需要越來越多的多巴胺刺激才會有反應。吸毒者的大腦獎賞系統和前額葉皮質之間的連接會變弱,讓吸毒者無法控制他尋求毒品的念頭和行動。
多巴胺的分泌會增強我們做事的動機,分泌量的峰值出現在我們做一件想做的事之前。
多巴胺出現的時機;
一件事取得成功時「接近成功」的失敗狀況下。賭博過程中,每次的成敗為隨機事件,並不會隨著練習更加接近成功。賭博激勵的結果是:接近成功的失敗。比如:賭博時骰子點數差一點點就能贏的情況會引起多巴胺大量釋放——會讓人更想再賭一把。做一件事,獎賞超過預期,多巴胺神經元活躍程度就會增加,讓你下次更想做。特別容易讓人上癮的獎賞方式:「高頻出現的隨機獎賞」,遊戲,賭博都充分利用了該獎賞方式。
多巴胺分泌相關行為
原始生存直接相關:吃飯,性愛和手機行為及時反饋:遊戲如何對學習上癮?
把接觸新知識本身看作獎賞,而不把學習結果看作獎賞,就比較容易對學習本身上癮。因為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在生存進化上對個體是有益的,學習和了解新事物本身就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有很大的上癮潛力。
如果某個知識技能對你毫無吸引力,甚至痛苦,那麼可能是因為你嘗試學習的難度與你的實際能力或者你對知識的期望相距太遠。剛學英語時候,新單詞等需要在大腦中建立全新的迴路。新迴路建立過程非常艱難,學完還會忘,所以不容易堅持。然而,如果你的大腦已經建立了相對穩固的英語迴路,之後再往上添磚加瓦就相對容易。
這時,你的學習速度和你的期望越來越接近,獎賞的預期偏差變小,多巴胺分泌量增加,甚至會對學習上癮。
「本來可以更好」的大腦原理。比如你買了一個掃地機器人,後來發現忘記使用一個可以省很多錢的折扣碼,大腦的獎賞程度就會下降。而當你生活很糟糕的時候,看一些處於戰亂或者貧窮之中的人的故事,感覺會好些。
「延遲折扣現象」:
兩個選擇:「今天可以拿到1千塊,或者選擇一個月之後拿到1.5千,你會選哪一個?」
很多人會選擇今天拿到一千塊。因為大腦中,一個月後拿到的錢的價值被打了折扣。比起未來比較大的獎賞,人們更傾向於馬上可以得到的不那麼大的獎賞。
因為在時間感知上遙遠的獎勵在大腦中激發的多巴胺分泌,遠不如馬上可以得到的獎勵激發的多巴胺分泌那樣多。
上癮是好還是壞?
看行為的長期性質看是否過度解決不良上癮行為
給自己找一個有益的獎賞行為來替代它。
替代原則:替代行為的難度不要太大,抱持的期望也不要太高,並且最好能比較快地獲得獎賞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