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藥物太恐怖了!吃多了都會上癮!?

2020-12-05 騰訊網

患有精神分裂症,醫生通常都會開抗精神藥物,並且會囑咐患者先吃上一段時間試試看,在網際網路上也有抗精神藥物需要長期服用的說法,但也有不少患者比較擔心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會成癮性嗎?如果有出現藥物成癮性那是不是大腦也會被藥物所控制住了?擔心抗精神藥物上癮怎麼辦?

關於成癮性物質,你知道的有哪些?

世界上5種最易成癮的物質:

1.海洛因:研究者普遍認為海洛因是世界上最容易上癮的藥物,有動物實驗表明,海洛因能夠將大腦反饋迴路中的多巴胺水平上調200倍。

2.古柯鹼:古柯鹼會直接幹預大腦多巴胺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比如:它能夠通過關閉多巴胺的信號來阻止神經元的激活,從而造成大腦反饋迴路的失調。

3.尼古丁:尼古丁是菸草中的重要上癮物質。當我們抽菸的時候,尼古丁會被快速地由肺吸收,並隨之運輸到腦部,每年因為抽菸而死亡的人數將達到800萬。

4.巴比妥類藥物(鎮定劑):巴比妥類藥物,也被稱為「藍色子彈」「大猩猩」「寧比」「倒鉤」「粉紅佳人」。它常被用來治療焦慮症以及促進睡眠。

5.酒精:儘管酒精是合法的飲品,但是研究者還是將其列為上癮物質。酒精對大腦有多種反應,動物實驗表明酒精能夠將大腦的反饋迴路長多巴胺水平提高40%-60%.

在眾多的抗精神藥物當中,能致人成癮的非常少,即便是這類藥物,但是遵從醫囑、規範用藥、也不需要過於擔心藥物成癮的問題。

抗精神藥物長期服用,會出現上癮嗎?

一、上癮的判斷條件

1.對依賴物品(藥物或者其他)需要長期服用;

2.逐漸需要提高劑量才能達到過去較低劑量的效應;

3.一旦不用,身體則會出現各種不適現象。

二、抗精神藥物不會出現上癮

抗精神藥物的作用是幫助患者的身體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並不具備身體依賴的特徵。

另外,精神疾病患者藥物治療的初衷是緩解病情發展,逐漸達到正常穩定的情緒,而不是去追求超乎正常額外的愉快或快感,因此抗精神藥物不具備心理依賴的特徵。

只要按照醫囑用藥,是不會出現成癮的。綜合上述,抗精神藥物不具備藥物成癮的特徵。

三、抗精神藥物長期服用,只是為了鞏固治療

通常精神疾病的復發率高達50%-85%,其中有50%的患者都會在發生後2年內復發。

為了改善這種高復發疾病的預後、防止復燃和復發,目前科研證據以及臨床經驗都倡導全病程治療,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長期治療。

長期治療是希望提高臨床治療率,提高生存質量、預防復發、並不是因為藥物成癮,是病情的需要、身體的需要,雖然精神疾病症狀消除了,但是大腦還需要服用藥物進一步修復和穩定,來避免反覆發作。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發胖怎麼辦?

一、為什麼精神疾病患者會發胖?

在很多的精神疾病的患者中,服用藥物後很明顯的變化就是體重增加,導致患者體重增加常見的藥物有氯氮平、奧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其中氯氮平和奧氮平最為明顯。

抗精神藥物所引起體重增加的原因是多種因素的,包括飲食習慣,食物或液體攝入量的增加,對糖類的需要增大會導致活動過少,以及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的變化。

此外,組胺和5-HT受體的阻斷也會導致體重增加,H1受體阻滯引起的鎮靜而使患者活動減少,還可能會破壞正常的飽腹感,致攝食增多而體重增加。

二、精神疾病患者發胖了怎麼辦?

為了幫助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減輕體重,對於患者來說,臨床醫生應該積極鼓勵患者們進行自我檢測體重,並報告明顯的體重波動,比如衣服或腰帶尺寸的變化。

有些服用抗精神藥物的患者,會出現體重增加,主要是藥物導致的食慾增強,睡眠增加,活動減少,飲食量增加等等。

解決方法:1.控制飲食 2.活動增加 3.減少過度睡眠

在臨床上,有不少患者擔心抗精神藥物副作用較大,而不願意長時間吃藥,再加上家屬出於對患者的關心,在家裡隨意給患者減藥,甚至是停藥,致使疾病出現復發。因此患者要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切勿自行停藥或者減量,也不要病急亂投醫,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焦點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止痛藥越吃越上癮,這是真的嗎?
    止痛藥越吃越上癮,這是真的嗎?因此止痛是絕大多數風溼病的初步治療方法,而止痛藥也成了風溼病治療中運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長久以來,在風溼病患者群中流傳著這樣一個觀點,即「止痛藥越吃越上癮」、「止痛藥吃了就停不下來」,因此不少患者寧願強忍著疼痛,也不選擇吃止痛藥。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1.運用於風溼病治療的止痛藥主要有哪些?
  • 闢謠:心梗放支架後不疼了,就不用吃抗血小板藥物了?
    我認真的告訴他,在支架術後,醫生給你開的藥物,真的不是為了讓你多吃藥多買藥多花錢,而是為了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為什麼放支架後,還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還一下子吃兩種?很多心梗的朋友在放支架後,醫生都會開具抗血小板藥物來進行血栓的二級預防,有的時候還會開兩種。
  • 並非只有毒品才會上癮,這些生活中常見的藥品吃多了更可怕→
    藥物依賴是指不是為了醫療需要,而是由本人主動連續地或周期性地使用藥物,造成輕重不等或周期性的中毒狀態,這種依賴既有軀體的依賴,也有精神的依賴。生活中,以下這些藥物也容易產生依賴,‍在我國,有人說「感冒治療史就是一部藥物濫用史」。感冒來襲,很多人總是會吃好幾種藥,感覺總有一種能管用。
  • 高考在即,家長給孩子吃「聰明藥」,醫生說:謹慎,容易上癮!
    高考在即,家長給孩子吃「聰明藥」,醫生說:謹慎,容易上癮!今天是2019年3月13號,距離高考還有不到100天!學習階段已經到衝刺期,全國各地的高三學生們包括老師和家長都處於一種緊張備考的狀態。有消息稱:一高三女生在吃了家長給買的「聰明藥」後,短時間內成績飛速提升,並考進了班級前十。此消息一出,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真的有用嗎?要是有用的話我想讓我的孩子也吃!」而其中也有對「聰明藥」持懷疑態度的家長,便跑去問了醫生。這不問不要緊,一問嚇一跳!
  • 自制力強的人吸毒不會上癮?即使上癮也能想戒就能戒?
    自制力強的人吸毒不會上癮?即使成癮了想戒就能戒?對於這些問題50%的圍觀群眾選擇相信,認為還是有這樣的可能;還有50%的吃瓜群眾覺得毒品太厲害甭管是什麼人都不能戒掉。那麼,你是怎麼覺得的呢?首先我們說,吸毒成癮需要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1、不同體質的人來說,成癮機制不同有些人天生成癮性很強,屬於易感人群,對成癮物質十分的敏感,他們喝酒能上癮、抽菸可以上癮,很可能誤吸毒品後就能迅速上癮。
  • 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組織抗微生物藥物合理用藥宣傳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昶 通訊員蘇宗霞 孫秀珍 淄博報導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 所有的上癮,可能只是迴避痛苦
    上癮並不僅僅是精神遭控制,它是3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如果原來的上癮理論正確——是毒品導致了上癮,它們讓你的身體產生了依賴性——那麼癮君子的數量應該比實際情況多得多。很多人在離開醫院後就應該在街頭找那些毒販滿足自己的毒癮。然而,事情就是這麼奇怪,這種情況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 同樣的東西,使用了同樣的時間,街頭癮君子上癮了,但醫院裡的病人不受影響。
  • 藥物上癮與大腦區域有關
    核心提示:一個外部專家羅伯特歐爾博士說:「在老鼠中的這項研究與涉及到人類藥物上癮行為的新的結果匹配性很好。」羅伯特博士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藥物濫用法部門的一員。   10月25日,星期四(健康日報新聞)——根據一項在老鼠身上所做的安菲他明上癮的試驗的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有一個特殊的大腦區域可能對藥物上癮是至關重要的。   一個外部專家羅伯特歐爾博士說:「在老鼠中的這項研究與涉及到人類藥物上癮行為的新的結果匹配性很好。」
  • 藥物上癮是什麼?工業大麻CBD能夠起作用嗎?
    這些行為一旦過度,形成心理或生理上的渴望或衝動,就變成了我們常說的「上癮」。 在眾多成癮行為當中,藥物成癮(SUD)已成為焦點,全球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死於藥物成癮。
  • 上癮不似你所想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因此,如果原來的上癮理論正確——是毒品導致了上癮,它們讓你的身體產生了依賴性——那麼癮君子的數量應該比實際情況多得多。很多人在離開醫院後就應該在街頭找那些毒販滿足自己的毒癮。然而,事情就是這麼奇怪,這種情況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同樣的東西,使用了同樣的時間,街頭癮君子上癮了,但醫院裡的病人不受影響。
  • 健康報 丁健:把抗腫瘤藥物研究做到頂尖
    今年年初,該所掌門人丁健院士領銜的「拓撲異構酶Ⅱ新型抑制劑沙爾威辛的抗腫瘤分子作用機制」研究又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讓腫瘤患者吃上好藥我的最大願望就是多研發出幾種有效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讓腫瘤患者吃得起藥、吃上好藥。
  • 毒品是怎樣讓人上癮的?
    那麼毒品是怎麼讓人上癮的?毒品上癮之源——多巴胺人類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以突觸的形式互聯,組成神經網絡。大腦中的神經網絡|作者自製最常見的突觸為化學突觸,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釋放的神經遞質傳輸信息。
  • 抗微生物藥物相關性腹瀉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梁雪茵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最後1天了,上周我們發表的《有種藥隨便用危害大,很多人還經常吃》引起很大關注,今天我們接著聊聊——抗生物藥物引起腹瀉那些事兒。
  • 多巴胺 能讓人「上癮」的藥
    再之後的60多年來,人們發現多巴胺與人類的運動、情感、欲望、興奮、上癮等許多方面有關。多巴胺來源於酪氨酸,酪氨酸來源於蛋白質,在我們吃的每一口肉、喝的每一口奶中都富含這種胺基酸。人體在必要的時候就會催化酪氨酸產生多巴胺,生成的多巴胺作用時間很短,然後在酶的作用下變成腎上腺素。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它既存在於外周人體中,也存在於大腦中,它們互不相通。
  • 別隨便亂吃藥,尤其是這5種藥,可能會讓你「上癮」
    一般在醫生診斷之後,服用藥物可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然而,部分藥物很容易上癮,在服用期間很多人會停不下來想要用藥,稍微有一段時間沒用藥就會渾身難受。如果形成了藥物依賴性,有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那麼,哪些藥物很容易形成依賴呢?1、安眠藥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出現了睡眠障礙。
  • Science:降低阿片藥物上癮風險的新型止痛藥有哪些?
    隨著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在美國愈演愈烈,科學家們和醫藥公司也加大了研發更安全,更不易上癮的止痛藥的力度。如今,多個研發團隊已經在研製創新阿片類藥物,或者替代藥物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日前,《科學》雜誌撰文對在這一領域的突出進展進行了盤點。今天我們將為讀者介紹這篇盤點,一起看一看在創新止痛藥領域方面的最新研究。
  • 科學表示大麻會上癮,是真的!
    但是我一抽大麻,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好像食物也會變得更加好吃,電影變得更加有趣。」—一位38歲的政府工作人員表示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生理學教授Jeffrey Edwards說:「我經常聽說,大麻不會上癮。但我的理解是,它只是相比別的濫用藥物,不容易上癮而已。」
  • 專家說丨「大夫,我需要吃抗菌藥嗎?」——【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
    大夫我需要吃抗菌藥嗎?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 Q 大夫,我拉肚子,需要吃抗菌藥嗎?
  • 抗糖尿病新藥「太羅TM」上市 打破國外糖尿病藥物一統天下的局面
    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由軍事醫學科學院研製,在太極集團獨家轉化的國內唯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糖尿病專利新藥—「太羅TM」於近期上市,並已形成大批量的生產規模。    「太羅TM」是在抗糖尿病藥物馬來酸羅格列酮基礎上進行再創新並取得成功的創新藥。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運用藥物分子設計理論對羅格列酮母核進行詳細的計算和分析之後,在採用無數種試劑和方法之後,發現羅格列酮內醯胺鍵上的氫呈現微弱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