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 能讓人「上癮」的藥

2020-11-24 飛華健康網

早在1910年,英國惠康實驗室的兩位化學家就合成出了多巴胺,但直到半個世紀後的1957年,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維德·卡爾森才確定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幫助腦細胞傳送脈衝信號,這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再之後的60多年來,人們發現多巴胺與人類的運動、情感、欲望、興奮、上癮等許多方面有關。多巴胺來源於酪氨酸,酪氨酸來源於蛋白質,在我們吃的每一口肉、喝的每一口奶中都富含這種胺基酸。

人體在必要的時候就會催化酪氨酸產生多巴胺,生成的多巴胺作用時間很短,然後在酶的作用下變成腎上腺素。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它既存在於外周人體中,也存在於大腦中,它們互不相通。在外周的多巴胺具有調節血壓、心率、胃腸道蠕動、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大腦中的多巴胺則與我們的運動、情緒、興趣、性慾以及一切能讓人成癮的刺激有關。運動時人的大腦會釋放多巴胺,一般越刺激的運動釋放的越多越快,如滑雪、衝浪、跳傘,所以越刺激的運動越容易讓人上癮。同時越長時間運動釋放多巴胺的時間也就越久,也越讓人上癮,比如跑馬拉松。多巴胺一方面協調機體的各項運動,另一方面也使人精力更為集中、興奮。當多次從事此類運動時,人就會喜歡上這種多巴胺釋放的「快感」,從而對某項運動「上癮」。除了運動,吃辣、飲酒時也有類似效果。當人長期大量喝酒以後,每次喝酒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大腦會對喝酒時產生的欣快感產生依賴,從而酒精上癮。同樣的解釋也可以用到人們對藝術、音樂、遊戲甚至是網絡小說、電視劇等各種類似「成癮」的行為上。多巴胺與很多疾病關係密切。當多巴胺含量減少時,人會出現運動障礙,表現為震顫、運動遲緩、肌張力障礙等,常見於帕金森病的患者;還會出現對事物興趣的降低,心情較為抑鬱的情況。當多巴胺增多時,人會表現出肢體扭動、精神亢進,出現幻覺、情緒激動等各種精神問題,甚至與精神分裂症相關。作為急救藥品,多巴胺早已被臨床廣泛使用。因為多巴胺不能進入腦內,所以作為藥物它只表現為外周的作用,如升高血壓、心率等。

為了能讓多巴胺進入腦內,科學家發明了左旋多巴,可以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在大腦轉變為多巴胺從而治療帕金森病。多巴胺作為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有它的身影。目前的研究雖然闡述了許多關於它的機理,但針對它的應用還僅停留在搶救時升高血壓、心率上,或許將來,多巴胺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相關焦點

  • 解疑:愛上癮,始作俑者是多巴胺?
    「購物成癮只是上癮一族的一種,貪食、迷戀網遊、信息強迫症等都是愛上癮的表現。」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二科主任樊豐勢表示,是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人體產生了強大的控制力,讓人們變成了上癮一族。
  • 多巴胺:最好的網際網路產品就是上癮
    我們人性中天然的快樂源泉,其實是來自於多巴胺的分泌。而偉大的網際網路應用,往往是符合多巴胺分泌原理的。什麼是多巴胺?其實我最早聽說多巴胺是通過身邊跑步的朋友。跑步在一開始會覺得很累,但是越到後面會感覺越快樂,就是來自於多巴胺的分泌。所以我真的發現身邊跑步的人越來越上癮,甚至許多人從一個根本不鍛鍊的人,逐漸變成馬拉松愛好者。
  • 吃辣椒會讓人上癮原是多巴胺「惹火」
    民間調侃,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由此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們真的懂「辣」嗎?  辣是痛覺,吃辣也會上癮  人之所以會感到辣,是辣椒、生薑等食物中一些化學物質的功勞(譬如辣椒素、薑酮、姜醇等)。而在這幾種化合物中,辣椒素又是最常見、分布最廣泛的辣味物質。辣椒素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
  • 毒品上癮?是多巴胺在控制你!
    導語 究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會沉溺於吸食毒品的快樂中,又是為什麼造成許多人「戒毒難,難於上青天」呢?這一切是多巴胺在控制著你! 但是與毒品上癮行為有關的多巴胺卻會導致吸食者走上不歸之路。 02 吸食毒品會不斷刺激身體生成多巴胺。從而使人產生大量快感,毒品會打亂人體正常的多巴胺分泌,當毒品停止刺激多巴胺,人就失去了自己對多巴胺的掌控權。毒品得來的快樂是割讓多巴胺主權得來的。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多巴胺帶給人類的 遠不止性交的快感和上癮
    當人習得新技能,達成新成就時,伏隔核就會增加多巴胺的釋放,讓人產生成功和受到獎勵的喜悅。這是很多高興情緒的源泉。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如果你做某事失敗了,大腦中的多巴胺會相應減少,讓人產生失落和低沉的情緒。至此,你可能認為多巴胺與獎賞有關。然而情況要比這複雜。比如,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在緊張和狂躁時也會經歷多巴胺的增強釋放。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多巴胺本省並不是成癮、獎賞或恐懼。
  • 多巴胺為什麼讓人有舒服的感覺
    說到多巴胺,相信大多數人是陌生的,不知道多巴胺是什麼東西。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也就是說沒有了多巴腔的參與,這個世界上也就沒有了酒鬼、癮君子、賭徒、茶仙、咖啡紳士等人群,當然如果沒有了多巴胺,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了美好的愛情,人們也沒有了七性六欲,人就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多巴胺有積極的一面,當然也有消極的一面。   那麼多巴胺為什麼能夠讓人有舒服的感覺呢?
  • 《大腦修復術》3:學習也能上癮嗎?
    人是怎麼上癮的?多巴胺的作用作用於獎賞系統,讓我們產生做某事的欲望讓大腦預期獎賞,指導我們做出相應的行為多巴胺獎賞迴路被過度激發,會使人出現成癮症狀。多巴胺跟快樂的關係很大嗎?多巴胺其實和欲望有關。上癮行為形成過程上癮行為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其中40%由基因決定。大量的多巴胺不會增加主觀感受的快樂,卻會讓人極度苛求上癮行為,並且剝奪人感受快樂的能力。以吸毒上癮為例:隨著吸毒次數的增多,大腦會逐漸適應大量多巴胺的存在,變得越來越不敏感,需要越來越多的多巴胺刺激才會有反應。
  •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時間碎片化,這個網際網路新詞已經出現好幾年了。隨著APP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公司把讓用戶長時間活躍的目標降低為佔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但讓人驚訝的是,34號老鼠居然不吃這一套,它非但在箱子裡活蹦亂跳,還示威似的瘋狂按壓小推板,任電流在它小小的腦袋中橫衝直撞,仿佛在說:「看吧!我不怕!」這讓奧爾茲感到非常奇怪,但研究還是要繼續,奧爾茲和他的夥伴米爾納商量後決定加大觀察力度,緊盯34號老鼠的一舉一動。結果令人非常吃驚。
  • 毒品是怎樣讓人上癮的?
    那麼毒品是怎麼讓人上癮的?毒品上癮之源——多巴胺人類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以突觸的形式互聯,組成神經網絡。大腦中的神經網絡|作者自製最常見的突觸為化學突觸,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釋放的神經遞質傳輸信息。
  • 多巴胺能讓人快樂,教你3「提高」多巴胺的方法,天天開心沒煩惱!
    當我們的情緒屬於負面狀態時,身體當中的多巴胺就會急劇下降,人的情緒也會出現低迷的現象,因此很多女性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選擇吃甜食來讓自己高興,或者是選擇消費逛街的方式讓自己高興,但是這種方式有可能會讓自己變胖,而且會讓自己產生很多不理智的消費,等你心情變好之後會後悔。
  • 多巴胺是如何讓我們對技術上癮的?
    這些神經遞質確保我們的心臟不斷地跳動,讓我們的肺部保持呼吸,就多巴胺而言,當我們感到口渴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要喝一杯水,或為了讓我們的基因在我們死後能倖存下來,就會告訴我們得繁殖後代了。1950年代的時候,鑑於一項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一組神經系統疾病,其症狀包括震顫,動作緩慢和僵硬)是由多巴胺缺乏引起的,因此多巴胺被認為與身體運動密切相關。
  • 愛上癮,都是多巴胺惹的禍?
    購物成癮只是上癮一族的一種。  在平時生活中留意一下不難發現,有這樣一些人:愛看書的人不斷收集資料,遠超過他一生的閱讀量;喜歡吃零食的人不停地吃零食,明明知道對身體沒有好處;愛看電視的人在夜裡遲遲不願離開電視機,可能並沒有真正想看的節目;迷戀網遊和社交網站的人,其實未必真的喜歡那些「練級」和「偷菜」的重複操作。  這些人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呢?
  •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2018年06月20日 10:51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那麼,從科學層面上說,毒品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又為什麼難以戒除? 據國家禁毒委員會專家李建華介紹,事實上對於這樣的問題,科學界也仍然在探索之中,並沒有統一確切的最終答案。不過,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吸毒成癮是一種腦疾病。 人腦中有一種物質叫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能夠傳遞興奮及愉悅等信息,因此它又被稱作「快樂物質」。
  • 吃多了都會上癮!?
    ,有動物實驗表明,海洛因能夠將大腦反饋迴路中的多巴胺水平上調200倍。 2.古柯鹼:古柯鹼會直接幹預大腦多巴胺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比如:它能夠通過關閉多巴胺的信號來阻止神經元的激活,從而造成大腦反饋迴路的失調。 3.尼古丁:尼古丁是菸草中的重要上癮物質。
  • 如何增加多巴胺——快樂激素的分泌?
    多巴胺是由大腦分泌的神經遞質,可以讓人感覺良好。享受美味的食物,性愛等愉快的活動時,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
  • 警惕易上癮的快感「多巴胺」擁抱長期的快樂「內啡肽」吧!
    什麼是多巴胺呢?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  3,誘惑變得更加吸引人,我們自律期間杜絕的壞習慣,隨著我們一次次的克制,變得更加吸引人,多巴胺會懷念各種能立刻讓我們很爽的事物,不斷慫恿你去做這些事情,如美食,遊戲,賴床,刷短視頻,我們很容易將自律拋之腦後,重蹈覆轍。  於是,缺乏動機,缺乏反饋,容易被誘惑成了我們自律道路上的攔路虎,我們的自律始於多巴胺,也敗於多巴胺。
  • 「你們能在一起,多虧了多巴胺,愛情是怎麼發生的?」
    情愛當中最不能缺少的決定因素就是多巴胺,這將關乎到兩個人最後能不能走在一起。很多人都以為愛情的存在是虛擬的,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變得不再相信愛情。但是,只要有了多巴胺,你們就能走在一起。如果多巴胺分泌的滿分是一百分,那麼當你聽一首喜歡的音樂,多巴胺的分泌能夠拿到三十分,能夠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美食,多巴胺能夠分泌拿到七十分,而當你們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多巴胺分泌將能拿到一百分的滿分……
  • 多巴胺與愛情
    中腦的神經原物質多巴胺(Dopamine),則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從理論上來看,增加這種物質,就能讓人興奮,但是它會令人上癮。多巴胺在前腦和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出現,基底神經節負責處理恐懼的情緒,但由於多巴胺的緣故,取代了恐懼的感覺,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癮行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藥--第一節 擬多巴胺類藥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藥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又稱震顫麻痺。臨床主要症狀為進行性運動徐緩、肌強直及震顫,此外尚有知覺、識別及記憶障礙等症狀。   現認為帕金森病是因紋狀體內缺乏多巴胺所致,主要病變在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