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癮,都是多巴胺惹的禍?

2021-01-07 和訊科技

  雙十一又快到了,在電商的營銷刺激下,許多網友摩拳擦掌瘋狂購物,結果囤積了很多根本用不著的東西。購物成癮只是上癮一族的一種。

  在平時生活中留意一下不難發現,有這樣一些人:愛看書的人不斷收集資料,遠超過他一生的閱讀量;喜歡吃零食的人不停地吃零食,明明知道對身體沒有好處;愛看電視的人在夜裡遲遲不願離開電視機,可能並沒有真正想看的節目;迷戀網遊和社交網站的人,其實未必真的喜歡那些「練級」和「偷菜」的重複操作。

  這些人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呢?是什麼對人體具有如此強大的控制能力?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種對人體的情感和行為都有著巨大影響的神經遞質—多巴胺。

  多巴胺是人體的獎勵中心

  多巴胺是由大腦前額皮質分泌的一種化學物質,也許它的名字你並不熟悉,對它的分子式更加陌生,但你對它的感覺必然是非常熟悉。它能給人帶來渴望、興奮和期待這類美好的感受。所謂愛情,也正是由腦內大量多巴胺分泌而產生的感覺。

  當大腦預見到某種行為會帶來利益的時候,它就會分泌多巴胺,讓人體感到渴望和期待。一旦人體產生這種感受,就會去積極地執行這種行動。在長期的進化中,大腦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整個機體去爭取利益,在自然界殘酷的生存環境中競爭獲勝。

  大腦非常理性,它相信即使暫時出現行為的結果不令人滿意,但是若能持續遵照長期進化所獲得的見解行事,終究會獲得利益。這一套機制非常成功,至少在人類步入現代文明世界以前是這樣的。

  在原始社會,營養豐富的食物是非常罕見的,一旦得到就應當儘量多吃,這顯然是非常有益的策略。因為下次再獲得食物的時間難以預料,如果僅僅因為感到飽了就停止進食,就太不明智了。

  除此之外,物資、書籍和信息,在人類進化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中都是非常短缺的。所以即使暫時用不到,一旦得到就先收集起來,一般來說都會是明智的決定。

  被多巴胺激勵的行為會在將來得到獎勵,人體對此堅定地信奉並根據情況全力執行。這就是多巴胺的作用—對獎勵的承諾,所以多巴胺也被稱為人體的獎勵中心。不過,多巴胺的能力還遠不止於此。

  多巴胺可被重新編碼

  由於大腦前額皮質具有高度智能,它可以在生活過程中學習到新的事物,認識和了解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新事物,記住它們可能帶來的獎勵,並對多巴胺的分泌機制重新編碼,能夠獲得這些事物的行為就會得到多巴胺的激勵。

  我們注意到,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學習起來往往更有動力,學習過程對他們來說也更加愉快而少有壓力。這是因為大腦注意到取得好成績會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這種表揚會令自己感覺良好。於是大腦認為這是一種獲得獎勵的機會,它可以把「努力學習」與「多巴胺的分泌」聯繫起來,讓人在學習過程中真心地感到興奮而有樂趣。

  對於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這種聯繫可以自發形成。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自覺地做這件事,那就是所謂「培養學習興趣」。而其中的機制就是找到把「學習過程」與「多巴胺的分泌」聯繫起來的方法。

  「多巴胺依賴」攪亂生活

  毫不誇張地說,人生的大量行為都受多巴胺的指揮,都是為了獲得更多更持久的多巴胺的刺激而做出的。在小說《呼嘯山莊》中描述的反派希斯克利夫最後的情形,實際也是為了滿足多巴胺的持續刺激而無暇吃飯,把自己活活餓死的。

  多巴胺作為大腦的一種分泌物質,本是為了人類的利益服務,增加人類在生存競爭中的優勢。不過,現代人類生活在一個與以往大不相同的世界,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人類大腦長期進化時所處的環境有著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導致很多對於原始人的生存非常有效的生理設計,放在複雜的現代社會卻不能給我們繼續帶來利益,反而帶來危害。

  在進入現代信息社會後,人類在百萬年的進化史中第一次面臨著營養、物資、信息過剩的問題。大腦的原始經驗大都難以直接應用到這個社會。身處現代社會的人類如果還是簡單地依賴原始多巴胺的指揮來行動,就會造成類似貪食、購物狂、信息強迫症等這樣的行為偏差。

  除了物資等的極大豐富之外,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也並非我們的大腦所熟悉的環境。即使是大腦那種自發地把行為獎勵和多巴胺關聯的重新編碼能力,也難以直接幫助我們在複雜而多變的現代社會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所有這些新的情況,都對現代人類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

  「見利思義」促心智成熟

  如果能夠面對複雜現代社會的考驗,我們就可以發展出判斷力、意志力等新的技能,由此讓我們的心智成熟起來,幫助我們在更加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立足。

  心智成熟的人,應當能夠做到孔子所說的「成人」的基本標準—見利思義。其中的「利」就是多巴胺對我們的激勵方向,而所謂「義」就是去思考它背後的聯繫。

  首先,我們應當在感到多巴胺對我們施加影響的同時,了解其背後形成的原因,了解那種渴望、興奮、期待的背後究竟是什麼,用智慧去分析那些原因是否真的值得我們那麼興奮地去努力爭取。

  其次,我們還可以學會主動利用多巴胺的這種可重新編碼的激勵性質,來幫助我們修正自身的不良愛好,培養好習慣。多巴胺能為我們帶來渴望、興奮和期待這類美好的感受,但也不能任其驅使,讓自己淪為購物狂、收藏癖、吃貨、電視迷或網蟲。

  稿件及圖片來源:蝌蚪五線譜

  延伸閱讀

  魔法蘑菇幫你戒掉菸癮

  據環球科學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迷幻蘑菇裡面的致幻劑成分—裸蓋菇素,能夠幫助有長期吸菸史的人戒除菸癮。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神經病藥理學期刊》。

  魔法蘑菇,或稱之為「魔菇」,是一種可以引起幻覺的蘑菇,其所含有的致幻成分—脫磷酸裸蓋菇素及裸蓋菇素一旦被攝入,你的情緒以及知覺和行為都會被它們改變。這種經歷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輕飄飄的感覺」。一些研究提出,致幻劑可能有治療性的作用,例如對於抑鬱的治療。而早期的研究也發現,裸蓋菇素很可能對物質使用障礙的患者有好處,但並未有任何相關的後繼性研究進行。

  為了弄清究竟這種能夠引起幻覺的成分是否真的能夠幫助吸菸的人戒除菸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精神狀態健康的10位男性和5位女性自願者。這些參與者們都是50歲左右的年紀,在30年裡平均每天吸20隻煙的有尼古丁依賴性的吸菸者,並且他們在過去都大約有6次嘗試戒菸的經歷。

  試驗的第一階段,受試者們都服用了適量的裸蓋菇素(20mg/70kg)的藥片。而後,在長達八周多的第二階段裡面,他們被給予一個更高的劑量(30mg/70kg)。這整個過程裡參與者們都被嚴密的觀察著,當然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面。一些人合上眼睛聽著音樂,他們都被鼓勵著去放鬆,去關注自己的內在感覺。

  這個試驗的進行同時,還搭配了更為複雜的幫助受試者放棄吸菸的一個認知行為治療項目。在該治療項目中,受試者們進行一對一的諮詢,並被建議書寫日記,用以記錄他們最想吸菸的時刻。

  六個月之後,研究人員發現80%的受試者都戒菸了。這一比率較其他通常只有30%成功率的像尼古丁替代療法和行為治療的同類型療法要高出許多。

  儘管試驗不能表明裸蓋菇素的功效,但它似乎在現在的戒菸項目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協調作用,研究人員總結說。

  在你開始搜索魔法蘑菇的培植工具之前,研究人員警示說,這些都是在結構性的治療項目環境下嚴格控制劑量的結果。

  「正如其他直接與尼古丁受體作用的藥物一樣,戒菸不是一個對裸蓋菇素的簡單的生物反應。」主要撰稿人馬修·詹森說,「在精心準備的治療環境中執行治療之後,裸蓋菇素可以讓人陷入對生活的思索,點亮改變你的星星之火。」

  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這個研究只是沒有對照組的預備試驗,需要深入的研究來證實這一試驗結果。因此,研究人員計劃推進裸蓋菇素和尼古丁貼劑比較的補充試驗。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解疑:愛上癮,始作俑者是多巴胺?
    「購物成癮只是上癮一族的一種,貪食、迷戀網遊、信息強迫症等都是愛上癮的表現。」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二科主任樊豐勢表示,是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人體產生了強大的控制力,讓人們變成了上癮一族。
  • 多巴胺 能讓人「上癮」的藥
    早在1910年,英國惠康實驗室的兩位化學家就合成出了多巴胺,但直到半個世紀後的1957年,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維德·卡爾森才確定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幫助腦細胞傳送脈衝信號,這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再之後的60多年來,人們發現多巴胺與人類的運動、情感、欲望、興奮、上癮等許多方面有關。
  • 多巴胺:最好的網際網路產品就是上癮
    因為多巴胺的效用產生於期待獎賞,我們曾經刷到有趣的文章,信息,圖片的這種快樂在刺激我們持續刷信息流。所以導致我們許多人對於信息流開始上癮。從人性的本質看,這些網際網路應用抓住了我們大腦的多巴胺分泌,讓許多人上癮,因為上癮所以產生了用戶粘性。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刷信息這個動作比PC網際網路時代容易太多了。只要手指翻動一下,就能買一個「期待」。久而久之,移動網際網路導致了整片時間的碎片化。
  • 抖音我相信都是月亮惹的禍翻唱版是誰唱的 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我相信都是月亮惹的禍翻唱版是誰唱的  據小編了解到,抖音我相信都是月亮惹的禍翻唱版是馬隆唱的,是第二季《天籟之戰》選手。都是月亮惹的禍歌詞介紹  都是你的錯 輕易愛上我  讓我不知不覺滿足  被愛的虛榮  都是你的錯 你對人的寵  是一種誘惑  都是你的錯 在你的眼中  總是藏著讓人又愛又憐的朦朧  都是你的錯 你的痴情夢  像一個魔咒
  • 被多巴胺綁架的大腦:是什麼讓我們上癮
    上癮:一塊腦區的瘋狂  一部手機、一杯咖啡、一雙鞋子、一款APP……為什麼能讓人迷戀和依賴,讓人慾罷不能地想要獲得?因為人們對它們上癮了,但能做到這點的寥寥無幾。所有讓人成癮的品牌、產品、觀念,其實都符合了人們大腦中的一套讓人上癮的神經機制。這套機制類似於對菸酒和毒品上癮的大腦機制。只要你掌握了它,就可以打造出讓人上癮的品牌和產品。
  • 哺乳時情緒低落,是多巴胺惹的禍,3個方法教讓你心情變好
    哺乳時情緒低落,是多巴胺惹的禍,3個方法教讓你心情變好在正常情況下,對於新手媽媽來說, 給寶寶餵奶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雖然說餵奶這件事本身非常痛苦,但是由於在哺乳期間新媽媽身體內就會產生大量的催產素,這種激素就能夠使人獲得片刻的愉悅。
  • 毒品上癮?是多巴胺在控制你!
    這一切是多巴胺在控制著你! 01 我們的日常生活,很多是受多巴胺主宰的,讓你感覺幸福的事情,你的多巴胺就會升高。 街上到處是誘人的美食,想吃?多巴胺飆升。 熱戀時,整個人都興高採烈?多巴胺飆升。
  • 多巴胺帶給人類的 遠不止性交的快感和上癮
    責編:胖胖在人腦中的諸多化學物質中,有一個名字脫穎而出受到大家的關注——多巴胺(Dopamine)。這個物質給了我們最甜蜜的幸福,同時也是它誘使人們產生最隱秘的渴望。從沒有哪種化學物質讓人類如此有愛又恨,多巴胺有無數個名字:它是纏綿愛意,也是慾火焚身;它誘人淫亂縱慾,也助人精進向前。
  • 【天文創課堂】都是月亮惹的禍
    關於日食,相信大家都有許多許多的疑問:日食是怎麼回事呢?該如何觀測呢?日食發生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青島能看到嗎?......不要著急,現在跟隨恆星老師的腳步,一起來到神秘有趣的天文創課堂《都是月亮惹的禍——探秘日食》,了解日食的原理和奧秘。活動現場,除了有恆星老師給大家答疑解惑,更有創意DIY在等著大家,精彩不容錯過!還等什麼,一起來加入吧!
  • 吃辣椒會讓人上癮原是多巴胺「惹火」
    辣是痛覺,吃辣也會上癮  人之所以會感到辣,是辣椒、生薑等食物中一些化學物質的功勞(譬如辣椒素、薑酮、姜醇等)。而在這幾種化合物中,辣椒素又是最常見、分布最廣泛的辣味物質。辣椒素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所以,其實不管是舌頭還是身體的其他器官,只要神經能感覺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
  •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
    碎片化時間和行為上癮 多巴胺帶來的負面影響時間碎片化,這個網際網路新詞已經出現好幾年了。隨著APP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公司把讓用戶長時間活躍的目標降低為佔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行為上癮"這個話題就越來越受到關注,不僅是青少年,就連很多成年人也未能倖免。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某新聞閱讀APP上約1.2億用戶的平均每日閱讀時長為74分鐘,累計起來的時間長達16894年,相當於每天都有一個原始人從史前看新聞一直看到現在。
  • 多巴胺與愛情
    中腦的神經原物質多巴胺(Dopamine),則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從理論上來看,增加這種物質,就能讓人興奮,但是它會令人上癮。多巴胺在前腦和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出現,基底神經節負責處理恐懼的情緒,但由於多巴胺的緣故,取代了恐懼的感覺,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癮行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 即使快樂是分泌多巴胺的結果,可大腦為何不一直保持分泌多巴胺呢?
    很簡單,大腦一直分泌多巴胺會導致嚴重的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確實與快樂有密切聯繫,例如夢想的實現、好友的重逢、遇見知己、性快感(高潮)等等。換句話來說,人類的興奮和歡快都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結果,所以多巴胺又有「快樂因子」之稱。
  • 為什麼每到夏天頻繁斷電,都是「陽光」惹的禍?
    為什麼每到夏天頻繁斷電,都是「陽光」惹的禍? 這是Sunshine惹的禍,陽光透過玻璃連廊讓母線長期工作於較高的溫度,日積月累,母線接頭絕緣材料出現老化導致短路。 母線都長啥樣?請看下面的圖片就一目了然了。
  • 多巴胺是如何讓我們對技術上癮的?
    Schultz稱,這種多巴胺過程在所有的昆蟲和哺乳動物當中都很普遍,這是建立在學習基礎之上的一種反應:對一種行為的回報建立了預期,如果行為如預期得到了回報,則行為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或者如果跟預期出現差異,就會進行適應性調整。(那塊洗碗塊看起來好像很好吃,但咬的第一口也會是最後一口。)Schultz說目前尚不清楚多巴胺是否會產生令人愉悅的感覺。但這並不影響其作為幸福奇蹟賜予者的聲譽。
  • 我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
    月亮的電磁力幾乎影響到了每個人的荷爾蒙、體液及電解質的平衡,隨著超大月亮緩緩地升起,每個人的情緒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20:04 位於玉泉山下的一所寄宿幼兒園裡,一位大班老師發了這樣一個朋友圈: 每逢農曆十五前後,我們都能看到圓圓的
  • 深圳山體滑坡都是建築垃圾惹的禍?
    深圳山體滑坡都是建築垃圾惹的禍?北極星固廢網訊:12月20日上午11時,深圳恆泰裕園區發生山體滑坡事故。截止當日晚上10時,共有59人失聯。經初步核查,此次災害共造成33棟建築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損壞,其中,包括廠房14棟,辦公樓2棟,飯堂1間,宿舍樓3棟,其他低矮建築物13間。
  • 小心神經的上癮機制
    所有經過感官系統,能刺激神經產生多巴胺(令人快樂的化學物質)的行為都會讓人上癮。比如吃美食,酸甜苦辣的感覺通過味覺刺激神經產生快樂的感覺。玩遊戲,通過一系列競爭的過程獲得最後的勝利,從而得到滿足感大腦分泌多巴胺。因為分泌的快樂物質刺激神經,使神經記住了這種興奮又快樂的感覺,每一次的刺激都在強化這種快樂的感覺。
  • 男生一見鍾情是「多巴胺」作怪,戀情不穩定,其實是「太愛自己」
    相信這些問題都是讓很多情侶困擾的,那麼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探究問題的答案吧。那麼什麼是「多巴胺」?心理學發現「多巴胺」,它會導致男女之間產生類似「一見鍾情」的錯覺。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為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的神經遞質,它作為神經遞質來調控人的中樞神經系統。
  • 都是月亮惹得禍
    2018的第一個月都過完了,我的公號還停留在2017。饒是我臉皮厚,也都覺得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