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作者朱昂;36氪經授權發布。「點拾投資」(ID:deepinsightapp)
我們都說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是那些滿足人性需求的,而移動網際網路中最偉大的企業也都是解決了這些人性的痛點。人性的痛點幾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我們永遠有社交需求,同時探索這個世界和自己,以及滿足自身的物質需求。
於是,社交,搜索和電商構成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但是最近我開始思考人性構成中更深層次的東西。是什麼東西再刺激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會有這樣以及那樣的需求?我們人性中天然的快樂源泉,其實是來自於多巴胺的分泌。而偉大的網際網路應用,往往是符合多巴胺分泌原理的。
什麼是多巴胺?
其實我最早聽說多巴胺是通過身邊跑步的朋友。跑步在一開始會覺得很累,但是越到後面會感覺越快樂,就是來自於多巴胺的分泌。所以我真的發現身邊跑步的人越來越上癮,甚至許多人從一個根本不鍛鍊的人,逐漸變成馬拉松愛好者。
這兩天看了知乎上一篇文章《從快感到成就感:多巴胺vs內啡肽》,對於多巴胺是什麼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文章中對多巴胺是這麼解釋的: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它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阿爾維德—卡爾森等三人研究多巴胺而獲得諾貝爾獎。
多巴胺代表快樂嗎?並非如此。
有研究表明多巴胺獎賞通路的本質是獎賞,而不是快樂。動物飼養員鄧師傅的回答:
獎賞是什麼?獎賞就是你做了一次後,你會想做第二次。一般來說,我們獲得獎賞都是有實質性的反饋的,比如一個蘋果,那麼這個蘋果的味道和觸感等等物理性質信息在轉換為神經信息後與獎賞系統相勾連,產生了突觸可塑性的變化,你就知道蘋果是好吃的而去吃蘋果。
快感真是來自快樂的時刻嗎?更多研究發現,多巴胺的效用產生於期待獎賞,而不是獲得獎賞。多巴胺≈ want,所帶來的是渴望和幻想。」
也就是說,多巴胺是我們大腦通過尋求短期刺激和獎賞,分泌出來的。所以上面說的跑步例子可能並不貼切(但事實是,我第一次聽到多巴胺就是跑步的人說的)。因為跑步其實是追求一個更長期的自律生活,而多巴胺的分泌,其實更多是短期的刺激。
為什麼這麼說?從多巴胺分泌的原理上看,越是短時間帶來的刺激,讓人上癮的概率就越高。所以人性的角度必然追求獲得刺激的時間越來越短。比如遊戲,以前我們打一盤魔獸爭霸至少20分鐘出結果,有時候甚至40分鐘打到三本出三英雄了。
今天我們玩爐石傳說,十分鐘之內就有結果。大家從英雄聯盟LOL轉向王者榮耀,也是出結果的時間越來越短。從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獲得多巴胺最高的是賭博,其次是毒品,最後是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黃賭毒。
那些抓住多巴胺的網際網路應用
今天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精神毒品。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最喜歡做的一個動作就是「刷信息」。中國人刷微信朋友圈,刷微博,刷淘寶商店。美國人刷Facebook,刷Snapchat,刷Instagram,刷亞馬遜網店。因為多巴胺的效用產生於期待獎賞,我們曾經刷到有趣的文章,信息,圖片的這種快樂在刺激我們持續刷信息流。所以導致我們許多人對於信息流開始上癮。
從人性的本質看,這些網際網路應用抓住了我們大腦的多巴胺分泌,讓許多人上癮,因為上癮所以產生了用戶粘性。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刷信息這個動作比PC網際網路時代容易太多了。只要手指翻動一下,就能買一個「期待」。久而久之,移動網際網路導致了整片時間的碎片化。
許多人經常沙發上一坐,然後刷各種信息流一晃就兩個小時過去了。你去問他學到了什麼?他卻說不上來。同時,這也是為什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睡覺會越來越晚。因為許多人習慣晚上睡覺前刷各種信息流。越到後面,我們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就越多,人到了晚上反而興奮睡不著。
所以王者榮耀為什麼有價值?原來打一盤英雄聯盟對戰需要45分鐘,而且只能在PC上玩。現在王者榮耀打一盤對戰15分鐘就行,而且隨時隨地可以打。前幾天去騰訊參觀,王者榮耀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全民遊戲了。
我感覺地位不輸給當年日本的「Puzzle & Dragon」。15分鐘可以買一個信息的刺激點。許多人刷今日頭條停不下來,也是被其各種新聞甚至段子上癮了。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手機症候群。似乎無時無刻不能離開手機,吃飯,上洗手間都要抱著手機,就是這種信息流上癮後的結果。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帶來了最快速和簡單的多巴胺分泌,滿足了我們的人性。
所以社交,信息流,電商等有天然的用戶時間粘性。這些東西永遠是越多越好,而且容易上癮。
比如購物本身有一種衝動消費在裡面。人買了東西後會天然分泌多巴胺。許多人逛淘寶,京東,本身就會感覺快樂。再比如社交,人天生就喜歡看別人在幹什麼,有時候停不下來反覆刷微信朋友圈,刷微博等。因為看到一條有趣的信息能分泌多巴胺。
所以我們也看到,有些資訊網站會刻意把各種容易分泌多巴胺的信息放在前面。再比如今天的短視頻,每刷一次短視頻都能讓我們期待看到一條好玩的內容。還有各種約會軟體,類似於Tinder這種,你每滑動一次手機,就帶來一個可能性,也是一種多巴胺的分泌。
從廣義的角度看,其實這一切都是消費品。消費品最好的模式就是讓你上癮。而讓一個人上癮最好的辦法就是分泌多巴胺。
比如我們吃MM巧克力豆,嗑瓜子時總是停不下來。因為每一次的動作,都給大家暗示會有愉快的體驗。巴菲特喜歡的可口可樂,喜詩糖果也是讓人上癮。今天,移動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社交,購物,搜索,遊戲等也不斷上癮。
說到底,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就是搶佔用戶的時間窗口,時間+用戶=流量。那麼偉大的網際網路應用也必須讓用戶上癮,從人性的角度上說,就是刺激人腦多巴胺的分泌。而回到人生,真正的幸福卻又不是依靠多巴胺的分泌,尋求獲得的短期刺激感,而是通過平和的內心,找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真正有價值的人生幸福,卻應該是欲望的降低,生活的簡約。但真正的幸福只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