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小夥伴
大家好,我是魏喬燃。
今天是關於一個商業帝國和多巴胺計劃的故事。
先給大家普及一個新名詞。
(沒錯,關注魏老師,每天增加一個奇怪知識)
柯立芝效應。
雄性動物交媾之後又立即與新配偶交媾的現象。
我替大家搜搜百度百科:
研究發現,大多數哺乳動物在交媾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即使原有的配偶就在身邊,也不再有性行為,這個階段稱為性不應期。
但是,如果在雄性動物交媾之後,重新給它一個新的雌性發情對象,它的不應期會大大縮短,甚至立即又出現交媾行為。
這種動物對新異性所顯示的效應,在心理學上就被叫做柯立芝效應。
說人話,就是:
不管男女,可能都不會滿足於自己的對象,總會幻想著不停地和不同的人發生關係。
《自私的基因》,道金斯:「人其實是基因的載體,是基因的奴隸」。
而基因也有本能,這就造就了人類。
人類的本能之一:活下去。
不斷繁衍是原始社會的方法。
為了不讓人類斷子絕孫,所以只能通過不停地交配來實現這個想法。
為什么女生一旦生完孩子,身體的各項機能就會每況愈下?
為什麼很多夫妻在一起久了會膩?
你的繁衍使命已經完成,不再有利用價值。而且衰老是希望你不要佔用後代太多資源,所以你會被淘汰。
(主觀臆斷,非客觀)
在以前,專一的人是很難傳宗接代的。
原始社會中,人類所要面對的來自自然環境帶來的威脅很大,多交配是現實導致。
但是基因並不知道的是,我們在短短幾萬年間,已經解決了生存問題,要命的是,我們不僅誕生了文明,還有了道德感。
這就很尷尬了。
道德告訴你,「你不行。」
本能告訴你:「給爺上!」
所以,人類千古年來傳下來的DNA弱點,被商業很好地利用了。
是什麼讓人類不斷對交配上癮的呢?
多巴胺。
多巴胺即人類自身的某種獎勵機制。
生活中哪怕最簡單的一些行為都和它有關。
吃喝拉撒,交配,玩遊戲……
之前提到的柯立芝效應,也是因為多巴胺。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
所以,多巴胺計劃就是各個公司為了利益,深度開發一款產品讓他們的用戶上癮,不是毒品甚似毒品。
(我沒有映射現實生活中任何公司,感謝理解)
黑鏡這個電視劇最大的特點是魔幻現實大多數的科幻概念從而引人深思。
黑鏡第五季第二集講的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如何通過攻略人類多巴胺來創造出一個讓人無法自拔的app,名叫「碎片」(這個名字也很有寓意,即剝奪你的碎片時間)。
男主因為開車刷碎片導致車毀人亡,似乎突然醒悟自己被操控了。
於是劫持人質,就為了和這個產品創始人談話。
他有很多機會可以和公司的員工講自己的故事,但他非要和創始人說,因為在他心裡,可能只有這個人有可能理解他。
這個公司所提供的就是滿足我們的欲望。
他們有專門的多巴胺研究部門,有著知名的「多巴胺計劃」,令人咋舌。
他們為了利益做不違法但不道德的誘導性操作,幫助人們縱慾和消沉,而每個人自己的欲望就是這些公司的幫兇。
手機成癮,只是用戶的鍋嗎?
可是,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呢?
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我們一直忽略了一點。
我們不應該總是把手機成癮這個現象歸結於用戶,這背後,網際網路公司為了讓我們「成癮」也進了不道德的誘導。
(就像現在國內app也會有青少年模式,是個好的開端)
他們採用的這些心理手段是完全合乎法律的,同時沒有任何逼迫措施——他們只是為你提供了一個高強度刺激和滿足欲望的機會。
至於你用還是不用,完全是你自己的選擇。
選擇權交到你手裡,恰巧利用了刻在你基因裡的弱點。
(老pua了)
男主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甚至比一般人更聰明、更善良。
但他依然陷在其中。
一切看似繁榮的娛樂產業背後是我們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另外,劇裡還有一個人物。
一個女性,母親。
她的女兒自殺了,但並不知道為什麼。
她對女兒知之甚少。
唯一的了解途徑是在女兒的社交帳號中尋找答案,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用這個來記錄自己的數據。
這個社交軟體交「人格」
沒有「人」比「人格」更了解她女兒。
可她得不到密碼,且公司員工也不會透露。
多麼悲慘。
當人和人之間都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對方的時候,那你的辨真偽的能力就消失了,你的共情能力,你的情感豐富都大不如從前。
通過朋友圈來了解別人開不開心,殊不知那都是他想展示給你的。
警方被吃瓜群眾通知槍是「假的」,大家也都信以為真在網上迅速傳播;談判專家自以為能理解對方的困境,結果卻不斷地增加罪犯的怒火。
人類的共情能力在下降。
人們不再自己感受世界,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覺,網際網路上的風吹草動成了指南針,不帶任何思考。
最後被綁架的受害人因為男主的事情而動容為了阻止男主自殺也交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是被警察誤殺。
喜劇亦是悲劇。
最後,男主為了讓那位母親得到女兒的密碼,讓碎片創始人和人格創始人打招呼。
母親得到了女兒的密碼,是一種釋然,也是一種愧疚。
終於可以了解自己的女兒,但女兒已經不在了。
親人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做出這些努力?
為什麼?
母親輸完密碼,按下回車鍵確認。
那個回車鍵,就是一把槍。按下的一瞬,毀掉的是真實,是人與人間的感受,是生命。
最後,案件塵埃落定。
路人看一眼網上推送,繼續趕路。
男孩看一眼網上推送,繼續打球。
女孩看一眼網上推送,繼續工作。
司機看一眼網上推送,繼續開車。
男主對碎片的反抗也僅僅是個網絡上的新聞,最後不會有人記得,一年,兩年,三年,網際網路的短暫記憶讓所有人變得麻木。
而這僅僅是一個電視劇嗎?
如果你曾經在開車時刷抖音,並且差點出了事故,那麼你會明白我講了什麼。
如果你曾經在網際網路世界中肆意吐髒字,那麼你會明白我講了什麼。
如果你曾經為了出名,在網際網路世界做過擦邊球的事情,然後現在別人都不記得了,但是你的生活完全不同了,那麼你會明白我講了什麼。
如果你曾經為了名利費勁心機進了大公司爬上好職位,以為從事著別人看起來很了不起的工作,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為了維持這份工作你一點都不開心,那麼你知道我講了什麼。
如果你曾經一直生活在過去,並嘗試走出來,但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消息片段裡,那麼你知道我講了什麼。
如果曾經你的親人離開了你,你的痛苦別人無法理解,那麼你知道我講了什麼。
是的,我講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