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電流產生「星星」在大腦中寫字 讓盲人也能「看見」不...

2020-11-25 前瞻網

盲人最渴望的當然是有一天能重見藍天白雲,行動自如,現在,科學家們用一種特別的方法能讓他們重新「看見」:以電流的形式在他們的大腦中寫字,誘使大腦去「看」那些不存在的字母。

根據5月14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一實驗對有視力的人和成年後失去視力的盲人都有效。雖然這項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植入的設備未來可能會被用來刺激大腦,並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人們的視力。

這種植入物被稱為視覺修復,它被放置在視覺皮層上,然後以一種模式進行刺激,以「追蹤」出參與者可以「看到」的形狀。這些植入物的更先進版本可能與耳蝸植入物類似,後者通過電極刺激內耳神經,幫助增強佩戴者的聽力。

研究報告的作者、貝勒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麥可·比徹姆(Michael Beauchamp)和神經外科醫生丹尼爾·約肖爾(Daniel Yoshor)表示:「(這種設備的)早期版本可以檢測到所遇到的形狀輪廓。」 「對許多盲人患者來說,能夠模模糊糊地辨認出家人的樣子,或者允許更多的獨立行動,將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目前的研究則代表了實現這種技術的一小步。

看到星星

這項研究的作者通過電流刺激大腦,使其產生所謂的「光幻視」,即人們有時在沒有任何光線進入眼睛的情況下就能感知到的微小光點,從而寫出了字母。與光線從房間裡的物體反射進入你的眼睛不同,光幻視是視覺處理系統的一種怪癖;你「看到」這些光點,即使它們實際上並不在那裡。例如,當你在黑暗的房間裡揉眼睛時,你可能會看到光閃現象,這種現象通常被描述為「看星星」。

麻薩諸塞州總醫院視覺修復實驗室的負責人、哈佛大學神經外科學助理教授約翰·佩扎裡斯(John Pezaris)說,當你揉眼睛時出現的星星被稱為「機械光斑」(mechanical phosphenes),最早是由古希臘哲學家和生理學家阿爾克邁翁(Alcmaeon)描述的。佩扎裡斯說,幾個世紀後的1755年,法國內科醫生Charles Le Roy發現用電刺激大腦也可以產生生動的光幻視,即使是盲人。佩扎裡斯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佩扎裡斯說,在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研究視覺修復術;研究人員將電極植入視覺皮層——大腦中處理來自眼睛的信息的區域——以產生光幻視並將其組合成連貫的形狀。作者指出,科學家們假設,如果他們刺激大腦皮層的多個點,多個光幻視就會出現,並「自動結合」成可理解的形式,就像電腦屏幕上的單個像素一樣。

比徹姆和約肖爾說:「但大腦遠比電腦顯示器複雜,由於我們還不完全了解的原因,實際上很難從光幻視的組合中產生可識別的形式。」兩位作者在自己的研究中也遇到了同樣的障礙,但他們找到了一種規避的方法。  

在大腦中畫畫

研究小組在5名參與者的視覺皮質上放置了一組電極,其中3人是有視力的,2人是盲人。具體來說,電極位於大腦的V1區域,在這裡,來自視網膜的信息被收集起來進行早期處理。這些視力正常的人已經在接受手術,將電極植入他們的大腦,這是癲癇治療的一部分,目的是監測他們大腦的癲癇發作活動。兒盲人參加了另一項研究,調查視覺修復術,並在那個時候植入了電極。

V1的工作原理類似於地圖,地圖的不同區域對應於我們視野的不同區域,如右上角或左下角。作者發現,如果他們一次激活一個電極,參與者可以在預期的區域看到一個光點。但是如果多個電極同時連接,單個的光幻視仍然會出現,但不會形成連貫的形狀。

因此,兩位作者嘗試了一種不同的策略;他們假設,通過「將電流掃過」幾個電極,他們可以追蹤到大腦表面的圖案,從而產生可識別的形狀。「大腦是專門用來檢測我們周圍環境的變化的。」因此他們提出了一個理論,該器官應該跟蹤一個接一個出現的光環視的圖案。

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彼得·羅弗西馬(Pieter Roelfsema)表示,耳蝸植入使用類似的策略來產生不同的聽覺音調。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假設電極1的音調高,電極2的音調低。」他說,通過引導電流通過兩個電極,「你可以得到介於電極1和2之間的音調。」

該研究的作者發現,他們可以在視覺上做類似的事情;它們可以在兩個分開的電極之間產生光幻視,從而將它們之間的點連接起來。利用這項技術,作者在V1表面繪製了字母形狀,如「W」、「S」和「Z」;這些形狀必須被顛倒和倒著繪製,這就是視覺信息通常從我們的眼睛到達視覺皮層的方式。

最後,研究參與者可以看到追蹤的形狀,並在觸控螢幕上精確地重現它們。當研究參與者開始看到他們腦海裡的字母時,「我認為他們至少和我們一樣興奮,可能更興奮!」 比徹姆和約肖爾說。

展望未來

羅弗西馬在發表於新論文的《細胞》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在這項研究能夠應用於有效的視覺假肢之前,還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

作者說,在未來,視覺假肢可能會包含「成千上萬個電極」,而這項研究只使用了幾十個。此外,「這些電極可能被設計用來穿透皮層,這樣電極尖端就更接近皮層表面以下幾百微米的神經元。」 

佩扎裡斯說,與大腦表面的電極相比,穿透大腦的電極能產生更弱的電場,從而得到更精確的光幻視。他指出,表面電極利用強大的電場到達組織內的腦細胞,有時會導致相鄰或重疊的細胞同時受到刺激。

羅弗西馬表示,為了使視覺假體起作用,需要發明新的電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腦組織兼容。他說,「目前進入大腦的藥物會造成損傷,而且作用時間不夠長。」然而,佩扎裡斯說,對於某些病人來說,表面電極可能是最好的,這取決於在他們大腦深處植入電極的風險。

他說:「致盲的原因有很多種」,一些患者可能從深度植入電極中獲益最多,另一些患者可能從表面電極中獲益最多,還有一些患者可能從直接植入視網膜的修復術中獲益最多,這種方法只需要進行眼部手術即可植入。

比徹姆和約肖爾說,最重要的是,「為了讓視覺假體設備真正對盲人有用,能真正地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這意味著,除了優化物理電極及其操作方式外,科學家還必須開發可靠的軟體,幫助用戶過濾和處理視覺信息。一旦組裝完成,整個系統必須足夠有效,人們才能真正使用它。

佩扎裡斯在談到視覺修復術時說:「從根本上說,我們必須牢記的一件事是,失明並不會危及生命,因此需要用足夠的好處來抵消失明的風險。」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drawing-letters-on-the-brain.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沒有視覺也能看清字母,大腦中的電極讓盲人「重見光明」
    /Cell撰文丨Nicoletta Lanese翻譯丨賀白編輯丨楊心舟讓盲人看見字母形狀聽起來有點不真實,但最近有科學家真的實現了這一技術。研究利用一種被稱作「視幻覺」的現象,通過植入電極和電刺激,就可以使盲人「看見」研究者繪製的圖案。近期,科學家通過將電信號傳入一些人的大腦中,使他們看到了不存在的字母。
  • 腦海成像術在大腦裡「畫」出字母「眼冒金星」能讓盲人重見光明
    ◎賀賀很多人都有「眼冒金星」的經歷,比如因為飢餓或者過度勞累等都會發生這種現象,其實盲人也會「眼冒金星」。科學家把這種情況叫「光幻視」,利用這種原理結合電極和電刺激等前沿技術,有望讓盲人重見光明,目前已用這種技術讓盲人能「看」到簡單的字母和圖形。
  • 科學家利用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字母
    長期以來,人們將視覺皮層假體(VCP)作為恢復盲人有用視力的一種策略,前提是假定通過視覺皮層的電刺激產生的小光斑的視覺感知將合併為視覺的連貫感知形式,例如視頻屏幕上的像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以動態順序刺激電極來在視覺皮層表面上追蹤形狀。無論是有視力的還是盲人,動態刺激都能準確識別大腦的視覺世界空間圖所預測的字母形狀。
  • 大腦植入電極後,失明16年的盲人重新看見
    費爾南德斯表示,植入技術的發展和對人類視覺系統的更精細的認知,使他獲得了直接對大腦進行操作的信息。他說:「神經系統中的信息和電子設備中存儲的信息沒什麼不同。」通過直接向大腦傳輸信號讓失明患者重見光明,這聽起來確實大膽,但數十年來,主流醫學所使用的植入人體的電子裝置一直都在利用這個基本原理。費爾南德斯舉例說,「已經有許多電子設備與人體交互,起搏器就是其中之一。
  • 科學家用電極在大腦「畫」出字母 美媒:或可助盲人恢復視覺
    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美媒稱,科學家利用植入大腦表面的電極對大腦進行刺激。他們向大腦中發送電刺激信號,從而誘使人們的大腦看到不存在於那裡的字母。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14日報導,根據《細胞》雜誌5月14日發表的研究論文,這項實驗在視力正常者和在成年後失去視力的盲人身上都有效。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近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 (NIN) 的一項最新發現表明,通過在大腦視覺皮層中植入新開發的高解析度電極,可以使受試猴子大腦中出現人工植入的視覺形狀和知覺。具體而言,這個包含 1000 多個微小的、刺激大腦的電極植入物,可以在猴子的大腦中產生可識別的運動和複雜形狀的感知,包括字母表中的字母。
  • 盲人也能「看到」光幻視 新大腦植入技術或助其恢復視力
    本文轉自【網易智能】;5月20日消息,《細胞》雜誌5月14日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通過電流刺激人們大腦,成功誘使他們的大腦看到並不存在的字母。這項實驗在視力正常的人和成年後失去視力的盲人身上都獲得了成功。雖然這項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大腦植入物未來可能會被用來刺激大腦,並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人們的視力。
  • 失明患者也能用,這項大腦植入技術不用眼睛也能「看到」字母 | 硬...
    記者 | 譚一凡讓失明患者重新看見世界,這樣的設想在未來可能不只會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新模式,將電流傳送到大腦,幫助失明者看到不存在的字母。實驗發起人貝勒醫學院的神經學家麥可·比徹姆和神經外科醫生丹尼爾·約索爾表示:「實驗可以檢測遇到的形狀輪廓,檢測家庭成員形態或者進行更獨立的導航,這對許多盲人來說將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以前的研究者曾經嘗試通過用電流刺激大腦,從而利用產生的磷化氫來製作字母。磷化氫是人們有時會察覺到的細小光針刺,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光進入眼睛。
  • 科學家創造了一種「仿生眼」大腦植入物,可以使盲人看見
    這是治癒盲人的新方法「仿生眼」視力障礙是一種疾病通過他們開發的仿生視覺系統的頭飾,科學家們準備對人類對象進行「仿生眼」實驗。 這是世界上科學家們首次開發出一種旨在治療人的失明的大腦晶片設備。定製頭飾包括以下內容:帶無線發射器的攝像頭,視覺處理器單元和軟體,以及一組植入到大腦中的9x9毫米瓷磚。 它是如何工作的它是這樣工作的:設備中連接的攝像頭將捕獲用戶的環境或周圍環境。
  • 無需用眼,大腦直接成像,失明的人也能重新「看見」
    繞過人眼,只需往大腦中植入一個裝置,在電流刺激後,就可以讓失明患者成功復明?對,沒錯,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科學家們對於失明患者重獲視覺的一項研究。這種植入視覺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由於植入裝置上的局限,目前能重現的視覺像素,還非常有限。
  • 盲人可以「看到」科學家在其大腦上用電極繪製的字母
    對於大多數失去視力的成年人來說,失明的原因是眼睛或視神經受損,而大腦卻完好無損。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都希望開發一種設備,可以繞過受損的眼睛,將視覺信息從攝像頭直接傳遞到大腦,從而恢復視力。在5月14日發表在《Cell 》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休斯頓貝勒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報告說,他們離這個目標又近了一步。
  • 「缸中之腦」成真?動態電極繞過眼睛直接刺激大腦,在盲人腦海畫出...
    新智元報導來源:Cell等編輯:嘯林、雅新【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繞過眼睛,通過動態電極刺激大腦,直接讓天生的盲人腦海中出現字母!「智子倒計時」、「缸中之腦」、「黑客帝國」,讓人分不清虛擬還是現實的直接意識輸入,或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 欺騙大腦產生圖像 仿生眼成功讓失明者復明
    而在植入患者眼球的人造視網膜中,裝有一塊超薄電子接收器和60個電極,可以將由發射器接受到的圖像信號,轉換為電脈衝信號。「欺騙大腦」產生圖像「阿格斯II型仿生眼」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患者眼鏡上的攝像機捕捉外部景像,然後圖像經無線發射器傳送到患者眼球表面的人造視網膜上,並轉換為電脈衝信號。
  • 將圖像直接「推送」到大腦後,六名盲人恢復了部分視力
    但實際上,大部分關於「視力」的工作都是在大腦中完成的。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光線的脈衝被轉換成神經信號,這些信號沿著視神經傳播到部分大腦。從理論上講,如果我們在大腦中有數十萬個電極,就可以產生豐富的視覺圖像。
  • 揭示盲人「視覺」背後的大腦機制
    Weizmann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對視力喪失者出現的Charles Bonnet綜合症進行了研究。最近發表在《大腦》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大腦視覺中心的正常、自發活動可以觸發盲人的視覺幻覺。 該研究所神經生物學系的Rafi Malach教授和他的團隊成員研究了大腦中自發的「靜止狀態」波動現象。這些神秘的緩慢波動,發生在整個大腦,遠低於意識閾值。
  • 盲人可視:像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電影《超膽俠》裡的馬特·默多克(Matt Murdock)失明後,他的其它感官變得更加敏銳,這使得他可以通過聲振動「看見」事物。而現在,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它是如何在現實中上演的:失明的人 可以通過回聲來「看見物體」。和蝙蝠一樣,這些不可思議的人們可以通過敲擊聲音然後傾聽回聲,從而感知周圍環境。
  • 科學揭秘「靈魂出殼」:電流刺激大腦人產生幻覺
    過去,能講述如此故事的人都被歸結於「超常能力」的表現。不過,科學家現在發現,利用輕微的電流刺激人體大腦的特定部位,就能讓人出現「靈魂出殼」和「居高臨下看自己身體」的感覺。此外,神經學家通過電流刺激某些部位,也能讓接受者產生類似「身邊有個黑影在活動」之類奇怪幻覺。  此前,醫學家表示,有些病人在接受截肢手術後,仍感覺自己肢體還存在,這同樣是幻覺。
  • 「仿生眼」將進行人體試驗:大腦植入晶片 為盲人帶來光明
    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位於大腦表面的無線植入物,據說可以恢復盲人的視力。這種植入物被稱為Gennaris仿生視覺系統,包括一個裝有攝像頭和無線發射器的定製頭套,一個視覺處理器單元和軟體,以及一組植入大腦的9x9毫米的貼片。這套系統在羊身上使用後發現非常成功,沒有產生任何不利的健康影響。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尋求資金,以加快這種植入物的生產和銷售。
  • 外媒:科學家研發新裝置可越過眼睛讓大腦感知圖像
    據法新社華盛頓12月3日報導,科學家距恢復盲人視力這一目標又近了一步。他們研發出一種植入裝置,可以繞過猴子的眼睛,讓它們的大腦感知到人工誘導的圖案。該技術由荷蘭神經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研發,美國《科學》周刊周四介紹了這項技術。該技術基於幾十年前首次提出的一種想法:通過對腦部施加電刺激,讓大腦「看到」被稱為光幻視的光點,這些光點類似於電腦屏幕上的像素。
  • 外媒:科學家研發新裝置可越過眼睛讓大腦感知圖像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據法新社華盛頓12月3日報導,科學家距恢復盲人視力這一目標又近了一步。他們研發出一種植入裝置,可以繞過猴子的眼睛,讓它們的大腦感知到人工誘導的圖案。該技術由荷蘭神經學研究所的一個團隊研發,美國《科學》周刊周四介紹了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