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iflscience
作者:易琬玉
當想到視力時,多數人會聯想到的是眼睛。
但實際上,大部分關於「視力」的工作都是在大腦中完成的。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光線的脈衝被轉換成神經信號,這些信號沿著視神經傳播到部分大腦。從理論上講,如果我們在大腦中有數十萬個電極,就可以產生豐富的視覺圖像。
你可以試著想像一幅使用點彩畫的畫作,成千上萬的小點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圖像,我們可以通過刺激大腦枕部的數千個斑點來做同樣的事情。
很多眼疾患者失去視力也是由於腦部的一些疾病。在國立臺灣大學的一份研究論文中,18至49歲的青壯男性突發失明的原因裡,視神經損害排名第四。
近日,科學家有望通過直接給大腦傳輸圖像,恢復這類患者的視力。
來自德克薩斯州貝勒醫學院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外科醫生團隊,為6名患者開展了外科手術,他們利用一種將圖像直接連接到大腦的轉換植入技術,通過一臺置於眼鏡上的攝像機,恢復了盲人的部分視力。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進行得很好。實驗對象能夠識別某些物體所在的位置,但是現在他們還不能清晰地看到物體的邊緣和具體形狀。」 貝勒神經外科助理教授William Bosking博士說道。
雖然患者仍然沒有清晰的視力,但他們擁有了基本的視覺,可以分辨人行道和草地的位置,或者窗戶的位置。「雖然還不能恢復完整的視覺,但能夠擁有部分視力。這對於那些多年沒有看見過任何東西的人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六個實驗對象之一的Benjamin Spencer說道。
以前恢復視力的嘗試著眼於眼睛本身。例如2018年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嘗試將微小的視覺假體植入盲人的眼睛。
然而,這項新的植入技術的妙處,在於它繞過了損壞的的光學神經。
植入物由60個電極組成,可以為大腦的視覺部分提供刺激。對於非天生失明的患者,大腦仍然可以使用這些原始信息將周圍的環境拼湊在一起。
該項目仍處於起步階段,但研究人員對此持有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這項技術可以在未來幾年內進行微調和完善,有望恢復盲人的功能性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