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起崮,首先想到的就是孟良崮,孟良崮聞名天下,而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崮。今天小編帶你看看臨沂岱崮地貌是什麼巖石組成的,了解一下天下聞名的孟良崮。
岱崮地貌(Daigu, geomorphology)是中國山東省沂蒙地區獨有的一種特異地貌景觀,中國地理學會依據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全國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現象,將原稱「方山地貌」正式更名為「岱崮地貌」,成為中國第五大巖石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是指以臨沂市岱崮為代表的山峰頂部平展開闊如平原,峰巔周圍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漸平緩山坡的地貌景觀,在地貌學上屬於地貌形態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稱為「方山地貌」。
它們主要分布在魯中南低山丘陵區域,宏觀層面包括臨沂沂水、臨沂蒙陰、臨沂沂南、淄博沂源、臨沂平邑、臨沂費縣和棗莊市山亭區等7個縣、區境內。
岱崮地貌以獨特的地貌特徵、豐富的文化資源博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目光,將作為2018年臨沂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受驗收。
在綿延八百裡的沂蒙山中,有著眾多的外表呈圓形狀、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的「崮」,呈現駝、帽、桌和雞冠等形態。
北京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的地質地貌專家組把「崮」這種地貌正式命名為「岱崮地貌」,使其成為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喀斯特地貌」 之後的第五種巖石地貌。
「岱崮地貌」是山東省沂蒙山區特有的一種地貌景觀,過去在地貌學上稱之為「方山」,人們通常叫做「崮」。「崮」的頂部平展開闊,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緩,遠處觀望,像是戴著平頂帽子的山頭。
「崮」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紀灰巖經受了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抬升運動,經過浸蝕、溶蝕、重力崩塌和風化等多重動力作用,形成了現在外表呈圓形狀、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漸由陡到緩的崮,多呈駝、帽、桌和雞冠等形態。
蒙陰岱崮鎮是「岱崮地貌」分布最集中的核心區域,也是中國「岱崮地貌」核心風景區。
「岱崮」堪比喀斯特,蘊藏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岱崮地貌」是經億萬年地質演化而形成的地質構造和巖石,屬於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專家們指出,「岱崮地貌」不僅具有科學研究功能,還集風景旅遊、生態旅遊、農業旅遊和文化旅遊於一體,具有多種功能的開發價值。
目前,蒙陰縣岱崮鎮已經制定了詳細的保護和開發規劃,把「岱崮地貌」風景群作為特色旅遊目的地進行培育。
在崮頂人家用來壘房子的石頭上,竟然有三葉蟲化石!據專家介紹,在距今5億-6億年寒武紀時代,沂蒙山區還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個個突起的山地。
風吹雨打,河流擺動等外力作用無時不在侵蝕著山地,經過千萬年之後,逐漸降低成平原。當平原再遇地殼抬升時,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頂的山地,從而進入新一輪侵蝕循環。
「崮」就是新一輪侵蝕循環的殘留物,平坦崮頂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崮頂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隱含了地殼抬升運動的重要信息。
崮,已成為山東大地上的標誌物。這一「地之神秀,山之驕子」以其獨有的風韻、巍峨的雄姿,與泰山、嶗山、崑嵛山翹首相望,構成了一幅蔚為壯觀的山東大地畫卷。
也就是說,臨沂的岱崮地貌的巖石是很特殊的,不是其他什麼普通的巖石,而是臨沂所特有的,岱崮地貌如此了不起,是第五種巖石地貌,簡直就是臨沂人的驕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