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陰岱崮地貌是什麼巖石 中國第五大地貌景色太迷人

2021-01-09 今日臨沂

  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臨沂,有著眾多的旅遊風景和地質奇觀,尤其是岱崮地貌,絕美的景色,一直吸引著眾多的人前來觀看。

 

  「岱崮地貌」是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卡斯特地貌」之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確認的中國第五大造型地貌。
 


 

  在山東省蒙陰縣岱崮鎮的分布最為集中,成為中國獨有的「崮鄉」奇觀,具有極高的地質研究和旅遊觀光價值。

 

  岱崮地貌風景區地處沂蒙山腹地—山東省蒙陰縣笊籬坪村,是沂蒙老區主要根據地之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兩次南北岱崮、大崮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

 

  良好的生態和文化內涵,使岱崮地貌擁有了優越的旅遊資源,現已規劃的開發建設面積25平方公裡。
 


 

  截至目前,上山下鄉旅遊度假村、中心廣場、實彈射擊、飛碟打靶、拓展運動基地、田園公社、人民公社、將軍樹、神佛崮、崮上草原等景點及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已經對外開放,可同時容納1000餐飲、住宿、會議,80個家庭進行季節性養生活動。

 

  地質奇觀、紅色文化以及純天然原生態景色賦予了岱崮地貌風景區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和人文內涵。這裡群崮環繞、山清水秀、風景秀麗。

 

  這裡崮型獨特、一步一景、風光壯美;這裡古木古蹟、歷史悠久,文化人文資源富集,是休閒觀光、地質研究、紅色教育、尋幽探秘、攝影寫生、養生休閒、拓展訓練的最佳去處。
 


 

  「崮」主要分布在蒙陰、沂水、沂源等魯中南山區,較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岱崮36崮」之說,形成了美麗的沂蒙「崮」群。

 

  數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國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見。龍鬚崮、抱犢崮、吳王崮、孟良崮、紀王崮、南北岱崮、板崮、臥龍崮和唐王崮等是典型崮群。

 

  揭秘岱崮地貌形成原因

 

  據專家介紹,在距今5億~6億年的寒武紀時代,沂蒙山區還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個個突起的山地。

 

  風吹雨打,河流擺動等外力作用無時不在侵蝕著山地,經過千萬年之後,逐漸降低成平原。當平原再遇地殼抬升時,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頂的山地,從而進入新一輪的侵蝕循環。
 


 

  「崮」就是新一輪侵蝕循環的殘留物。這種奇特山勢形成於距今約5億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淺海相沉積,結束於距今約67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運動。

 

  它們經受了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抬升運動,經過漫長年代的浸蝕、溶蝕、重力崩塌和風化等多重地質作用形成。平坦崮頂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崮頂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隱含了地殼抬升運動的重要信息。

 

  由於發育階段的差異,崮的形態也會高矮不等、形態不一、硬度不同。高低雖有不同,但主要集中在海拔400米~600米之間;而分布的聚集度不同,堅硬層的厚度等也不同。

 

  岱崮鎮地區以寒武紀的厚層石灰巖為頂蓋,而有名的孟良崮卻是由堅硬的花崗巖組成頂蓋的。

相關焦點

  • 臨沂岱崮地貌是什麼巖石 沂蒙山區獨有就問你厲不厲害
    我們提起崮,首先想到的就是孟良崮,孟良崮聞名天下,而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崮。今天小編帶你看看臨沂岱崮地貌是什麼巖石組成的,了解一下天下聞名的孟良崮。   岱崮地貌(Daigu, geomorphology)是中國山東省沂蒙地區獨有的一種特異地貌景觀,中國地理學會依據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全國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現象,將原稱「方山地貌」正式更名為「岱崮地貌」,成為中國第五大巖石造型地貌。
  • 中國第五大地貌——崮
    新鮮素材中國第五大地貌——崮圖文來源:大眾日報課程標準: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並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徵。閱讀提示蒙陰舊志曾記載:「僻處叢山,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內貨不出,外貨不入。」崮是沂蒙山區閉塞的象徵。然而隨著崮的價值不斷被重新發現,這一傳統的思維徹底改寫,「崮鄉」被重新定義。中國第五大地貌?崮,根據辭書解釋,是四周陡峭、頂端較平坦的山。
  • 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中國五大造型地貌讓外國人都驚訝
    驚豔於桂林秀麗的山水,驚訝於張家界奇特的峰林,驚異於張掖斑讕的丹霞地貌,驚奇於山東特有的岱崮地貌。中國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岱崮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
  • 高中地理:中國五大地貌介紹
    高中地理:中國五大地貌介紹 2020-03-04 19:23 來源:高考地理資訊 作者:
  • 與丹霞地貌並列的嶂石巖地貌,知名度為何不高?
    見過張掖七彩丹霞的人,都會被那層理交錯、巖壁陡峭、造型奇特、色彩斑斕的地貌所震撼,這是中國特有的地貌結構之丹霞地貌,與之並列的還有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岱崮地貌。巍巍太行八百裡,河北贊皇嶂石巖是雄險、壯美的典型代表地段。
  • 旅行記錄:喀斯特地貌賴源溶洞造型獨特,丹霞地貌冠豸山景色秀美
    旅行記錄:喀斯特地貌賴源溶洞造型獨特,丹霞地貌冠豸山景色秀美旅遊有很多好處,能讓人放鬆自我,如果每天都是上班,睡覺,上班,那麼會非常的壓抑。現在的高鐵時速很快,達到350千米每小時,短途和不太遠的路程坐高鐵是非常舒適也是很快速的。先來說一個東南沿海福建的一個景點,也就是華東地區的景區。這個景區周邊其實是農村,所以目前知名度不大,不過確實華東地區最有特色的,他就是福建連城賴源的溶洞。賴源的這個溶洞很奇特,洞內的鐘乳石非常有特點,造型獨特,各類型的鐘乳石自然生長在洞內,非常漂亮。
  • 重慶除了喀斯特地貌,這些丹霞勝景也很迷人
    在重慶,我們經常聽到「喀斯特」一詞,這種以天坑地縫、暗河溶洞為代表的地貌,佔據了重慶面積的絕大部分。可你卻不曾想到,以山聞名的重慶,還有一種地貌的精彩表現,絲毫不亞於喀斯特,就連名字聽起來都如此迷人——丹霞地貌。
  • 神奇地貌在哪裡?
    在諸多絢爛的色彩中唯有那一抹紅被冠以「中國」的名字而這片赤色土地砂石的丹霞可以說是最具中國風的地貌丹霞的演變從久遠的地質時期就開始了砂礫巖層經過了漫長的過程才成為如今壯麗的丹霞成為大地上明亮動人的紅丹霞地貌遍布在中國遼闊的疆土其中在28個省級行政區廣泛分布丹霞地貌多達一千餘處
  • 中國三大砂巖地貌之一,風景不輸張家界,隱藏在山脈中卻鮮為人知
    中國地域遼闊,作為世界第三大國,中國有兵馬俑、長城等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除了這些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國的地形也很複雜,中國是一個超越熱帶、亞熱帶、溫帶等氣候帶的國家,因此沒有很多地方的地形。在中國,許多旅遊景點以其獨特的地形而聞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張家界和貴州的競爭對手,張家界以砂巖地貌著稱,貴州赤水市以丹霞地貌聞名,同時,河北省石家莊也有砂巖地形,與貴州省張家界、赤水市的砂巖地形並稱「中國三大砂巖地形」,中國三大砂巖之一叫做燦黃砂巖,這裡最著名的景觀是長城系砂巖中的奇特紋理,非常迷人,同時,還有贊皇縣獨特的砂巖地形,每年都有許多地質學家來贊皇縣研究。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丹霞地貌區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有的早已成為風景區,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的最佳地區。可溶性巖石有3類:碳酸鹽類巖石(石灰巖、白雲巖、泥灰巖等)。硫酸鹽類巖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滷鹽類巖石(鉀、鈉、鎂鹽巖石等)。總面積達51×106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10%。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
  • 山東沂蒙72「崮」被認定為新地貌類型
    以沂蒙72崮為代表的「崮」這種地理形態,近日被地質地貌專家們認定為一種新的地貌類型。因為山東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的「崮」最有代表性,專家們將這種新地貌命名為「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的科學意義與開發價值評審會8月21日在蒙陰縣召開。
  • 水在喀斯特地貌的旅遊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一詞,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
  • 河流地貌與其它地貌
    河流階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類型,可以分為: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分上疊與內疊階地)、基座階地和埋藏階地。對河流階地的類型及其河谷的結構的研究,可以分析河流地貌的過去,了解現在,預測河流發育的未來。階地,指由於地殼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階梯狀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寬廣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階梯狀地形。寬廣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灘,河床只佔小部分。
  • 象山海岸線成觀賞海岸地貌好去處-海岸,地貌,象山,巖石,海蝕,-浙江...
    上周日,記者來到象山縣的海邊,探訪海岸地貌奇觀。  色如渥丹的海上丹霞  從市區出發,經過象山港大橋,驅車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象山東陳鄉東旦漁村的紅巖。  紅巖背靠山、面朝海,呈現在記者眼前的綿延數百米的巨大巖石,呈褐紅色,如雞血石般瑰麗。
  • 什麼是丹霞地貌?
    錦石竟然集雄奇秀美於一身你見過「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嗎中國丹霞地貌以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風景最優美為特點形成了以「中國丹霞」為特色的地質景觀丹霞地貌是地質構造內動力和風化剝蝕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 中國4個小眾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少有人知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我國隱藏的幾處丹霞地貌。可以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紅巖石哦,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裡的景色有多美。大峽谷地質地貌的豐富性世所罕見,在不同的地貌的結合下,他們共同創造了五彩山、胡楊雙雄、英雄谷等等景觀,每一個都讓人有些不可思議。峽谷內迂迴曲折,而且溝壑縱橫,紅巖石更是千姿百態,讓人看了就有些留戀不舍。
  • 神奇的喀斯特地貌,你知道多少?
    喀斯特巖溶地貌是大自然的傑作,鬼斧神工。滴水可以穿石,聚沙可以成塔。喀斯特地貌就是大自然一刀一刀,一點一點雕刻出來的傑作!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大多為石灰巖)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衝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 杭州「瑤琳仙境」——調皮的喀斯特地貌
    而雲貴高原,卻是多有喀斯特地貌的,有的人不太了解喀斯特地貌,總以為是自然界的一些外力作用將石頭衝擊成各種各樣的奇形怪狀的模樣,就好像西北的「風蝕蘑菇」一樣。我也是個孤陋寡聞的人,也不太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具體情況,只對其略知一二。本著求學的態度,我查閱了百度,也得到了最官方,也是最準確的回答: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
  • 最美雅丹地貌——五彩灘
    五彩灘景區屬典型雅丹地貌,是新疆境內有代表性的雅丹地貌景觀。五彩灘景觀的形成得益於額爾齊斯河的衝刷和風蝕。由於構成河岸的砂巖和泥巖中含有鐵、鈣、銅等氧化物,從而哺育了五彩斑斕的奇特景觀。五彩灘目前為國家4A級景區,正在向5A級景區不懈努力。
  • 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蹟,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和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分現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兩種。我國雖地處中、低緯,但是在西部(大致東經102°線以西)卻有巨大的高山和高原, 由於特殊的地勢條件和氣候條件,所以廣泛發育了現代高山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