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透過百葉窗呈現出一個飛速略過的白影,他好似一個漂泊的靈魂,在急切地尋找生命入口。
門被撞開,一名男子快步走進一個房間,並且用長沙發擋住門。隨後敲門聲、喊叫聲亂作一團。人們發現了他,他躲到桌子下面急促地寫著一些東西,邊寫邊念叨著:「如果如果有人發現這個,那麼我的計劃則不起作用,我要回到一切的開端去挽救她。」
這個男人在躲避的人是什麼身份?他有什麼樣的計劃,他想挽救的是他的愛人嗎?顯然門外的人數眾多,如果被抓了他又會被如何處置?
鏡頭切換,故事回到十三年前。
埃文、凱麗、蘭尼 和 湯米 是童年時期的小夥伴。
埃文的父親因精神疾病被長期關在精神病院,從小缺失父愛的埃文沒有歸屬感,性格內向。埃文和凱麗對對方互相有好感,湯米是凱麗的哥哥從小有暴力侵向,他們兄妹倆兒的父親是虐待、變態狂。蘭妮是個膽小的小胖墩。
影片的開始,小埃文出現了四個異於常人的舉動,第一個是在幼兒園畫了一張暴力漫畫;第二個是小埃文拿著刀出現在廚房;第三個是在鄰居凱麗父親家醒來發現自己和小夥伴凱麗都一絲不掛;最後一個是小埃文去精神病院看望父親時卻被對方掐住喉嚨想要置他於死地。
這三件事發生前的記憶就像是被人刻意剪斷了一樣,無讓人不知起因。而這些直到影片的末尾,才給出合理的解釋。
小埃文的媽媽發現異常後,擔心他會遺傳父親的精神疾病,但醫院檢查結果卻顯示陰性。得到醫生的建議後小埃文開始寫日記。為了擺脫這裡的一切,埃文的母親決定搬家,離開的時候埃文對前來告別的凱麗說他會回來找她。
他信守承諾去找她了,卻是在七年之後。
離開童年生活的地方後埃文度過了平穩的7年,一個偶然他發現自己可以通過自己寫過的日記穿回到以前。
為了找回曾經遺忘的記憶,埃文還特地找了他的媽媽,卻意外得知媽媽在生自己之前,懷孕過兩次卻很奇怪的都流產了。關於他父親的事情,母親卻不願過多提及。
埃文反覆閱讀自己的日記,當些許的記憶碎片被喚醒,噩夢也就此開始。
在凱麗家的地下室,她的父親強迫他們拍兒童色情電影;在別墅前,他目睹一對母女因為他們的惡作劇被雷管炸死;在野外,他目睹自己的狗被湯米燒死,此外還有在精神病院父親企圖掐死他。
為了找回更多的回憶,埃文回到小鎮找到了在做服務生的凱麗。
闊別七年,一個成為大學裡優秀的高材生前途無可限量,一個卻淪落到為生計奔波過著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什麼是天壤之別?這就是天壤之別。
埃文想通過凱麗確定更多兒時被遺忘的記憶,卻遭到凱麗痛苦的控訴。
回到學校後他接到來自凱麗弟弟湯米的留言,湯米告訴埃文凱麗死了,她自殺了。
埃文永遠不知道,當凱麗哭著對他說出
那些話時,她的內心有多麼的絕望。
她說:「如果我真的那麼完美,你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為什麼把我留在這裡任其腐爛……」
他已經知道凱麗的父親是個暴力、變態狂,但他不知道的是,凱麗為了能夠每天見到自己而沒有選擇跟隨母親生活。她的童年被他父親的扭曲、變態而吞噬,並且為此而怨恨她自己。
那些不堪的經歷給凱麗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噩夢一般纏繞著她,像定時炸彈一樣令人惶恐不安……
她等來了埃文,卻等不回一個健康、無憂的童年。
埃文決定通過自己的日記,回到失憶的關鍵點,挽救凱麗。然而一次一次記憶穿越所帶來的一些不可預料的後果,讓埃文發現事情並沒有他想的那麼樂觀。
唯一趨近於完美的一次,埃文和凱麗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卻被埃文自己的過失殺人給破滅了。
每一次記憶穿越,都造成了一些無法挽回的後果。
臨近影片末尾,對接了此片的開頭,埃文躲在桌子下面寫下東西後通過家庭錄像帶回到了母親的子宮內,並用臍帶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他把所有的惡性後果都歸因在自己身上,他直接在生命的開端終結了自己,來換取大家的happy ending.
最後我們也看明白了,他爸爸之所以要掐死他是因為怕他重蹈覆轍威脅到她媽媽。就像艾文對凱莉的感情一樣,他爸爸對媽媽的感情也是很深的。
其次他爸爸希望這個令祖祖輩輩(他爺爺的精神病診斷書表面他整個家族都有遺傳延續著這個能力)所痛苦的詛咒般的能力在男主這一代斷絕,否則會繼續延續下去像蝴蝶效應般無休無止 。也許埃文最後明白了父親最初的用意,所以才會甘願犧牲自己,來換大家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部影片有個不容忽視的細節,就是這些孩子們所遭遇的「童年陰影」。
電影中凱麗有個戀童癖的父親,她無法擺脫的童年陰影讓她最終選擇死亡;蘭妮因為年少無知的惡作劇害死了一對母子,導致自己最終走向精神分裂;湯米因為從小遭受父親的虐待,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暴力、極端的人……這些都是童年的陰影給他們帶來的迫害。
當一個人小時候受到看似微小的心理刺激,長大後這個刺激會被放大。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一些童年的陰影。雖沒有電影中的嚴重,但也是會伴隨我們一生。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它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我們應該用長大之後成熟的心智面對它,不再讓它對我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生活中總有大大小小數不盡的遺憾甚至是悔恨,我們總想用「如果」來彌補過去的不完美。殊不知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有可能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就像影片中的埃文,挽救了凱麗,自己卻因為誤殺湯米而鋃鐺入獄;為了挽回友情卻失去了愛情和母親,自己還成為了一個殘疾人……
任何一個人,處在埃文這樣的境遇裡,或許並不會比他做的更好。但是我們要要明白,總要有人去承擔那些不完美所造成的後果,世上不存在讓所有人都滿意、所有人都獲得幸福的可能,如果你不去承擔那麼自然會有人替你去承擔,那些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家人或愛人。
更別說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像埃文那樣,擁有特殊能力。
學會接受這些不完美,努力經營好現在的生活。而不是頻頻回首過去的不堪,陷入「如果」「假如」的if怪圈。
這樣的你困擾的不只是你自己,負能量積壓到一定程度是會爆發,像像影片中的主人翁一樣,陷入過去無法自拔還順帶吞噬了自己的未來。
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和選擇,都可能會給後期的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今天所輕易犯下的愚蠢將極有可能讓未來的你或你身邊的人痛苦不堪。
「對於編劇出身的埃裡克·布雷斯和J·麥凱伊·格魯伯來說(驚悚片《絕命終結站》及其續集就是他們的劇本),《蝴蝶效應》是他們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構思時間長達7年,終於在2002年開始在溫哥華的大街小巷拍攝而成。」
「為了更加真實可信地展現埃文的時間旅行所造成的現實轉變,同時也為了讓這部頭緒眾多的影片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兩位導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改寫和完善劇本的時間長達6年,以至於真正開拍之後,不管多麼複雜,次序安排都已經清楚地銘記在心。」
寫於2017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