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通過本文,你將可以收穫到:
1、 有童年陰影的孩子有哪些現象?
2、 童年陰影對成長的影響
3、 如何去除心理陰霾?
正文
孩子在童年時期遭遇的創傷,會對一個孩子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呢?
書目《深井效應》中,以30000例其生涯中的例子作為數據基礎,向我們展示了許多孩子成長道路上面臨的困難和其童年時期家庭中遭遇的心理創傷的關係。
哈裡斯意在告訴我們,家長和教育者們切不可忽視孩子在童年時期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在心理層面。
一、 有童年陰影的孩子有哪些現象?
1、 出現嚴重身體健康問題
在哈裡斯博士的一書中,有一個觸目驚心的例子:
一位七歲兒童明明各項體檢指標都合格,但是骨骼發育程度卻不及一個四歲的兒童。
醫生調查了其家庭背景,發現其小時候遭到了一定的家暴和軟禁。
這不是一個個例,社會上仍有許多孩子遭遇了這樣的事情,他們的身體遭遇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有的骨骼發育慢,還有的一直保持著過度肥胖的身材,還有的出現了水腫……
2、 凡事都有畏懼心理
很多孩子的一生,都沒有做出什麼突出的事情,並且還經常在各項事情上搞砸,很多人責怪孩子的無能,但是卻不知道,這都是自卑的畏懼心理導致的。
這些孩子因為童年的心理創傷,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做什麼事情都只會被長輩和同齡人嘲笑或者責罵的人,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做好,只可能搞砸。
從而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永遠都是後退的那一個,在一場場重要的考試前後總是十分自卑且焦慮,不但過程體驗很差,結果也很差。這樣的惡性循環不斷地加深其負面的消極情緒。
3、 凡事容易走極端
還有一類孩子,很容易將自己童年時期的遭遇的創傷和陰影遷移到別人身上,比如說自己的同學。
這類孩子,因為童年的陰影創傷,對他人十分不滿,這樣的積怨越來越深,而當對方不小心或者讓自己不舒服的時候,很可能會對對方做出一些很極端的事件,這也是很多校園暴力傷害事件的原因。
二、 童年陰影對成長的影響
1、 容易最大化孩子的消極情緒
是人都會有消極情緒,但是正常的健康的人是可以讓自己的消極情緒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內而不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的。
但是有著童年陰影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很容易讓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思維,一直生活在充斥著消極情緒的環境裡無法自拔,什麼事情都會往糟糕的地方想和做,做出來的事情也是越來越讓人感到壓抑和具有破壞力的,這樣的孩子如果缺乏一定的幫助,很容易會出現很多心理學家說的"反社會人格"。
2、 容易摧毀孩子的情緒控制力
進一步來說,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也會遭到童年陰影的巨大影響。
比如說,一個孩子從小遭受了家暴,而且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遭到了這樣的對待,那麼家暴家長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樣子就會隨著那些家暴傷痕一直印刻在孩子腦子裡。
而孩子在這樣的強制影響下,不知不覺也就形成了難以控制自己情緒而很衝動的個性,高興的時候會樂極生悲,難過的時候會無限地自我貶低或者自我或對他人傷痕。
3、 容易突破孩子的一道底線
有童年陰影的孩子,同樣他們的底線並不高,反而會越來越低,如果缺少引導和幫助管理,很容易做出一件件極端的事情。
這樣的孩子會這樣認為:反正我的童年沒有快樂,那些人都可以這樣對待我,那麼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去對待別人?我要把自己的怒火發洩到別人身上!
所以,他們會在這樣的暴躁和報復思維上一直突破摧毀自己的底線,一次次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 如何去除心理陰霾?
要去除孩子的心理陰影,只靠他們自己是不可能的,必須需要多方力量的介入。
1、 父母應該負起主要責任
解鈴還須繫鈴人,父母可以說和孩子的童年心理陰影有著密切的關係,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自己的缺點和衝動完全印刻在了孩子的心裡,當自己發現孩子出現一些心理陰影的時候,自己要負起責任,善於發現問題,立刻嘗試去解決。
首先父母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真誠的道歉,並且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商量,改善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模式,這是去除心理陰影的最主要步驟。
2、 社會力量的幫助
在高度發達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健康機構應運而生,有一些甚至是免費的,志願性的。
有著心理陰影的孩子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力量,這些社會力量雖然不至於完全消除陰影,但是至少可以給在陰霾之中的孩子提供一定的解決辦法和緩和方式。
3、 直面問題
解決恐懼的辦法就是直面恐懼,無論是孩子還是那些心理陰影的"施加者",都不能去逃避這樣的問題,必須直面他們。
對於孩子來說,接納自己有著某些心理陰影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和自己熟悉的人訴說也並不是丟人的事情,對於家長來說,承認自己的錯誤,直接去接納自己導致的問題也並不會失去尊嚴,恰恰說明了自己是有責任心的。
只有雙方去直面這個問題,去承認接納問題,問題才更有解決空間。
綜上,孩子的童年陰影很容易導致其的負面情緒最大化,情緒失控以及底線的破壞。為此,各界力量都需要直面這樣的心理陰霾,用一種直接,平和的辦法去解決。
結語
我們不可以保證自己不會遇到童年陰影,因為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去爭取自己擺脫這些陰霾的困擾,不要再一直受此類消極因素的影響。
要敢於承認,敢於接納,敢於向其它各界力量求助,才能衝破黑暗。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情感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