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一直流傳著所謂人類難以避免的十大心理效應,也不知是誰歸納出來的,不過但凡看到十大系列總覺得很牛逼的樣子,上大學那會兒我也學過一些心理學,現在看到這十大心理效應,還是有幾個熟悉的面孔的。
這十大心理效應是:鳥籠邏輯、破窗效應、責任分散效應、帕金森定律、暈輪效應、霍桑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證人的記憶、羅森塔爾效應、虛假同感偏差。
等等,我是來談足彩的,怎麼說起心理效應了?
慢住!各位仔細想想,玩足彩能和心理沒關係麼?你研究盤口揣度莊家的意圖,不是鬥心理?大熱必死的背後不是玩心理?輸錢了是繼續重注還是收手,不也是心理的博弈?
種種表明,玩足彩還是離不開心理的,所以了解一點心理知識未嘗不好。
前面說的十大心理效應,我分析了一通,還是有那麼幾個效應是能跟玩足彩掛上鉤的,下面就來說說這些個心理效應反映在玩足彩上有什麼表現。
我選取了其中的五大心理效應,分別是:鳥籠邏輯、破窗效應、暈輪效應、習得性無助實驗、虛假同感偏差。
下面分別闡述。
【鳥籠邏輯】
解釋:掛一個鳥籠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放在籠子裡。如果一直掛一個空鳥籠,別人一定會有疑問,要一個空的鳥籠幹嘛?所以主人必須在慣性思維的做法裡選擇一個。
鳥籠裡必須要有鳥,這種慣性思維體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而在足彩上面也不乏有類似的慣性思維存在。
比如在滾球中,彩民們最習慣掛在嘴邊的是「買大不買小,買小死得早」,滾球要滾大球,這就是個慣性思維,這種思維下擁躉很多,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滾球愛好者都會選擇買大,近來比較火爆的某速直播間,每場比賽中都可以看到追大球者,一邊送著「呼叫技師」的禮物,一邊刷著「球門閃現」、「隨便哪隊快日一個」、「大×聽牌」等等。
按理說,滾球滾大並沒有錯,但事實上也有很多比賽就是誘大球,如果一味地選擇大球,信任大球球隊也會死得很慘,其實滾球的時候結合大小盤和場上形勢對比,有些盤口還是能看出是不是誘大球的,若是有誘大的跡象,即使不敢去小球也完全可以放棄。
【破窗效應】
解釋: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引申一下,當有了小缺點小錯誤時,沒有及時修正,反而任其惡性發展,最後將無可救藥。
這一效應體現在足彩上就更明顯了。當你買的比賽輸了,損失了一點資金,並沒有及時收手,反而翻倍投入想把損失彌補回來,可現實往往打臉的較多,投入的資金繼續賠進去,這時候就容易上頭,待到後來越輸越多,心想反正都虧了這麼多,也不在乎多打一把,萬一扳回來呢。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是這些人不懂得止損的道理,只怪上頭,只怪手賤,只怪利慾薰心,唉!窗子破了,還是得及時去修啊!
【暈輪效應】
解釋: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
有句俗語叫「一白遮百醜」,正是契合了暈輪效應,那麼反過來一個人長得很醜,他即使有優點也可能會被忽視。體現在足彩上,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前幾天的一場友誼賽,塞爾維亞對智利,塞爾維亞是要打世界盃的球隊戰意十足,而智利沒進世界盃也就沒招桑切斯比達爾等主力球員,於是智利主力缺陣的不利消息讓彩民對智利望而卻步,即使後來亞盤歐賠指數都對智利示好也打動不了彩民,反而覺得這是利用智利的名氣做的陷阱,結果智利1:0取勝。在這個例子裡,智利主力缺陣是最大的特徵,尤其在賽前,這一特徵會被媒體和專家在解讀中過度放大,從而使彩民認為智利實力下降戰意較低。
所以在面對有絕對主力缺陣球隊的比賽時,千萬不要被這一因素蒙蔽了雙眼,往往這種情況不被看好的一方能夠低調打出。同理,那些絕對主力復出的球隊,也容易被輿論的誇大了死。
【習得性無助實驗】
解釋: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如果狗以前受到過不可預期的電擊,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會變得無能為力,甚至沮喪壓抑。也就是說曾經受到過某種傷害,等下次再遇到此種傷害時,會習慣性地感到無法避免傷害,這也跟通常所說的心理陰影類似。
足彩方面這種情況也不少見,比如說,你曾經因為某場比賽重注輸掉了,而罪魁禍首就是其中一隻球隊沒能達到你的預期,此後你會永遠記得這個球隊,下次再遇到該球隊的比賽時,心裡自然會想起當初在它身上栽跟頭的往事,也許你就不想再碰這隻隊了。我自己就有此經歷,好幾年前重注尚在英超的狼隊,栽了以後真的就沒再買過它的比賽,還好後來它降級了,不過下賽季狼隊要回來英超了,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類似的例子還有,比如有的人篤信1.44會出下盤,競彩的3.15平賠會打出,此種數字控也許讓你得到一些甜頭,但若是哪次你在它們身上失了重手,我相信以後再看到它們的出現,你會很糾結。
【虛假同感偏差】
解釋:指的是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在認知他人時總好把自己的特性賦予他人身上,認為自己如此,別人應該也會如此。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可以使人堅定信念,可以獲得自尊和自豪感,但同時也會給人帶來決策和選擇的失誤。
體現在足彩上,比如一些自信自大的彩民,平時分析起比賽頭頭是道,也經常能猜對,當一場比賽自己給出預測結果後,若是有人有不同意見,他就會傲嬌且蔑視地說,你這水平基本告別足彩了!若是自己猜錯,別人對了,那他還會說別人是蒙的。很多論壇、直播間都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總是把自己想得很高,總覺得自己的分析就是對的,別人也應該和他想的一樣才對。
還比如,彩民中的部分賭狗買了某場比賽,特別是強隊打弱隊,自認為無論是從實力還是狀態看,強隊必定會贏的,當結果是強隊輸球了,他們就會跳將起來,開始抱怨咒罵:「××隊肯定打假球」、「絕壁收錢了」、「集體空難」等等。在他們眼裡,自己買的強隊也會跟他想的一樣肯定會贏,一旦輸了就是假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