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陳喬恩曾講道,她小時候是被媽媽打罵大的。只要有事情做不好,就會面臨扇耳光的危險。曾經還被母親打得滿身是血,導致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恐懼中,現在想起還是瑟瑟發抖。
很多明星自訴小時候父母帶來的影響,比如姜思達曾在節目中講述父母吵架給自己帶來的傷害,直到現在談起依舊不能忘懷。
不言而喻,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童年造成的陰影會相伴他們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在育兒過程中不斷摸索前行,但很多時候會用錯方法,反而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陰影。這些陰影即使在成年後,對孩子的行為、思想同樣會造成很深的影響。
棍棒式教育在中國很流行,被以往很多父母使用。有很多明星說,自己小時候父母要求嚴格,就是在棍棒下長大的。
這讓很多家長認為棍棒下的孩子才能成才,卻沒有考慮過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這類孩子的心理、生理都會受到嚴重創傷。
有人說:「現在依然不知道什麼是溫暖的父愛,在別人眼裡他是稱職的父親,我能記住的還是如何打罵我。」
「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沒有安全感,情緒會變得不穩定,父親從前對我的暴力事件一直是我心靈的毒瘤,割不掉,忘不了」、「無法對他們說我愛你,一直都沒有過。」
父母打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混蛋邏輯,暴力是因為成年人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是完全沒有教育意義的。
曾經有一對情侶分手鬧得沸沸揚揚,女孩小劉因不忍男友對自己的打罵而分手,男友卻提出威脅與恐嚇。校園愛情本應是美好的,卻讓小劉感到恐懼。為什麼十八歲的孩子,就如此暴躁?
原來在小楊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偷偷離開了他和父親,父親時常會告誡他母親的狠心殘忍,讓他從小就心生怨恨。
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女朋友,認為女友隨時也會像母親一樣拋棄自己,對很多女生都有仇視的態度。父母對孩子產生的陰影不止是對曾經的無法釋懷,更會導致心理扭曲。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前年微博曝光一對父母在一個月內毒打自己女兒的視頻,她被母親隨意抽耳光、拿著椅子循環砸,拽頭髮拳打腳踢。
長達4分鐘的視頻看得人心驚肉跳,可最後孩子的做法讓人心痛不已。被打後的女孩自己紮上頭髮,坐著繼續完成作業。
在被打期間,沒有求饒,沒有怒吼,仿佛一切對於她來說都是那麼自然,因為她已經麻木了。一個對毒打產生麻木感的人,心已經冷到了冰點。
童年陰影更是成年陰影
父母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以為會起到激勵孩子的作用。可是這樣長大的孩子卻認為,這導致了自己沒有自信,還會仇視那些被用來作比較的同學和朋友。
他們沒有從中得到激勵,長大後還會對那些優秀的人產生敵意。
美國心理諮詢師依拉.伊斯瑞爾說:「童年陰影其實是人們對當前悲傷的反向溯源,童年陰影從來不只是童年陰影,更是成年陰影。」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可是沒有必要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作為父母應該具備洞察力、溫柔和堅定,要做一個有魄力有人格,有教育能力的父母。
真正智慧的父母不應該只解決孩子的表面問題,而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培養孩子底層的能力。
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都有四種底層的心靈需求,包括聯結、有能力、重要、勇氣。這四種底層需求會使人有更多的可能性,享受自己的生命,感受更多的幸福感。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1]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