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
夢想是很有很大能量的,有的人只把夢想當成了黃粱之夢,但還有的人卻在夢想的支撐下實現了人生目標和價值,這樣差異的產生,關鍵就是如何看待夢想。
有人說,自蘋果教父賈伯斯逝世之後,很少有人能真正配得上矽谷企業家這個稱號。
然而也就是在這為數不多的人當中,有一個人正以一種徹底顛覆人類未來生活的方式,他的成就越來越被人們所注意和欽佩,他就是身家250億美元的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已成為億萬富翁的馬斯克擁有很多頭銜和身份:他是Space X的執行長兼首席設計師、特斯拉汽車執行長兼產品架構師、以及SolarCity的主席;
與此同時,現代第一輛可行電動車Tesla Roadster,他也是聯合發明者其中之一。
馬斯克現如今的成就已經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他不僅是家纏萬貫的富翁、成功的創業者,同時,他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每一個創業之路都是艱辛的,註定要遇到重重的難關和考驗。馬斯克也是如此,由於其創業本就是屬於科技創新領域,需要不斷的摸索,嘗試無數種可能,而熟悉他生平經歷的人卻不難知道,曾經的馬斯克還擁有一段可以稱為"陰影"的童年經歷。
今天,我們就通過講述馬斯克的成長發展和創業經歷,來說一說——哪怕童年有陰影的孩子,也能用夢想來照亮。
一:童年的黑暗遭遇
馬斯克其實自小就是一位天賦過人的"神童"。
12歲時,他從自己編寫的太空遊戲Blastar中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據其母親回憶道,馬斯克酷愛讀書,經常一天花10個小時來閱讀科幻小說,8、9歲時就已經把《大英百科全書》啃完了,而且還能記住其中的細節內容!
按照常理來說,這樣天資聰慧的孩子應該是備受大人寵愛和欣賞的,但也曾遭遇過校園欺凌的傷害。
馬斯克說,自己的童年並不快樂,而且是很可怕的夢魘。他先前就曾透露,自己幼年時處在一個非常暴力,而且不是快樂環境下的成長環境,在學校被欺負時甚至差點被混混打死。
馬斯克說,自己在就讀小學時就曾被學校的混混暴打,還有一次被打到受重傷,甚至住進醫院。 當時由於自己是班上最瘦小的,因此學校的混混們常會找自己麻煩,甚至直接將自己打倒在地上,甚至被設定成目標,只要一進學校,就會被這些人跟著,接下來就是一頓暴打。
而在中學期間,他也一直深受一個校園黑幫團夥的欺負。有一次,他們在馬斯克吃午餐的時候攻擊他,用腳踢他的腦袋,並把他推下樓梯,還抓住其腦袋使勁兒撞擊地面……
他被這群惡霸糾纏了將近3、4年的時間,在期間馬斯克的好朋友也遭到了威脅恐嚇,直到那孩子答應不再跟馬斯克接觸才收手。這段時間裡,馬斯克飽嘗成長的艱辛,幾乎沒有任何喘息之機。
二:夢想的產生與堅持
而不僅是在校園遭遇到欺凌事件的傷害,馬斯克的童年還有來自家庭親人的傷害,這個人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他曾坦露,父親經常在感情與精神方面虐待自己。
馬斯克的父親也是名頗有建樹的工程師,因此在能力要求上也對自己很苛刻,自己與父親的互動都是以訓誡為主,在回憶裡,父親經常在餐桌前面,檢討馬斯克生活中的各種缺失,有時甚至連續責罵4 ~ 5個小時。
很小便失去了母親陪伴的馬斯克,童年裡有著被欺凌和來自父親精神虐待的陰影,因此他童年並不快樂,這也成為了他選擇在17歲離開家鄉,開始探索發展的最關鍵原因。
馬斯克的傳記作者阿什利·萬斯曾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說:"馬斯克小時候有生存焦慮嗎?是的,我認為某種程度上有。他在孩提時代曾閱讀了海量科幻小說,他確實相信,人類應該探索拯救世界。"
因為在家庭中承受著父親施加的壓力,在學校裡也遭到暴力欺凌,這些遭遇都導致了馬斯克越來越內向,但也同樣激發他花費更多而時間思考——如何改變他人和自己的生活?他非常希望能夠幫助人類。"
前面說,馬斯克在年紀尚小便展露出了常人不能及的天資聰慧,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許多新奇的點子,和許多巨大的創造動力。
他在還很小的時候便讀了很多科技方面的書籍,便萌發了創造開發一個軟體來改變網際網路的狀況,於是用自己的零用錢和父親的資助買了一臺電腦。
誰能想到,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居然真的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太空範疇的軟體,這也成為了馬斯克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給予了他更多的動力和支持。
也是從那時開始,馬斯克的兒時夢想就開始正式啟動了。
在自己攻讀大學後,馬斯克並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投入到一份穩定單調的工作需求中去,相反在入學斯坦福的第二天,他輟學了。
他開始了創業。
三:夢想是需要去實現的
就14年前,當馬斯克以聯合創辦人的身份加入特斯拉時,他還沒有汽車產業的相關經驗,他說,當時的他只是被一個夢想所指引,那就是——為了拯救地球,造出了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的汽車。
為了能夠實現目標,他成為了工作狂人,全天候24小時的瘋狂工作,並且睡在公司裡面。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馬斯克如此積極主動地遨遊於商界,去嘗試創造新的價值,為社會帶來新鮮血液其實植根於自己的夢想。
夢想的力量,常常根植於我們的童年生活,雖然說童言無忌,但其實有些夢想和點的想法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很多孩子的心中。
夢想的萌發,其實就是孩子探索和創新欲望的產生,就是孩子內驅動力的出現,家長們應該牢牢的把握住機會來促成積極引導。
其實,對於有夢想的孩子來說,實現夢想只是運氣時間和付出的綜合結果而已。
不過,追夢路上註定會有坎坷,這也就是為什麼"夢想"一開始被稱為"夢想",我們對夢想的追求,說到底也就是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每個孩子都有懷揣夢想的權利,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對夢想的追求,那是一個人初心所在。
就如馬斯克,童年的陰影讓當時他倍感傷痛,但是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反而更加堅定信念和夢想,因為他看到了夢想實現的價值所在,童年的陰影也足以被夢想的光所驅散。
所以說,家長要注意守護孩子的夢想,因為這可能會成為孩子心中曙光所在,孩子會在夢想的支撐下勇往直前,夢想所賦予的強大推動力,也足以讓孩子學會堅持不懈。
我是一個分享知識的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