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長大後我想當太空人」:尊重孩子的夢想,是孩子最大的成長動力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 | 花兒

本文由知子花家庭教育原創首發

小時候,我們都有著五花八門的夢想:

有的說:「我要當警察,把所有的壞人都抓起來。」

有的說:「我要當醫生,每天給病人打針。」

有的說:「我要當太空人,去太空裡找黑洞。」

還有的說我要當超人,我要當公主,我要當騎士······

近日,青島的一名小學生就把自己的夢想寫信告訴了外交部,說自己想要當一名外交官。

收到這封信後,外交部的幾位知名發言人親自給回了信:「這個志向很棒!

網友看到這樣的回覆,紛紛化身檸檬精表示羨慕,酸味兒都溢出了屏幕。

不得不說,外交的回信,的確讓人羨慕,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這封信一定能鼓舞小朋友向夢想邁進。

雖然前路迷茫,不知未來能否成為一名外交官實現夢想,但是,只這一份肯定與鼓勵,也足以助她勇敢地邁過以後的荊棘之路。

可見,大人對待孩子夢想的態度,對孩子尤其重要。

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有父母會充分尊重、支持孩子的夢想。

否定孩子的「夢」,只會適得其反

《當幸福來敲門》影片中的爸爸告訴孩子: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就算是我也一樣,別人辦不到,就會說你也辦不到,只要有夢想,就要去追求,你想要什麼就要努力去追求。」

可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孩子不願去追求,不夠努力,而是連他們最親近的父母,都否認他們的追求方向。

《尋夢環遊記》中的米格喜歡音樂,但他的家人希望他能繼承祖傳的製鞋手藝,於是嚴令禁止他玩音樂。

米格因此不敢在家中高唱、彈吉他,想去參加亡靈節才藝展示,被要求不準出門。

連心愛的吉他也被奶奶毫不留情地摔碎。

於是他開始掙脫家人的懷抱、逃離那個名義上的「家」。

父母對孩子夢想的否定,不僅是孩子成長道路的絆腳石,還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叛逆。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曾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周國平說:「當孩子編織美麗的夢想時,不要用你眼中的現實去糾正他。」

即使他們的夢想不切實際,至少孩子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發展方向。

深以為然。

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夢想嗤之以鼻,告訴他們現實有多殘酷,你需要聽我的,才不會走彎路,但這樣做,往往會使孩子迷失個人方向。

所以,就算你沒有足夠看好孩子的夢想,也不要輕易去打擊,給孩子留一份空間和自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夢」是孩子努力的動力

心理學認為,夢想是創造想像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和生活願望相結合併指向未來的想像,很多創造性的想法源於個人的夢想。

也就是說,夢想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性,能使孩子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兒童心理學家還認為,夢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

為了趨近理想化形象,孩子會產生強大的內驅力,排除萬難,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因此,尊重且鼓勵孩子追求個人夢想,是推動孩子走向人生巔峰的絕佳手段。

即使孩子最終沒有達到目標,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頗多。

科比退役時寫的詩《親愛的籃球》,後被製作成動畫,催淚無數。

詩中對他最愛的籃球,有這樣的心裡獨白:「你要我付出努力,我卻獻上我的心。」

少時的一個夢想,讓他傾盡所有熱愛,為了打好籃球,他孜孜不倦,從不氣餒。

因為籃球,讓他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

他的夢想,從來不是說說而已,哪怕一身傷病苦痛,也要活出自己。

年少的理想啊,從不是清晨醒來就忘記的夢。

如果夢想還得到了父母的理解,父母的鼓勵,父母的支持,那麼孩子們的夢想,真的有可能變成現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守夢人」

有夢想的孩子,眼裡是有光的。

每個父母,都應做孩子的守夢人,為孩子的追夢之路保駕護航。

1、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

《中餐廳》中,張亮曾聊到自己的育兒觀:才藝培養是需要重視的,但不需要給孩子報太多的班,家長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不要強迫他們做任何事。

有的父母常常強迫孩子繼承所謂的「祖傳」,說那是精神的延續,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用來傳承精神的工具,他們需要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夢想。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中國父母們常是苟且地活著,夢想不在,但他們卻將實現自己夢想的希望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既會成為孩子生命的重擔,也導致孩子自己的夢想被壓抑被扼殺,不得不帶著巨大不情願去被迫追逐父母的夢想,或自毀與此作對。」

所以,不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到下一代的身上,是每位家長都要有的思想。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我們不該成為他們追夢路上的絆腳石。

2、肯定孩子的夢想,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記得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小侄女談到自己想要當英語老師的夢想時,很是興奮。

但是小侄女的英語成績並不好,有次英語考試只考了60分,回家飯也沒吃,心情低落得很。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很排斥英語。

於是,我們就想著鼓勵一下孩子,我們告訴小侄女當一名英語老師是很偉大的事,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一樣,你能有這樣的夢想,家人們都感到很驕傲。

此後,我們時不時地和孩子一起談論彼此的夢想,對孩子的想法給予肯定。

被肯定的小侄女重新拾起了信心,學習英語的熱情逐日升高,升初中後,不僅英語成績提升了很多,還當上了班級的英語課代表。

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夢想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努力的方向,實現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夢想才會有動力,從而朝著更完美更強大的自己奔跑。

3、給孩子創造實現夢想的條件,做孩子最強大的後盾

達爾文7歲那年,喜歡研究動植物,搜集了許多風乾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蟲,並在家裡做幾種簡單的化學實驗。

上學後,他常常利用課間採集植物,為此,還被校長當眾訓斥:如果還玩這些玩意兒,就把你趕出學校。

他的父親知道此事後,不但沒有責罵他,還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不會影響功課就行。

後來,父親看見兒子的興趣很足,便把院子裡的一間小棚騰出來,讓他做化學實驗,並對他說:「你要善於並敢於想像,只有大膽想像,你才能有所發現。」

因為父親的言語鼓勵和行為支持,讓達爾文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一直為自己的夢想堅持和努力,以至於後來寫出了《進化論》,影響了整個人類。

睿智的家長不僅懂得鼓勵孩子進行創造,還會在孩子創造過程中,給予創造條件,為孩子的夢想添磚加瓦,使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天馬行空,遊刃有餘。

作家畢淑敏說:「尊重孩子的夢想,讓孩子一生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

童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代,童年的夢想是孩子一生的光。

所以,當孩子對你說出他們看似幼稚的夢想時,請告訴他們:

「親愛的孩子,我尊重你的夢想,不管世俗的眼光,無懼道路的曲折,只要你下定決心,就請用心堅守,用力追尋吧!爸爸媽媽會永遠支持你的,做你最強大的後盾!」

每個父母都應是孩子的守夢人,呵護孩子的夢想,點亮的就是孩子成長路上最亮的一盞燈。

共勉。

— END —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作者:花兒,一名行走在路上的90後;編輯:小花老師;知子花家庭教育(ID:zhizihuajy),17年專注於家庭教育,20000家庭的選擇。關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點亮「在看」,告訴我你來過

相關焦點

  • 25年後,97%孩子當不了精英:孩子的夢想中,藏著扎心的真相
    面對兒子的異想天開,媽媽沒有嘲笑和打擊,而是給了他一個希望。當他漸漸長大,為了實現這個夢想,而變得有目標、有計劃、有行動的時候,夢想就變成他願意為之奮鬥的崇高理想了。33年後,當他從月球返回地球時,記者問:「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話是什麼?」阿姆斯特朗說:「我想對媽媽說,兒子從月球回來了,我會準時回家吃晚飯。」
  • 磨蹭的孩子和機靈的孩子,長大後有啥差別,結果讓家長「失望」了
    ,耽誤事……」一進門我就看見了她家孩子耷拉著腦袋,顯得很不高興,我詢問到孩子怎麼了,閨蜜則繼續抱怨著:「早就讓他收拾東西,準備出來吃飯,半小時都過去了,還在磨蹭不知道在什麼,都這麼大的人了,幹什麼都這麼墨跡,一點都不如玲玲(我家娃)機靈!」
  • 尊重孩子,不是用嘴說出來的,孩子變壞可能就一句話的事
    小孩子要什麼面子啊之前朋友講過他小時候的一些陰影,小的時候爸爸經常在外忙工作,沒有時間陪他,他有什麼事情都喜歡和媽媽講,自己所有的隱私都只告訴了媽媽,可是家裡每次來人的時候,媽媽都喜歡把自己曾經告訴過他的秘密講給別人聽,自己也在媽媽那裡維護過自己的隱私,說讓外人知道很沒有面子的,希望媽媽以後可以尊重自己的隱私
  • 「媽媽,我可以喝可樂嗎?」你會怎麼回答孩子?
    「我不想喝水,就想嘗嘗可樂。」孩子可憐巴巴地乞求著對媽媽說到。媽媽依舊堅決地說:「不行,你還小,喝可樂對身體不好」,說完繼續向前走。孩子瞬間委屈的眼淚掉了出來,一邊抹淚一邊追著媽媽,追上後用兩隻小手緊緊地揪著媽媽的衣角,不甘心地看著媽媽。被孩子委屈的樣子,戳得心尖疼。
  • ...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可是——媽媽拿著抹布把他畫的東西通通擦掉;爸爸則恐嚇他,不乖就把他扔給大棕熊!晚上,猛獁馱走了小野人,劍齒虎、野兔、鬣狗、大棕熊,這些之前在小野人眼裡看似可怕的「野獸」卻對他的創造力讚賞有加,小野人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 麥田說:這是一本觸動父母心靈的繪本,告訴大家尊重孩子興趣、激發孩子創造力。
  • 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聰明的父母都掌握了兩個關鍵詞
    但是孩子的人生軌跡卻並非我們的意願可以操控,有些孩子功成名就,有些孩子功敗垂成。 無論孩子最後是成功人士還是普通人,我們才發現其實自己最想要的,還是讓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 徐媽媽為自己的鐵腕做法感到自豪,稱孩子最大的願望是"把書店裡的試卷全部買回來做完"。但是,你相信這是孩子的真實願望嗎?媽媽說,孩子寫卷子很有成就感,傅首爾卻一針見血地指出:"是你很有成就感!"
  • 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 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表情包
    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能不能借我十塊錢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表情包。最近好像特別流行能不能借我十塊錢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這句話,很多微博貼吧上的網友都在刷這個梗,而且還衍生出了喜之郎太空人的表情包,那麼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是什麼意思,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下面八寶網的小編就來說說:喜之郎太空人是什麼梗 我想買喜之郎我想當太空人表情包。
  • 美國媽媽推薦的8部經典電影 幫助孩子心靈成長
    當父親在面前流露出年少和無知,主角也很無奈,「我能出生簡直是個奇蹟。」  美國媽媽感悟:我告訴孩子,其實我也曾走過他們現在走的路,並且,仍然有不懂的事情值得學習。有時候,放低姿態,像朋友一樣和孩子交流溝通,他們反而更願意採納你的建議。
  • 孩子在天上挑媽媽,你卻狠心用腳踹她!孩子不是你賺錢的工具
    文|墨梅《挑媽媽》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近日,杭州童模妞妞在拍攝時被媽媽飛踹想想我們三歲的時候在做什麼,快快樂樂的玩耍,無憂無慮的長大,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可是,妞妞已經和成年人一樣工作了,甚至比有些成年人的工作強度還大。請把孩子的童年還給他們,讓他們快樂的長大。
  • 孩子遇到困難就想逃?培養「成長型思維」,化解孩子「畏難心理」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有保持精神成長的義務。一個無法保持精神成長的人,思維模式就容易產生片面,狹隘,不思進取等現象。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多數人首先想的是如何逃避困難,而不是如何迎難而上。何為"畏難心理"?斯坦福著名的心理學博士Dr.
  • 生完孩子後的媽媽,真的沒時間管理和提升自己嗎?別拿孩子做藉口
    還記得之前孫儷就在社交平臺上說過自己的經紀人,凌晨剛生完孩子,隔天早上就給她發劇本,跟她對工作流程,就連生過兩個孩子的孫儷也對她佩服不已。能對自己這麼狠的人,才能成為那個不被社會淘汰的人。我想很多剛生完孩子的媽媽,都會被各種敏感的小情緒、走樣的身材、鬆弛的皮膚所困擾,看到網上哪些身材槓槓的辣媽,能左手工作,右手帶娃,都會產生各種羨慕嫉妒恨。
  • 朋友圈曬孩子照片配文字心情說說 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
    朋友圈曬孩子照片配文字心情說說 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時間:2018-07-24 18: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朋友圈曬孩子照片配文字心情說說 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孩子的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在朋友圈記錄孩子的成長。
  • 孩子問「聖誕禮物是誰送的」,媽媽的回答暖心極了
    它的經典之處,在於裡面傳遞了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告訴每一個孩子們,這個世界始終充滿著堅定不移的愛和快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快樂美好地成長,這便是聖誕老爺爺,為什麼每年跋山涉水,不遠萬裡,都要給全世界孩子們送祝福的動力。
  • 媽媽和孩子的幽默對話!佩服!值得存五十年!
    媽媽:因為我從你上課的情況中,看到你對老師的尊重,對知識的尊重,如果一個學生擾亂課堂,不認真聽講,他的教養就有問題。成績再好,又有什麼用呢?兒子:好吧,那以後我上了高中,你肯定會在乎我的成績了。媽媽:也許吧,因為關係到高考,但更多的是在乎你學習的過程,以良好的心態度過高中這三年,享受學習的過程。我想,成績也差不到哪去。兒子:那大學呢,聽說到了大學,就是一邊學一邊玩了。
  • 寫給孩子的六封信——你們的未來夢飛翔
    談起兒時的夢想,劉洋表示:「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夠飛上太空當一名航天員,是我們國家的發展,是科技的進步,點燃了我成為航天員的夢想。」親愛的寶貝:看著你睡夢中天使般的臉龐,我的目光久久不願離開,我的心也在這世上最溫柔的美好中幸福地沉醉。
  • 《矽谷鋼鐵俠》:哪怕童年有陰影的孩子,也能用夢想來照亮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林語堂夢想是很有很大能量的,有的人只把夢想當成了黃粱之夢,但還有的人卻在夢想的支撐下實現了人生目標和價值,這樣差異的產生,關鍵就是如何看待夢想。
  • 媽媽和孩子的幽默對話!佩服!值得存五十年
    媽媽:因為我從你上課的情況中,看到你對老師的尊重,對知識的尊重,如果一個學生擾亂課堂,不認真聽講,他的教養就有問題。成績再好,又有什麼用呢?兒子:好吧,那以後我上了高中,你肯定會在乎我的成績了。媽媽:也許吧,因為關係到高考,但更多的是在乎你學習的過程,以良好的心態度過高中這三年,享受學習的過程。我想,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 精神富足是一個人成長路上最大的養分,也是富養孩子的重要品質
    讀到這段內容,我不禁哈哈大笑,心生愉悅,內心升騰起一股富足和平靜的感覺。先生是經歷過某項著名大運動的人,在那期間自然不少吃苦。可先生雖歷經浩劫可內心純真依舊,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愛,這種熱騰騰的精神氣和生活情趣實在是讓人動容。反思自己,經常會有很多時候,抱怨生活無趣,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實在是浪費生命。
  • 自我實現=學習動機,家長的愛和尊重,是孩子實現自我的永動機
    大部分家長都像彬彬爸媽一樣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送他去參加各種早教、培訓班,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但孩子漸漸地長大後,發現孩子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
  • 孩子出生頭3年,家長做到「3要2不要」,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對於外界哭是唯一的語言!父母要讀懂孩子的確切需求,並給予積極的回應。比如困了、餓了、尿了、拉了等等只要孩子哭,媽媽就要拿出回應和關懷。如果家長沒有給予回應,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缺乏安全感而變得自卑,長大後與朋友的關係也會緊張,因此家長一定要最好回應。